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嘉年華─評《星光傳奇》 - 紀錄片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08-04-20T12:0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reke (當不成孩子王)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 迷失嘉年華─評《星光傳奇》
時間: Sun Apr 20 11:48:42 2008

http://rekegiga.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_20.html



2007年「超級星光大道」開播,在選秀類型節目之中,卻以後起之姿開出亮眼的收視
率,也很快的搶佔了各大媒體的版面。對於這個節目,無論是支持參賽者們的真情流露也
好,看不順眼矯揉炒作也罷,只要跳下去對星光幫現象進行各自表述,其實就等於也陷入
了這陣旋風當中,成為浪潮裡的小小波瀾。

紀錄片《星光傳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產生的。針對第一季節目帶起來的風潮,
電影的鏡頭很敏銳地掌握了脈動,將焦點聚集到了第二季的參賽者們身上。透過走訪每個
人的生活環境,以及針對周遭人物的訪談,逐步將螢光幕後每個選手的身影立體化。

以人物為主做誌的方法,對於本片來說其實是會造成一些疑慮的,因為在節目進行的
同時,每個參賽者的背後心路歷程就已經不斷的被挖掘,用以營造整個節目「逐夢」的氣
氛與話題。不管整個炒作的源頭應該歸罪於參賽者、製作單位、傳媒還是還個社會的收視
結構,當這些故事都已經蒙上被消費的陰影時,連帶電影的內容也會遭受質疑。

《星光傳奇》最後的剪接並沒有成功擺脫這種疑慮,在過分地著重每位選手及其親友
的訪談與互動的同時,整部片子只呈現了類似電視特輯式的觀點,無法脫出一般媒體對於
「逐夢」的膚淺消費。平心而論,無論對於超級星光大道節目的觀感如何,能夠蔚為話題
風潮的主角,其中當有許多契合甚至於轉變社會脈動的力量;與其跟拍參賽者,然後急促
又不知所云的他/她們參賽前十幾年的身家背景做蜻蜓點水式的介紹 (介紹得還比一般傳
媒的內容更加簡略) ,倒不如集中心力在比賽期間的生活轉變,說不定還更能看出節目在
造星與造夢的過程中運作的痕跡。

很諷刺的事情是,比起在節目當中每次訪談交代出來的選手近況或身世,紀錄片即使
要將焦點聚集於此,其中展現的力道應該要比那些片段式的挖掘更加強烈,但是實際呈現
出來的成果並非如此。對於鏡中人物的悲喜,在剪接上實在很難做到渲染給觀眾的效果。
而這等冷靜對於以情感為訴求的一部紀錄片來說,並不是優點。由於枝節太多與架構的失
敗,即使有足夠的時間去塑造這群新星背後更立體的多種形貌,結果卻是比平面還平面,
僅能靠著口語的敘述而非鏡頭語言,將感人之處展現出來。即使「紀錄片要具有社會觀察
的能力」是過於意識形態的要求,那麼將這一點要求去掉之後,《星光傳奇》仍然表現得
乏善可陳,連做為歌迷話題的中心都不夠格。

造成這樣的問題,導演能力難辭其咎。也許在必須及時出發跟拍,策畫時間倉促的情
況下,對於拍攝方向的偏離尚為情有可原。然而在剪接技術上的失誤,卻是難以自圓其說
的疏失。做為一個「紀錄片」而非幕後花絮,導演闡述事件的過程實在過分地被節目的進
行所綑綁。大量節目畫面的引用不但浪費時間,同時也嚴重地干擾了紀錄片本身的獨立性
與流暢度。在試圖為人物做誌的架構之下,這些單純標識節目歷程的編年紀要幾乎完全沒
有任何意義,有部分的選手根本在前面交代背景不足夠狀況下,也要剪出淘汰畫面,這對
剛剛看完第二季比賽的觀眾而言,或許還記憶猶新,但是不出幾年,當節目退潮後再回頭
檢視這部電影,這樣的枝節恐怕只會徒增觀眾的困擾。

在這樣一部流水帳式的節目日誌當中,唯一可觀的,大概就是鏡頭無意之間記錄下來
的,整個台灣目前充斥的嘉年華式的氛圍。不管是影片開頭玩笑式的紅衫倒扁運動末流,
或者是比賽期間選手們的玩鬧互動、眾多歌迷搖旗吶喊的追星活力,甚至是第三季開辦時
的選秀盛況;無論其背後背負的是喜怒哀樂的哪一種情緒,卻都以一種起閧遊戲的外貌展
現出來。而最令人感到可笑的,莫過於紀錄下這一切的電影本身,恐怕也是麻木在這種歡
愉的氣氛當中,所以才會比節目的製作團隊還要沉溺在過往的光環裡。

我想到曾在金馬影展時參與楊力州導演《過境》的座談,做為電影《雙瞳》拍攝紀實
性質的紀錄片,楊力州在座談會上幽默的表示「我拍了這麼多年紀錄片,難得拍到一部有
卡司的。」有那樣貼近影星的機會,《過境》的鏡頭卻盡可能的集中在臨時演員和小演員
身上。據楊導的說法,是因為明星已經習於在鏡頭前演出,無法達到紀錄片強調的真。

回頭來看《星光傳奇》,大概真的是被選手們的熠熠星光給迷惑了眼,在眾多選手中
不敢刪節任何一位稍有人氣的人物,更怯於剪輯出嚴肅的話題,甚至沒有意識到參賽者在
鏡頭前極不自然的「演出」。種種缺失之下,言真固然失味,言情亦是索然無味。或許,
把帶子交給「超級星光大道」的製作團隊剪接,整個電影的表現會更好一些。節目製作單
位至少還會為了收視率而絞盡腦汁地運作觀眾品味,《星光傳奇》卻只想憑著星光二班的
光環,自行降格成了節目的周邊商品而已。

--
影像、聲音、文字間的操弄
部落格 http://rekegiga.blogspot.com

--

All Comments

北台科資傳系畢業製作誠徵演員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08-04-18T21:24
【團隊介紹】 Dear,我們是北台灣科技學院資訊傳播系七淘人影像製作團隊。 在一連串的前製作業之下,我們將於五月中旬開拍。 希望透過這裡,尋求三女三男的角色。 讓對表演或電影有愛好的朋友們,一同共襄盛舉來參與短片拍攝,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連絡我們( http://www.wretch.cc/blog/ya7 ...

破報:工人殺手辦國際勞動影展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08-04-18T18:14
http://pots.tw/node/4121 工人殺手辦國際勞動影展 文/郭安家   台北市勞工局第一次辦台北國際勞動影展宣示「勞工主體…發揚勞工文化, 喚起社會大眾關心勞工權益」,許多紀錄片導演、工會幹部都火大,讓他們憤怒 不只是停管處天線寶寶事件,也有公部門文化活動外包制度,他們擔憂得標廠商 ...

欲購買朱詩倩導演的紀錄片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08-04-18T02:17
請問板上有人有朱詩倩導演的紀錄片嗎 分別是: 新宿驛,東口以東 飄浪之女 或者是知道在哪裡買的到嗎 因為有點久了 可以割愛的話請發站內信給我 謝謝 - ...

影片配樂系列座談-春風怡人的五月夜晚,來聽音樂講座吧!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08-04-17T14:48
主辦單位 : 紀錄片發展協會 時間:97年5月份 每週二(5/6、5/13、5/20、5/27)晚間19:00-22:00(18:30入場,現場備有飲料及小點心) 地點:第十巷活影空間-台北市大同區興城街10巷16號1樓 費用:免費參加,請事先以電話或email報名,報名請註明場次、姓名、手機及E-ma ...

【我們的孩子】林正盛導演最新紀錄片作品觀影暨座談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08-04-16T14:12
http://www.ndhu.edu.tw/zh/activity_detail.php?number=283 (東華大學的網站) 時間:97年4月23日(星期三),18:00~20:00 地點:文學院文三講堂 所有的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 教育不單是父母、老師的事 是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必須注意、關心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