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邱澤分飾小王&繼母 《誰先》得獎看 - 電影

By Ina
at 2018-11-03T01:45
at 2018-11-03T01:45
Table of Contents
影評來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712484992310024&id=2526392554252603
--------------------------------
(入圍:最佳劇情片、男、女主角、新導演、新演員、原著劇本、歌曲、剪輯)
------------------------------------------
(微雷)
《誰先愛上他的》一開場3個主角馬上全登場,不搞舖陳氣氛、不拖泥帶水,謝盈萱飾演的
糟糠妻「劉三蓮」,帶14歲新人黃聖球飾演的兒子,找進癌逝老公的外遇「同志情人」家裡
哭天喊地潑婦罵,因為老公死後的保險金受益人寫的不是妻小,而是邱澤演的同志情人「阿
傑」,一連串「死gay」、「不要臉」、「錢還來」,開門見山這是場爭錢也爭愛的無性別
炮火戰。
編導卻聰明在通俗劇題材
上鎖定「角色對立」為主要張力,電影特別切換從14歲兒子視角去看2個大人的敵戰。
謝盈萱前半段精力飽滿續航在一股躁鬱、瘋顛、潑辣、失控的High Key上,連兒子都討厭得
不耐煩,一度懷疑老爸可能被媽媽的叨
念咆哮逼出家門。於是,他死皮賴臉去賴在邱澤的狗窩裡,也算種小聰明的深入敵營。
故事以他童趣又納悶的口白與提問穿插推進:「為什麼我爸待在你這不回家?」「到底誰才
是壞人?」邱澤總一副吊兒啷噹:「你爸走了,再怎麼說我也是你的繼父….繼母,你說話
尊重點。」故事用明快喜鬧的調性開展,於是戲院裡不時迸出一些笑聲,建築在劉三蓮的悲
苦上,建築在阿傑自嘲或被嘲是「死同性戀」上。
首執導筒的徐譽庭曾以《我可能不會愛你》等劇9度提名金鐘編劇獎,是說故事老手;搭配
的聯合新銳導演許智彥則曾幫李英宏拍很夯的《台北直直撞》MV;加上二獲金鐘編劇獎的呂
蒔媛助力,老少創作組合,建立在「同志婚姻平權/傳統家庭價值」這個不新不舊的議題上
,便撞出不一樣的煙火。
小男孩慢慢觀察「小王」邱澤的日常,聽他談起父親的過去,他不斷地建立假設,再一次次
推翻。在喧鬧之後,3個角色各自隱藏的傷痛、難捨、糾結開始蔓延。剪輯在適宜的情境上
跳回從前,一塊塊把故事的難分難捨拼湊得更清楚。有時鏡頭以舞台劇式的場面調度,譬如
一場病房內是過往邱澤與癌發愛人的照應,一鏡連接到房外又回到現在式的謝盈萱與兒子正
對話;這些巧思編排屢次出彩,做足功夫地讓故事及情緒串連,卻也多了舞台劇感。
砲火全交給演員來發射。邱澤再不是偶像劇那光鮮亮麗的模樣,起先他面對戰鬥指數極高的
謝盈萱,仍自在不羈嗆聲回應;在過往回憶,一幕他盯著同志愛人彈吉他的眼角眉梢,湧自
內心浮出的嬌柔,控制在多了一分就噁心的分吋裡,恰到好處;他與孩子黃聖球對話自稱「
繼母」的三八口吻又調皮幼稚;在怒剪頭髮的高壓戲又揪心悲愴;多面向的層次掌握,讓他
首度在大銀幕的演繹十分到位。
謝盈萱前半段仍有劇場表演的影子,略於用力張狂,但仍容於角色設定框架裡;後段她轉換
模式,得知老公是同志的當下,先傻愣、試圖委曲求全、再全盤崩潰下跪,一氣呵成;酒後
獨自面對神明自責哪裡做錯的軟化無奈;面對心理諮詢師的連珠砲自問自答「全部都是假的
嗎」?她是全片激昂刺痛的戰鬥機,邱澤是幽藏傷心歸屬的航空母艦。
黃聖球面對2個氣場強大的演員毫不生澀,不但冷靜沉穩,還是調和三角之間的催化劑。導
演之一許智彥配合他的視角,在畫面上偶爾乍現塗鴉圖案:好比邱澤跟他老爸熱吻那幕,就
被黑筆塗抹,觀眾看得若隱若現,也是兒子的不願直視。
可惜的是,飾演父親的四分衛陳如山似乎不跟其他演員在同一水平,有他的戲分顯得失衡,
是選角的一大缺失。戲中戲的舞台劇有些拖沓;尤其最後母親獻花一幕明顯煽情卻也矯情。
且前面天翻地覆地吵,最後悄悄地喜樂和平收尾,仍不脫傳統喜鬧劇模式。
故事從喜鬧到悲懷,孩子當初想知道到底誰是壞人?在他暫時逃離吵鬧不止的媽媽住進邱澤
家裡,當他慢慢理解媽媽與「繼母」,最在乎的只是「想被愛」和「想愛人」,也都為了愛
而犧牲,其實沒有誰是壞人,既然沒有是與非,更不用在乎,究竟是誰先愛上誰的。
--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712484992310024&id=2526392554252603
--------------------------------
(入圍:最佳劇情片、男、女主角、新導演、新演員、原著劇本、歌曲、剪輯)
------------------------------------------
(微雷)
《誰先愛上他的》一開場3個主角馬上全登場,不搞舖陳氣氛、不拖泥帶水,謝盈萱飾演的
糟糠妻「劉三蓮」,帶14歲新人黃聖球飾演的兒子,找進癌逝老公的外遇「同志情人」家裡
哭天喊地潑婦罵,因為老公死後的保險金受益人寫的不是妻小,而是邱澤演的同志情人「阿
傑」,一連串「死gay」、「不要臉」、「錢還來」,開門見山這是場爭錢也爭愛的無性別
炮火戰。
編導卻聰明在通俗劇題材
上鎖定「角色對立」為主要張力,電影特別切換從14歲兒子視角去看2個大人的敵戰。
謝盈萱前半段精力飽滿續航在一股躁鬱、瘋顛、潑辣、失控的High Key上,連兒子都討厭得
不耐煩,一度懷疑老爸可能被媽媽的叨
念咆哮逼出家門。於是,他死皮賴臉去賴在邱澤的狗窩裡,也算種小聰明的深入敵營。
故事以他童趣又納悶的口白與提問穿插推進:「為什麼我爸待在你這不回家?」「到底誰才
是壞人?」邱澤總一副吊兒啷噹:「你爸走了,再怎麼說我也是你的繼父….繼母,你說話
尊重點。」故事用明快喜鬧的調性開展,於是戲院裡不時迸出一些笑聲,建築在劉三蓮的悲
苦上,建築在阿傑自嘲或被嘲是「死同性戀」上。
首執導筒的徐譽庭曾以《我可能不會愛你》等劇9度提名金鐘編劇獎,是說故事老手;搭配
的聯合新銳導演許智彥則曾幫李英宏拍很夯的《台北直直撞》MV;加上二獲金鐘編劇獎的呂
蒔媛助力,老少創作組合,建立在「同志婚姻平權/傳統家庭價值」這個不新不舊的議題上
,便撞出不一樣的煙火。
小男孩慢慢觀察「小王」邱澤的日常,聽他談起父親的過去,他不斷地建立假設,再一次次
推翻。在喧鬧之後,3個角色各自隱藏的傷痛、難捨、糾結開始蔓延。剪輯在適宜的情境上
跳回從前,一塊塊把故事的難分難捨拼湊得更清楚。有時鏡頭以舞台劇式的場面調度,譬如
一場病房內是過往邱澤與癌發愛人的照應,一鏡連接到房外又回到現在式的謝盈萱與兒子正
對話;這些巧思編排屢次出彩,做足功夫地讓故事及情緒串連,卻也多了舞台劇感。
砲火全交給演員來發射。邱澤再不是偶像劇那光鮮亮麗的模樣,起先他面對戰鬥指數極高的
謝盈萱,仍自在不羈嗆聲回應;在過往回憶,一幕他盯著同志愛人彈吉他的眼角眉梢,湧自
內心浮出的嬌柔,控制在多了一分就噁心的分吋裡,恰到好處;他與孩子黃聖球對話自稱「
繼母」的三八口吻又調皮幼稚;在怒剪頭髮的高壓戲又揪心悲愴;多面向的層次掌握,讓他
首度在大銀幕的演繹十分到位。
謝盈萱前半段仍有劇場表演的影子,略於用力張狂,但仍容於角色設定框架裡;後段她轉換
模式,得知老公是同志的當下,先傻愣、試圖委曲求全、再全盤崩潰下跪,一氣呵成;酒後
獨自面對神明自責哪裡做錯的軟化無奈;面對心理諮詢師的連珠砲自問自答「全部都是假的
嗎」?她是全片激昂刺痛的戰鬥機,邱澤是幽藏傷心歸屬的航空母艦。
黃聖球面對2個氣場強大的演員毫不生澀,不但冷靜沉穩,還是調和三角之間的催化劑。導
演之一許智彥配合他的視角,在畫面上偶爾乍現塗鴉圖案:好比邱澤跟他老爸熱吻那幕,就
被黑筆塗抹,觀眾看得若隱若現,也是兒子的不願直視。
可惜的是,飾演父親的四分衛陳如山似乎不跟其他演員在同一水平,有他的戲分顯得失衡,
是選角的一大缺失。戲中戲的舞台劇有些拖沓;尤其最後母親獻花一幕明顯煽情卻也矯情。
且前面天翻地覆地吵,最後悄悄地喜樂和平收尾,仍不脫傳統喜鬧劇模式。
故事從喜鬧到悲懷,孩子當初想知道到底誰是壞人?在他暫時逃離吵鬧不止的媽媽住進邱澤
家裡,當他慢慢理解媽媽與「繼母」,最在乎的只是「想被愛」和「想愛人」,也都為了愛
而犧牲,其實沒有誰是壞人,既然沒有是與非,更不用在乎,究竟是誰先愛上誰的。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Madame
at 2018-11-07T19:45
at 2018-11-07T19:45

By Elizabeth
at 2018-11-09T00:08
at 2018-11-09T00:08

By Todd Johnson
at 2018-11-09T10:49
at 2018-11-09T10:49

By Lucy
at 2018-11-13T16:30
at 2018-11-13T16:30

By Ursula
at 2018-11-17T05:27
at 2018-11-17T05:27

By Hardy
at 2018-11-21T08:01
at 2018-11-21T08:01

By Eden
at 2018-11-22T04:16
at 2018-11-22T04:16

By Queena
at 2018-11-25T04:37
at 2018-11-25T04:37

By Andrew
at 2018-11-29T23:12
at 2018-11-29T23:12

By Connor
at 2018-12-03T14:38
at 2018-12-03T14:38

By Sierra Rose
at 2018-12-07T13:45
at 2018-12-07T13:45

By Vanessa
at 2018-12-10T04:32
at 2018-12-10T04:32

By Jack
at 2018-12-12T20:32
at 2018-12-12T20:32

By Victoria
at 2018-12-13T15:30
at 2018-12-13T15:30

By Wallis
at 2018-12-17T14:47
at 2018-12-17T14:47

By Eartha
at 2018-12-21T07:29
at 2018-12-21T07:29

By Kelly
at 2018-12-25T04:06
at 2018-12-25T04:06

By Kumar
at 2018-12-29T07:35
at 2018-12-29T07:35

By Dora
at 2019-01-01T03:40
at 2019-01-01T03:40

By Eartha
at 2019-01-03T22:03
at 2019-01-03T22:03
Related Posts
門徒的問題

By Eartha
at 2018-11-03T01:20
at 2018-11-03T01:20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日)

By Emma
at 2018-11-03T01:12
at 2018-11-03T01:12
音樂的饗宴-波希米亞狂想曲

By Sierra Rose
at 2018-11-03T00:57
at 2018-11-03T00:57
波希米亞狂想曲

By Jessica
at 2018-11-03T00:45
at 2018-11-03T00:45
不可能的任務6:全面瓦解

By Daph Bay
at 2018-11-03T00:40
at 2018-11-03T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