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少年殘酷紀事 - 電影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6-17T18:58

Table of Contents

這是前幾天剛結束的 台北閱影展 電影

改編自土耳其小說家同名小說之作

有關於它的基本資訊 我想網路上已算充足

這篇想寫的心得是出自我本身 推薦給喜愛看沉重暗黑洗滌心靈的影迷



這篇有雷 但中文翻譯的片名已經把整部片雷一半了

英文其實就只是很簡單的 More

如果一部片就只有這個簡單的單詞 (甚至還不是個明確名詞)

觀眾觀看前至少還有期待 是在 more what? 是要當形容詞或是當副詞??

但中文... 不知該說是體諒影迷還是怕大家看不懂反而不去看

硬生生地從故事情節裡湊出一整句的片名出來



看到 殘酷紀事 四個字 我猜正常人都已經知道片尾不妙了

原文小說(土耳其語: Daha) 其實也才剛翻譯成英文上市(就叫 More)

原作者是打算寫暗黑移民三部曲型態的小說 這本 More 是第二部

從有中文翻譯上市的第一本開始 書商應該很困擾到底該如何翻譯書名

(跟這部電影一樣 第一本台灣買得到的小說翻譯 也是直接從故事情節裡截出標題)

如果出版商接著有打算再續出 More 的中文小說 我個人是很期待至少換個書名...



既然片名已自動雷完 那我就放心地開始寫心得

首先一樣 我也對整部電影情結跟原片名 (More) 產生困擾

就是看完了仍然不知是在 more 什麼?

覺得電影本身是推薦 但讓我下標題 選項千百個也不可能去挑 more

接著就會開始想 是不是小說原文裡有講比較多東西? 電影沒辦法明顯呈現出來?



接著開始找些網路上影評 其中也包括官方影展的訪談與介紹

裡面只約略提及到 : 世界只會變得更糟 (more) 而不如我們所想地變得更好

當然這句是限縮在本小說所針對難民事件上

大家以為... 在這個看似人權與人性發展都隨時代進步的世界

針對難民議題 雖然沒辦法做到最好 但起碼~ 仍然是緩慢地進步著!

可是作者本人反對 "我們大家所以為" 的上述進步

他小說就是要極端地表達:

"不管人權還是人性光輝 不是和以前時代一樣慘 是比以前時代更慘 (more) "



從這角度去解釋片名 more 的確說得通 但我認為力道仍不足 也不夠擴展到整部內容

因為它並不只是一部單純在拍難民有多慘的電影 (<--- 這我覺得很被忽略的重點)

反過來想 要拍難民有多慘 有千萬部的紀錄片可以去選 何必大費周張去改拍小說??

我自己心得是 作者重點是放在少年Gaza的轉變上 包含他整個是非道德觀念的轉變

難民... 只是在他周圍的一個領域 一個他觀看世界的立體書 一部他學習人性的辭典



說到底 主角少年Gaza 就是一個小屁孩樣 (電影設定14歲 但小說似乎設定更小)

喜愛熱鬧都市生活 學嘻哈歌手唱歌 想上高中 房間會貼銀河系的海報...

但經過父親摧折 他漸漸地不再逃避困在其中的監獄 反而大方把監獄當成住家待了下來

逃? 能逃去哪裡? 既然知道逃不了 那把困住自己的地方當成整個世界

"我就是這個世界的神 這個世界的所有物品---包含人 通通由我來管轄!"

整部電影我覺得最可怕的即是這種觀念產生

把 "當人" 通通簡化成 "當物"

你會怎麼對待一個物品? 想到要用時就拿在手上 不用時就丟一旁 壞了? 再找新的就好



對... 我們身處的現實不就是如此? 常常在把 "他人" 當做 "物品" 使用

所以我才認為 難民議題在本部電影裡只是背景旁襯

實質的背後想講出的... 是更暗黑 議題更廣 更極端的人性議題

只是這思維實在太過殘酷 殘酷到太明確表達時 是會被放大公幹的程度



畢竟離開小說還是電影 在現實世界上 在政治氛圍上

我們仍自處在一個 "相信未來會更好" 的思考中

再怎麼爛 仍然會尋找小雀幸

再怎麼黑 仍會逼自己思考 "沒有黑暗 哪來的光"

正統教育會教導我們停下腳步 欣賞破牆邊開出的小草

去欣賞大自然的力量 去學習小草變大樹 堅忍不拔有朝一日終成功的毅力



這部電影的少年會告訴你: 以上通通不是真的



少年曾相信未來會更好嗎? 當然有! 他有他想念的學校 而且是憑自己實力考上的

但父親只是甩他一巴掌 叫他合夥難民走私事業

少年有沒有小雀幸? 有! 他留著難民小孩送給他的小禮物 (一個虛幻的夢想~ 很諷刺)

他在難民裡認識了看上眼的女孩 可是她最後就像錢幣一樣 被交易了出去...

他喜歡的歌手 原本是心情好時跟著哼唱 最後確變成控訴式的怒吼

他喜歡的宇宙海報 在發現自己終將逃不出父親為他打造的監獄後 動手把它撕燬

(從這刻起 少年的房間已不再是父親的監獄 他開始要打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努力即會成功 有多少人想過這句話到底是人類的天性? 還是後天學習來的?

因為我們必須要適時地表達出這句話的意涵 才得以在這個社會群體裡生存

可是少年他沒有社會群體 所以他並沒有多數人所認為的... 人性存在

究竟是他在父親逐步逼迫時喪失掉人性? 還是說他從來就沒機會去學習到人性?



我覺得關於片名 more 有著更可怕的解 就是 "索求愈來愈多"


老爸逼迫少年參與販賣人口的合夥 少年一開始只是 "幫忙" 角色

但隨著爸爸愈頻繁地 (more) 脅迫 毆打... 少年總算乾脆接掌了 "管理" 這檔事


老爸與人口走私販兩兄弟也是愈來愈討價還價 (more)

兩兄弟一下抱怨 "貨品" 愈來愈多 (more)

一下抱怨氣候不佳無法出航

商人之間的討價... 只會愈演愈烈 (more) 最終就看哪方先拿出自己性命交易了


最隱涵的 連難民圈子裡也有 more

一開始的第一批 不知是否覺得父子的地下儲藏室太多安逸還是怎樣

竟然還有心力為了搶奪木箱當床睡而發生爭執

(都已經在這種緊要關頭... 還是想著怎樣讓自己睡得比較舒適點)

這幕是我在本片第二次認知到 "這應該不只是單純想敘述難民多慘的電影"

因為少年得知父親在抱怨 "貨品" 在吵架後

冷冷回一句: 那就把地下室東西全部清空...

在父親微露黑人問號神情時 少年再補: 把地下室清空 這樣一來他們就沒東西可以搶了!



當少年接管後 難民的 more 就更強烈

只是這次強化成像溺水者般地 "掙扎" (少年把活板門近乎鎖死 難民們哀求想呼吸)

難民們最後一直喊 "more! more! ...." 我才更肯定 片名與這段情節的發生鐵定會有關

而這段情節又是怎麼會產生? 為何之前 "照顧" 難民的少年 會開始不管他們死活了?



這也是我看完後自己想過的暗黑解...

少年逃離不了父親為他打造的監獄 無意間發現一把開啟監獄的鑰匙 (就是錢!)

他開始理解到了... 只有錢是鑰匙 只有錢才是能讓他想做什麼都可以的門票

他開始和人口販子兩兄弟接恰 (反正兩兄弟就是看錢辦事)

接恰內容我想大家都猜得到...

但回到他的帝國~ 他不是上演解放難民這種戲碼

這很有趣 因為如果有錢好辦事後來個 happy ending 小說來講大家應該都很買單



但我了解... 作者沒辦法寫出那樣的結局

因為他早以知道 那種 happy ending 不會存在


當我們認為 只要有錢有權 就可以濟貧救窮 讓低端人口都能幸福快樂時...

這就是 "我們認為"

因為我們知道 我們絕大多數人自己根本不可能有 "有錢有勢" 那一天

所以理想情況下 可以天方亂墜地去搬出改成美好童話世界的那種映像

現實就是 --- 當我們 "有錢有勢" 了 我們就自許封為神 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建造帝國



這一點我觀影後是想了滿多天的

想完才漸漸驚歎起作者為何會幫少年加那麼多看似懸理的暗黑自述

自封為神後的少年 象徵的就是世界各個 "有錢有勢" 的大國們 在處理難民問題的態度!

設監視器 是因為打從心底就認為他們根本不和我們同種

就像老闆在工作場合裝監視器監視勞工一切一樣...

你已內心認定 "這群人就像動物一樣 (像貨品一樣)" 是需要時刻監看的東西!

監視器本身就像國界 像海洋 像煤體媒界...

多數的我們 就是透過一個畫面在得知難民的苦難 不管是文字或影像

但真正的神明在做什麼呢?

比我們更有錢有勢 整天說自己把難民議題處理很好的大國們 他們在做什麼??



翹腳 吃零食

看著監視器螢幕裡面的難民對著鏡頭指控 "你是魔鬼!!"



但是沒收音功能的監視器少年聽不到啊~

或說 不是不想聽

是根本懶得聽



這段少年也有自述 14歲就提到演化學 (如果土耳其真的在中學就教演化的話~

他有自己的版本... 認為現今的我們之所以存在 只不過是我們的先祖們在競爭裡獲勝

所謂的 "競爭" 照少年的世界觀 就是 欺騙... 殺人... 搶奪... 這類負面辭典

所以才對應到整篇鉅作 === 世界從來不會變得更好 (more) 而是變得更糟 (more)

簡而言 你不需要有人性 只要踩著別人屍體往上爬 就有利佔據到演化位置



把 "當人" 弱化到 "非人"

而 "非人" 之人 又時刻互相地把對方 "當物"

這就是這個世界運轉法則



也就是少年在電影開頭第一句講的

"人類第一個學會使用的工具 就是另一個人類"



但也許真的太過暗黑 作者在少年有錢後 仍然安排了一段溫馨戲碼

就是好好地安葬那個曾經送給他摺紙禮物的小小朋友...

少年最後其實有把摺紙打開 裡面有沒有寫東西我忘了

之後打造自己帝國時 他就把難民們的塗鴉通通重新油漆掉

他看到摺紙 或許是在想著自己之前是什麼樣的人? 現在又是什麼樣的人?

那個溫馨人性的摺紙小禮物 最終仍然改變不了現實


"夢想? 那是啥? 你現在正死在樹林裡某處..."

我想少年再次找出那小摺紙時 就是這心情吧


--

把秘密講給陌生人聽,總好過講給那些自稱是想幫助自己的人好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29233114.A.553.html
※ 編輯: orfan (111.185.150.153), 06/17/2018 19:18:43
kevinfort : 推,這部後面走向真的出乎意料 06/17 19:34
frankhood : 推 倒吃甘蔗的一部 06/17 21:22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8-06-22T03:14
推,這部後面走向真的出乎意料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8-06-24T12:00
推 倒吃甘蔗的一部

人生前幾部電影 因為他而開始熱愛看電影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8-06-17T18:32
※ 引述《uland26922 (崇蟲)》之銘言: : ※ ------------------------------------------------------------------------- ? : 1. 請描述欲尋找電影的類型或特徵(請盡量描述清楚) : 剛剛在看我舊文找片時 看到R大的一 ...

印度移民愛上當地人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8-06-17T18:28
有一部片是一個印度(應該是)移民家庭在美國生活 男主角愛上一個白人女孩 但男主角家庭不接受 堅持要安排相親 後來2人吵架分開 然後女主角生重病住院 男主角跟她的家人一起守候女主角等她好 有人知道這是哪部片嗎? 如果不夠詳細我再想想補充 感謝各位~ - ...

迪士尼這家公司如何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8-06-17T18:03
過去幾年來我們看見迪士尼吃掉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逐漸膨脹成媒體巨獸。網路 上 開始有人嘲諷的形容它成「萬惡的米老鼠帝國」。但除了星戰系列因為龐大歷史因素而尚 未能獲得觀眾支 持,其他包含本家動畫、皮克斯動畫、以及如虎添翼般的漫威都有絕對品質。尤其是動物 方城市、可可夜總會、漫威美隊2/3這些更是獲得了普 ...

侏羅紀世界2不用看3D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8-06-17T17:53
今天衝一發imax3D 覺得豪宅畫面多另外3D效果很無感 只有人物特寫的景深明顯而已 真心覺得不太需要浪費錢看3D (imax好像也有點浪費錢... 動作畫面真心覺得普通, 反而預告的超人特攻隊 跟不可能的任務感覺超爽的) 另外有片尾不要忘了 另外補一下觀影心得(無雷) 恐龍萌萌的 如果滅絕的話想 ...

問一部片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8-06-17T17:49
以前看過一部電影忘記名字想問問看片名 有媽媽哥哥妹妹 好像是哥哥的女友要召喚邪教的惡靈 哥哥也是邪教信徒可是後來有想要阻止的意思 結果他女友沒有成功召喚,好像哥哥後來要跟女友私奔吧 就跑回家要整理行李 媽媽因為沒錢養小孩的關係,跟一個人口販子還是傭兵之類的牛仔簽約, 牛仔答應要給媽媽一筆錢,可是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