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些瘋狂麥斯 - 電影

By Queena
at 2015-05-27T05:23
at 2015-05-27T05:23
Table of Contents
有提到一點點劇情。
小妹我是電影系沒念畢業的輟學生。
分享一點點感想,理性勿戰,真的只是想聊聊電影本身而已。
防雷頁
導演喬治米勒在很多訪談裡都說他這部片用很old school的方式拍的,最明顯的當然就是
那些真人上陣的飛車特技,和真實爆炸,真實的沙漠實景,少量CGI特效(主要用在風暴一場和Furiosa的斷
肢),但我想分享幾個我覺得瘋狂麥斯接續古典電影傳統的地方。
1.純粹的“電影”。這要從英文來看,movie這個字來自moving picture,移動
的影像。瘋狂麥斯全程貨真價實,不論身理上或心理上都是constant movement,從頭到
尾瘋狂moving,從這點來看非常回歸到電影“移動影像”的原始精神。
2.但喬治米勒厲害的地方是,他的瘋狂移動是為劇情服務的!不是為了視覺填
滿大場面,對比的例子是本人覺得很無聊的復仇者聯盟二,復二的動作場面可能剛看到時
覺得很華麗,幾分鐘後你開始躺在那邊等他打完…..因為你一定知道會打完,英雄一定會
贏,我們只是在等英雄們清場而已,情緒上並沒有投入,這段就只是超能力表演而已,劇
情危機並沒有升級,觀眾也不會為角色擔心緊張,也不擔心下面接著要遇到什麼。但麥斯
…….喔我真的不知道下一刻誰會領便當!他們每一次的脫困都很艱難。這是編劇技巧上
很重要也很古典的手法,你要讓風險不斷升級,主角們命懸一線(生理或心理的)。
3.
標準可當示範的古典三幕劇形式。這點喬治米勒做得簡明到爆炸了(對,這真是一部劇情
設計上極簡到不行電影),開場五分鐘建立麥斯與荒漠世界背景,瘋狂匱乏的世界(我們
看到拼裝飛車)還有沙漠,瘋子般的人物),麥斯的心理陰影,他嘗試逃脫(看出他公路
戰士的身份)這一切真的就只花五分鐘,然後就上片名,緊跟著Furiosa就進場了,她沒
有說任何一句話,直接車子開出去就開始逃亡,真是太太太太簡明了。也可能就是他實在
太簡明了,讓大家有了很大的論戰空間XD,但回到導演身上,他說他真的沒想太多,他
就想拍一部純粹的追逐電影。所以請大家息怒吧?真的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4.
我們可以很簡單地把這段逃亡了旅程分成三幕,第一幕:麥斯目睹Furiosa
逃亡。第二幕,兩人從敵對成為盟友,一起逃亡。第三幕:從失去希望的打擊中站起,轉
身迎敵。完全符合被奉為聖經的坎伯神話學所說的“英雄的旅程”(整個西方系統的編劇
都在搞這一套)。麥斯這一片的“動作路線”與“人物發展弧”完全契合,這部電影因為
完全沒有副線沒有枝節,所以看得特別清楚,導演顯然也不想讓他有任何模糊。動作路線
就是求生存,人物發展弧麥斯是從封閉到解開心防(他從自閉到願意合作、最後說出名字
),Furiosa比較複雜,但基本上是從復仇、絕望到重生,心裡表現層面比Max空間大上許
多,同時又翻轉了性別印象,這也是這個角色幾乎要凌駕在Max之上的原因,(啊她的造型
真的做得比較好啊XD,看看那隻機械手臂,穿跟脫之間的視覺意義完全不同,穿上時是
戰士,脫下時她就只是個戰爭下的受害者,跪倒在沙漠裡那一幕最明顯傳達了這個訊息)
5.
說到人物發展弧,這部片了不起的地方是,喬治米勒竟然可以不用對白,單
用“action”建立人物性格、能力和人物發展弧@@,我都要下跪了。
6.
國外大部份評論最喜歡的一場戲是麥斯狙擊兩發不中,把槍遞給Furiosa
這一幕,完全沒有對白。如果要說這部電影引起了任何性別論戰,最受討論的應該就是這
一幕,女主角沒有要求,但男主角不發一言地把槍遞給她,這一幕大概是最刺激反女性主
義團體的一幕了,他們不能接受女性來執行最後一擊(還有到最後幹掉boss的竟然不是男
主角)。這一幕可以反思的地方是:社會分工到底是以性別還是以能力決定?這一幕完全
破除性別框架,在戰場上不分男女,每個人都是一條命,最後一發沒擊中可能所有人的性
命都要賠進去,Furiosa上前是因為有把握,Max把槍讓給她是因為知道她打得比他準,這
邊是兩個戰士的思維,沒有性別。這在好萊塢電影史上是少見的,商業片的
英雄電影裡如果出現這一幕,多多少少都有互相調侃性別的語言或表演會伴隨出現,例子
不枚盛舉,007、古墓奇兵、有黑寡婦的威漫系列。真的要注意以性感著稱的女演員竟然以
完全去性化的平頭造型在此片出現代表什麼意義,她在這部片裡完全沒有性的意味,重大
傷殘、沒有緊身皮衣,沒有裸露,她和麥斯打鬥那場甚至比麥斯還像野獸,我們可以注意
到莎莉賽隆的身形明顯比她以往的電影還要壯上許多(她每次背對鏡頭或轉身的時候最可
以看出來,她的胸背厚很多,傳說中的亞馬遜女戰士~XD)。又瘦又漂亮的性感女殺手痛宰
對手叫娛樂,但這顯然不是導演想要做的東西,就算真的有任何娛樂,也是羅馬競技場上
的那種殘酷拼鬥。所以我們有了真的接近特戰隊員外型的女主角,她從頭到腳的一切,平
頭、黑臉、機械手臂、壯碩,都是為了生存而存在。國外滿多記者用到monster這個字來形
容。導演要突出的不是女性主義,他想表現的純粹是在惡劣環境裡追逐戰鬥中人的生存。
7.
這是一部表演空間非常被制約的電影,大多坐在車上,又沒有台詞,演員只能用表情和轉
動上半身來做表演,所以難度非常高。也因此,這部片的“眼睛光”非常用心,我們可以
注意到每顆鏡頭(特別是特寫的時候)眼睛光都被照顧得非常清楚(請注意演員瞳孔裡的
亮點,那些都是燈點出來的),導演要我們看演員的眼睛,因為台詞在那裡。這也是為什
麼這分明是一部動作片,卻非常吃演技的地方。
8.
這部片也可以是說剪接出來的電影。因為快速剪輯,很怕觀眾在快速切換中失去焦點,所
以導演要求攝影指導把主體都放在螢幕中央。
9. 喬治米勒是希區考克的信徒。他在很多訪談裡也都提到希區考克。
希區考克曾說:「他希望他的電影能讓日本的觀眾不看字幕也能看懂。」
「我在拍電影的時候,要表現的是一個絕不會停滯不前的故事。」
「當我們通過電影講故事時,只有在別無他法時才求助於對白。」
「首先,追逐似乎是電影媒介的終極表達。除了螢幕,還有什
麼東西可以讓汽車追逐時一輛接一輛傾斜車身過彎?其次,
電影是追逐故事的天然容器,因為電影基本形式是連續信性
的,一旦影片開始就會一直向前。」
喬治米勒拍這片是向希區考克致敬吧……希區考克從不為純粹的追逐而拍攝追
逐戲份。在每一部電影裡,主角都應有一個目標、目的,觀眾應該站在主角一
邊。追逐基本上就是某人向著某個目標奔跑,或是逃離一位追逐者的追逐(實
際上追逐者也是向著目標奔跑)。希區考克說:「捕獵狐狸可以是最簡單的追逐
形式。一邊是獵物、一邊是獵人。瘋狂麥斯完全體現了這種形式。
喬治米勒也在某個訪談裡提到希區考克最愛提的麥高芬MacGuffin,
這是一個電影用語,指在電影中可以推展劇情的物件、人物、或目標,例如一個眾角色
爭奪的東西,而關於這個物件、人物、或目標的詳細說明不一定重要,有些作品會有交
代,有些作品則不會,只要是對電影中眾角色很重要,可以讓劇情發展即可算是麥高芬
。
導演說這部片的麥高芬就是那五個種母,他們是引發追逐的原因,老喬要他們傳宗接代
,furiosa的救贖寄託在她們身上,她們就是故事的前提。導演說他想拍表現“人性”的
電影,所以設定被爭奪的麥高芬是人而不是物體,而且是女人,這些女人要逃離殘暴獨
裁者的魔掌,所以需要一個戰士帶領她們,但卻發現這個戰士沒辦法設定為男人,也不
能是max,因為“一個男人帶領一群女人逃離另一個男人,這意義完全不同",所以才有了
furiosa這個女戰士的出現,帶領行動的是她,max是被捲進這場行動的浪人。這都是在邏
上說得通的,挑起性別論戰真的只是恰巧,導演只是因為真的以人為核心來設定追逐,
結果核心恰巧是女人而已,女性主義我真的相信是被討論出來的而不是作者的初心。大
家真的要息怒,並且享受一部線條簡單的電影竟然可以讓大家討論到這麼熱鬧,這才是
電影有趣的地方。
但我非常認同前面不知道是哪位網友的文章,他說,終於,終於有那麼一次,女英雄從頭
到尾膺服自己認定、自己選擇的使命,奮鬥到至死方休,沒有走到一半淪為男性的附庸。
她很強壯,她像男性一樣打鬥的原因跟男性一樣只是為了生存,她變成戰士並不是要變成
男人,她只是一個獨立的女性,這真的很難得,特別是這樣一部在marketing上以男性為主
要目標觀眾的動作電影裡。
以上
謝謝大家
--
小妹我是電影系沒念畢業的輟學生。
分享一點點感想,理性勿戰,真的只是想聊聊電影本身而已。
防雷頁
導演喬治米勒在很多訪談裡都說他這部片用很old school的方式拍的,最明顯的當然就是
那些真人上陣的飛車特技,和真實爆炸,真實的沙漠實景,少量CGI特效(主要用在風暴一場和Furiosa的斷
肢),但我想分享幾個我覺得瘋狂麥斯接續古典電影傳統的地方。
1.純粹的“電影”。這要從英文來看,movie這個字來自moving picture,移動
的影像。瘋狂麥斯全程貨真價實,不論身理上或心理上都是constant movement,從頭到
尾瘋狂moving,從這點來看非常回歸到電影“移動影像”的原始精神。
2.但喬治米勒厲害的地方是,他的瘋狂移動是為劇情服務的!不是為了視覺填
滿大場面,對比的例子是本人覺得很無聊的復仇者聯盟二,復二的動作場面可能剛看到時
覺得很華麗,幾分鐘後你開始躺在那邊等他打完…..因為你一定知道會打完,英雄一定會
贏,我們只是在等英雄們清場而已,情緒上並沒有投入,這段就只是超能力表演而已,劇
情危機並沒有升級,觀眾也不會為角色擔心緊張,也不擔心下面接著要遇到什麼。但麥斯
…….喔我真的不知道下一刻誰會領便當!他們每一次的脫困都很艱難。這是編劇技巧上
很重要也很古典的手法,你要讓風險不斷升級,主角們命懸一線(生理或心理的)。
3.
標準可當示範的古典三幕劇形式。這點喬治米勒做得簡明到爆炸了(對,這真是一部劇情
設計上極簡到不行電影),開場五分鐘建立麥斯與荒漠世界背景,瘋狂匱乏的世界(我們
看到拼裝飛車)還有沙漠,瘋子般的人物),麥斯的心理陰影,他嘗試逃脫(看出他公路
戰士的身份)這一切真的就只花五分鐘,然後就上片名,緊跟著Furiosa就進場了,她沒
有說任何一句話,直接車子開出去就開始逃亡,真是太太太太簡明了。也可能就是他實在
太簡明了,讓大家有了很大的論戰空間XD,但回到導演身上,他說他真的沒想太多,他
就想拍一部純粹的追逐電影。所以請大家息怒吧?真的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4.
我們可以很簡單地把這段逃亡了旅程分成三幕,第一幕:麥斯目睹Furiosa
逃亡。第二幕,兩人從敵對成為盟友,一起逃亡。第三幕:從失去希望的打擊中站起,轉
身迎敵。完全符合被奉為聖經的坎伯神話學所說的“英雄的旅程”(整個西方系統的編劇
都在搞這一套)。麥斯這一片的“動作路線”與“人物發展弧”完全契合,這部電影因為
完全沒有副線沒有枝節,所以看得特別清楚,導演顯然也不想讓他有任何模糊。動作路線
就是求生存,人物發展弧麥斯是從封閉到解開心防(他從自閉到願意合作、最後說出名字
),Furiosa比較複雜,但基本上是從復仇、絕望到重生,心裡表現層面比Max空間大上許
多,同時又翻轉了性別印象,這也是這個角色幾乎要凌駕在Max之上的原因,(啊她的造型
真的做得比較好啊XD,看看那隻機械手臂,穿跟脫之間的視覺意義完全不同,穿上時是
戰士,脫下時她就只是個戰爭下的受害者,跪倒在沙漠裡那一幕最明顯傳達了這個訊息)
5.
說到人物發展弧,這部片了不起的地方是,喬治米勒竟然可以不用對白,單
用“action”建立人物性格、能力和人物發展弧@@,我都要下跪了。
6.
國外大部份評論最喜歡的一場戲是麥斯狙擊兩發不中,把槍遞給Furiosa
這一幕,完全沒有對白。如果要說這部電影引起了任何性別論戰,最受討論的應該就是這
一幕,女主角沒有要求,但男主角不發一言地把槍遞給她,這一幕大概是最刺激反女性主
義團體的一幕了,他們不能接受女性來執行最後一擊(還有到最後幹掉boss的竟然不是男
主角)。這一幕可以反思的地方是:社會分工到底是以性別還是以能力決定?這一幕完全
破除性別框架,在戰場上不分男女,每個人都是一條命,最後一發沒擊中可能所有人的性
命都要賠進去,Furiosa上前是因為有把握,Max把槍讓給她是因為知道她打得比他準,這
邊是兩個戰士的思維,沒有性別。這在好萊塢電影史上是少見的,商業片的
英雄電影裡如果出現這一幕,多多少少都有互相調侃性別的語言或表演會伴隨出現,例子
不枚盛舉,007、古墓奇兵、有黑寡婦的威漫系列。真的要注意以性感著稱的女演員竟然以
完全去性化的平頭造型在此片出現代表什麼意義,她在這部片裡完全沒有性的意味,重大
傷殘、沒有緊身皮衣,沒有裸露,她和麥斯打鬥那場甚至比麥斯還像野獸,我們可以注意
到莎莉賽隆的身形明顯比她以往的電影還要壯上許多(她每次背對鏡頭或轉身的時候最可
以看出來,她的胸背厚很多,傳說中的亞馬遜女戰士~XD)。又瘦又漂亮的性感女殺手痛宰
對手叫娛樂,但這顯然不是導演想要做的東西,就算真的有任何娛樂,也是羅馬競技場上
的那種殘酷拼鬥。所以我們有了真的接近特戰隊員外型的女主角,她從頭到腳的一切,平
頭、黑臉、機械手臂、壯碩,都是為了生存而存在。國外滿多記者用到monster這個字來形
容。導演要突出的不是女性主義,他想表現的純粹是在惡劣環境裡追逐戰鬥中人的生存。
7.
這是一部表演空間非常被制約的電影,大多坐在車上,又沒有台詞,演員只能用表情和轉
動上半身來做表演,所以難度非常高。也因此,這部片的“眼睛光”非常用心,我們可以
注意到每顆鏡頭(特別是特寫的時候)眼睛光都被照顧得非常清楚(請注意演員瞳孔裡的
亮點,那些都是燈點出來的),導演要我們看演員的眼睛,因為台詞在那裡。這也是為什
麼這分明是一部動作片,卻非常吃演技的地方。
8.
這部片也可以是說剪接出來的電影。因為快速剪輯,很怕觀眾在快速切換中失去焦點,所
以導演要求攝影指導把主體都放在螢幕中央。
9. 喬治米勒是希區考克的信徒。他在很多訪談裡也都提到希區考克。
希區考克曾說:「他希望他的電影能讓日本的觀眾不看字幕也能看懂。」
「我在拍電影的時候,要表現的是一個絕不會停滯不前的故事。」
「當我們通過電影講故事時,只有在別無他法時才求助於對白。」
「首先,追逐似乎是電影媒介的終極表達。除了螢幕,還有什
麼東西可以讓汽車追逐時一輛接一輛傾斜車身過彎?其次,
電影是追逐故事的天然容器,因為電影基本形式是連續信性
的,一旦影片開始就會一直向前。」
喬治米勒拍這片是向希區考克致敬吧……希區考克從不為純粹的追逐而拍攝追
逐戲份。在每一部電影裡,主角都應有一個目標、目的,觀眾應該站在主角一
邊。追逐基本上就是某人向著某個目標奔跑,或是逃離一位追逐者的追逐(實
際上追逐者也是向著目標奔跑)。希區考克說:「捕獵狐狸可以是最簡單的追逐
形式。一邊是獵物、一邊是獵人。瘋狂麥斯完全體現了這種形式。
喬治米勒也在某個訪談裡提到希區考克最愛提的麥高芬MacGuffin,
這是一個電影用語,指在電影中可以推展劇情的物件、人物、或目標,例如一個眾角色
爭奪的東西,而關於這個物件、人物、或目標的詳細說明不一定重要,有些作品會有交
代,有些作品則不會,只要是對電影中眾角色很重要,可以讓劇情發展即可算是麥高芬
。
導演說這部片的麥高芬就是那五個種母,他們是引發追逐的原因,老喬要他們傳宗接代
,furiosa的救贖寄託在她們身上,她們就是故事的前提。導演說他想拍表現“人性”的
電影,所以設定被爭奪的麥高芬是人而不是物體,而且是女人,這些女人要逃離殘暴獨
裁者的魔掌,所以需要一個戰士帶領她們,但卻發現這個戰士沒辦法設定為男人,也不
能是max,因為“一個男人帶領一群女人逃離另一個男人,這意義完全不同",所以才有了
furiosa這個女戰士的出現,帶領行動的是她,max是被捲進這場行動的浪人。這都是在邏
上說得通的,挑起性別論戰真的只是恰巧,導演只是因為真的以人為核心來設定追逐,
結果核心恰巧是女人而已,女性主義我真的相信是被討論出來的而不是作者的初心。大
家真的要息怒,並且享受一部線條簡單的電影竟然可以讓大家討論到這麼熱鬧,這才是
電影有趣的地方。
但我非常認同前面不知道是哪位網友的文章,他說,終於,終於有那麼一次,女英雄從頭
到尾膺服自己認定、自己選擇的使命,奮鬥到至死方休,沒有走到一半淪為男性的附庸。
她很強壯,她像男性一樣打鬥的原因跟男性一樣只是為了生存,她變成戰士並不是要變成
男人,她只是一個獨立的女性,這真的很難得,特別是這樣一部在marketing上以男性為主
要目標觀眾的動作電影裡。
以上
謝謝大家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Valerie
at 2015-05-28T06:23
at 2015-05-28T06:23

By Sandy
at 2015-06-01T04:05
at 2015-06-01T04:05

By Barb Cronin
at 2015-06-01T20:44
at 2015-06-01T20:44

By Todd Johnson
at 2015-06-03T11:47
at 2015-06-03T11:47

By Ophelia
at 2015-06-07T11:57
at 2015-06-07T11:57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6-10T16:19
at 2015-06-10T16:19

By Victoria
at 2015-06-14T05:22
at 2015-06-14T05:22

By Kama
at 2015-06-18T23:52
at 2015-06-18T23:52

By Anonymous
at 2015-06-19T22:41
at 2015-06-19T22:41

By Heather
at 2015-06-24T18:17
at 2015-06-24T18:17

By Anthony
at 2015-06-27T16:23
at 2015-06-27T16:23

By Frederic
at 2015-06-30T14:49
at 2015-06-30T14:49

By Anonymous
at 2015-07-04T07:07
at 2015-07-04T07:07

By David
at 2015-07-04T11:05
at 2015-07-04T11:05

By Yedda
at 2015-07-08T09:01
at 2015-07-08T09:01

By Odelette
at 2015-07-12T15:05
at 2015-07-12T15:05

By Sarah
at 2015-07-14T00:48
at 2015-07-14T00:48

By Hardy
at 2015-07-16T10:20
at 2015-07-16T10:20

By Poppy
at 2015-07-17T14:02
at 2015-07-17T14:02

By Caroline
at 2015-07-20T04:58
at 2015-07-20T04:58

By Elizabeth
at 2015-07-24T20:19
at 2015-07-24T20:19

By Emily
at 2015-07-27T21:34
at 2015-07-27T21:34

By Rosalind
at 2015-07-31T06:29
at 2015-07-31T06:29

By Zora
at 2015-08-04T03:31
at 2015-08-04T03:31

By Zanna
at 2015-08-05T21:26
at 2015-08-05T21:26

By Steve
at 2015-08-07T01:55
at 2015-08-07T01:55

By Carol
at 2015-08-11T16:31
at 2015-08-11T16:31

By Ula
at 2015-08-13T03:20
at 2015-08-13T03:20

By Oscar
at 2015-08-16T16:08
at 2015-08-16T16:08

By Charlie
at 2015-08-20T18:35
at 2015-08-20T18:35

By Valerie
at 2015-08-22T04:23
at 2015-08-22T04:23

By Callum
at 2015-08-23T20:38
at 2015-08-23T20:38

By Sarah
at 2015-08-27T14:47
at 2015-08-27T14:47

By Xanthe
at 2015-08-31T00:02
at 2015-08-31T00:02

By Rachel
at 2015-09-02T19:38
at 2015-09-02T19:38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9-07T05:23
at 2015-09-07T05:23

By Annie
at 2015-09-11T13:03
at 2015-09-11T13:03

By Jessica
at 2015-09-15T20:32
at 2015-09-15T20:32

By Sierra Rose
at 2015-09-20T11:15
at 2015-09-20T11:15

By Audriana
at 2015-09-21T06:12
at 2015-09-21T06:12

By Olga
at 2015-09-24T05:26
at 2015-09-24T05:26

By Mia
at 2015-09-26T09:25
at 2015-09-26T09:25

By Barb Cronin
at 2015-09-26T19:17
at 2015-09-26T19:17

By Ursula
at 2015-09-30T20:41
at 2015-09-30T20:41

By Bethany
at 2015-10-02T03:33
at 2015-10-02T03:33

By Sierra Rose
at 2015-10-02T05:47
at 2015-10-02T05:47

By Olive
at 2015-10-05T23:12
at 2015-10-05T23:12

By Steve
at 2015-10-07T19:44
at 2015-10-07T19:44

By Liam
at 2015-10-08T16:45
at 2015-10-08T16:45

By Dora
at 2015-10-12T14:21
at 2015-10-12T14:21

By James
at 2015-10-12T19:15
at 2015-10-12T19:15

By Donna
at 2015-10-13T22:22
at 2015-10-13T22:22

By John
at 2015-10-14T05:41
at 2015-10-14T05:41

By Charlie
at 2015-10-18T10:22
at 2015-10-18T10:22

By Adele
at 2015-10-20T07:09
at 2015-10-20T07:09

By Candice
at 2015-10-24T14:39
at 2015-10-24T14:39

By Quanna
at 2015-10-29T05:59
at 2015-10-29T05:59

By Dinah
at 2015-11-03T03:57
at 2015-11-03T03:57

By Gary
at 2015-11-03T22:32
at 2015-11-03T22:32

By Ophelia
at 2015-11-07T22:28
at 2015-11-07T22:28

By Cara
at 2015-11-10T20:48
at 2015-11-10T20:48

By Mason
at 2015-11-11T14:42
at 2015-11-11T14:42

By Joe
at 2015-11-14T03:23
at 2015-11-14T03:23

By Lily
at 2015-11-17T19:54
at 2015-11-17T19:54

By Andrew
at 2015-11-17T22:53
at 2015-11-17T22:53

By Olive
at 2015-11-20T00:03
at 2015-11-20T00:03

By Eartha
at 2015-11-22T08:56
at 2015-11-22T08:56

By Hedda
at 2015-11-22T21:46
at 2015-11-22T21:46

By Kumar
at 2015-11-23T20:51
at 2015-11-23T20:51

By Ida
at 2015-11-28T13:22
at 2015-11-28T13:22

By Elizabeth
at 2015-12-01T17:20
at 2015-12-01T17:20

By Hardy
at 2015-12-03T11:54
at 2015-12-03T11:54

By Zora
at 2015-12-04T05:49
at 2015-12-04T05:49

By Ingrid
at 2015-12-05T08:28
at 2015-12-05T08:28

By Hedy
at 2015-12-08T04:59
at 2015-12-08T04:5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5-12-09T11:22
at 2015-12-09T11:22

By Zora
at 2015-12-11T04:12
at 2015-12-11T04:12

By Kumar
at 2015-12-12T05:23
at 2015-12-12T05:23

By Audriana
at 2015-12-13T21:22
at 2015-12-13T21:22

By James
at 2015-12-17T14:39
at 2015-12-17T14:39

By Candice
at 2015-12-20T10:34
at 2015-12-20T10:34

By Sarah
at 2015-12-20T18:13
at 2015-12-20T18:13

By Mia
at 2015-12-21T18:00
at 2015-12-21T18:00

By Aaliyah
at 2015-12-22T19:19
at 2015-12-22T19:19

By Hardy
at 2015-12-23T09:22
at 2015-12-23T09:22

By Agnes
at 2015-12-24T17:10
at 2015-12-24T17:10

By Hardy
at 2015-12-24T22:57
at 2015-12-24T22:57

By Margaret
at 2015-12-25T08:38
at 2015-12-25T08:38

By Skylar Davis
at 2015-12-30T00:37
at 2015-12-30T00:37

By Irma
at 2016-01-04T00:12
at 2016-01-04T00:12

By Megan
at 2016-01-04T18:29
at 2016-01-04T18:29

By Jacob
at 2016-01-09T15:36
at 2016-01-09T15:36

By Rachel
at 2016-01-12T04:54
at 2016-01-12T04:54

By Genevieve
at 2016-01-16T05:28
at 2016-01-16T05:28

By Donna
at 2016-01-18T23:52
at 2016-01-18T23:52

By Sandy
at 2016-01-20T05:13
at 2016-01-20T05:13

By Zenobia
at 2016-01-20T07:28
at 2016-01-20T07:28

By Puput
at 2016-01-24T03:34
at 2016-01-24T03:34

By Edward Lewis
at 2016-01-27T23:27
at 2016-01-27T23:27

By Ula
at 2016-01-28T20:08
at 2016-01-28T20:08

By Kyle
at 2016-01-30T04:19
at 2016-01-30T04:19

By Joseph
at 2016-02-01T05:38
at 2016-02-01T05:38

By Yedda
at 2016-02-01T20:02
at 2016-02-01T20:02

By Linda
at 2016-02-03T17:44
at 2016-02-03T17:44

By Linda
at 2016-02-05T13:52
at 2016-02-05T13:52

By James
at 2016-02-06T01:56
at 2016-02-06T01:56

By Olga
at 2016-02-09T22:03
at 2016-02-09T22:03

By Tracy
at 2016-02-14T09:50
at 2016-02-14T09:50

By Brianna
at 2016-02-17T03:50
at 2016-02-17T03:50

By Poppy
at 2016-02-17T12:32
at 2016-02-17T12:32

By Zanna
at 2016-02-21T19:57
at 2016-02-21T19:57

By Joe
at 2016-02-25T08:40
at 2016-02-25T08:40

By Anthony
at 2016-02-26T06:20
at 2016-02-26T06:20

By Susan
at 2016-02-29T01:39
at 2016-02-29T01:39

By Sierra Rose
at 2016-03-04T19:35
at 2016-03-04T19:35

By Belly
at 2016-03-09T10:05
at 2016-03-09T10:05

By Agatha
at 2016-03-14T08:56
at 2016-03-14T08:56

By Annie
at 2016-03-15T14:51
at 2016-03-15T14:51

By Joe
at 2016-03-19T04:15
at 2016-03-19T04:15

By Eartha
at 2016-03-21T20:19
at 2016-03-21T20:19

By Hamiltion
at 2016-03-25T02:21
at 2016-03-25T02:21

By Hedda
at 2016-03-28T00:49
at 2016-03-28T00:49

By Ina
at 2016-04-01T23:20
at 2016-04-01T23:20

By Dorothy
at 2016-04-03T14:38
at 2016-04-03T14:38

By Olivia
at 2016-04-06T12:43
at 2016-04-06T12:43

By Tom
at 2016-04-08T03:37
at 2016-04-08T03:37

By Lauren
at 2016-04-11T18:56
at 2016-04-11T18:56

By Brianna
at 2016-04-12T22:03
at 2016-04-12T22:03

By Agnes
at 2016-04-14T07:46
at 2016-04-14T07:46

By Agnes
at 2016-04-17T21:56
at 2016-04-17T21:56

By Madame
at 2016-04-20T12:38
at 2016-04-20T12:38

By Christine
at 2016-04-23T12:08
at 2016-04-23T12:08

By Daniel
at 2016-04-26T23:28
at 2016-04-26T23:28

By Edwina
at 2016-05-01T01:54
at 2016-05-01T01:54

By Eartha
at 2016-05-01T04:51
at 2016-05-01T04:51

By Jack
at 2016-05-02T17:27
at 2016-05-02T17:27

By Irma
at 2016-05-05T04:07
at 2016-05-05T04:07

By Mason
at 2016-05-08T04:14
at 2016-05-08T04:14

By Sandy
at 2016-05-11T18:29
at 2016-05-11T18:29

By Barb Cronin
at 2016-05-11T21:17
at 2016-05-11T21:17

By Brianna
at 2016-05-13T14:20
at 2016-05-13T14:20

By Bennie
at 2016-05-17T11:43
at 2016-05-17T11:43

By Faithe
at 2016-05-18T14:14
at 2016-05-18T14:14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5-22T04:33
at 2016-05-22T04:33

By Daph Bay
at 2016-05-26T21:34
at 2016-05-26T21:34

By Brianna
at 2016-05-28T18:38
at 2016-05-28T18:38

By Doris
at 2016-05-31T20:15
at 2016-05-31T20:15

By Andy
at 2016-06-01T11:20
at 2016-06-01T11:20

By Kumar
at 2016-06-05T02:58
at 2016-06-05T02:58

By Kumar
at 2016-06-09T18:58
at 2016-06-09T18:58

By Emma
at 2016-06-11T10:37
at 2016-06-11T10:37

By David
at 2016-06-12T06:48
at 2016-06-12T06:48

By Kyle
at 2016-06-15T19:49
at 2016-06-15T19:49

By Lucy
at 2016-06-19T15:59
at 2016-06-19T15:59

By Agnes
at 2016-06-21T17:18
at 2016-06-21T17:18

By Rebecca
at 2016-06-23T19:02
at 2016-06-23T19:02

By Lily
at 2016-06-27T21:11
at 2016-06-27T21:11

By Agnes
at 2016-07-01T16:09
at 2016-07-01T16:09
Related Posts
最後一幕有...(有雷)

By Ethan
at 2015-05-27T03:39
at 2015-05-27T03:39
歌喉讚2 美國人自嘲自傲的真討厭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5-27T03:00
at 2015-05-27T03:00
新版蜘蛛人 18歲艾薩巴特菲德呼聲高

By Anonymous
at 2015-05-27T02:00
at 2015-05-27T02:00
電影的哭點

By Steve
at 2015-05-27T01:50
at 2015-05-27T01:50
《蟻人》新舊劇本內容差異

By Dorothy
at 2015-05-27T00:44
at 2015-05-27T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