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習之舞,《寶島曼波》 - 紀錄片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07-08-27T13:15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article_id=8656018

數個月前的某晚,淑梅剛完成《寶島曼波》不久,我們相約在她的工作室。
那是台南縣的一個鄉下地方,屋前有著一顆大榕樹和一大片的綠田,屋後則
有著一條細細的小水溪。在這靜涼的夜裡,我和K幸運地成為第一批觀賞此
片的觀眾,心裡除了興奮與好奇,其實還有著些微的緊張。

這矛盾的心情,源起於看過那五個多小時的《在中寮相遇》與其他的地震重
建紀錄片。每次,我總不可自拔地深陷其中,彷彿置身災區,心情隨著影片
起伏,時而慶幸、歡欣、感動,卻也常常灰心、失落、心痛。當《寶島曼波》
以大夥用力鏟開道路上崩落的大石作為開場時,那些曾經的觀影記憶又被喚起。

《寶島曼波》以中寮鄉的「清水村遷鄰案」做為事件主軸,而這其中的繁瑣過
程,無論是法令或是執行上,都令人聯想起另一部紀錄遷村的紀錄片《三叉坑》
。皆是同樣的複雜與龐大,反覆再反覆;同樣的受挫與無力,內耗再內耗。不
過,頗值得慶幸的是,在《寶島曼波》裡,隨著劇情的衍生,卻不時透露著一
種堅韌的強烈信念與嚮往,片中總似乎隱藏著某種曙光契機,讓人想一探究竟。

對前來協助災民重建的外來工作者而言,這些年來的堅持實踐似乎源自於某種
對社會不公義的憤怒;對這群災民來說,這自發性的打拼則是來自對「家」的
濃烈渴望。難能可貴的是,此兩股力量的相遇並非各取所需,不再是「誰」替
「誰」做些什麼,而是「我們一起」來做些什麼。這個助人自助的「培力」
(empower)過程,讓清水村的災民們學會自己去發現並解決問題,習慣成為自
己的主人。

只是,就像我們所熟知(不願卻不得不承認)的那樣,公部門與營建廠商的決
策總讓人氣的跺腳,緩慢的執行力就像隻被動的「牛」,推一下才會向前走一步。

對此,淑梅當然沒有忘記讓攝影機適時發揮「監督」的功能。只是相較於《在
中寮相遇》中用攝影機直接逼視審問那些倦怠過錯的政府單位的作法,這次她
卻選擇收斂沉著,耐住性子,細細的紀錄各方說法,刻意的騰出空間,留給自
己,也留給觀眾。

而這也正是全片最為精采之處。災民、外來者、土地、政治、公部門、營建商
詳實豐富的多方對話交鋒,先是建立,然後又不停地推翻那片刻停留於觀眾腦
裡的重建印象。交叉辯證的結果,讓荒謬與弊病之處無所遁形,真相是什麼不
喻自明。也許有人認為導演佯裝客觀,其實仍有「靠邊站」的立場之嫌,但我
卻以為,她並不失去於作為一個紀錄者的自覺。從《在中寮相遇》的強硬逼問
到《寶島曼波》的靜心傾聽(不同方式),對問題核心追根究底的一貫「堅持」
態度,幾乎讓我見識到了她的紀錄片美學觀。

影片的最後,歷經四年半的重建終告一段落。儘管曾經爭吵、混亂、被欺、荒
謬、不堪,但看著自己的「家」從雛形漸漸完工時,每一個人都欣慰不已,笑
顏逐開。導演在片尾說:「不管這些經驗是美好還是錯誤百出,我想,我們都
無法逃避,這就是我們的社會,我們身處於當下的台灣文化…。」我也同意這
確實是專屬於台灣的文化,只是,沒想到竟是那麼的荒謬,卻又如此的真實殘
酷。

當天看完影片,已快接近凌晨兩點,關於重建、關於卉怡、關於阿伯,在回家
的路上我和K嘰嘰喳喳討論個不停,餘韻持續發燒。我很驚訝於淑梅能將如此複
雜議題呈現的這麼有條理,敘事上更是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我想我真的看見
了一個創作者卓越的進步。

在這裡,我要恭喜淑梅,也要謝謝她完成一部那麼棒的作品。

--

《寶島曼波》裡頭所記錄的關於公共工程、民間、政府部門的的角力拉扯,
根本就是全台其他的粗魯遷移案(包括樂生事件)的複製縮影。此片即將於
九月開始全省巡迴放映,九月十五日於台北敦南誠品起跑,
誠摯的邀請各位朋友來看!

場次請見: http://www.wretch.cc/blog/meetwith


推薦閱讀:

「寶島曼波‧曼波跌倒」
http://blog.roodo.com/chionanthus/archives/3564071.html

「有一個家住有這麼難嗎?--寶島曼波的聯想(上‧下)」
http://blog.pixnet.net/annpo/post/5736010
http://blog.pixnet.net/annpo/post/5736011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All Comments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07-08-30T10:05
印象最深刻的是~清波叔的20斤香蕉只賣60元 = 85度C的蛋糕

鐵馬影展徵求義工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07-08-27T07:42
第三屆鐵馬影展來了!! 鐵馬影展今年配合苦勞網十週年,秉持探索影像與社會力量結合的可能,除邀請亞洲各國 紀錄片與獨立影片參展外;同時舉辦多場精彩可期的專題與映後座談;並邀集各國影像工 作者,擴大舉辦亞洲獨立影像媒體論壇。以上豐富的活動,都需要熱情的義工朋友和我們 一起合作完成。 鐵馬影展台北場次徵求12位 ...

《工殤日記-潘姐》影片放映座談會 by女性影像學會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7-08-23T17:58
女影痴俱樂部系列講座二 「全球化下的女性勞工問題」 《工殤日記-潘姐》影片放映座談會 女性影像學會將播映劉孟芬導演的《工殤日記─潘姐》,美商RCA公司於民國58年在台灣設廠 ,本來是樁跨國企業的合作姻緣,卻在RCA撤廠後才爆發污染事故,對土地及居民員工都 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片中紀錄了小工人們與美商RCA公 ...

2007 跨領域數位影像創作研習營-來去ꤠ…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07-08-21T22:36
※ [本文轉錄自 Kaohsiung 看板] 作者: gfmovie (巨豐) 看板: Kaohsiung 標題: [活動] 2007 跨領域數位影像創作研習營-來去拍電影 時間: Tue Aug 21 22:34:00 2007 http://0rz.tw/a02XT 想成為大導演、大明星的朋友們還在家 ...

9月7號台北藝術大學「綠的海平線」放映會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07-08-21T16:29
綠的海平線簡介: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軍隊募集台灣少年前往日本海軍工廠生產 軍用飛機,八千多名稚幼少年,自此離鄉背井,奔向生死未卜的命 途......紀錄片《綠的海平線》拍攝歷時四年,橫跨台灣、日本和 中國三地,透過大量史料、影片檔案、以及數十位當事人的第一手 訪談,重現這段被人遺忘的歷史。《綠的海平線》 ...

八月電影聚會 流離島影(下)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07-08-21T09:19
Iost Movie / 八月電影聚會 流離島影(下) 這個夏天,Iost要帶你去島嶼旅行! 1999年夏,「螢火蟲映像體」邀集了十二位導演, 分頭出海到台灣周屬十二個離島上,推動一項台灣史上規模最 龐大的實驗紀錄片拍攝計劃「 流離島影」。 大家相約,這一年裡,把自己交給陌生的島嶼和海洋; 一年後,每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