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伊努之森 - 電影
By Thomas
at 2020-07-03T20:00
at 2020-07-03T20:00
Table of Contents
片名: 阿伊努之森(Ainu Mosir)
導演: 福永壯志
編劇: 福永壯志
年份: 2020,亦為今年台北電影節選片之一
劇情簡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lHnHM6Sd8
在男孩幹人行將成年,離開阿寒湖之際,已逝父親的好友帶他重溫年輕一輩亟待掙脫的阿
伊努族習俗與傳說。然而身為樂團主唱/吉他手的幹人,卻意外發現刷電吉他的當下,將
啟動阿伊努族的熊祭傳統儀式;立身過去和未來交界的幹人,該何去何從?北國山林間的
那個秘密入口,那隻被人類秘密圈養的小棕熊,又將如何牽引他走向壓抑的痛處,擁抱對
父親深埋的思念?
本片由阿伊努人素人演出,拍攝過程中沒有動物受到傷害。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三不五時就要被遊客稱讚「你的日語說得很好呢」還只能點頭陪笑,但明明他們看的電視
節目、唱的校歌、乃至於進路相談用的都是日語,「母語」的阿伊努語才是需要特別去進
修的...
喜歡外國電影和搖滾樂,但也不排斥阿伊努的文化和泛靈信仰,這部電影的主角,原住民
少年幹人(カント)或許曾經渴望過,自己能像父親留下的唱片裡,美國歌手Chuck Berry
筆下的黑人男孩強尼古德那樣,有一天會因著自己的特別之處而有所成就,或著至少像他
所就讀的中學校訓所說的「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意義」那樣,他只需要找到就行了。
然而事情往往比想像中要來得複雜,幹人的母親在阿伊努觀光街經營了一家木工藝品店,
他明白在這裡,原住民文化只是做為一種觀光財而存在,那些崇敬神靈的日常祭儀和音樂
,也在無數鏡頭的包圍下,有了不同的意義。不論是以上種種,還是那無所不在的觀光廣
播,都讓他感到相當不自在,失語、搖擺的認同困境,加上喪父之痛,都在他的心中留下
了徬徨與悲傷,但即便把它們寫進了自己的歌詞,他仍舊無從向朋友,甚至自己說明起,
即便母親仍然在自己身旁,他還是選擇獨自去面對那些無所適從。
所以電影開始後不久,他就說了「只要能離開阿寒什麼都好」,對於生活中的許多事,幹
人總是逆來順受,雖然母親說過會尊重他的選擇,但這似乎沒能解決他的困惑,因為至少
自我認同這件事,就不像是能夠在處處妥協的心態中形成的。
不過也是在此時,父親的舊友對他伸出了援手,德波(デボ)大叔帶他去露營,認識森林
並學習尊重神靈,還告訴他亡者之村的故事,因為死去的阿伊努人們都居住在那裡...這些
都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父親的缺席,德波更邀請幹人和他一起照顧他所秘密圈養的小熊,
這也成了他迷惘中的一絲慰藉,直到那一天的到來...
那天,幹人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得知了德波和村人們圈養小熊,其實是為了舉辦阿
伊努人幾近失傳的「熊靈祭」的這個事實,而舉辦這個儀式,其實也是幹人父親生前的願
望。然而要殺一隻熊,顯然是難以見容於相距了33年的今日社會(電影設定在2016年),
以及幹人深受前者影響的價值觀的,然而這樣的局面,也早已不是他一個孩子所能動搖的
了,在試圖偷偷放走小熊未果後,幹人陷入了深深的無力感,他拒絕參加儀式,就連想見
小熊最後一面的那一刻,也只看到了現場所遺留下的一攤血。
故事的最後,少年在幻滅中成長,然後他見到了貓頭鷹,過去他的父親也曾經為貓頭鷹的
力量感與美麗所震撼...
--
在被人們稱為北海道之前,那塊土地曾經是アイヌモシリ,意思是相對於神之居所的阿伊
努(人類)所居住之地,然而自從1899年的《北海道旧土人保護法》與同化政策,沒收了
阿伊努人們的土地、姓名與生活方式後,甚至得要到2019年的《アイヌ新法案》推出,這
些人才被「承認」為日本的原住民族,然而受到當地人反彈的是,在阿伊努人的居所與日
常都被觀光化,得要仰賴外地人才能維持生活之後,這份法案不僅沒有提供個別阿伊努人
在生活上的協助,其主要用意甚至是為了能在東京奧運前發展觀光體驗行程。
https://youtu.be/GBAG1PsdHBI
日本政府提出的兩個關鍵績效指標:
1.2024年前,讓九成的日本人知道阿伊努族是原住民族。
2.取代白老愛努博物館,創設「共生空間」,並在2020年開館有超過百萬的入館者。
該法案全名為《アイヌの人々の誇りが尊重される社会を実現するための施策の推進に関
する法律案》(推動實現尊重阿伊努人尊嚴社會政策之相關法案)
電影中,相對於質疑儀式必要性的人們(Lily Franky所客串演出的記者,和這個角色所代
表的「大和族」),以德波為首的族人們,因為希望自己至少能夠作為「精神上」的阿伊
努人活著,所以執著於對「靈」的追求,更因此秘密籌畫了「熊靈祭」,但這也是故事中
的少年所無法接受的傳統儀式。
少年窺見不可解的現實世界,讓我想到的是台灣的兩部「成長小說」,漢人視角的〈春秋
茶室〉,以及原住民視角的《玉山魂》,在〈春秋茶室〉中,少年發仔愛慕原住民少女陳
美麗,並悲憐其輾轉為娼、無法逃離的身世,卻震撼於其心已死的自白「我已經認命了」
;而在《玉山魂》中,布農族少年烏瑪斯和小山豬培養感情,這隻山豬卻必須因為傳統儀
式被犧牲。他們的「成長」,都來自於對現實和自身的進一步認識。
而在祭典以小熊之死作結後,幹人觀點的遺憾與幻滅外,又多了另一個視角,熊頭眼中所
倒映的搖曳火光和族人們,搭配上魔幻般模糊的濾鏡,那些「神靈」們又是否真的在另一
個世界,看著配合小抄朗誦著族語的他們呢?或許這也是導演留給了觀眾們一個自我省思
的時刻,要去思考傳統與現代性的共存下,必然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吧?
https://imgur.com/qVCbfeN
https://imgur.com/znpOb8g
--
https://imgur.com/X0p7Q3l
https://imgur.com/0scmXcy
#奈々未の日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Belly
at 2020-07-08T15:47
at 2020-07-08T15:47
By Anonymous
at 2020-07-10T15:58
at 2020-07-10T15:58
By Michael
at 2020-07-12T19:00
at 2020-07-12T19:00
By Ula
at 2020-07-15T17:28
at 2020-07-15T17:28
By Eartha
at 2020-07-19T21:53
at 2020-07-19T21:53
By Olga
at 2020-07-20T18:20
at 2020-07-20T18:20
By Anonymous
at 2020-07-24T15:56
at 2020-07-24T15:56
By Mary
at 2020-07-28T09:54
at 2020-07-28T09:54
Related Posts
問一部片小男孩靠畫圖超能力尋人
By Linda
at 2020-07-03T19:52
at 2020-07-03T19:52
有推薦的成吉思汗電影或影集嗎
By Delia
at 2020-07-03T19:01
at 2020-07-03T19:01
「驚奇隊長」布莉拉森透露試鏡失敗的電影
By George
at 2020-07-03T18:13
at 2020-07-03T18:13
《返校》《角頭》影集將登場
By Iris
at 2020-07-03T17:57
at 2020-07-03T17:57
光年映畫呈現 今敏數位修復《東京教父》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07-03T16:57
at 2020-07-03T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