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麥斯 ~ 導演說故事的功力好爛 - 電影

By John
at 2016-11-14T11:59
at 2016-11-14T11:59
Table of Contents
小弟一開始看到鋼鐵麥斯這個片名
就會想到"鋼鐵人"和"瘋狂麥斯"
腦海中忍不住會PPAP:
I got a 鋼鐵人 !
I got a 瘋狂麥斯 !
Uhmm! 鋼鐵麥斯!
抱歉有點離題,
總之鋼鐵人和瘋狂麥斯都很好看,
所以我就對鋼鐵麥斯有了過度的期待,
希望能看到一個類似鋼鐵人的新英雄電影,
But我進了電影院後,邊看邊覺得很失望~
劇本故事本身沒什麼爆點就算了,
為什麼導演說故事的轉折會這麼生硬不連貫呢?
---------------底下有雷,不想被爆雷請離------------
一開始麥斯和媽媽和麥爾斯在家吃飯的時候,
鐵仔從沉睡中甦醒逃出來,明明就可以分兩段說
幹嘛吃兩口飯,畫面跳回暗暗的警報畫面,
鐵仔衝個幾秒,又跳回來看麥斯吃飯?
而且不是一次,不是兩次,跳了N次!
真得很想讓人開罵,一直強迫觀眾的情緒抽離,
然後因為跳來跳去的,
我也看不太懂鐵仔到底從哪裡衝出來(只知道從水池)~
同樣的缺點在本片中四處可見,
我喜歡電影有分支,每個分支花十幾分鐘講清楚,
在某個爆點這些分支忽然崩地一聲通通拼起來,
讓觀眾有種原來如此恍然大悟的感覺~
但鋼鐵麥斯的導演不知道有甚麼問題,
根本就是把畫面拆的零碎破散,然後也不解釋清楚
例如前面也有別人提過,
打鬥畫面一直切到裝甲裡面的臉部表情,
回憶父親死亡的畫面好像便秘一樣,
一次多一點,那些無意義的畫面重播這麼多次,
你就找一個機會連貫地回憶一次就好了啊!
合理懷疑導演根本是在對播出時間灌水,
為了填補劇情的空洞,塞一些冗長的畫面,
然後重要的劇情也不交代清楚
例如麥斯明明趕走鐵仔,結果最後鐵仔竟然變回基地沉睡?
Why?? 麥斯不會懷疑那個沉睡的鐵仔是狂鍊獸嗎?
明明不久前他打壞的另一支紅色鐵仔就是狂鍊獸啊!
我們觀眾也猜不到那支沉睡鐵仔是被趕走的鐵仔啊!
導演不用負責嗎?
另外,麥斯他爸的公司明明已經被自爆炸成廢墟,
麥斯也有空跑去廢墟空地練功,
怎麼最後和Boss決鬥的時候,公司地底的那些炸掉過的東西都復原了?
16年的科技都沒進步過? 場景還和他老爸自爆時一模一樣?
然後那個甚麼狂鍊獸,我一點也沒感覺到它的可怕啊
說甚麼會毀滅世界,然後乖乖地在麥斯他爸死後16年都不搞事~
我看狂鍊獸也只是想逮捕外星叛徒鐵仔或麥斯他爸吧?
整個地球反而是因為麥斯存在才危險,
麥斯不覺醒,狂鍊獸根本不會出現啊!
而且狂鍊獸就算出現,也不過一個龍捲風,
我看人類很多大形武器(例如導彈,還不用出到核彈就贏了)威力都贏它啊
一點都說服不了我必須靠主角殖裝才能拯救地球,
在youtube的預告片也有很多人發現了
這殖裝的型態很像早期日本科幻漫畫:強殖裝甲,
但強殖裝甲的劇情和帥氣度,根本完勝鋼鐵麥斯啊!
你一部科幻片的劇情竟然輸給25年前的科幻漫畫!
哀, 真的有點懶的吐槽了,
總之鋼鐵麥斯真是近期少見的爛片
--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進酒家
停車做愛楓林晚 雙靨紅於二月花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Ingrid
at 2016-11-17T03:01
at 2016-11-17T03:01

By Ethan
at 2016-11-19T13:40
at 2016-11-19T13:40

By Bethany
at 2016-11-22T00:43
at 2016-11-22T00:43

By Anonymous
at 2016-11-25T00:10
at 2016-11-25T00:10

By William
at 2016-11-26T20:48
at 2016-11-26T20:48

By Una
at 2016-11-30T01:29
at 2016-11-30T01:29

By Gary
at 2016-12-01T01:37
at 2016-12-01T01:37

By Linda
at 2016-12-05T20:41
at 2016-12-05T20:41
Related Posts
【歡樂好聲音】北中南特映會搶先看

By Iris
at 2016-11-14T11:46
at 2016-11-14T11:46
小丑女將與「猛禽小隊」同登大銀幕

By Joseph
at 2016-11-14T11:30
at 2016-11-14T11:30
怪物來敲門 (含百日告別雷

By Joseph
at 2016-11-14T11:19
at 2016-11-14T11:19
日本漫畫家批評你的名字:垃圾電影

By Anonymous
at 2016-11-14T10:23
at 2016-11-14T10:23
惡魔蛙男~是變態不是藝術家~

By Steve
at 2016-11-14T10:15
at 2016-11-14T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