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珍弟:《Viva Tonal跳舞時代》小筆記──1933,或是2004 - 紀錄片

By Zora
at 2004-05-24T11:34
at 2004-05-24T11:34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原載於2004/5月號「聯合文學」)
6.
知道我要到東京幾天,郭芝苑老師特地來信,列了一紙的書目和CD。藤原義江、三浦環、
奧田良三,「僕的音樂人生」/服部良一著;「素顏的古賀正男」/茂木大輔著;
「日本洋樂外史」/野村光一等著。……將信紙翻面,老師寫的每一個字都浮凸了出來,
手指忍不住壓壓刻痕,觸感變成影像,郭老師正用左手壓著微抖的右手,用力寫下每一個
字呢。趕緊將信傳給在東京的毓婷,請她幫忙找那絕版的舊書、剛出版的新書、
與78轉唱片復刻的CD。
這張清單,讀來既陌生,也熟悉。很遙遠,卻又隱約牽連著島嶼記憶中被遺忘的一段時光
。
大正末期,西方古典音樂逐漸成為東京中產階級娛樂生活的一部份。西方知名指揮家、
歌劇明星陸續來到東京演出,1920、30年代,日本開始有了自己的「蝴蝶夫人」三浦環,
「我們的男高音」藤原義江,更有受過西式音樂教育的作曲家與詩人紛紛投入新式歌謠
創作,聲樂家們開始嘗試“唱自己的歌”。「紅蜻蜓」、「被罵的孩子」、「濱千鳥」、
「秋的田野」……,在1936年到日本求學的郭芝苑老師,膽敢違逆父母的心意,不念醫科
,執意闖入了音樂學校,是一股隨時代而臨的創作驅力,若春天初溶的江水,湧動向前?
古賀正男的崛起是個異數。未曾受過正式音樂訓練的他,在1928年以一首
「慕戀你迷人的身影」捲起了日本流行音樂的風潮。台灣收古物的販仔腳們,至今仍會
在久無人居的老宅子,發現該曲不同演奏版本的78轉黑膠唱片,哪個演奏版本是年輕
郭老師的最愛?流行歌曲版?管弦樂版?還是舞曲版「慕戀你迷人的身影」?
服部良一的歌曲,也在台灣長輩的記憶中佔據了好大容積。為了宣揚「大東亞共榮」
思想,日本在1940年前後積極推出「日滿支親善電影」。《支那之夜》就是在台灣
頂轟動的一片。為了創作主題曲「蘇州夜曲」,服部良一在蘇州居住了好一段時間,
主演的李香蘭努力學習古典美聲唱法,來表現服部良一兼容藝術與流行特色的歌作,
當她隨片登台,那時正年少的阿公阿嬤們都促擠著,在台下高聲喊道:「我們認識你,
李香蘭小姐!」不過,郭老師念念不忘的歌聲,卻是首先在日本唱紅了「蘇州夜曲」的
渡邊濱子,她帶著古典女高音的光環走入流行音樂界,成為「隨著節奏,輕輕將旋律
唱出」的「麥克風歌手」。
我尋著這張清單,偷窺著郭老師的年少歲月。東方與西方碰撞著,古典與流行交會著。
5.
放「跳舞時代」的唱片給郭老師聽。
郭老師拍起手,說:「小時候,鎮上的樂隊吹過這首歌!」西裝華服的小鎮樂隊,黑管、
小喇叭加上狐步舞曲,曼陀林,小提琴,快四步的樂聲中有看熱鬧的鄉親父老。什麼樣
的節慶?什麼樣的小鎮生活?來自城市的流行歌曲,在年輕人心中勾起什麼樣的嚮往?
所謂「文明開化」的都會生活又是什麼樣子?想瞭解「跳舞時代」,因為可以殺死一隻貓
的好奇心。想偷窺很久的秘密,想偷窺老人家深藏不露的青春。
4.
「…“我從今天起拋棄哲學,開始談戀愛。”這樣,朋友就聲明從哲學家轉為戀愛者。
我反正從來沒有對學問這個東西下過功夫,所以馬上就回答“這樣比較好。”表示贊同
的意思。朋友陰鬱的臉頰開朗了。…我們很快活。我們跳華爾滋,跳那自街上的舞廳
偷看,而靠迷迷糊糊的記憶學會的華爾滋。我們穿過開始有落葉的噴泉公園,選擇
最熱鬧的馬路走過去。那條馬路上有百貨公司模樣的大店鋪一間間排列著。我們就穿著
寒酸的制服邁大步…」
~「天亮前的戀愛故事」翁鬧作/台灣新文學第二捲第二號1937.1.31。
翁鬧寫這篇小說時,人在東京吧。那有落葉的公園是日比谷嗎?
乍讀之下,小說中的主角也像是當年遊晃在台北街頭,手中拎著「悉達求道記」閒閒
穿過新公園,刻意留著鬍渣滓的高等學校學生。
3.
1933年,東京有日比谷公園,有叔本華,有藍波,有「春之聲」,有「My Blue Heaven」
,有國民樂派…
1933年,台北有博物館,有新公園,有留聲機舞會,有「Kiss Me My Baby Goodnight」
,有咖啡店放著貝多芬的「田園」,有黑貓黑狗暢言「維新的世界、自由戀愛」
,有古倫美亞的第一回發賣新聞:
「…台灣第一次發賣由台灣人自己譜曲的真正流行樂。林氏好所灌錄的「紅鶯之鳴」
受到相當的好評。純純主唱的歌曲「跳舞時代」也做了宣傳…一月十八日,為了這
值得紀念的流行歌發賣日,本公司與市內特約店一起,發動三十多台的汽車組成車隊,
由樂隊領先在前,在台北市內遊行…」
2.
「紅鶯之鳴」曲調採自當時上海的流行歌曲「蘇武牧羊」。「跳舞時代」則是由鄧雨賢
作曲、陳君玉作詞、純純演唱,可以說是台灣第一首純粹為商業發行而創作的歌曲,
也就是所謂的「流行歌曲」。(同一批發行的「月夜愁」以及稍後的「雨夜花」、
「望春風」也都是為當時台灣初浮現的都會生活所創作的流行歌曲,並非民間口耳相傳
,隨時間推移變化的「民謠」。)
善彈鋼琴,能拉小提琴的鄧雨賢,有時也撥奏吉他或曼陀林尋找靈感。在總督府
台北師範學校即展露了音樂才華的他,也曾去到東京的音樂學校再進修,然而,他在
西方樂器上彈奏出的「跳舞時代」卻不是洋樂慣用的七聲音階,也不是東洋和風的
陰旋五聲,而是傳統漢樂的陽旋五聲─以Do、Re、Mi、So、La建構的音階。
人力車伕之子陳君玉,擺過路邊攤,演過布袋戲,十五歲即赴青島日本報社當撿字工,
自學了一口流利的北京話。「跳舞時代」卻是用台灣話白話文抒發了當時中產都會
新女性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原來是歌仔戲當紅小生的純純,在音樂老師的訓練下,學會了五線譜,著英式洋裝圓帽
,用初初脫離歌仔戲的次女高音唱出「跳舞時代」:
「阮是文明女,東西南北自由志。逍遙佮自在,世事如何阮不知。阮只知文明時代,
社交愛公開,男女雙雙,排做一排,跳狐步舞我上蓋愛。」
1.
科技的新發明,改變了人們對於自我與世界的認知。首次被錄下歌聲的男高音,聽到
自己的演唱之際,忍不住說:「這是魔鬼的聲音!」於是,在廿世紀初,古倫美亞公司
所發行的唱片上總有這麼兩個字「Viva Tonal」,換成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原音重現」
。各種文明器用隨著無遠弗屆的交通貿易來到台灣,有形的物質也伴隨著無形的文化思潮
,生活的變化彷彿在瞬間加快了腳步,於是音樂家、詩人驚嘆著,寫出《尖端世界》、
《速度時代》、《黃金時代》等流行歌曲?
陳君玉在1934年寫下了「黎明的青春」──
「東方漸漸發白啦!
拂著清風的青草─活氣奔騰
天地和悅般地幽靜
金雞也高高的唱了幾聲
呵!
這─不是春的黎明嗎?」
0.
拍攝《Viva Tonal跳舞時代》,想說個什麼樣的故事?
史料在逐漸消逝中。記憶的口述是選擇性的、片斷的、重新排列組合的。
「真相」或許不必然存在,記憶與記憶之間的空白卻是永遠引人遐思。我喜歡在縫隙中
揣想著可能存在的故事,可能存在故事的不同版本。我享受老人家回憶青春的愉悅和
釋懷。我也想學顯克維治(Sienkiewicj Henryk)說:「儘管世界和人生壞透了,
但還有一樣東西永遠是好的--那就是青春。」
--
6.
知道我要到東京幾天,郭芝苑老師特地來信,列了一紙的書目和CD。藤原義江、三浦環、
奧田良三,「僕的音樂人生」/服部良一著;「素顏的古賀正男」/茂木大輔著;
「日本洋樂外史」/野村光一等著。……將信紙翻面,老師寫的每一個字都浮凸了出來,
手指忍不住壓壓刻痕,觸感變成影像,郭老師正用左手壓著微抖的右手,用力寫下每一個
字呢。趕緊將信傳給在東京的毓婷,請她幫忙找那絕版的舊書、剛出版的新書、
與78轉唱片復刻的CD。
這張清單,讀來既陌生,也熟悉。很遙遠,卻又隱約牽連著島嶼記憶中被遺忘的一段時光
。
大正末期,西方古典音樂逐漸成為東京中產階級娛樂生活的一部份。西方知名指揮家、
歌劇明星陸續來到東京演出,1920、30年代,日本開始有了自己的「蝴蝶夫人」三浦環,
「我們的男高音」藤原義江,更有受過西式音樂教育的作曲家與詩人紛紛投入新式歌謠
創作,聲樂家們開始嘗試“唱自己的歌”。「紅蜻蜓」、「被罵的孩子」、「濱千鳥」、
「秋的田野」……,在1936年到日本求學的郭芝苑老師,膽敢違逆父母的心意,不念醫科
,執意闖入了音樂學校,是一股隨時代而臨的創作驅力,若春天初溶的江水,湧動向前?
古賀正男的崛起是個異數。未曾受過正式音樂訓練的他,在1928年以一首
「慕戀你迷人的身影」捲起了日本流行音樂的風潮。台灣收古物的販仔腳們,至今仍會
在久無人居的老宅子,發現該曲不同演奏版本的78轉黑膠唱片,哪個演奏版本是年輕
郭老師的最愛?流行歌曲版?管弦樂版?還是舞曲版「慕戀你迷人的身影」?
服部良一的歌曲,也在台灣長輩的記憶中佔據了好大容積。為了宣揚「大東亞共榮」
思想,日本在1940年前後積極推出「日滿支親善電影」。《支那之夜》就是在台灣
頂轟動的一片。為了創作主題曲「蘇州夜曲」,服部良一在蘇州居住了好一段時間,
主演的李香蘭努力學習古典美聲唱法,來表現服部良一兼容藝術與流行特色的歌作,
當她隨片登台,那時正年少的阿公阿嬤們都促擠著,在台下高聲喊道:「我們認識你,
李香蘭小姐!」不過,郭老師念念不忘的歌聲,卻是首先在日本唱紅了「蘇州夜曲」的
渡邊濱子,她帶著古典女高音的光環走入流行音樂界,成為「隨著節奏,輕輕將旋律
唱出」的「麥克風歌手」。
我尋著這張清單,偷窺著郭老師的年少歲月。東方與西方碰撞著,古典與流行交會著。
5.
放「跳舞時代」的唱片給郭老師聽。
郭老師拍起手,說:「小時候,鎮上的樂隊吹過這首歌!」西裝華服的小鎮樂隊,黑管、
小喇叭加上狐步舞曲,曼陀林,小提琴,快四步的樂聲中有看熱鬧的鄉親父老。什麼樣
的節慶?什麼樣的小鎮生活?來自城市的流行歌曲,在年輕人心中勾起什麼樣的嚮往?
所謂「文明開化」的都會生活又是什麼樣子?想瞭解「跳舞時代」,因為可以殺死一隻貓
的好奇心。想偷窺很久的秘密,想偷窺老人家深藏不露的青春。
4.
「…“我從今天起拋棄哲學,開始談戀愛。”這樣,朋友就聲明從哲學家轉為戀愛者。
我反正從來沒有對學問這個東西下過功夫,所以馬上就回答“這樣比較好。”表示贊同
的意思。朋友陰鬱的臉頰開朗了。…我們很快活。我們跳華爾滋,跳那自街上的舞廳
偷看,而靠迷迷糊糊的記憶學會的華爾滋。我們穿過開始有落葉的噴泉公園,選擇
最熱鬧的馬路走過去。那條馬路上有百貨公司模樣的大店鋪一間間排列著。我們就穿著
寒酸的制服邁大步…」
~「天亮前的戀愛故事」翁鬧作/台灣新文學第二捲第二號1937.1.31。
翁鬧寫這篇小說時,人在東京吧。那有落葉的公園是日比谷嗎?
乍讀之下,小說中的主角也像是當年遊晃在台北街頭,手中拎著「悉達求道記」閒閒
穿過新公園,刻意留著鬍渣滓的高等學校學生。
3.
1933年,東京有日比谷公園,有叔本華,有藍波,有「春之聲」,有「My Blue Heaven」
,有國民樂派…
1933年,台北有博物館,有新公園,有留聲機舞會,有「Kiss Me My Baby Goodnight」
,有咖啡店放著貝多芬的「田園」,有黑貓黑狗暢言「維新的世界、自由戀愛」
,有古倫美亞的第一回發賣新聞:
「…台灣第一次發賣由台灣人自己譜曲的真正流行樂。林氏好所灌錄的「紅鶯之鳴」
受到相當的好評。純純主唱的歌曲「跳舞時代」也做了宣傳…一月十八日,為了這
值得紀念的流行歌發賣日,本公司與市內特約店一起,發動三十多台的汽車組成車隊,
由樂隊領先在前,在台北市內遊行…」
2.
「紅鶯之鳴」曲調採自當時上海的流行歌曲「蘇武牧羊」。「跳舞時代」則是由鄧雨賢
作曲、陳君玉作詞、純純演唱,可以說是台灣第一首純粹為商業發行而創作的歌曲,
也就是所謂的「流行歌曲」。(同一批發行的「月夜愁」以及稍後的「雨夜花」、
「望春風」也都是為當時台灣初浮現的都會生活所創作的流行歌曲,並非民間口耳相傳
,隨時間推移變化的「民謠」。)
善彈鋼琴,能拉小提琴的鄧雨賢,有時也撥奏吉他或曼陀林尋找靈感。在總督府
台北師範學校即展露了音樂才華的他,也曾去到東京的音樂學校再進修,然而,他在
西方樂器上彈奏出的「跳舞時代」卻不是洋樂慣用的七聲音階,也不是東洋和風的
陰旋五聲,而是傳統漢樂的陽旋五聲─以Do、Re、Mi、So、La建構的音階。
人力車伕之子陳君玉,擺過路邊攤,演過布袋戲,十五歲即赴青島日本報社當撿字工,
自學了一口流利的北京話。「跳舞時代」卻是用台灣話白話文抒發了當時中產都會
新女性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原來是歌仔戲當紅小生的純純,在音樂老師的訓練下,學會了五線譜,著英式洋裝圓帽
,用初初脫離歌仔戲的次女高音唱出「跳舞時代」:
「阮是文明女,東西南北自由志。逍遙佮自在,世事如何阮不知。阮只知文明時代,
社交愛公開,男女雙雙,排做一排,跳狐步舞我上蓋愛。」
1.
科技的新發明,改變了人們對於自我與世界的認知。首次被錄下歌聲的男高音,聽到
自己的演唱之際,忍不住說:「這是魔鬼的聲音!」於是,在廿世紀初,古倫美亞公司
所發行的唱片上總有這麼兩個字「Viva Tonal」,換成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原音重現」
。各種文明器用隨著無遠弗屆的交通貿易來到台灣,有形的物質也伴隨著無形的文化思潮
,生活的變化彷彿在瞬間加快了腳步,於是音樂家、詩人驚嘆著,寫出《尖端世界》、
《速度時代》、《黃金時代》等流行歌曲?
陳君玉在1934年寫下了「黎明的青春」──
「東方漸漸發白啦!
拂著清風的青草─活氣奔騰
天地和悅般地幽靜
金雞也高高的唱了幾聲
呵!
這─不是春的黎明嗎?」
0.
拍攝《Viva Tonal跳舞時代》,想說個什麼樣的故事?
史料在逐漸消逝中。記憶的口述是選擇性的、片斷的、重新排列組合的。
「真相」或許不必然存在,記憶與記憶之間的空白卻是永遠引人遐思。我喜歡在縫隙中
揣想著可能存在的故事,可能存在故事的不同版本。我享受老人家回憶青春的愉悅和
釋懷。我也想學顯克維治(Sienkiewicj Henryk)說:「儘管世界和人生壞透了,
但還有一樣東西永遠是好的--那就是青春。」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By Gary
at 2004-05-26T20:08
at 2004-05-26T20:08
Related Posts
Re: 坎城金棕櫚獎頒麥可摩爾反布希政治紀錄片

By Jessica
at 2004-05-24T03:13
at 2004-05-24T03:13
Re: 「Viva Tonal跳舞時代」將在總統戲院加映一週

By Thomas
at 2004-05-23T19:41
at 2004-05-23T19:41
「Viva Tonal跳舞時代」將在總統戲院加映一週

By David
at 2004-05-23T14:24
at 2004-05-23T14:24
「Viva Tonal跳舞時代」 讓阿公阿嬤開口唱

By Ethan
at 2004-05-23T13:19
at 2004-05-23T13:19
坎城金棕櫚獎頒麥可摩爾反布希政治紀錄片

By Regina
at 2004-05-23T13:14
at 2004-05-23T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