辦公室大狂殺:裁員時沒人跟你客氣 - 電影

By Robert
at 2017-04-10T00:02
at 2017-04-10T00:02
Table of Contents
辦公室大狂殺:裁員時沒人跟你客氣
THE BELKO EXPERIMENT
有一點點雷,但不影響觀影
網頁好讀版:http://www.2ndnote.com/archives/349
大綱簡單,看完預告就懂。這真的是「裁員」的字面體現,表現得血肉模糊、
肚破腸流的。(對血腥不適者,還是等HBO打碼版吧)
原想下班後看個驚悚片能舒壓,結果腦壓更高。除了強烈視覺,陷入死胡同(
絕對逃不了,要活就得殺人)的情緒也沉重。從大樓閉鎖起,整個氣氛堆疊得
很好,很壓迫。
如此「想活?就照規則殺人吧」的設定,太多作品玩過,例如耳熟能詳的《大
逃殺》、《饑餓遊戲》等等。或者像密室生存遊戲,也有《奪魂鋸》、《異次
元殺陣》。但它加入新的設定:日常熟悉的、現代的、大型密閉空間,和最特
別的「權力關係」。
職場,就是上述特質的總和。(而且真喜歡辦公文具都成了武器的設定)
非得選出三十個人該死,怎麼挑?抽籤?才不,有權力關係,票票不同等啊。
於是年紀、資歷、平常是否有人緣、討不討主事者歡心,都是考量重點。
神一般的實驗設計者(其實是編劇)假設人都有私心,只是底線不一樣。當劇
情理所當然的讓人顧慮起「我還有家人啊!」也呼應職場現實:誰跟你朋友啊!
能相安無事的下班才是重點,團購、八卦都是假的,真有難關時,撕破臉(還
真破了)都可以,尤其愈是位高權重者,本來就經歷許多考驗、也不易與大家
交好。
而角色一句(大意):「早在簽下合約時,就等於任憑公司處置了。」一針見
血,多少人會讀清合約?讀了又會反應什麼嗎?多數人並不會,都隨意賣身。
又說:「我不知道我們這一年來都在做什麼。」即使公司方向不明,多數人還
是跟著走。
向來好奇這類社會或人性實驗,但最好的實踐場域還是在故事裡。搬到現實,
如著名的史丹佛監獄實驗、納粹集中營的實驗,都是人道悲劇。(然後就有了
電影《叛獄風雲》、《惡魔教室》)這也是這類驚悚片,最強悍之處——踩在
人性暗面。
電影留了伏筆,是本片的一點不滿足,但同時也是佈下了期待。
--
一個廣告文案的贅字筆記 http://www.2ndnote.com/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Todd Johnson
at 2017-04-14T06:13
at 2017-04-14T06:13

By Ivy
at 2017-04-18T05:52
at 2017-04-18T05:52

By Genevieve
at 2017-04-22T22:19
at 2017-04-22T22:19

By Linda
at 2017-04-26T13:22
at 2017-04-26T13:22

By Victoria
at 2017-04-30T20:50
at 2017-04-30T20:50
Related Posts
愛情陷阱 誰能在雨蓓面前全身而退?

By Hardy
at 2017-04-09T23:37
at 2017-04-09T23:37
黑道現實的四海好傢伙

By William
at 2017-04-09T23:34
at 2017-04-09T23:34
美女與野獸真人版電影時代背景

By Yuri
at 2017-04-09T23:31
at 2017-04-09T23:31
殺人魔頭戴麻布袋

By Victoria
at 2017-04-09T23:30
at 2017-04-09T23:30
北美週末:寶貝老闆連霸, 藍色小精靈慘烈

By Emma
at 2017-04-09T23:27
at 2017-04-09T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