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藝術電影 抓住大老闆的心 - 電影院

By Ursula
at 2007-06-25T13:59
at 2007-06-25T13:59
Table of Contents
「亮軒愛看電影,我也愛看電影,我們常在長春路的長春戲院相遇,他還騎著他的重型
機車趕午夜場,真令我羨慕。」這是作家隱地為好友亮軒的新書「邊緣電影筆記」作序的
一段話。
影癡來相挺
義美副董事長高志尚看戲,總會碰到幾個上市上櫃大老闆…
經過兩年默默耕耘,長春戲院已成為國內藝術電影的愛好者的聖地,許多討論藝術電影的
文章或著作,「長春戲院」已成為重要的背景。這股藝術電影熱潮,吸引的不只是文化人
,也深深感動不少企業家。
義美副董事長高志尚說,他很喜歡看藝術電影,原本以為他是少數企業人士,未料,每次
到長春戲院看電影,散場時,總會碰到幾個上市上櫃公司的大老闆,令他大感意外。
這幾年,是國內電影市場重大轉型期,面對大型影城的挑戰,大部分電影院被迫迎合商業
潮流,得花大錢重新改裝戲院。二年前,台北市戲院公會理事長廖治德帶領台灣的老戲院
進行一連串改裝工程,將電影院精品化,減少放映廳的座位數,並引進情人雅座營運模式
,果然一砲而紅。
廖治德所領軍,由眾多老戲院組成的Showtime連鎖影城,全台已有20家影城,成為國內
戲院市場少數能和外商及大集團抗衝的重要勢力。
六福集團總裁莊秀石指出,後來長春決定改走藝術電影路線,避開正面衝突,還可以回饋
電影產業,盡一點社會責任,對大家都好。
長春戲院適時的投入,正好滿足國內藝術電影市場的需求,吸引許多作家和企業人士的
目光,在充滿商業氣息的電影市場,獨樹一格。
愛電影成癡的莊秀石,還特別在六福皇宮內,挪出部分空間,打造全台灣最豪華的電影院
「大千戲院」,只有30個座位的大千戲院,觀眾不只可以看電影,還可以點餐,
平均客單價達600元,經常一位難求。
找到新藍海
避免與主流市場衝突,還可以回饋電影產業,盡社會責任。
莊秀石表示,從小他就愛看電影,特別是藝術電影,直到現在,只要有好電影,他一定
去看。以前,電影院生意好時,藝術電影沒有空間。後來,台灣的電影業不景氣,以商業
導向的多廳多片的影城大行其道,擁有13個播放廳的學者戲院進駐長春戲院旁,讓只有
四個播映廳的長春招架不住。
他指出,長春戲院是六福集團自家的產業,少了租金成本,雖然生意不好,六福還是
賠得起,但試了五、六年,還是無法轉虧為盈。二年前,他領悟到,與其放同樣的電影和
對手死纏爛打,還不如區隔市場,改放自己最喜歡的藝術電影,說不定會有轉機。
莊秀石的念頭,果然讓長春重展生機。他說,以前,長春戲院一個月至少賠50萬元,放棄
主流的商業市場,改走小眾的藝術電影市場後,現在平常日的來客數,有時還超過
有13個廳的學者影城,成績令他相當滿意。
2007/06/25 經濟日報
--
機車趕午夜場,真令我羨慕。」這是作家隱地為好友亮軒的新書「邊緣電影筆記」作序的
一段話。
影癡來相挺
義美副董事長高志尚看戲,總會碰到幾個上市上櫃大老闆…
經過兩年默默耕耘,長春戲院已成為國內藝術電影的愛好者的聖地,許多討論藝術電影的
文章或著作,「長春戲院」已成為重要的背景。這股藝術電影熱潮,吸引的不只是文化人
,也深深感動不少企業家。
義美副董事長高志尚說,他很喜歡看藝術電影,原本以為他是少數企業人士,未料,每次
到長春戲院看電影,散場時,總會碰到幾個上市上櫃公司的大老闆,令他大感意外。
這幾年,是國內電影市場重大轉型期,面對大型影城的挑戰,大部分電影院被迫迎合商業
潮流,得花大錢重新改裝戲院。二年前,台北市戲院公會理事長廖治德帶領台灣的老戲院
進行一連串改裝工程,將電影院精品化,減少放映廳的座位數,並引進情人雅座營運模式
,果然一砲而紅。
廖治德所領軍,由眾多老戲院組成的Showtime連鎖影城,全台已有20家影城,成為國內
戲院市場少數能和外商及大集團抗衝的重要勢力。
六福集團總裁莊秀石指出,後來長春決定改走藝術電影路線,避開正面衝突,還可以回饋
電影產業,盡一點社會責任,對大家都好。
長春戲院適時的投入,正好滿足國內藝術電影市場的需求,吸引許多作家和企業人士的
目光,在充滿商業氣息的電影市場,獨樹一格。
愛電影成癡的莊秀石,還特別在六福皇宮內,挪出部分空間,打造全台灣最豪華的電影院
「大千戲院」,只有30個座位的大千戲院,觀眾不只可以看電影,還可以點餐,
平均客單價達600元,經常一位難求。
找到新藍海
避免與主流市場衝突,還可以回饋電影產業,盡社會責任。
莊秀石表示,從小他就愛看電影,特別是藝術電影,直到現在,只要有好電影,他一定
去看。以前,電影院生意好時,藝術電影沒有空間。後來,台灣的電影業不景氣,以商業
導向的多廳多片的影城大行其道,擁有13個播放廳的學者戲院進駐長春戲院旁,讓只有
四個播映廳的長春招架不住。
他指出,長春戲院是六福集團自家的產業,少了租金成本,雖然生意不好,六福還是
賠得起,但試了五、六年,還是無法轉虧為盈。二年前,他領悟到,與其放同樣的電影和
對手死纏爛打,還不如區隔市場,改放自己最喜歡的藝術電影,說不定會有轉機。
莊秀石的念頭,果然讓長春重展生機。他說,以前,長春戲院一個月至少賠50萬元,放棄
主流的商業市場,改走小眾的藝術電影市場後,現在平常日的來客數,有時還超過
有13個廳的學者影城,成績令他相當滿意。
2007/06/25 經濟日報
--
Tags:
電影院
All Comments

By Linda
at 2007-06-27T09:38
at 2007-06-27T09:38

By Cara
at 2007-07-02T05:34
at 2007-07-02T05:34

By Una
at 2007-07-05T10:40
at 2007-07-05T10:40

By Daph Bay
at 2007-07-07T07:33
at 2007-07-07T07:33
Related Posts
請問有人遇過這種狀況嗎

By Tracy
at 2007-06-24T19:44
at 2007-06-24T19:44
請問一家電影院

By Gary
at 2007-06-24T16:53
at 2007-06-24T16:53
有關《惡女花魁》取消台北電影節放映 電影公司相關因應措施

By Hedda
at 2007-06-23T21:26
at 2007-06-23T21:26
台北電影節熱門片票售罄 向隅者等上映

By Edward Lewis
at 2007-06-23T19:07
at 2007-06-23T19:07
電影發行製作公司誠徵暑期實習生

By Sierra Rose
at 2007-06-22T15:45
at 2007-06-22T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