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星際爭霸戰預告片,電影和BD問題 - 星際爭霸戰

By Joe
at 2009-05-10T21:40
at 2009-05-10T21:40
Table of Contents
膠捲一般工業標準輸出約4000條的解析度,
其實可以更高,但沒有意義,撥放到一般戲院的解析度有4000條就夠了
(4000條只是量化的概念,泛指35mm的film拍攝出來的輸出,不同底片有不同的表現)
HD數位攝影機,是用磁帶拍攝的,解析度公定規格就是1080P,
其實還有一些怪規格,不過因為很少見,就不討論
最近幾年也有一些機種改用藍光儲存,跟磁帶相比,有優點有缺點
磁帶長度長,可是導出的時間是1:1,剪接機採"傳統"作業方式
藍光每片大概只有40分鐘的拍攝容量,導出速度有比較快,需要先傳到硬碟再剪接
那麼再來就是,拍攝時,就決定了作品的原生解析度,這樣可以理解吧?
接下來,才是重點,
膠捲(film)要去戲院播送,基本上不需要調整解析度,做個轉印沖洗,
洗出來的備分膠捲就可以直接使用在戲院播送,有些戲院是數位播送,
那是他們改用硬碟代替膠捲,基本上解析度會掉一些,但是換到相對銳利的輪廓
有好有壞,這個容我先不討論,因為有些科班畢業的認為數位播送是邪魔歪道...
那要製作成DVD的話,就要先把膠捲利用特殊設備,錄製到電腦中,製作成
原生的高解析度的檔案,這份檔案,看是做成D9、D5、甚至是BD都可以
可以容納的空間決定了最後製成的解析度。
如果一開始就是用數位HD拍攝,那很遺憾,我必須要告訴你,這種機器拍出來的
原生解析度是遠遠比不上膠捲的,在最大解析度的模式下,最高也不過2160條
而且是一秒24格的film模式才有,其他格式的色彩表現會更為生硬,好萊屋使用
HD數位拍攝的作品都是因為有強大到可怕的後製團隊他們才會用這種不成熟的攝影機
拍攝,這幾年的 HD cam 已經淪落到只有 Music Video 在使用了,不使用的原因
倒不是因為解析度太低,而是因為輪廓的邊緣太過於銳利,放大的結果,就是會在
戲院的螢幕上看到鋸齒邊(其實也已經很難察覺了),另外就是CCD處理顏色的光譜範圍
不夠廣泛,無法完美處理的狀況來說,像是大爆炸出現的超大"火焰",有些色溫超過
9500°K的顏色,一律被當作同一個顏色輸入處理,甚至處理成雜訊,
我個人是認為很難接受,尤其爆炸的火焰更是英雄電影必備的元素...
再來,就算是HD數位拍攝or膠捲拍攝這兩邊的預算差異在偉大的演員薪水之前
只能算是九牛之一毛,膠捲再貴,都比不上一個偉大演員一天的薪水,
整個拍攝進度只要拖延一天,浪費掉的都是數十萬美金,因此,採用膠捲拍攝的優點
就完全的展現了...
1.解析度高,要轉哪種格式都可以
2.拍攝技巧、技術經過百年的演進都已經成熟了,要怎麼拍、拍什麼,都沒問題
3.膠捲不需要加柔焦鏡片,底片的撥放效果就已經有一點點的柔焦,
明亮與陰暗的交錯的細膩的部位,會完美的呈現在眼前,
這對某些女演員來說就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誘因,她們因為皮膚不好
在數位拍攝的機器前面可能會沒有辦法表現出100%的實力...
所以你問的這個問題就很可能是你觀念上搞錯了
你家的動物幫你拉回去的720P/1080P的高清檔,原來的source大部分都是膠捲拍攝
的才有這種表現,數位拍攝的光影表現基本上是根本表現不出那種皮膚粉嫩通透的
色彩,解析度就算到了,顏色也贏不到膠捲的一半,所以膠捲沒什麼不好
但要表現出現今好萊屋那種品質的先決要件,是要有那種後製團隊才有辦法,
膠捲一拍好,沖洗成負片後,直接進電腦修改,要特效,要化妝,要換衣服
要調整解析度通通沒問題,有問題的只有錢夠不夠的問題...
台灣有沒有這種後製技術?
當然是沒有。
我簡單說,在電影的技術來說,台灣大概落後香港20年,香港落後美國30年。
最主要,應該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沒有老闆願意相信台灣的人才懂到這個地步
而且要培養出來,前面幾年的投資幾乎都是賠本的,李安就是看透這點才去美國發展,
會可惜嘛? 一點也不會,如果沒有美國人的奶水,李安今天到不了這個成就,
我很希望李安再創作出另一部武俠片,那種壓抑安靜的味道,很棒... 離題了...
※ 引述《[email protected] (U.S.S. AGC)》之銘言:
: ※ 引述《[email protected] (非洲非洲大草原)》之銘言:
: : 雜誌內容有提到ST是以膠捲拍的
: : .....
: : 哇勒
: 用膠捲沒什不好的
: 數位的反而會被固定住
: 以下例子你會很清楚:
: 電腦上的圖片,縮放後一定會被破壞(你可以想一下800*600的圖比例放大2倍會是如何)
: 而膠捲,拿傳統底片來說,不論縮放都非常良好,這是類比的最大優勢,
: 所以這也是攝影專家堅持用膠片的原因,雖然也有缺點。
--
Tags:
星際爭霸戰
All Comments

By Aaliyah
at 2009-05-12T01:12
at 2009-05-12T01:12

By Iris
at 2009-05-13T02:33
at 2009-05-13T02:33

By Odelette
at 2009-05-14T03:18
at 2009-05-14T03:18

By Regina
at 2009-05-16T03:01
at 2009-05-16T03:01

By Joseph
at 2009-05-17T01:39
at 2009-05-17T01:39

By Olga
at 2009-05-21T15:16
at 2009-05-21T15:16

By Todd Johnson
at 2009-05-21T17:41
at 2009-05-21T17:41

By Lucy
at 2009-05-26T01:26
at 2009-05-26T01:26
Related Posts
William Shatner Talks Kirk in J.J. Abrams' Star Trek XI

By Charlotte
at 2009-05-10T20:20
at 2009-05-10T20:20
Star Trek電影心得(有雷)

By Brianna
at 2009-05-10T17:43
at 2009-05-10T17:43
Re: ST11:說不完的梗list (有雷)

By Daph Bay
at 2009-05-10T16:29
at 2009-05-10T16:29
STXI也許會前進白宮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9-05-10T14:58
at 2009-05-10T14:58
小時後心中的疑惑

By Aaliyah
at 2009-05-10T13:43
at 2009-05-10T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