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瑤婷二人的社會意義 - 同志

By Audriana
at 2014-03-23T13:51
at 2014-03-23T13:51
Table of Contents
前言:
1)這篇是昨晚我突然腦充血所以在頭痛了一整天的情況下還不去睡,反而在電腦面前敲敲打打得出的感想,邏輯或是文句上有不通順請見諒。
2)之前的長篇大論是這篇:http://paste.plurk.com/show/1833115/
3)我喜歡瑤婷不是因為我本身就是同性戀者,我只是個很關心人權、平等、自由等議題的人。
4)我只是個沉迷八點檔之後才用ptt的新手,要拍磚請輕力點(帳號什麼的當然是(ry
蛂蛂蛂蛂蛂蛂蛂蛂蛂蛂蛂蛂蛂蛂휊 剛剛還在說,我不完全在意瑤婷二人的社會意義,因為我更加在意那份美好的愛情的意義,另外本來說要斷開魂結的我,馬上又自己掉進網羅之中,忍不住手賤碼字(明明說過要早睡的啊我),我到底有多矛盾(揉臉)。
回到正題,之前已經在長篇大論裡面說過,這對看起來很美好的戀人到底有什麼梗可以寫,可以做到寓教於樂。大概在很多人眼中我是個白痴(好想指名道版又覺得不太好),因為他們覺得老一輩不會被改變,反對的還是會反對,不看的還是會不看,但我真的由衷地覺得這對戀人能令一個人改變他對同性戀戀人的看法,都算成功了。就算不令人對同性戀改觀,讓同性戀在他們的視界裡出現和待著其實也是成功了。
不知道看倌有沒有經驗,本來看到會膽怯,又或是看到都會覺得害怕的人,只要多看就會開始慢慢接受對方的存在?不說太抽象,來舉例子--
筆者我是個很內向的小朋友(?),平時最害怕就是面對面跟陌生人相處和聊天,這一點真的長越大越明顯。之前就試過上一些話題比較私人的課堂的時候,可以回答相對熟稔的人的問題,但是一換陌生人上課我就一整個卡住不知怎麼辦。總之,我想說的就是人對其他人的觀感又或是信任是可以令一個人對他人的態度變得不一樣的,而且只要那個人在你身邊待越久,你越能接受對方的存在。
而我個人是覺得同性戀的問題多多少少也跟這一點很相似。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不對,算了,就用「大包圍」式的方法來說--「華人社會」之中,很多被視為「異常」的人們都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界之中,然後就是我們很常會對那些跟我們不太一樣的人投以好奇的目光,甚至對某些種群品頭評足,那些人會有像是唐氏綜合症、侏儒症、有兔唇的人此些身體上具一定特徵的人;像是在身體上加上很多裝飾如紋身(刺青)或把頭髮染成很誇張的顏色的人;像是衣著打扮跟一般人不太一樣的人,如歌德式又或是蘿莉塔風格的衣著的人;再不然就是性向跟其他人不一樣
的人。
在路上見到上述舉例舉出的那些不同種類的人,通常人們都會多看幾眼,我不是想說歧視什麼的,但是人的自然反應就是會多看一兩眼,甚至有些人會對那些人有些心裡的碎碎唸,像是看到頭髮染得很誇張的人會覺得對方是不良少年,又或是看到歌德式打扮會覺得對方是瘋子,不過這些人常常在視界裡出現的話,人對這些人的反應是會變得遲鈍的,最少不會第一時候有很大的反應,這是事實。
當然見到同性戀也是一樣(呼,終於回到正題了,抱歉離題離很大),很多人會反應很大,是因為他們真的很少見到同性戀者光明正大地走在路上。目前女生和女生在街上拖手是還好,但若是男生跟男生在街上拖手,一定會引來很多人的側目,更可笑的是在腐國之中,還滿多小妹妹是不能接受三次元的男同性戀者的。個人一直都不怎了解社會的恐同氣氛到底是怎樣來的,雖然台灣社會有比較友善,但是到關鍵時刻就會知道那些「反動勢力」有多可怕,有多歇斯底里。
這對在八點檔出現的同性戀人,我本來只想以「愛情是否美好」來判斷她們,不想賦予她們太多太沉重的意義和責任,但回想一下,其實我還滿贊同「社會責任」這說法--因為本來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期待戲劇中一對有感情鋪陳的同性戀人可以讓人反省社會的無理?是不是可以期待戲劇中一對「三觀正常」的情人可以讓人反省愛情?是不是可以期待透過戲劇可以使一些本來沒有想這問題的人開始思考?畢竟我也相信戲劇有戲劇獨有的力量,是其他作品沒有的。
就算沒有讓人反思,同性戀光明正大地以正面形象出現在大眾的視界之中,也是一種成功,因為可以透過讓人重覆的「看」,讓他們對這種類型的人的反應變得遲鈍,不會馬上投以「奇怪」、「噁心」、「髒」等眼神。
最少,是不是可以期待如果愈來愈多同性伴侶以正面形象出現在大眾的視界之中,社會中會有愈來愈多人變得遲鈍,不會再在眼神上使那些喜歡同性的人感到難堪?
我還記得沒多久之前,一個朋友突然向我出櫃,他在出櫃之後曾經對我說他向另一個朋友出櫃之後,被對方否定的事,所以我有時也在想,是不是有更多正面的同性伴侶在螢幕上出現,對那些飽受打擊而傷痕累累的人們是一種無言的支持和安慰?
必須承認,我一開始好奇看剪輯只是想看看百合眾很少有的福利,後來深入了解之後就愛上了在編劇鋪梗之下成為戀人的二人,到現在更加是賦予了她們一種更沉重的社會意義,雖然不知道會不會被拆,也真的不知道泣台到底在想什麼,但是個人由衷地喜歡這線的感情,也由衷地希望戲劇能帶給觀眾反思的機會。
是的,現在的我也覺得這對戀人有著她們特別的社會意義。
--
Sent from my Android
--
1)這篇是昨晚我突然腦充血所以在頭痛了一整天的情況下還不去睡,反而在電腦面前敲敲打打得出的感想,邏輯或是文句上有不通順請見諒。
2)之前的長篇大論是這篇:http://paste.plurk.com/show/1833115/
3)我喜歡瑤婷不是因為我本身就是同性戀者,我只是個很關心人權、平等、自由等議題的人。
4)我只是個沉迷八點檔之後才用ptt的新手,要拍磚請輕力點(帳號什麼的當然是(ry
蛂蛂蛂蛂蛂蛂蛂蛂蛂蛂蛂蛂蛂蛂휊 剛剛還在說,我不完全在意瑤婷二人的社會意義,因為我更加在意那份美好的愛情的意義,另外本來說要斷開魂結的我,馬上又自己掉進網羅之中,忍不住手賤碼字(明明說過要早睡的啊我),我到底有多矛盾(揉臉)。
回到正題,之前已經在長篇大論裡面說過,這對看起來很美好的戀人到底有什麼梗可以寫,可以做到寓教於樂。大概在很多人眼中我是個白痴(好想指名道版又覺得不太好),因為他們覺得老一輩不會被改變,反對的還是會反對,不看的還是會不看,但我真的由衷地覺得這對戀人能令一個人改變他對同性戀戀人的看法,都算成功了。就算不令人對同性戀改觀,讓同性戀在他們的視界裡出現和待著其實也是成功了。
不知道看倌有沒有經驗,本來看到會膽怯,又或是看到都會覺得害怕的人,只要多看就會開始慢慢接受對方的存在?不說太抽象,來舉例子--
筆者我是個很內向的小朋友(?),平時最害怕就是面對面跟陌生人相處和聊天,這一點真的長越大越明顯。之前就試過上一些話題比較私人的課堂的時候,可以回答相對熟稔的人的問題,但是一換陌生人上課我就一整個卡住不知怎麼辦。總之,我想說的就是人對其他人的觀感又或是信任是可以令一個人對他人的態度變得不一樣的,而且只要那個人在你身邊待越久,你越能接受對方的存在。
而我個人是覺得同性戀的問題多多少少也跟這一點很相似。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不對,算了,就用「大包圍」式的方法來說--「華人社會」之中,很多被視為「異常」的人們都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界之中,然後就是我們很常會對那些跟我們不太一樣的人投以好奇的目光,甚至對某些種群品頭評足,那些人會有像是唐氏綜合症、侏儒症、有兔唇的人此些身體上具一定特徵的人;像是在身體上加上很多裝飾如紋身(刺青)或把頭髮染成很誇張的顏色的人;像是衣著打扮跟一般人不太一樣的人,如歌德式又或是蘿莉塔風格的衣著的人;再不然就是性向跟其他人不一樣
的人。
在路上見到上述舉例舉出的那些不同種類的人,通常人們都會多看幾眼,我不是想說歧視什麼的,但是人的自然反應就是會多看一兩眼,甚至有些人會對那些人有些心裡的碎碎唸,像是看到頭髮染得很誇張的人會覺得對方是不良少年,又或是看到歌德式打扮會覺得對方是瘋子,不過這些人常常在視界裡出現的話,人對這些人的反應是會變得遲鈍的,最少不會第一時候有很大的反應,這是事實。
當然見到同性戀也是一樣(呼,終於回到正題了,抱歉離題離很大),很多人會反應很大,是因為他們真的很少見到同性戀者光明正大地走在路上。目前女生和女生在街上拖手是還好,但若是男生跟男生在街上拖手,一定會引來很多人的側目,更可笑的是在腐國之中,還滿多小妹妹是不能接受三次元的男同性戀者的。個人一直都不怎了解社會的恐同氣氛到底是怎樣來的,雖然台灣社會有比較友善,但是到關鍵時刻就會知道那些「反動勢力」有多可怕,有多歇斯底里。
這對在八點檔出現的同性戀人,我本來只想以「愛情是否美好」來判斷她們,不想賦予她們太多太沉重的意義和責任,但回想一下,其實我還滿贊同「社會責任」這說法--因為本來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期待戲劇中一對有感情鋪陳的同性戀人可以讓人反省社會的無理?是不是可以期待戲劇中一對「三觀正常」的情人可以讓人反省愛情?是不是可以期待透過戲劇可以使一些本來沒有想這問題的人開始思考?畢竟我也相信戲劇有戲劇獨有的力量,是其他作品沒有的。
就算沒有讓人反思,同性戀光明正大地以正面形象出現在大眾的視界之中,也是一種成功,因為可以透過讓人重覆的「看」,讓他們對這種類型的人的反應變得遲鈍,不會馬上投以「奇怪」、「噁心」、「髒」等眼神。
最少,是不是可以期待如果愈來愈多同性伴侶以正面形象出現在大眾的視界之中,社會中會有愈來愈多人變得遲鈍,不會再在眼神上使那些喜歡同性的人感到難堪?
我還記得沒多久之前,一個朋友突然向我出櫃,他在出櫃之後曾經對我說他向另一個朋友出櫃之後,被對方否定的事,所以我有時也在想,是不是有更多正面的同性伴侶在螢幕上出現,對那些飽受打擊而傷痕累累的人們是一種無言的支持和安慰?
必須承認,我一開始好奇看剪輯只是想看看百合眾很少有的福利,後來深入了解之後就愛上了在編劇鋪梗之下成為戀人的二人,到現在更加是賦予了她們一種更沉重的社會意義,雖然不知道會不會被拆,也真的不知道泣台到底在想什麼,但是個人由衷地喜歡這線的感情,也由衷地希望戲劇能帶給觀眾反思的機會。
是的,現在的我也覺得這對戀人有著她們特別的社會意義。
--
Sent from my Android
--
Tags:
同志
All Comments

By Megan
at 2014-03-27T21:25
at 2014-03-27T21:25

By Jacky
at 2014-03-28T21:19
at 2014-03-28T21:19

By Christine
at 2014-04-01T05:13
at 2014-04-01T05:13

By Kama
at 2014-04-05T09:24
at 2014-04-05T09:24

By Ivy
at 2014-04-07T23:51
at 2014-04-07T23:51

By Elma
at 2014-04-11T11:38
at 2014-04-11T11:38

By Blanche
at 2014-04-15T17:52
at 2014-04-15T17:52

By Olive
at 2014-04-16T02:35
at 2014-04-16T02:35

By Regina
at 2014-04-17T08:06
at 2014-04-17T08:06

By Bethany
at 2014-04-20T00:31
at 2014-04-20T00:31

By Heather
at 2014-04-22T13:51
at 2014-04-22T13:51

By Dinah
at 2014-04-24T10:41
at 2014-04-24T10:41

By Tom
at 2014-04-27T19:18
at 2014-04-27T19:18

By Hedda
at 2014-05-01T14:18
at 2014-05-01T14:18

By Frederica
at 2014-05-06T03:17
at 2014-05-06T03:17

By Noah
at 2014-05-08T02:09
at 2014-05-08T02:09

By Zenobia
at 2014-05-11T23:35
at 2014-05-11T23:35

By Ida
at 2014-05-13T01:35
at 2014-05-13T01:35

By Hardy
at 2014-05-14T17:41
at 2014-05-14T17:41

By Adele
at 2014-05-17T09:38
at 2014-05-17T09:38

By Queena
at 2014-05-22T04:42
at 2014-05-22T04:42

By Kristin
at 2014-05-24T10:15
at 2014-05-24T10:15

By Aaliyah
at 2014-05-26T06:41
at 2014-05-26T06:41

By Callum
at 2014-05-26T10:07
at 2014-05-26T10:07

By Hazel
at 2014-05-30T04:27
at 2014-05-30T04:27

By Bennie
at 2014-06-03T00:23
at 2014-06-03T00:23

By Linda
at 2014-06-03T15:07
at 2014-06-03T15:07

By Ivy
at 2014-06-05T07:44
at 2014-06-05T07:44

By Gary
at 2014-06-07T11:57
at 2014-06-07T11:57

By Caroline
at 2014-06-07T14:44
at 2014-06-07T14:44

By Caroline
at 2014-06-10T21:00
at 2014-06-10T21:00

By Delia
at 2014-06-11T08:19
at 2014-06-11T08:19

By Damian
at 2014-06-11T09:47
at 2014-06-11T09:47

By Jake
at 2014-06-13T07:07
at 2014-06-13T07:07

By Jacob
at 2014-06-16T10:06
at 2014-06-16T10:06

By Linda
at 2014-06-18T16:06
at 2014-06-18T16:06

By William
at 2014-06-20T11:06
at 2014-06-20T11:06

By Caroline
at 2014-06-21T07:21
at 2014-06-21T07:21

By Elizabeth
at 2014-06-23T17:45
at 2014-06-23T17:45

By Belly
at 2014-06-24T06:32
at 2014-06-24T06:32

By Hedy
at 2014-06-26T19:05
at 2014-06-26T19:0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4-06-30T02:51
at 2014-06-30T02:51

By Doris
at 2014-07-01T06:07
at 2014-07-01T06:07

By Caroline
at 2014-07-05T22:18
at 2014-07-05T22:18

By Mary
at 2014-07-10T16:37
at 2014-07-10T16:37

By Olive
at 2014-07-11T22:54
at 2014-07-11T22:54
Related Posts
Ellen Page的 Twitter (提問)

By Puput
at 2014-03-23T11:45
at 2014-03-23T11:45
瑤婷與我:感恩的心

By Tristan Cohan
at 2014-03-23T04:28
at 2014-03-23T04:28
瑤婷與我:從沒想過我會深陷其中

By Frederic
at 2014-03-23T04:28
at 2014-03-23T04:28
無法只是愛過 《瑤婷哲篇》

By Quintina
at 2014-03-23T00:15
at 2014-03-23T00:15
亮亮以前的短篇作品

By Ophelia
at 2014-03-22T22:57
at 2014-03-22T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