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不可恥的月薪嬌妻(文長) - 日劇

By Zenobia
at 2016-12-14T10:55
at 2016-12-14T10:55
Table of Contents
逃避不可恥的月薪嬌妻
寫在結局之前,
因為我想等結局後再回頭來看這篇,
也許又會有不同的思考,
甚至推翻原有的想法。
近來我看過幾部女性為主角的日劇,
其中以月薪嬌妻讓我最有感觸,
除了美麗的新垣結衣、宅宅卻很萌的星野源,
還有造成話題的片尾戀舞,
月薪嬌妻的主題雖然看似舊瓶裝新酒,
一個年輕貌美的女主角與平凡男主角同居並當幫傭,
但劇中帶出的議題,亦或是劇情令我個人產生的想法,
卻是相當新鮮有趣的。
以下分成三個議題:
一、兩性關係
男女主角的設定完全是兩性刻板印象,
女性就是溫柔婉約,天真爛漫,擅長打掃、料理等家事,
男性就是內練穩重,一板一眼,保持整潔,但不愛家務,
配角部分也多是如此,
女強人就是老處女,帥哥就是遊戲人間,
母親是家庭主婦,個性親切有點聒噪,
父親是一家之主,說話猶如律令,
我覺得編劇這樣安排其實想藉由這種刻板印象,
在傳統的母親與現代的單身女性之間,
融合或者說激盪出新的角色─美栗,
不是塑造對立,而是分工合作,甚至各取所需,
自然界許多動物都是雌性懷孕照顧後代,雄性到處播種,
然而人類演變到現在,現代社會的兩性關係早已不同以往,
長久以來人類發展出法律規範、文化道德、風俗民情,
因此現代的結婚和以前結婚的意義也不大相同,
如男女主角所說的,這是他們兩個人的事情,
雖然事實上不是,除非雙方都沒有任何親人,
但可以帶出現代不同以往的結婚觀念,
不需要訂婚、結婚的儀式,跳過一切繁文縟節,
只要登記就可以簡單又快速地完成結婚這件大事,
(當然要申辦、更改的文件還是少不了…)
匈牙利或日文的劇名原文我都不了解,但與其說是逃避,
我個人看了幾集後,覺得這句話更像是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人不轉心轉、心不轉念轉,
一個好的念頭將可帶領你走入寬廣的世界,
何樂而不為,只要不對事情鑽牛角尖,
任何事即可因你的智慧迎刃而解。
山重水複疑無路,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人生遇到瓶頸時,
像美栗轉心轉念,天馬行空的提案,
原本是無奈被父親安排去幫傭,
結果退一步反而海闊天空。
二、文組與理組
美栗介紹說研究所是讀臨床心理,
還擁有臨床心理師資格,
和理工科的平匡不一樣,美栗是文組的,
(板友說是文組,特此更正)
因此我想到PTT最愛戰男女和文理組的問題,
女生讀文組讀到研究所還是找不到工作,
這樣的學歷反而被老闆覺得大材小用而不續用,
大家會覺得美栗念到研究所應該找能發揮所學的工作,
但美栗在劇中並沒有表現出熱愛心理學的態度,
而是表現出她希望被需要、認可,
有一份滿足自己也滿足他人的工作,
至於什麼工作才適合美栗似乎很模糊,
每集不同的狀況,就像不同的面試一樣,
透過她的表現,觀眾也慢慢了解她,
最後一起幫她找到理想的工作。
劇中也展現出女生和文組對於感情和工作的思維脈絡,
美栗總有異想天開的想像力、
細心的洞察力、以及知所進退的溝通能力,
雖然美栗也有失手而懊悔不已的時候,
但若不是美栗每次大膽的提案,兩人的關係也不會進展到此,
而平匡則對於感情、工作關係相當嚴謹,
絕不逾越界線,顯得呆若木雞,
因此他們的相處大多數都是美栗在揣摩上意,
以職場來說是常見的,以感情來說,
就不同於一般男女相處的刻板印象,
男生總覺得女生的心思難以理解、反覆無常,
但劇中常常是平匡給了美栗這樣的感覺,
為什麼平匡明明喜歡美栗,卻讓她覺得自己想太多,
美栗對平匡相當有好感,平匡卻始終裹足不前,
因為覺得自己沒機會?沒自信?安於現狀?
兩人對感情和工作的想法和態度都有落差,
但不是無法化解的歧見,
只是需要磨合、溝通去改善這樣的相處關係。
因此男生和女生,理組和文組的合作,
職場上,結果是互補還是不合?
美栗的分析提案,再由平匡思考如何化為實際去執行,
如果能成功,那一定是雙贏,還有加乘作用。
感情上,雖然希望彼此互補,
但是我們找的對象往往不是互補,而是相似,
就像平匡和美栗看似天差地別,
但他們有些特質又很相似,
平匡注重細節,美栗打掃也很仔細
美栗喜歡平和,平匡總能給她這樣的感覺,
即使在咖啡廳點錯飲料,兩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也因此他們才會對彼此產生好感和吸引力。
三、職場關係
結合前面文理組,兩性的議題延伸而來,
男主角在第二集後面說,
職場上只有員工努力是不行的
老闆也應該努力,
我覺得月薪嬌妻編劇的安排都很有巧思又細膩,
在這樣居家的場景,
用不經意的一句台詞就打破職場上的刻板印象,
老闆不是只要高高在上就好,
而是應該跟員工一起努力。
而另一個職場刻板印象是職場上男性當家,
美栗在當派遣員工時,
雖然工作是文書,
但主管卻常要美栗去做雜事,
職場文化要女性兼當茶水小妹的情況,
還有百合的公司裡面有7成是女性,
管理階層的女性卻只有1成,
即使她有資歷、能力,和同事下屬的愛戴,
還是只能當部長代理,
而且在百合因廣告不符合品牌形象向上司據理力爭後,
卻又受到冷言冷語,像女性在職場上受到的言語罷凌,
而且女性主管與下屬的關係也往往遭到放大檢視,
像是百合和男性下屬開玩笑就遭指控性騷擾,
我想這種程度的笑話,由男性主管說就不會被小題大作。
再來看平匡的公司,
因為公司是理工範圍,幾乎清一色都是男性,
緊急狀況時,
大家留在公司加班三天三夜是理所當然的,
連已婚有小孩的員工都沒回家,
我想如果是已婚女性就不能這樣無後顧之憂的加班,
畢竟已婚女性還是被期望要兼顧家庭。
家庭中最常負責烹飪料理的是女性,
職場上知名大廚往往是男性,
生活中被認為細心手巧的是女性,
職場上名設計師往往是男性,
這是很有趣的現象,
是女性甘願為家庭犧牲個人事業、夢想,
還是社會認為女性在職場上不必出頭,
也許傳統上,結婚後女性持家是一種適才適所,
但現在天生我才必有用,
女性可以走出家庭,甚至單身不婚,
不必要屈就於傳統家庭觀念,
或許未來會發展出比契約結婚、伴侶法
還要更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一種婚姻、家庭制度,
到時也會有不同於現在的職場文化。
畢竟這是戲劇不是紀錄片,
即使是紀錄片也會帶有拍攝者的個人觀點,
不是完全的客觀、真實,
但我還是喜歡藉由戲劇來看其他國家的文化,
像美國電影就常表現出英雄主義,
日本則是講求集體,個人不是最重要的,
有許多以職人、達人為主角的戲劇,
可見日本人專注完美近乎苛求的嚴謹態度,
還能看到大和民族講求的群體、集團主義,
也因此產生許多社會現象,成為戲劇題材。
因此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不知道大家看完月薪嬌妻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看法?
希望可以回覆一起討論,謝謝。
分享一下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
集合了二十五部日本電影、戲劇、動漫的報告,
像是《交響情人夢》、《東大特訓班》等等。
看別人的分享總能發現自己沒注意到的事情,
因此又更加喜歡這部電影或戲劇。
從流行文化看日本人的特殊民族性
http://society.nhu.edu.tw/e-j/87/A31-1.htm
--
寫在結局之前,
因為我想等結局後再回頭來看這篇,
也許又會有不同的思考,
甚至推翻原有的想法。
近來我看過幾部女性為主角的日劇,
其中以月薪嬌妻讓我最有感觸,
除了美麗的新垣結衣、宅宅卻很萌的星野源,
還有造成話題的片尾戀舞,
月薪嬌妻的主題雖然看似舊瓶裝新酒,
一個年輕貌美的女主角與平凡男主角同居並當幫傭,
但劇中帶出的議題,亦或是劇情令我個人產生的想法,
卻是相當新鮮有趣的。
以下分成三個議題:
一、兩性關係
男女主角的設定完全是兩性刻板印象,
女性就是溫柔婉約,天真爛漫,擅長打掃、料理等家事,
男性就是內練穩重,一板一眼,保持整潔,但不愛家務,
配角部分也多是如此,
女強人就是老處女,帥哥就是遊戲人間,
母親是家庭主婦,個性親切有點聒噪,
父親是一家之主,說話猶如律令,
我覺得編劇這樣安排其實想藉由這種刻板印象,
在傳統的母親與現代的單身女性之間,
融合或者說激盪出新的角色─美栗,
不是塑造對立,而是分工合作,甚至各取所需,
自然界許多動物都是雌性懷孕照顧後代,雄性到處播種,
然而人類演變到現在,現代社會的兩性關係早已不同以往,
長久以來人類發展出法律規範、文化道德、風俗民情,
因此現代的結婚和以前結婚的意義也不大相同,
如男女主角所說的,這是他們兩個人的事情,
雖然事實上不是,除非雙方都沒有任何親人,
但可以帶出現代不同以往的結婚觀念,
不需要訂婚、結婚的儀式,跳過一切繁文縟節,
只要登記就可以簡單又快速地完成結婚這件大事,
(當然要申辦、更改的文件還是少不了…)
匈牙利或日文的劇名原文我都不了解,但與其說是逃避,
我個人看了幾集後,覺得這句話更像是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人不轉心轉、心不轉念轉,
一個好的念頭將可帶領你走入寬廣的世界,
何樂而不為,只要不對事情鑽牛角尖,
任何事即可因你的智慧迎刃而解。
山重水複疑無路,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人生遇到瓶頸時,
像美栗轉心轉念,天馬行空的提案,
原本是無奈被父親安排去幫傭,
結果退一步反而海闊天空。
二、文組與理組
美栗介紹說研究所是讀臨床心理,
還擁有臨床心理師資格,
和理工科的平匡不一樣,美栗是文組的,
(板友說是文組,特此更正)
因此我想到PTT最愛戰男女和文理組的問題,
女生讀文組讀到研究所還是找不到工作,
這樣的學歷反而被老闆覺得大材小用而不續用,
大家會覺得美栗念到研究所應該找能發揮所學的工作,
但美栗在劇中並沒有表現出熱愛心理學的態度,
而是表現出她希望被需要、認可,
有一份滿足自己也滿足他人的工作,
至於什麼工作才適合美栗似乎很模糊,
每集不同的狀況,就像不同的面試一樣,
透過她的表現,觀眾也慢慢了解她,
最後一起幫她找到理想的工作。
劇中也展現出女生和文組對於感情和工作的思維脈絡,
美栗總有異想天開的想像力、
細心的洞察力、以及知所進退的溝通能力,
雖然美栗也有失手而懊悔不已的時候,
但若不是美栗每次大膽的提案,兩人的關係也不會進展到此,
而平匡則對於感情、工作關係相當嚴謹,
絕不逾越界線,顯得呆若木雞,
因此他們的相處大多數都是美栗在揣摩上意,
以職場來說是常見的,以感情來說,
就不同於一般男女相處的刻板印象,
男生總覺得女生的心思難以理解、反覆無常,
但劇中常常是平匡給了美栗這樣的感覺,
為什麼平匡明明喜歡美栗,卻讓她覺得自己想太多,
美栗對平匡相當有好感,平匡卻始終裹足不前,
因為覺得自己沒機會?沒自信?安於現狀?
兩人對感情和工作的想法和態度都有落差,
但不是無法化解的歧見,
只是需要磨合、溝通去改善這樣的相處關係。
因此男生和女生,理組和文組的合作,
職場上,結果是互補還是不合?
美栗的分析提案,再由平匡思考如何化為實際去執行,
如果能成功,那一定是雙贏,還有加乘作用。
感情上,雖然希望彼此互補,
但是我們找的對象往往不是互補,而是相似,
就像平匡和美栗看似天差地別,
但他們有些特質又很相似,
平匡注重細節,美栗打掃也很仔細
美栗喜歡平和,平匡總能給她這樣的感覺,
即使在咖啡廳點錯飲料,兩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也因此他們才會對彼此產生好感和吸引力。
三、職場關係
結合前面文理組,兩性的議題延伸而來,
男主角在第二集後面說,
職場上只有員工努力是不行的
老闆也應該努力,
我覺得月薪嬌妻編劇的安排都很有巧思又細膩,
在這樣居家的場景,
用不經意的一句台詞就打破職場上的刻板印象,
老闆不是只要高高在上就好,
而是應該跟員工一起努力。
而另一個職場刻板印象是職場上男性當家,
美栗在當派遣員工時,
雖然工作是文書,
但主管卻常要美栗去做雜事,
職場文化要女性兼當茶水小妹的情況,
還有百合的公司裡面有7成是女性,
管理階層的女性卻只有1成,
即使她有資歷、能力,和同事下屬的愛戴,
還是只能當部長代理,
而且在百合因廣告不符合品牌形象向上司據理力爭後,
卻又受到冷言冷語,像女性在職場上受到的言語罷凌,
而且女性主管與下屬的關係也往往遭到放大檢視,
像是百合和男性下屬開玩笑就遭指控性騷擾,
我想這種程度的笑話,由男性主管說就不會被小題大作。
再來看平匡的公司,
因為公司是理工範圍,幾乎清一色都是男性,
緊急狀況時,
大家留在公司加班三天三夜是理所當然的,
連已婚有小孩的員工都沒回家,
我想如果是已婚女性就不能這樣無後顧之憂的加班,
畢竟已婚女性還是被期望要兼顧家庭。
家庭中最常負責烹飪料理的是女性,
職場上知名大廚往往是男性,
生活中被認為細心手巧的是女性,
職場上名設計師往往是男性,
這是很有趣的現象,
是女性甘願為家庭犧牲個人事業、夢想,
還是社會認為女性在職場上不必出頭,
也許傳統上,結婚後女性持家是一種適才適所,
但現在天生我才必有用,
女性可以走出家庭,甚至單身不婚,
不必要屈就於傳統家庭觀念,
或許未來會發展出比契約結婚、伴侶法
還要更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一種婚姻、家庭制度,
到時也會有不同於現在的職場文化。
畢竟這是戲劇不是紀錄片,
即使是紀錄片也會帶有拍攝者的個人觀點,
不是完全的客觀、真實,
但我還是喜歡藉由戲劇來看其他國家的文化,
像美國電影就常表現出英雄主義,
日本則是講求集體,個人不是最重要的,
有許多以職人、達人為主角的戲劇,
可見日本人專注完美近乎苛求的嚴謹態度,
還能看到大和民族講求的群體、集團主義,
也因此產生許多社會現象,成為戲劇題材。
因此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不知道大家看完月薪嬌妻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看法?
希望可以回覆一起討論,謝謝。
分享一下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
集合了二十五部日本電影、戲劇、動漫的報告,
像是《交響情人夢》、《東大特訓班》等等。
看別人的分享總能發現自己沒注意到的事情,
因此又更加喜歡這部電影或戲劇。
從流行文化看日本人的特殊民族性
http://society.nhu.edu.tw/e-j/87/A31-1.htm
--
Tags:
日劇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16-12-16T17:52
at 2016-12-16T17:52

By Aaliyah
at 2016-12-18T21:47
at 2016-12-18T21:47

By Sandy
at 2016-12-23T15:51
at 2016-12-23T15:51

By Frederica
at 2016-12-27T10:12
at 2016-12-27T10:12

By Xanthe
at 2016-12-28T19:52
at 2016-12-28T19:52

By Thomas
at 2017-01-01T15:24
at 2017-01-01T15:24

By Frederic
at 2017-01-03T07:12
at 2017-01-03T07:12

By Freda
at 2017-01-05T17:23
at 2017-01-05T17:23

By Andrew
at 2017-01-08T19:09
at 2017-01-08T19:09

By Hazel
at 2017-01-11T13:17
at 2017-01-11T13:17

By Connor
at 2017-01-13T09:25
at 2017-01-13T09:25

By Dora
at 2017-01-16T17:37
at 2017-01-16T17:37

By Andy
at 2017-01-19T07:16
at 2017-01-19T07:16

By Thomas
at 2017-01-20T00:20
at 2017-01-20T00:20

By Cara
at 2017-01-20T06:33
at 2017-01-20T06:33

By Lauren
at 2017-01-21T09:43
at 2017-01-21T09:43

By Daniel
at 2017-01-22T08:19
at 2017-01-22T08:19

By Una
at 2017-01-25T21:06
at 2017-01-25T21:06

By Doris
at 2017-01-30T08:49
at 2017-01-30T08:49

By Dora
at 2017-01-31T14:38
at 2017-01-31T14:38

By Gary
at 2017-02-02T22:05
at 2017-02-02T22:05

By Hedda
at 2017-02-06T11:07
at 2017-02-06T11:07

By Quintina
at 2017-02-07T14:23
at 2017-02-07T14:23

By Joe
at 2017-02-12T01:36
at 2017-02-12T01:36

By Andrew
at 2017-02-12T22:45
at 2017-02-12T22:45

By Todd Johnson
at 2017-02-13T16:54
at 2017-02-13T16:54

By Dorothy
at 2017-02-15T01:33
at 2017-02-15T01:33

By Joe
at 2017-02-19T04:26
at 2017-02-19T04:26

By Joe
at 2017-02-19T19:45
at 2017-02-19T19:45

By Victoria
at 2017-02-23T14:39
at 2017-02-23T14:39

By Victoria
at 2017-02-24T19:10
at 2017-02-24T19:10

By Oliver
at 2017-02-25T13:46
at 2017-02-25T13:46

By Joseph
at 2017-02-28T07:21
at 2017-02-28T07:21

By Joe
at 2017-02-28T13:06
at 2017-02-28T13:06

By Kyle
at 2017-03-01T09:00
at 2017-03-01T09:00

By Ula
at 2017-03-01T23:02
at 2017-03-01T23:02

By Erin
at 2017-03-06T09:03
at 2017-03-06T09:03

By Kumar
at 2017-03-10T12:45
at 2017-03-10T12:45

By Vanessa
at 2017-03-15T02:00
at 2017-03-15T02:00

By Hedda
at 2017-03-19T08:04
at 2017-03-19T08:04

By Hardy
at 2017-03-22T19:31
at 2017-03-22T19:31

By Odelette
at 2017-03-26T15:18
at 2017-03-26T15:18

By Ida
at 2017-03-27T00:27
at 2017-03-27T00:27

By Hedwig
at 2017-03-29T18:46
at 2017-03-29T18:46

By Daniel
at 2017-04-01T08:29
at 2017-04-01T08:29

By Puput
at 2017-04-04T08:26
at 2017-04-04T08:26

By Susan
at 2017-04-07T00:55
at 2017-04-07T00:55

By Mia
at 2017-04-07T16:59
at 2017-04-07T16:59

By Ida
at 2017-04-10T18:00
at 2017-04-10T18:00

By Lauren
at 2017-04-12T20:49
at 2017-04-12T20:4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4-13T22:44
at 2017-04-13T22:44

By Hedwig
at 2017-04-18T00:00
at 2017-04-18T00:00

By Victoria
at 2017-04-22T09:46
at 2017-04-22T09:46

By Ursula
at 2017-04-24T03:55
at 2017-04-24T03:55

By Bethany
at 2017-04-27T19:32
at 2017-04-27T19:32

By Liam
at 2017-04-30T02:44
at 2017-04-30T02:44

By Olga
at 2017-05-04T05:41
at 2017-05-04T05:41

By Bethany
at 2017-05-05T20:37
at 2017-05-05T20:37

By Donna
at 2017-05-09T17:57
at 2017-05-09T17:57

By Steve
at 2017-05-14T13:01
at 2017-05-14T13:01

By Emily
at 2017-05-15T07:55
at 2017-05-15T07:55

By Hamiltion
at 2017-05-17T07:47
at 2017-05-17T07:47

By Carol
at 2017-05-18T21:30
at 2017-05-18T21:30

By Carol
at 2017-05-21T03:50
at 2017-05-21T03:5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5-25T17:05
at 2017-05-25T17:05

By Xanthe
at 2017-05-28T11:34
at 2017-05-28T11:34

By Vanessa
at 2017-05-30T07:09
at 2017-05-30T07:09

By Edith
at 2017-06-03T20:57
at 2017-06-03T20:57

By Robert
at 2017-06-05T19:33
at 2017-06-05T19:33

By Jacob
at 2017-06-06T01:50
at 2017-06-06T01:50

By Jessica
at 2017-06-08T07:18
at 2017-06-08T07:18

By Jacob
at 2017-06-11T18:20
at 2017-06-11T18:20

By Doris
at 2017-06-15T11:32
at 2017-06-15T11:32

By Puput
at 2017-06-18T12:34
at 2017-06-18T12:34

By Callum
at 2017-06-21T03:36
at 2017-06-21T03:36

By Linda
at 2017-06-24T01:50
at 2017-06-24T01:50

By Ursula
at 2017-06-25T06:46
at 2017-06-25T06:46

By Jacob
at 2017-06-28T15:40
at 2017-06-28T15:40

By Damian
at 2017-07-01T01:16
at 2017-07-01T01:16

By Todd Johnson
at 2017-07-04T10:08
at 2017-07-04T10:08

By Suhail Hany
at 2017-07-05T22:30
at 2017-07-05T22:30

By Connor
at 2017-07-10T10:38
at 2017-07-10T10:38

By Blanche
at 2017-07-12T11:56
at 2017-07-12T11:56

By Rosalind
at 2017-07-13T06:11
at 2017-07-13T06:11

By Rachel
at 2017-07-17T22:54
at 2017-07-17T22:54

By Andrew
at 2017-07-21T06:03
at 2017-07-21T06:03

By George
at 2017-07-23T08:34
at 2017-07-23T08:34

By Blanche
at 2017-07-28T02:11
at 2017-07-28T02:11

By Mary
at 2017-07-28T16:05
at 2017-07-28T16:05

By Rebecca
at 2017-07-30T12:04
at 2017-07-30T12:04

By Ingrid
at 2017-08-04T10:28
at 2017-08-04T10:28

By Quintina
at 2017-08-07T07:36
at 2017-08-07T07:36

By Irma
at 2017-08-10T21:28
at 2017-08-10T21:28

By Kama
at 2017-08-15T01:29
at 2017-08-15T01:29
Related Posts
2016秋季檔收視報告

By Oliver
at 2016-12-14T08:15
at 2016-12-14T08:15
IQ246 EP09 (雷)

By Valerie
at 2016-12-14T06:24
at 2016-12-14T06:24
日劇孃王女主角不用跟客人上床?

By Isabella
at 2016-12-14T02:50
at 2016-12-14T02:50
第91回日劇學院賞網路投票開始

By Jack
at 2016-12-13T23:57
at 2016-12-13T23:57
成宮寬貴引退後續之日劇放送

By Charlotte
at 2016-12-13T23:22
at 2016-12-13T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