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2049補完計畫 - 電影

By Brianna
at 2017-10-09T01:23
at 2017-10-09T01:23
Table of Contents
(內有劇情雷,米洛夫斯基粒子展開)
(防雷頁之二)
剛剛在從電影院出來,覺得很滿足。
銀翼殺手2049是我最近看過最滿足的續集。
作為獨立之作,討論人/複製人,真/假之辯非常優秀。
作為續集,也和第一集的羈絆很深,擴張第一集的世界觀
這部片子我是建議要對第一集有基本的認識再去觀影會好一點。
尤其,是幕後花絮一定要看完,
因為基本上許多地方都在補完第一集做不到的遺憾。
比方說,第一幕
2049第一幕,其實是當年第一集胎死腹中,「第一版劇本」的第一幕。
根據第一集雙碟版的幕後花絮,1982銀翼殺手的劇本前後有兩個劇作家寫作,
先是漢普敦·芬奇起草,之後雷利史考特導演決定另行採用大衛·畢波斯的修正版,
這樣大改向,當年引起漢普敦·芬奇不滿退出製作團隊。
漢普敦當年接受幕後花絮的訪談時提到,他看完原著,準備創作時原本陷入一陣迷霧,
但是某天和雷利交換意見之後,
突然靈光閃現第一幕要如何如何,靈感由此不斷湧現,展開他劇本的寫作。
然而事後因為他的劇本最終沒有被採納,才會變成現行第一集第一幕,警局的拷問。
當年這個第一幕也胎死腹中
35年後補完了,2049第一幕就讓小魯潸然淚下。
又比如,場景
第一集之所以採取夜間、雨天、煙霧,雖然是故意要呈現反烏托邦的破滅感,但是實際上
,這也是因為實在沒有預算,足以打造合乎雷利史考特心目中的城市景象,利用拍攝手法
,利用雨天、夜間、煙霧,算是有些些取巧的方式完成質感的部分。
第二集可以拍白天的場景,場景的搭建更符合反烏托邦的想像,補完
核心議題,真假之辯
當年銀翼殺手最想討論的議題,就是人/複製人之間到底有何區別,本集完全延續這個討
論,而且面向上和技術上更勝一籌,神乎奇技。至於如何神乎其技,真的值得進電影院看
一下。
致敬
游泳那幕的場景,也完全擊中小魯
完全致敬Gattaca,
人可以靠一己的毅力和練習,掙脫基因優生與否之社會牢籠。
複製人為了求生,為了掙脫新舊版本的公司宰制,一樣可以靠自己奮力往前游,
一樣在黑夜波濤當中奮力向前,雖然載浮載沈,但都是為了自由。
在反烏托邦的故事裡面,主角都是為了爭取毫不起眼的自由,如此奮戰。
人/複製人之差異,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同樣平等而富有尊嚴。
凡此種種,小魯走出電影院時充滿感動。
應該會來個二刷。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Sarah
at 2017-10-12T12:35
at 2017-10-12T12:35

By Puput
at 2017-10-14T21:17
at 2017-10-14T21:17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10-18T14:51
at 2017-10-18T14:51

By Ivy
at 2017-10-22T03:13
at 2017-10-22T03:13

By Lucy
at 2017-10-25T06:14
at 2017-10-25T06:14

By Erin
at 2017-10-25T21:54
at 2017-10-25T21:54

By Edith
at 2017-10-30T10:21
at 2017-10-30T10:21

By Frederic
at 2017-11-01T10:46
at 2017-11-01T10:46

By Joe
at 2017-11-03T18:10
at 2017-11-03T18:10

By Audriana
at 2017-11-08T00:53
at 2017-11-08T00:53

By Mary
at 2017-11-12T01:29
at 2017-11-12T01:29

By Anonymous
at 2017-11-16T16:39
at 2017-11-16T16:39

By Carol
at 2017-11-17T14:05
at 2017-11-17T14:05
Related Posts
《盜命師》影評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10-09T01:18
at 2017-10-09T01:18
想找一部外國的老電影

By Puput
at 2017-10-09T00:49
at 2017-10-09T00:49
巴霍巴利王終章 極為優秀的神話片

By Doris
at 2017-10-09T00:22
at 2017-10-09T00:22
銀翼殺手2049帶給人們深刻的反思

By Ina
at 2017-10-09T00:21
at 2017-10-09T00:21
樂高旋風忍者電影(2017)

By Callum
at 2017-10-09T00:07
at 2017-10-09T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