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橋 - 電影
By Yuri
at 2017-07-28T23:58
at 2017-07-28T23:5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Xylo1321 (Open Ears)》之銘言:
哈囉,你好啊,我不是來反對你的
我認為一部電影,乃至於一個文本,有趣之處就在於當作品完成,解釋權就到觀眾手裡
觀眾/讀者們根據背景、經歷、素養的不同,也會從不盡相同的角度解釋同個文本
更有趣的是,這些面面觀,它們很可能都是對的,也很可能都是錯的
所以我挺喜歡看負雷文,因為可以看到獨具一格的見解
我覺得大大這篇負雷很有意思,剛巧最近看完這部片,於是就把它從深海裡挖出來啦
: 因為喜歡間諜和二戰的題材而去看了這部電影。陣仗很大,號稱是「搶救雷恩大兵」
: 的原班人馬,雖然那已經是我小時候的片子了,對湯姆漢克也沒有特別喜愛,但仍因為這
: 些因素對此片抱有相當程度的期待。
: 以下有大量不負責任吐槽,不喜者請左轉。
: 「逮捕間諜的過程」
: 故事一開始就把鏡頭擺在這位年邁的俄國間諜「魯道夫.阿貝爾」身上,從畫面上可
: 以得知他偽裝的身分是一位畫家,在他接到電話(我將這通電話理解成收取情報的電話)
: 出門後,他家和他路經的突然出現一大堆國安局探員,貌似是收到情報準備對圍捕間諜,
: 但是追捕途中卻迷失在人群與地鐵之中,在魯道夫愜意地走上路面後還跟這些探員擦身而
: 過,所以我在想這些人到底在追什麼東西?他們知道自己的目標長什麼樣子嗎?真讓人一
: 頭霧水啊。
: 然而過不了多久,魯道夫在他的公寓中打開最後一個情報之後(不得不稱讚這邊的對
: 於情報的加密設計,非常精巧)又突然有大批探員衝進他家,對他家展開搜索並且逮捕他
: ,這裡又讓我很疑惑,因為此段並沒有演出他被抓到什麼馬腳,可是他卻仍然被捕了(多
: 達二十項的罪證),如果國安局已經掌握了他是間諜的情報但為何前面又要安排那種認不
: 出人的橋段?
這邊我的看法和原推文裡的大致一樣,這些場景目的在於表達阿貝爾的能耐、身分
以及很重要的一個「美國已經盯上這個蘇聯間諜」的訊息,促成後續故事
但某部分我和原PO的想法也雷同:究竟為什麼聯邦探員與目標擦身而過,卻放任他走??
沒認出他嗎??
同時又覺得聯邦探員裡有一個領頭的裝扮和阿貝爾很像,導致觀賞時經常混淆
就是直接與阿貝爾問話的那名,戴帽子、戴眼鏡、高長鼻子
也許這個選角是故意的,目的是為了塑造阿貝爾這個間諜潛行的能耐吧
魔鬼藏在細節裡。這句話我不能認同更多
我覺得這幾個場景可以填補細節,但導演顯然認為這無關緊要
他想早點進入正題,談縱貫文本的「效忠國家VS真理、公平、良心」這個矛盾核心
所以影片的安排我是能夠接受的
: 「配角的刻畫不足」
: 先說,除了魯道夫以外,我認為其他所有的配角幾乎都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當
: 然也許啦,導演認為這些人不太重要,可是魔鬼藏於細節,有些時候這些掌握大局的人太
: 容易被說動了,這會讓人感覺主角的任務好像根本沒什麼難度。
: 畫面轉移到唐納文時,他在事務所的對話與安排沒有什麼問題,可當他被告知要接這
: 個棘手的案子以後,好像也沒有什麼抗拒,倒是這邊安插了一位他的「助手」被強制加班
: 的橋段,而這位助手剛好是他女兒的男朋友,我原本期待這位助手可能在往後可能會有一
: 些戲份,但卻是什麼也沒有!既然他一點也不重要,那我只能理解成這裡的安排是刻意要
: 製造娛樂吧……
: 法官。法官一看就知道是偏袒政府的一方,這也確實是應該的,唐納文多次對訴訟提
: 出質疑卻屢屢被退回,加上律師事務所這邊也希望這個間諜被判死刑,整個訴訟程序一直
: 走到最後看起來都沒什麼希望,但是主角不能打醬油,所以他直接私下去法官家裡找他談
: ,咦?訴訟中這樣子沒有問題嗎?但不管了,總之他就對法官講了幾句話而已,表明他的
: 主張與先見之明,然後法官就敷衍他出去了,但最後呢,法官卻意外地沒判這位間諜死刑
: ,這是什麼?傲嬌?前面建立的專橫形象在最後一刻被攻略時,我仍看得茫然,什麼?就
: 這樣啊?到底為什麼啊?
: 家人。在他的家人因為他替間諜辯護而飽受生命威脅之時,這裡其實可以安排一些更
: 感人的場景,家裡的窗戶被開了數槍,女兒差點死掉,可是隔天我們卻看見這一家人好像
: 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繼續生活,奇怪,不是應該要全家悲憤自立,逆流而上嗎?妻子應
: 該也要有更積極的反應才對,不是大反對就是大支持!然而我卻什麼都沒感覺到……
: 飛行員鮑爾斯。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前面故事讓大家知道這群飛行員是如何身負重
: 任,然後接受秘密的訓練,然後……好像就沒有然後了,要說對這位鮑爾斯的印象麻,我
: 只記得他一臉衰樣而已吧,但為什麼導演願意花那麼多心力去刻畫俄國間諜,卻不願意讓
: 我們更了解這位美國飛行員在想什麼呢?我看見他的飛機儀表板上有女友的照片,如果出
: 發前來一段感人離別,或許啦,觀眾還能理解他努力求生的心境而產生連結,可是我接收
: 到的訊息只有,他自私地活下來這點。
: 學生普萊爾。這位學生就更不用說了,一樣是人質,一樣是唐納文要營救的對象,但
: 他給我的感覺比鮑爾斯還更突兀,簡直像空降奇兵一樣出現在我們眼前,雖然這一段柏林
: 圍牆歷史還原得很逼真讓人不得不稱讚一下,但是對於存在感如此薄弱的普萊爾我真的也
: 是很同情他啊……導演在很多地方製造笑點也不願讓我們多了解一下這位學生。
不得不說,這點才是促使我回文的念頭
真的非常有趣,值得探究
OK,自從故事來到唐納文從事務所接下阿貝爾的案子,這個電影文本的宗旨就給點了出來
「效忠國家VS真理、公平、良心」
撇除宗旨,其餘不太重要的東西都可以酌量省略,比方先前提及的阿貝爾瞞天過海術
以及,「家人」
插個話先,必須先說
我之所以看這部片,目的是一看「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入圍」的故事到底有多好
最有趣的地方還在於它只是「入圍」,並沒「獲獎」
這代表一件事,很可能獲獎的作品真的太強、太對評審的胃,要不就是這部片本身有些瑕疵
當然,真正的原因是甚麼我們無法得知,只能憑藉猜測
但我們必須承認,能在茫茫影海裡入圍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必有它的強處
說回大大談到的「配角淡薄」這點,我有幾個看法也許大大能參考一下
我相信一個好的作品,文本裡所出現的一事一物都必有其存在意義,更別說故事內的腳色
都是為了構成「效忠國家VS真理、公平、良心」這個宗旨而存在
先說「家人」,這個元素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認為是讓觀眾感受到主角面臨「叛國」困境的壓力,連結我們和主角
所以「家人」在文本裡的戲路就是遭受迫害,演出逆勢而行會帶來怎樣的危害
一是接案時唐納文老婆的反對、勸告與擔心
二是唐納文打算上訴,離開法庭遭受記者海的破問,唐納文老婆嚇得呆若木雞的可憐樣
三呢,則是唐納文大女兒吃果醬邊看電視遭受槍襲那場戲
導演先是安排「槍擊」這個危害人身安危的舉動,之後警察來調查
警察本代表正義與安全,可是導演安排「一個警長不滿唐納森的作為」,讓觀眾更加明白情勢對他們家越發險峻
而身為主角的唐納文,自然同時代表著「效忠美國+天地良心律法」這兩個價值觀
他怎麼因應呢??
導演選擇用一個很遠的鏡頭,掃過圍在唐納文住家的美國公民,而我們的主角挺立在家門口
他直直站在那,承受千夫所指,堅定自個信念,當阿貝爾口中那名「屹立不搖的人」
最後他關起門來,意味著不理會這些壓力,繼續為信念而戰
至於,「法官」、「律師事務所」、「公車上看報的婦人」
其實象徵的是同樣的事情:「叛國必須承受的壓力」,讓我們更同情主角,認同他的作為
說到這兒呢,其實這部片和典型的英雄片很像
主角貫徹始終,為高貴的情操不顧面對龐大且不善的環境,最終修成正果
說白了,這整部片分水嶺前後就是在講這麼回事而已,很簡潔
至於故事到哪成為分水嶺呢??
就是大大認為天降下來的美國學生普萊爾被俘虜那處
就像先前提及的,「文本裡的每個事物、人物,乃至一舉一動都有其意義」
看完第一次時我也很納悶為什麼導演要多家這個腳色,把東西德拉進來,形成第三方
讓故事變得複雜,說真的,我對西洋名字有認知障礙,頭一回觀賞到唐納文和CIA人馬到德國
突然出現一堆人物、關係,當下還真把我給搞濛
好的,那麼「普萊爾」這個元素存在意義在哪,這點就是至關重要的了
想通後,我覺得這很可能是這個故事「入圍」的原因 (自以為
當然「間諜橋」這個故事最初的宗旨高度就很夠、很亙古,但只有好主題是不夠的
好主題必須配上好編劇,才能成就好的故事,而這好,也許就在普萊爾身上
我們必須先有一個概念:奧斯卡的評審群絕對不是土包子,他們看過的研究過的戲劇比我們都多
所以文本裡玩甚麼技巧,有甚麼紕漏,幾乎難逃他們的法眼
談到「普萊爾」存在的意義前,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阿貝爾」
阿貝爾這個腳色對這個故事有甚麼意義呢??
他的意義,在表文本已經藉由腳色的對白說清楚了
法官、事務所、唐納文
法官和事務所代表「效忠國家」,而唐納文則代表「公義良心」
「主角必須幫匪諜阿貝爾辯護(背叛國家),但這麼做又是維持美國的律法正義」
文本最重要的兩大價值觀在此是衝突的,也就是前半段故事重點所在
他幫阿貝爾辯護,既是效忠國家,又是背叛國家
但他若按照法官/事務所的要求「做個樣子」,又泯滅良心
這是一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狀況
而阿貝爾正是帶來這個狀況的元素
了解這一層後我們再看,法官聽從主角的建議留阿貝爾活路
基本上這故事已經來到一個尾聲,站在冰箱旁的唐納文妻子也鬆了一口氣,說「結束了」
可若故事就只是這樣,那「間諜橋」也許就不會那麼出彩了
後來懷有巨大情資的美國飛官「鮑爾」落入蘇聯手上,與「普萊爾」被東德挾持重疊
主角手中只有一個籌碼「阿貝爾」
中情局不斷告訴主角只要換回鮑爾就好,普萊爾就青菜依ki啦
是啊,明明只要去換鮑爾就可以了,而主角卻不顧劣勢,執意想「以一換二」
這就是第二個分水嶺的故事核心
其實和第一段是一樣的,還是「效忠國家VS公平、正義、良心」
主角受到阿貝爾的啟發,這時候依然選擇當個「屹立不搖的人」,這正是促使他非得以一換二的動機
為什麼呢??
也許你已經懂了,但還是讓我說的淺顯一點,做張表吧!!
故事前半段:
法官/事務所=效忠國家
唐納文=公正公平良心
唐納文家人=背叛國家遭遇到的危險
阿貝爾=背叛國家+獲得公正公平
故事後半段:
阿貝爾造成的矛盾情境已解決,象徵的意涵因而易手別人,這時是兩個人
正是鮑爾、普萊爾
救出「鮑爾」,等於不讓情報喪於敵手,達成美國的目的:忠於國家
救出「普萊爾」,等於不放棄無辜的人、不袖手旁觀、對同胞施以援手:公正公平,與良心
當主角「以一換二」,救出這兩人,就同時兼得「效忠國家&公平正義良心」
同樣的核心,換另一種方式再說一次。增強版。
而加入東德西德蘇聯,三方角力,為得是增加實現這個情操的困境
我們曉得,當主角越挑戰過巨大的困難,就更能凸顯這個情操的可貴
直到送走阿貝爾+獲得道具「鮑爾」、「普萊爾」,主角終於在橋上成為「屹立不搖的人」
****
題外話,看到有人在問蘇聯領事館裡等待著的「阿貝爾家人」是不是假貨??
我敢說絕對是的,只是堆敲的依據有別大家
還是這句話「文本裡出現的一物一人,都有其目的,甚至鏡頭也是」
我們可以見到唐納文首度與這三人碰面時,他們的舉止就像一般人家
然後呢,當蘇聯副秘書出現請三人離去時,三人依舊保持傷心的模樣魚貫而出
有趣的點在這兒,當這個運鏡結束後呢,導演還額外拍攝這三人走出房間的樣子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存在不同空間的鏡頭可以成為一個文本,而這文本就是要告訴觀眾這些人的身分啦
但導演表達的很隱諱,僅僅運用三人的「演技」、「姿體表情」
走出房間後,「阿貝爾家人」走路方式與表情瞬間變得不同,尤其是走在前頭的老婆
這可能需要觀眾再重看過
PS 唐納文的助手的看法我跟原PO一樣,感覺就是來增加笑料的
: 「超弱的談判」
: 這是讓我對本片失望的最大原因,美國政府派唐納文到東德去談判,然後我萬般期待
: 的談判場景,卻像是小孩子鬥嘴一樣沒什麼SENSE,兩邊堅持自己的條件然後就這樣而已
: ……最令我傻眼的是唐納文最後解決事情的方法,竟然是請工讀生傳話「一換二,沒有其
: 他。」然後就成功了,整個任務過程除了重感冒、睡破爛旅館、被小混混威脅以外我感受
: 不到其他難度啊,這真的讓人很難接受!
: 「美帝思想」
: 雖然這是一定會有的,但仍想吐槽一下,俄國間諜在美國監獄所受的對待與鮑爾斯在
: 俄羅斯的遭遇實在是差太多了!你說美國官員可能這麼仁慈在審判後不對阿貝爾進行拷問
: 嗎?(還記得前陣子的聯合國人道調查報告嗎?美國虐囚什麼的)啊,各位心知肚明就好
: ,這是部政治正確的電影也是沒辦法的事。
這裡我同樣覺得可惜,雖然談判與法庭之爭不是這部片著重的點
但似乎沒感覺到主角費了多大的力氣通過這個試煉,就這樣輕易邁向成功
以至於我第一次看時不得要領
: 「東德的立場」
: 東德這邊逮捕學生就是希望與美國來場公正的對質,但是有誰會直接這麼明顯地直接
: 講出來哩?要嘛就直接向伊斯蘭國一樣啊,,我就是個國家嘛,我手上有你的人你要嘛直
: 接付錢要嘛就放棄,為什麼他們自己要把姿態搞得這麼低?實在讓我看不懂。
: 結論:
: 版上的好雷居多,但是如果是當作一般的娛樂片,不要去探究太多劇情上邏輯的瑕疵
: ,其實大家還是能相當歡快地看完這部電影。但是我認為這部電影的內容跟預告給人的感
: 覺其實有相當大的落差,不把內心的感覺說出來實在是不怎麼痛快。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感謝原PO的交流!!
--
一個新的可能。一個有別「金」、「古」、「黃」的武俠夢
《轉.心.訣》
https://tinyurl.com/yam74qag https://tinyurl.com/y8prpxes
https://tinyurl.com/ydzbxa92 https://tinyurl.com/yceefwx8
https://tinyurl.com/y8qlv7u4
--
哈囉,你好啊,我不是來反對你的
我認為一部電影,乃至於一個文本,有趣之處就在於當作品完成,解釋權就到觀眾手裡
觀眾/讀者們根據背景、經歷、素養的不同,也會從不盡相同的角度解釋同個文本
更有趣的是,這些面面觀,它們很可能都是對的,也很可能都是錯的
所以我挺喜歡看負雷文,因為可以看到獨具一格的見解
我覺得大大這篇負雷很有意思,剛巧最近看完這部片,於是就把它從深海裡挖出來啦
: 因為喜歡間諜和二戰的題材而去看了這部電影。陣仗很大,號稱是「搶救雷恩大兵」
: 的原班人馬,雖然那已經是我小時候的片子了,對湯姆漢克也沒有特別喜愛,但仍因為這
: 些因素對此片抱有相當程度的期待。
: 以下有大量不負責任吐槽,不喜者請左轉。
: 「逮捕間諜的過程」
: 故事一開始就把鏡頭擺在這位年邁的俄國間諜「魯道夫.阿貝爾」身上,從畫面上可
: 以得知他偽裝的身分是一位畫家,在他接到電話(我將這通電話理解成收取情報的電話)
: 出門後,他家和他路經的突然出現一大堆國安局探員,貌似是收到情報準備對圍捕間諜,
: 但是追捕途中卻迷失在人群與地鐵之中,在魯道夫愜意地走上路面後還跟這些探員擦身而
: 過,所以我在想這些人到底在追什麼東西?他們知道自己的目標長什麼樣子嗎?真讓人一
: 頭霧水啊。
: 然而過不了多久,魯道夫在他的公寓中打開最後一個情報之後(不得不稱讚這邊的對
: 於情報的加密設計,非常精巧)又突然有大批探員衝進他家,對他家展開搜索並且逮捕他
: ,這裡又讓我很疑惑,因為此段並沒有演出他被抓到什麼馬腳,可是他卻仍然被捕了(多
: 達二十項的罪證),如果國安局已經掌握了他是間諜的情報但為何前面又要安排那種認不
: 出人的橋段?
這邊我的看法和原推文裡的大致一樣,這些場景目的在於表達阿貝爾的能耐、身分
以及很重要的一個「美國已經盯上這個蘇聯間諜」的訊息,促成後續故事
但某部分我和原PO的想法也雷同:究竟為什麼聯邦探員與目標擦身而過,卻放任他走??
沒認出他嗎??
同時又覺得聯邦探員裡有一個領頭的裝扮和阿貝爾很像,導致觀賞時經常混淆
就是直接與阿貝爾問話的那名,戴帽子、戴眼鏡、高長鼻子
也許這個選角是故意的,目的是為了塑造阿貝爾這個間諜潛行的能耐吧
魔鬼藏在細節裡。這句話我不能認同更多
我覺得這幾個場景可以填補細節,但導演顯然認為這無關緊要
他想早點進入正題,談縱貫文本的「效忠國家VS真理、公平、良心」這個矛盾核心
所以影片的安排我是能夠接受的
: 「配角的刻畫不足」
: 先說,除了魯道夫以外,我認為其他所有的配角幾乎都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當
: 然也許啦,導演認為這些人不太重要,可是魔鬼藏於細節,有些時候這些掌握大局的人太
: 容易被說動了,這會讓人感覺主角的任務好像根本沒什麼難度。
: 畫面轉移到唐納文時,他在事務所的對話與安排沒有什麼問題,可當他被告知要接這
: 個棘手的案子以後,好像也沒有什麼抗拒,倒是這邊安插了一位他的「助手」被強制加班
: 的橋段,而這位助手剛好是他女兒的男朋友,我原本期待這位助手可能在往後可能會有一
: 些戲份,但卻是什麼也沒有!既然他一點也不重要,那我只能理解成這裡的安排是刻意要
: 製造娛樂吧……
: 法官。法官一看就知道是偏袒政府的一方,這也確實是應該的,唐納文多次對訴訟提
: 出質疑卻屢屢被退回,加上律師事務所這邊也希望這個間諜被判死刑,整個訴訟程序一直
: 走到最後看起來都沒什麼希望,但是主角不能打醬油,所以他直接私下去法官家裡找他談
: ,咦?訴訟中這樣子沒有問題嗎?但不管了,總之他就對法官講了幾句話而已,表明他的
: 主張與先見之明,然後法官就敷衍他出去了,但最後呢,法官卻意外地沒判這位間諜死刑
: ,這是什麼?傲嬌?前面建立的專橫形象在最後一刻被攻略時,我仍看得茫然,什麼?就
: 這樣啊?到底為什麼啊?
: 家人。在他的家人因為他替間諜辯護而飽受生命威脅之時,這裡其實可以安排一些更
: 感人的場景,家裡的窗戶被開了數槍,女兒差點死掉,可是隔天我們卻看見這一家人好像
: 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繼續生活,奇怪,不是應該要全家悲憤自立,逆流而上嗎?妻子應
: 該也要有更積極的反應才對,不是大反對就是大支持!然而我卻什麼都沒感覺到……
: 飛行員鮑爾斯。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前面故事讓大家知道這群飛行員是如何身負重
: 任,然後接受秘密的訓練,然後……好像就沒有然後了,要說對這位鮑爾斯的印象麻,我
: 只記得他一臉衰樣而已吧,但為什麼導演願意花那麼多心力去刻畫俄國間諜,卻不願意讓
: 我們更了解這位美國飛行員在想什麼呢?我看見他的飛機儀表板上有女友的照片,如果出
: 發前來一段感人離別,或許啦,觀眾還能理解他努力求生的心境而產生連結,可是我接收
: 到的訊息只有,他自私地活下來這點。
: 學生普萊爾。這位學生就更不用說了,一樣是人質,一樣是唐納文要營救的對象,但
: 他給我的感覺比鮑爾斯還更突兀,簡直像空降奇兵一樣出現在我們眼前,雖然這一段柏林
: 圍牆歷史還原得很逼真讓人不得不稱讚一下,但是對於存在感如此薄弱的普萊爾我真的也
: 是很同情他啊……導演在很多地方製造笑點也不願讓我們多了解一下這位學生。
不得不說,這點才是促使我回文的念頭
真的非常有趣,值得探究
OK,自從故事來到唐納文從事務所接下阿貝爾的案子,這個電影文本的宗旨就給點了出來
「效忠國家VS真理、公平、良心」
撇除宗旨,其餘不太重要的東西都可以酌量省略,比方先前提及的阿貝爾瞞天過海術
以及,「家人」
插個話先,必須先說
我之所以看這部片,目的是一看「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入圍」的故事到底有多好
最有趣的地方還在於它只是「入圍」,並沒「獲獎」
這代表一件事,很可能獲獎的作品真的太強、太對評審的胃,要不就是這部片本身有些瑕疵
當然,真正的原因是甚麼我們無法得知,只能憑藉猜測
但我們必須承認,能在茫茫影海裡入圍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必有它的強處
說回大大談到的「配角淡薄」這點,我有幾個看法也許大大能參考一下
我相信一個好的作品,文本裡所出現的一事一物都必有其存在意義,更別說故事內的腳色
都是為了構成「效忠國家VS真理、公平、良心」這個宗旨而存在
先說「家人」,這個元素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認為是讓觀眾感受到主角面臨「叛國」困境的壓力,連結我們和主角
所以「家人」在文本裡的戲路就是遭受迫害,演出逆勢而行會帶來怎樣的危害
一是接案時唐納文老婆的反對、勸告與擔心
二是唐納文打算上訴,離開法庭遭受記者海的破問,唐納文老婆嚇得呆若木雞的可憐樣
三呢,則是唐納文大女兒吃果醬邊看電視遭受槍襲那場戲
導演先是安排「槍擊」這個危害人身安危的舉動,之後警察來調查
警察本代表正義與安全,可是導演安排「一個警長不滿唐納森的作為」,讓觀眾更加明白情勢對他們家越發險峻
而身為主角的唐納文,自然同時代表著「效忠美國+天地良心律法」這兩個價值觀
他怎麼因應呢??
導演選擇用一個很遠的鏡頭,掃過圍在唐納文住家的美國公民,而我們的主角挺立在家門口
他直直站在那,承受千夫所指,堅定自個信念,當阿貝爾口中那名「屹立不搖的人」
最後他關起門來,意味著不理會這些壓力,繼續為信念而戰
至於,「法官」、「律師事務所」、「公車上看報的婦人」
其實象徵的是同樣的事情:「叛國必須承受的壓力」,讓我們更同情主角,認同他的作為
說到這兒呢,其實這部片和典型的英雄片很像
主角貫徹始終,為高貴的情操不顧面對龐大且不善的環境,最終修成正果
說白了,這整部片分水嶺前後就是在講這麼回事而已,很簡潔
至於故事到哪成為分水嶺呢??
就是大大認為天降下來的美國學生普萊爾被俘虜那處
就像先前提及的,「文本裡的每個事物、人物,乃至一舉一動都有其意義」
看完第一次時我也很納悶為什麼導演要多家這個腳色,把東西德拉進來,形成第三方
讓故事變得複雜,說真的,我對西洋名字有認知障礙,頭一回觀賞到唐納文和CIA人馬到德國
突然出現一堆人物、關係,當下還真把我給搞濛
好的,那麼「普萊爾」這個元素存在意義在哪,這點就是至關重要的了
想通後,我覺得這很可能是這個故事「入圍」的原因 (自以為
當然「間諜橋」這個故事最初的宗旨高度就很夠、很亙古,但只有好主題是不夠的
好主題必須配上好編劇,才能成就好的故事,而這好,也許就在普萊爾身上
我們必須先有一個概念:奧斯卡的評審群絕對不是土包子,他們看過的研究過的戲劇比我們都多
所以文本裡玩甚麼技巧,有甚麼紕漏,幾乎難逃他們的法眼
談到「普萊爾」存在的意義前,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阿貝爾」
阿貝爾這個腳色對這個故事有甚麼意義呢??
他的意義,在表文本已經藉由腳色的對白說清楚了
法官、事務所、唐納文
法官和事務所代表「效忠國家」,而唐納文則代表「公義良心」
「主角必須幫匪諜阿貝爾辯護(背叛國家),但這麼做又是維持美國的律法正義」
文本最重要的兩大價值觀在此是衝突的,也就是前半段故事重點所在
他幫阿貝爾辯護,既是效忠國家,又是背叛國家
但他若按照法官/事務所的要求「做個樣子」,又泯滅良心
這是一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狀況
而阿貝爾正是帶來這個狀況的元素
了解這一層後我們再看,法官聽從主角的建議留阿貝爾活路
基本上這故事已經來到一個尾聲,站在冰箱旁的唐納文妻子也鬆了一口氣,說「結束了」
可若故事就只是這樣,那「間諜橋」也許就不會那麼出彩了
後來懷有巨大情資的美國飛官「鮑爾」落入蘇聯手上,與「普萊爾」被東德挾持重疊
主角手中只有一個籌碼「阿貝爾」
中情局不斷告訴主角只要換回鮑爾就好,普萊爾就青菜依ki啦
是啊,明明只要去換鮑爾就可以了,而主角卻不顧劣勢,執意想「以一換二」
這就是第二個分水嶺的故事核心
其實和第一段是一樣的,還是「效忠國家VS公平、正義、良心」
主角受到阿貝爾的啟發,這時候依然選擇當個「屹立不搖的人」,這正是促使他非得以一換二的動機
為什麼呢??
也許你已經懂了,但還是讓我說的淺顯一點,做張表吧!!
故事前半段:
法官/事務所=效忠國家
唐納文=公正公平良心
唐納文家人=背叛國家遭遇到的危險
阿貝爾=背叛國家+獲得公正公平
故事後半段:
阿貝爾造成的矛盾情境已解決,象徵的意涵因而易手別人,這時是兩個人
正是鮑爾、普萊爾
救出「鮑爾」,等於不讓情報喪於敵手,達成美國的目的:忠於國家
救出「普萊爾」,等於不放棄無辜的人、不袖手旁觀、對同胞施以援手:公正公平,與良心
當主角「以一換二」,救出這兩人,就同時兼得「效忠國家&公平正義良心」
同樣的核心,換另一種方式再說一次。增強版。
而加入東德西德蘇聯,三方角力,為得是增加實現這個情操的困境
我們曉得,當主角越挑戰過巨大的困難,就更能凸顯這個情操的可貴
直到送走阿貝爾+獲得道具「鮑爾」、「普萊爾」,主角終於在橋上成為「屹立不搖的人」
****
題外話,看到有人在問蘇聯領事館裡等待著的「阿貝爾家人」是不是假貨??
我敢說絕對是的,只是堆敲的依據有別大家
還是這句話「文本裡出現的一物一人,都有其目的,甚至鏡頭也是」
我們可以見到唐納文首度與這三人碰面時,他們的舉止就像一般人家
然後呢,當蘇聯副秘書出現請三人離去時,三人依舊保持傷心的模樣魚貫而出
有趣的點在這兒,當這個運鏡結束後呢,導演還額外拍攝這三人走出房間的樣子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存在不同空間的鏡頭可以成為一個文本,而這文本就是要告訴觀眾這些人的身分啦
但導演表達的很隱諱,僅僅運用三人的「演技」、「姿體表情」
走出房間後,「阿貝爾家人」走路方式與表情瞬間變得不同,尤其是走在前頭的老婆
這可能需要觀眾再重看過
PS 唐納文的助手的看法我跟原PO一樣,感覺就是來增加笑料的
: 「超弱的談判」
: 這是讓我對本片失望的最大原因,美國政府派唐納文到東德去談判,然後我萬般期待
: 的談判場景,卻像是小孩子鬥嘴一樣沒什麼SENSE,兩邊堅持自己的條件然後就這樣而已
: ……最令我傻眼的是唐納文最後解決事情的方法,竟然是請工讀生傳話「一換二,沒有其
: 他。」然後就成功了,整個任務過程除了重感冒、睡破爛旅館、被小混混威脅以外我感受
: 不到其他難度啊,這真的讓人很難接受!
: 「美帝思想」
: 雖然這是一定會有的,但仍想吐槽一下,俄國間諜在美國監獄所受的對待與鮑爾斯在
: 俄羅斯的遭遇實在是差太多了!你說美國官員可能這麼仁慈在審判後不對阿貝爾進行拷問
: 嗎?(還記得前陣子的聯合國人道調查報告嗎?美國虐囚什麼的)啊,各位心知肚明就好
: ,這是部政治正確的電影也是沒辦法的事。
這裡我同樣覺得可惜,雖然談判與法庭之爭不是這部片著重的點
但似乎沒感覺到主角費了多大的力氣通過這個試煉,就這樣輕易邁向成功
以至於我第一次看時不得要領
: 「東德的立場」
: 東德這邊逮捕學生就是希望與美國來場公正的對質,但是有誰會直接這麼明顯地直接
: 講出來哩?要嘛就直接向伊斯蘭國一樣啊,,我就是個國家嘛,我手上有你的人你要嘛直
: 接付錢要嘛就放棄,為什麼他們自己要把姿態搞得這麼低?實在讓我看不懂。
: 結論:
: 版上的好雷居多,但是如果是當作一般的娛樂片,不要去探究太多劇情上邏輯的瑕疵
: ,其實大家還是能相當歡快地看完這部電影。但是我認為這部電影的內容跟預告給人的感
: 覺其實有相當大的落差,不把內心的感覺說出來實在是不怎麼痛快。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感謝原PO的交流!!
--
一個新的可能。一個有別「金」、「古」、「黃」的武俠夢
《轉.心.訣》
https://tinyurl.com/yam74qag https://tinyurl.com/y8prpxes
https://tinyurl.com/ydzbxa92 https://tinyurl.com/yceefwx8
https://tinyurl.com/y8qlv7u4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George
at 2017-08-02T03:10
at 2017-08-02T03:10
By Bennie
at 2017-08-03T15:46
at 2017-08-03T15:46
Related Posts
花戰 這是一場 以花為武器的戰爭
By Rachel
at 2017-07-28T23:50
at 2017-07-28T23:50
《星際異攻隊》導演的「禁忌癖好」成媒體話題
By Rae
at 2017-07-28T23:46
at 2017-07-28T23:46
《報告老師,怪怪怪物》可以挑戰《IT》嗎?
By Lydia
at 2017-07-28T23:35
at 2017-07-28T23:35
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By Connor
at 2017-07-28T22:50
at 2017-07-28T22:50
佈局結局也太瞎了吧
By Ina
at 2017-07-28T22:45
at 2017-07-28T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