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紀錄片的23事 - 紀錄片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2-01-11T22:39

Table of Contents

2005年有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紀錄片終於有出頭天了!法國片「企鵝寶貝」

很賣座。台灣拍的「無米樂」和「翻滾吧!男孩」也有不錯的成績(以國片而言)。

來聊一下紀錄片。


首先是紀錄片的定義。紀錄片和一般電影最大的差別是沒有演員,只有「被訪談者」。

沒有劇情,運用訪談、影片回顧、資料統計、遺跡走訪等真實的資料來呈現紀錄片

導演關心的主題,可以說是個深入的新聞節目。拍攝紀錄片需要有冗長的資料蒐集,

某些主題的紀錄片甚至製作時間會超過一年,普通的新聞節目不可能做到這麼精緻。


紀錄片和標榜「真人真事改編」的劇情片有什麼差異?差異就在「改編」兩字。

紀錄片必須將主題真實呈現,所以劇情片慣用的伏筆、起承轉合和打光攝影技巧通通

不需要。劇情片要的是「美」,紀錄片追求的是「真」。


某些劇情片使用紀錄片的技巧來拍攝,可以得到更真實的效果。最有名的例子是1995

年四位導演簽署了一份名為DOGMA 95的宣言,拍攝出一系列的電影。丹麥導演拉斯馮

提爾是最著名的一位(他的片子都超機車)。以下是DOGMA 95宣言的內容:


*攝影必須要在外景拍攝,道具與背景除非劇情安排否則不需要入鏡。
*聲音不能與影像分離,音樂除非拍攝現場就有,否則不能特別製作。
*攝影機一定要手持,影片要在攝影機運動時開拍,即是以肩扛的方式拍攝。
*影片一定要是彩色的,特殊燈光效果絕不接受。
*不能有光學處理及濾鏡使用。
*影片內容發生一定要在現在,不能有時空上錯置。
*不能接受通俗體裁的電影。
*不能有膚淺粗俗的動作出現,像謀殺、武器等。
*電影規格一定要35釐米標準規格處理。
*導演名字絕不可出現在片頭上。


拍出來的東西的確很真實,但由攝影機肩扛拍攝的結果是畫面抖來抖去真的很不

舒服。對一般吃慣大魚大肉的觀眾來說實在太清淡不容易接受。如同卸了妝再也

沒有粉底掩飾,片子如果好看那真的是只有一個讚字能形容,那種撼動直擊內心

的最深處。使用遵循DOGMA 95宣言,劇情片和紀錄片仍有著極大的差異:「劇情」。

紀錄片是沒有劇情的。


紀錄片被要求客觀,但這近乎苛責。我一直覺得從來都沒有真相,只有立場的不同。

玩電腦的人都知道唯有Administrator知道真相,其他人只知道自己權限的一小部分。

我們的世界如果也有系統管理員,大概是上帝吧!每個人都有立場,有自己的價值觀,

紀錄片導演也不例外。紀錄片追求的是真,卻又說真相不存在那不是很矛盾?這是每

一位紀錄片導演面臨的永恆難題。常見的解決方法是將各種不同的聲音一併呈現給

觀眾,由觀眾自己做決定。


然而最近紀錄片掀起一股「我就是主觀,怎麼樣!」的熱潮,導演不再面對客觀這

無解的難題,有自己強烈的想法,將想法呈現出來。最有名的例子是講美國槍械問題

的影片「科倫拜校園事件」以及控訴麥當勞影響健康的「麥胖報告」。這並沒有不對,

只是看這類紀錄片的觀眾必須要很小心,步步為營,否則很容易會被引導到導演想

引導的方向,由導演代替你思考。製作人員蒐集的資料鐵證如山,我們對紀錄片的

主題瞭解遠不及影片的內容,一不小心被誤導都不自知,很恐怖!這時候影集X-files

的名言trust no one是我們和紀錄片導演對抗的唯一武器。公共電視播出的紀錄片

「老師」引起軒然大波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看的時候我只覺得怪怪的,卻又說不上來

哪裡有問題。後來抗議者的留言幾乎灌爆公視網站的留言版,我才拼湊出問題在哪兒。

這麼有意思的事我就不說破,有興趣的人自己找來這部片來看。


紀錄片像一個窗口,告訴我們許多這個社會被忽略的動人故事。影片對導演而言是

工作結束,對觀眾來說卻是個開始。看了紀錄片後我常覺得「哦,有這回事?」

往後的人生對某些主題便會有更多的關心,想得更多,不再是那麼理所當然。


看紀錄片的管道:

公共電視每週四晚上22:00-23:00常態性播出「記錄觀點」,光是教育就可以針對

不同的小主題拍出「老師」、「九命人」、「提著腦袋上學校」、「魔鏡」等影片。

如果諸君像我一樣要輪班無法準時收看,公視網站可以免費收看記錄觀點,但只放

一週,要把握機會。某些紀錄片可以租得到,像是訪談美國前國防部長麥納瑪拉的

「戰爭迷霧」、講槍械氾濫問題的「科倫拜校園事件」、當然還有台灣的「無米樂」

和「翻滾吧!男孩」,這兩部片看過的人都說讚喔!

不要再抱怨電視難看,一起來看紀錄片吧^_^Y



--

--

All Comments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2-01-15T06:33
有個小小的疑問,紀錄片可以有「演出」的劇情嗎?
我看的不多,但如果有看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的人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2-01-19T16:22
應該會發現裡面很多意象的運用,那個絕對是演出的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2-01-20T13:38
但是並不會說那不是紀錄片,我想這之間應該有些區別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2-01-21T03:42
感覺演出與編造並不能成為紀錄片和劇情片間的界線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2-01-22T06:42
翻滾吧男孩有演的部分,所以現在紀錄片和劇情片越來越混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1-26T23:49
甚至用動畫、手繪應該也是一種媒介,很難定義真假...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2-01-27T21:25
就觀看上來說 紀錄片的確有可能會有演的部分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2-01-28T16:13
但通常都是端看導演想要呈現的畫面、意境或觀點等
就像探索頻道的節目一樣,雖然比較是知識取向的片子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2-01-29T16:48
但也可算是紀錄片的一種 而且有時候這類片子還滿好看的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2-02-02T15:58
紀錄片是否加入演出的部分 這都要看導演的拍攝手法
包括導演在拍攝紀錄片時自己的定位在哪裡

1/6~2/6【台灣經典紀錄片重現】影展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2-01-06T16:17
◎【台灣經典紀錄片重現】影展 ◎時間:1/6~2/6 ◎放映影片: 《無米樂》 《山有多高》 《跳舞時代》 《奇蹟的夏天》 《野球孩子》 《噤聲三角、誰來釣魚、清文不在家》 《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 《征服北極》 ◎免費索票:(01/03上午9:00開放網路預約10名;餘現場索票開放25名) ◎放映地 ...

《牽阮的手》1/6彰化首映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2-01-02T17:12
本土愛情史詩 【牽阮的手】彰化首映 1月6日(五)晚上7點 介壽生活藝文館 免費入場 賴和基金會邀你作伙牽手看電影 2010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台灣獎首獎 2010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獎入圍 2010女性影 ...

府中15一月份放映紀錄片預告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1-12-20T22:28
府中十五一月份會放映的電影先行預告囉~ 逍遙遊 http://www.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www.youtube.com%2Fwatch%3Fv%3DbzV5i7ULUBAandamp;h=eAQHLSDV4AQE0CVh7aexIANwSt_g8-48NrY ...

新生影展,12/23(五)《不用錢過生活》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1-12-20T19:24
新生一號出口,12月23日(五)閉幕片《不用錢過生活》(Living Without Money), 鄭揚宜(清華大學清華學院厚德書院導師)映後座談! http://www.wretch.cc/blog/newlife001/7899243 Trailer:http://www.youtube.com/w ...

想請教有無兒童發展的紀錄片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1-12-18T10:02
為了配合學校課程進行 想找些兒童發展相關的影片來看 不知道版上是否有推薦的影片呢? 感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