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同僚︰擋住政治力 捍衛公視自主 - 華視

By Caroline
at 2010-07-03T21:17
at 2010-07-03T21:17
Table of Contents
鄭同僚︰擋住政治力 捍衛公視自主
記者劉力仁、謝文華/專訪 2010/07/03 自由時報
公共電視最近烽火連天,新舊任董事相互控告,外界看得一頭霧水,不知道雙方究竟爭的
是什麼?公共電視董事長鄭同僚接受本報專訪說,今年十二月二日任期屆滿,他就會下台
,他爭的不是個人權位,而是要捍衛公視的獨立自主精神,任何政治力都不應再干擾公視
,台灣才可能建立真正屬於全民的公共電視。
任期十二月二日結束 紛爭將會落幕
問:你在民進黨執政時被選任公視董事長,是否因此被藍營視為眼中釘?
答:其實,綠營也不喜歡我們,「因為我們講真話」,不過藍營對我們更厭惡。我們堅信
公共電視屬於全民所有,要獨立於政治權力之外。但政黨輪替之後,執政黨就一直試圖干
預公視運作,先是全年九億預算,有四.五億元被凍結,將近一年半才撥下來;更有立委
對公視的報導言論有意見,我的回應是公共電視勢必要討論公共議題,誰執政誰就要接受
監督和批判。
二○○八年十二月九日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竟然決議,要求公共電視節目、新聞及預算
細目,先送主管機關審查,嚴重違背公視法。我們在四大報登廣告,呼籲政府不該干預公
共電視節目內容,網路逾十四萬網友連署,去年元旦超過三千公民上街頭表達支持,讓我
們更堅定信心。
問:你從學者轉任媒體,爭的究竟是什麼?
答:我爭的是公共媒體的自由及自主,公視採取任期制,董事任滿就下台,我的任期十二
月二日結束,時間一到就走人,執政黨卻急著要換人。我堅持的是為公共電視樹立不被政
治力操控干預的典範,我有好幾次想請辭算了,因為我為公眾服務,為何要這樣遭人污衊
?但幾位董監事告訴我,我們爭的不是私人權益,而在實踐公共電視獨立自主的精神,是
非公道一定會浮現。
新聞局干預董事人事 引來監院糾正
問:新聞局的干預手法就是透過增加董事名額,取得董事會主導權嗎?
答:新聞局先在二○○八年十月執政黨在公共電視增補六位董事(後有一名辭掉,剩下五
名),第二年六月又修了公視法,增加了八名董事,一旦補實,公視二十一名董事中就有
十四名是執政黨補提名的新人,達到三分之二,就可以主導公視董事會運作。
但是新聞局補選董事程序有瑕疵,監察院甚至用「鑿痕斑斑、混亂體制」的強烈詞句糾正
新聞局,必須更正遴選過程。其實,只要新聞局按照監察院糾正案補正程序,重新合法遴
選董事,合法改選董事長,我願意立即下台。
問:最近你兼任華視董事長,外界描述你黑箱作業?
答:公視基金會持有華視八十三%股權,十七%為民股,我若沒有提出法人代表,形同放
棄華視董事席次,民股就取得經營權,我要看守國家財產,作為完全合法。九十五年華視
公共化之後,為了使指揮權統一,公共電視前董事長陳春山就已兼任華視董事長,我上任
之後也兼任華視董事長二年了,硬批我跨足華視,我覺得好笑。
問:華視及公視經營績效如何?
答:過去二年,公視的收視率、金鐘獎得獎,都是歷來最好的,我們去年結餘一億多,立
委卻說我們公視去年虧一億多,我不知道這個數字從何而來。
華視在公共化之前,一年虧五億,去年虧損已經降到每年二億,我們努力在人事等各方面
節省開支,降低經營成本,這些都禁得起外界檢驗。
淪為私人權力鬥爭 實有濫權之虞
〔記者黃維助/台北報導〕對於公視董事長鄭同僚指稱若新聞局補正程序合法,選出新任
董事後即願意下台,新聞局昨晚回應指出,監察院糾正文自始未稱八名新任董事不具董事
資格,高等法院對於抗告董事的裁定文,更指出個人無權自行認定董事資格無效,鄭同僚
等人不斷以片面之詞擴大解釋,自行認定部分董事不具「董事」資格,且據以阻撓開會,
實有濫權之虞。
至於鄭同僚提及等其任期結束,紛爭就會落幕,新聞局反駁說,鄭同僚指稱要樹立公共媒
體典範,但卻以經費私用、興訟杯葛、違法決議等方式,讓公視及華視淪為私人權力鬥爭
場域,使員工惶惶不安,工會代表跟社會輿論也群起譴責,要求解任。
新聞局強調,鄭同僚如確實有誠意想要樹立典範,使所有紛爭得以落幕,就應該回應民意
,善盡董事長職責,立即邀集所有董事召開會議,恢復董事會的有效治理,使公視得以恢
復正常運作,真正為公共利益把關。
--
記者劉力仁、謝文華/專訪 2010/07/03 自由時報
公共電視最近烽火連天,新舊任董事相互控告,外界看得一頭霧水,不知道雙方究竟爭的
是什麼?公共電視董事長鄭同僚接受本報專訪說,今年十二月二日任期屆滿,他就會下台
,他爭的不是個人權位,而是要捍衛公視的獨立自主精神,任何政治力都不應再干擾公視
,台灣才可能建立真正屬於全民的公共電視。
任期十二月二日結束 紛爭將會落幕
問:你在民進黨執政時被選任公視董事長,是否因此被藍營視為眼中釘?
答:其實,綠營也不喜歡我們,「因為我們講真話」,不過藍營對我們更厭惡。我們堅信
公共電視屬於全民所有,要獨立於政治權力之外。但政黨輪替之後,執政黨就一直試圖干
預公視運作,先是全年九億預算,有四.五億元被凍結,將近一年半才撥下來;更有立委
對公視的報導言論有意見,我的回應是公共電視勢必要討論公共議題,誰執政誰就要接受
監督和批判。
二○○八年十二月九日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竟然決議,要求公共電視節目、新聞及預算
細目,先送主管機關審查,嚴重違背公視法。我們在四大報登廣告,呼籲政府不該干預公
共電視節目內容,網路逾十四萬網友連署,去年元旦超過三千公民上街頭表達支持,讓我
們更堅定信心。
問:你從學者轉任媒體,爭的究竟是什麼?
答:我爭的是公共媒體的自由及自主,公視採取任期制,董事任滿就下台,我的任期十二
月二日結束,時間一到就走人,執政黨卻急著要換人。我堅持的是為公共電視樹立不被政
治力操控干預的典範,我有好幾次想請辭算了,因為我為公眾服務,為何要這樣遭人污衊
?但幾位董監事告訴我,我們爭的不是私人權益,而在實踐公共電視獨立自主的精神,是
非公道一定會浮現。
新聞局干預董事人事 引來監院糾正
問:新聞局的干預手法就是透過增加董事名額,取得董事會主導權嗎?
答:新聞局先在二○○八年十月執政黨在公共電視增補六位董事(後有一名辭掉,剩下五
名),第二年六月又修了公視法,增加了八名董事,一旦補實,公視二十一名董事中就有
十四名是執政黨補提名的新人,達到三分之二,就可以主導公視董事會運作。
但是新聞局補選董事程序有瑕疵,監察院甚至用「鑿痕斑斑、混亂體制」的強烈詞句糾正
新聞局,必須更正遴選過程。其實,只要新聞局按照監察院糾正案補正程序,重新合法遴
選董事,合法改選董事長,我願意立即下台。
問:最近你兼任華視董事長,外界描述你黑箱作業?
答:公視基金會持有華視八十三%股權,十七%為民股,我若沒有提出法人代表,形同放
棄華視董事席次,民股就取得經營權,我要看守國家財產,作為完全合法。九十五年華視
公共化之後,為了使指揮權統一,公共電視前董事長陳春山就已兼任華視董事長,我上任
之後也兼任華視董事長二年了,硬批我跨足華視,我覺得好笑。
問:華視及公視經營績效如何?
答:過去二年,公視的收視率、金鐘獎得獎,都是歷來最好的,我們去年結餘一億多,立
委卻說我們公視去年虧一億多,我不知道這個數字從何而來。
華視在公共化之前,一年虧五億,去年虧損已經降到每年二億,我們努力在人事等各方面
節省開支,降低經營成本,這些都禁得起外界檢驗。
淪為私人權力鬥爭 實有濫權之虞
〔記者黃維助/台北報導〕對於公視董事長鄭同僚指稱若新聞局補正程序合法,選出新任
董事後即願意下台,新聞局昨晚回應指出,監察院糾正文自始未稱八名新任董事不具董事
資格,高等法院對於抗告董事的裁定文,更指出個人無權自行認定董事資格無效,鄭同僚
等人不斷以片面之詞擴大解釋,自行認定部分董事不具「董事」資格,且據以阻撓開會,
實有濫權之虞。
至於鄭同僚提及等其任期結束,紛爭就會落幕,新聞局反駁說,鄭同僚指稱要樹立公共媒
體典範,但卻以經費私用、興訟杯葛、違法決議等方式,讓公視及華視淪為私人權力鬥爭
場域,使員工惶惶不安,工會代表跟社會輿論也群起譴責,要求解任。
新聞局強調,鄭同僚如確實有誠意想要樹立典範,使所有紛爭得以落幕,就應該回應民意
,善盡董事長職責,立即邀集所有董事召開會議,恢復董事會的有效治理,使公視得以恢
復正常運作,真正為公共利益把關。
--
Tags:
華視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綜藝大國民

By Daph Bay
at 2010-07-03T20:53
at 2010-07-03T20:53
中午新聞報的郭董湯圓

By Necoo
at 2010-07-03T00:19
at 2010-07-03T00:19
帶子英雄~第07集

By Susan
at 2010-07-01T19:31
at 2010-07-01T19:31
請問剛剛新聞播的鞋子賣場

By Michael
at 2010-07-01T19:29
at 2010-07-01T19:29
華視新聞時段異動

By Hardy
at 2010-07-01T07:20
at 2010-07-01T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