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無國界 山洞裡的阿富汗少年 - 紀錄片

By Suhail Hany
at 2005-09-04T12:06
at 2005-09-04T12:06
Table of Contents
2005.9.4 自由時報 文/記者王凌莉
關愛無國界 山洞裡的阿富汗少年
國家地理頻道播出一系列發人深思、獨具創意的紀錄片,介紹幾位全世界最優秀熱情的
製片所製作的作品,內容比其他類型的寫實節目更貼近當事人的親身經歷。
今日晚9點首播的影片《阿富汗少年》(The Boy Who Plays On The Buddhas Of
Bamiyan )以動人故事為基礎,從個人角度帶領觀眾深入瞭解阿富汗難民的生活與處境,
詳述處於戰亂中人們的生活困境,內容足以引發各地觀眾的共鳴。
《阿富汗少年》曾經榮獲11個獎項,其中包括西班牙瓦雅多利國際影展的最高榮譽首獎,
以及芝加哥金雨果獎最佳影片獎。
這25年來,阿富汗一直處於烽火中。2001年3月,執政的塔里班政權,炸毀該國最著名的
景點「巴米揚大佛」,這些佛像1600年來,是聞名全球最高大的石雕,塔里班的行徑引起
國際譴責,然而,這也只是20多年來戰爭的最新悲劇。
戰亂已奪走了200萬人的性命,造成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數百個難民住在巨佛廢墟旁的
山洞裡。《阿富汗少年》歷經3季拍攝,耗費近1年時間才完成的紀錄片,述說著目前住在
佛像廢墟一名8歲大難民「米爾」的故事。
一切都毀了 落得住山洞
全片以宏偉的巴米揚與佛像廢墟為背景,描述米爾的生活,透過鏡頭傳達出他生活各方面
的種種,包括他面臨的窘境,他生活的樂趣與調皮行為。鏡頭下的他始終樂觀,臉上總是
帶著笑容,而且臉皮很厚,懷有很大的好奇心以及幽默感。
影片一開始,夏季雲霧漫過油綠的平原,隨著日暮的霞光豐富了巴米揚巨岩的色彩,貧瘠
的土黃映出了點紫紅,給人一種幸福的希望。入鏡的米爾只靠麵包和水度日,除了還能
活下來,幾乎什麼都沒有,沒有玩具,也沒有書本。
米爾和家人住在山洞裡,他的父母年紀很大了,母親是父親阿布杜的第3任妻子。阿布杜
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寇許戴,交換的條件是娶寇許戴的母親,於是米爾和自己的姐夫成了
同母異父的兄弟。
米爾的母親對著鏡頭侃侃而談,她說:「小時候,父親還在,家裡養了一頭羊、一頭牛,
生活還不錯。米爾生在可怕的時代,他很可憐,沒有衣服可穿,誰會想到我們竟然
得住山洞?我從沒想過自己竟然得吃草。」
逃離家園 乞討維生
阿布杜帶著米爾在山洞外環顧四周說:「兒子,你看,一切都毀了,所有東西都被燒毀,
木頭不是被毀就是被偷,一樣也不留,多數房子都遭到摧毀,一切都亂七八糟,牆倒了,
田裡也沒有作物,以前田裡有馬鈴薯、洋蔥,還有甜瓜, 每顆甜瓜都很大。」
阿布杜對著兒子說,不只巴米揚,全阿富汗人到處逃,就像他們一樣丟下家園。他很感慨
地說:「這種生活已經過了3、4年,到處要麵包、向人乞討。」
阿布杜拿了2只像破布般的東西對著鏡頭說:「這是牛胃,屠夫正要拿去丟掉,我請他
給我。」他每天跟人要牛胃,老婆煮給孩子們吃,孩子們不想吃時,他還會斥責他們︰
「不吃就算了,不吃就餓死。」在米爾逐漸成長的同時,透過他身旁大人的描述,表露出
阿富汗人這20多年來的生活轉變。在這段期間,有數十萬阿富汗人遭到殺害。
沒有玩具的童年
米爾很怕士兵,就是那些長了白鬍子的人,也很怕大個子的軍隊指揮官。不過,他卻喜歡
美國人。他帶著拍攝小組到各個受損的山洞,指著以前皇后和國王的地方,指著美麗的
天花板如今被炸得亂七八糟。米爾說,塔里班用地雷炸掉這些房間,還放火燒了它們。
寇許戴說:「我看過炸毀前的大佛雕像,當時有許多遊客,尤其是外國人,富人會幫助
窮人,捐錢救濟,後來塔里班在佛雕內放炸彈,炸毀雕像。」
米爾沒有玩具,他和其他玩伴一起玩彈石頭的遊戲。天氣熱,就打赤膊跳下一池像土石流
積成的水裡嬉戲,或者綁起褲管充氣學游泳。他還得打工,幫家裡賺些能餬口的錢。
寇許戴說:「倫敦的少年有衣服,有機車、單車、電視,有好鞋子、好拖鞋,什麼好東西
都有,米爾什麼也沒有,但是他有神。」對著鏡頭的米爾笑著說:「我以後會逃走。」
走出山洞就有希望
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阿富汗人民卻還住在山洞裡。阿布杜說,住這裡是因為別無選擇,
留在這裡就是希望省長與補助單位,有一天會給他們一棟房子。
2002年9月,巴米揚市開始建造「洞窟居民新屋工程」,受惠的住戶就是105戶洞窟家庭,
這給了米爾一家人新希望。阿布杜央求朋友幫忙,能分到一間新房子是他人生最大的希望
。
米爾的希望是長大能教書,他母親希望他能成功,生活得到改善,別再過窮苦日子。她也
希望米爾長大能帶食物、衣服給他們,她說:「希望歸希望,一切還是要看真神的旨意。
」米爾同母異父的哥哥寇許戴相信真神,他說:「真神一定會帶我們走出山洞,回到我們
自己的家。」
事與願違,米爾一家人並未分到房舍,因為當局認為他們還不夠貧窮。幾個月後,聯合國
難民事務高專公署安排米爾一家回達拉伊素老家,米爾繼續上學,他仍舊希望成為一名
老師。
--
關愛無國界 山洞裡的阿富汗少年
國家地理頻道播出一系列發人深思、獨具創意的紀錄片,介紹幾位全世界最優秀熱情的
製片所製作的作品,內容比其他類型的寫實節目更貼近當事人的親身經歷。
今日晚9點首播的影片《阿富汗少年》(The Boy Who Plays On The Buddhas Of
Bamiyan )以動人故事為基礎,從個人角度帶領觀眾深入瞭解阿富汗難民的生活與處境,
詳述處於戰亂中人們的生活困境,內容足以引發各地觀眾的共鳴。
《阿富汗少年》曾經榮獲11個獎項,其中包括西班牙瓦雅多利國際影展的最高榮譽首獎,
以及芝加哥金雨果獎最佳影片獎。
這25年來,阿富汗一直處於烽火中。2001年3月,執政的塔里班政權,炸毀該國最著名的
景點「巴米揚大佛」,這些佛像1600年來,是聞名全球最高大的石雕,塔里班的行徑引起
國際譴責,然而,這也只是20多年來戰爭的最新悲劇。
戰亂已奪走了200萬人的性命,造成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數百個難民住在巨佛廢墟旁的
山洞裡。《阿富汗少年》歷經3季拍攝,耗費近1年時間才完成的紀錄片,述說著目前住在
佛像廢墟一名8歲大難民「米爾」的故事。
一切都毀了 落得住山洞
全片以宏偉的巴米揚與佛像廢墟為背景,描述米爾的生活,透過鏡頭傳達出他生活各方面
的種種,包括他面臨的窘境,他生活的樂趣與調皮行為。鏡頭下的他始終樂觀,臉上總是
帶著笑容,而且臉皮很厚,懷有很大的好奇心以及幽默感。
影片一開始,夏季雲霧漫過油綠的平原,隨著日暮的霞光豐富了巴米揚巨岩的色彩,貧瘠
的土黃映出了點紫紅,給人一種幸福的希望。入鏡的米爾只靠麵包和水度日,除了還能
活下來,幾乎什麼都沒有,沒有玩具,也沒有書本。
米爾和家人住在山洞裡,他的父母年紀很大了,母親是父親阿布杜的第3任妻子。阿布杜
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寇許戴,交換的條件是娶寇許戴的母親,於是米爾和自己的姐夫成了
同母異父的兄弟。
米爾的母親對著鏡頭侃侃而談,她說:「小時候,父親還在,家裡養了一頭羊、一頭牛,
生活還不錯。米爾生在可怕的時代,他很可憐,沒有衣服可穿,誰會想到我們竟然
得住山洞?我從沒想過自己竟然得吃草。」
逃離家園 乞討維生
阿布杜帶著米爾在山洞外環顧四周說:「兒子,你看,一切都毀了,所有東西都被燒毀,
木頭不是被毀就是被偷,一樣也不留,多數房子都遭到摧毀,一切都亂七八糟,牆倒了,
田裡也沒有作物,以前田裡有馬鈴薯、洋蔥,還有甜瓜, 每顆甜瓜都很大。」
阿布杜對著兒子說,不只巴米揚,全阿富汗人到處逃,就像他們一樣丟下家園。他很感慨
地說:「這種生活已經過了3、4年,到處要麵包、向人乞討。」
阿布杜拿了2只像破布般的東西對著鏡頭說:「這是牛胃,屠夫正要拿去丟掉,我請他
給我。」他每天跟人要牛胃,老婆煮給孩子們吃,孩子們不想吃時,他還會斥責他們︰
「不吃就算了,不吃就餓死。」在米爾逐漸成長的同時,透過他身旁大人的描述,表露出
阿富汗人這20多年來的生活轉變。在這段期間,有數十萬阿富汗人遭到殺害。
沒有玩具的童年
米爾很怕士兵,就是那些長了白鬍子的人,也很怕大個子的軍隊指揮官。不過,他卻喜歡
美國人。他帶著拍攝小組到各個受損的山洞,指著以前皇后和國王的地方,指著美麗的
天花板如今被炸得亂七八糟。米爾說,塔里班用地雷炸掉這些房間,還放火燒了它們。
寇許戴說:「我看過炸毀前的大佛雕像,當時有許多遊客,尤其是外國人,富人會幫助
窮人,捐錢救濟,後來塔里班在佛雕內放炸彈,炸毀雕像。」
米爾沒有玩具,他和其他玩伴一起玩彈石頭的遊戲。天氣熱,就打赤膊跳下一池像土石流
積成的水裡嬉戲,或者綁起褲管充氣學游泳。他還得打工,幫家裡賺些能餬口的錢。
寇許戴說:「倫敦的少年有衣服,有機車、單車、電視,有好鞋子、好拖鞋,什麼好東西
都有,米爾什麼也沒有,但是他有神。」對著鏡頭的米爾笑著說:「我以後會逃走。」
走出山洞就有希望
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阿富汗人民卻還住在山洞裡。阿布杜說,住這裡是因為別無選擇,
留在這裡就是希望省長與補助單位,有一天會給他們一棟房子。
2002年9月,巴米揚市開始建造「洞窟居民新屋工程」,受惠的住戶就是105戶洞窟家庭,
這給了米爾一家人新希望。阿布杜央求朋友幫忙,能分到一間新房子是他人生最大的希望
。
米爾的希望是長大能教書,他母親希望他能成功,生活得到改善,別再過窮苦日子。她也
希望米爾長大能帶食物、衣服給他們,她說:「希望歸希望,一切還是要看真神的旨意。
」米爾同母異父的哥哥寇許戴相信真神,他說:「真神一定會帶我們走出山洞,回到我們
自己的家。」
事與願違,米爾一家人並未分到房舍,因為當局認為他們還不夠貧窮。幾個月後,聯合國
難民事務高專公署安排米爾一家回達拉伊素老家,米爾繼續上學,他仍舊希望成為一名
老師。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妓露片放映〈〈老查某不死:白蘭前傳〉

By Agnes
at 2005-09-03T02:50
at 2005-09-03T02:50
九部紀錄片 看見當下台灣

By Isabella
at 2005-09-03T01:00
at 2005-09-03T01:00
無米樂DVD

By Leila
at 2005-09-02T15:20
at 2005-09-02T15:20
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

By Thomas
at 2005-09-02T11:21
at 2005-09-02T11:21
《撼動生命》:失去與珍惜

By Carol
at 2005-09-02T06:40
at 2005-09-02T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