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文學館-悼佾雲之詩 - 布袋戲

By Mason
at 2006-06-23T00:28
at 2006-06-23T00:28
Table of Contents
【楔子】
本詩出現於闍城血印第一集,拙作正可補上劇集攻略本詩詞講堂未附出處之憾。
【正文】
雲門八采之首,帥氣的臉龐,善良的個性,也是小俠的義父之一,遺憾,在闍城
的第一集死於九幽之手。
有詩悼曰: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一曲離歌兩行淚,不知何地再逢君。
詩中之感傷情懷,正是感嘆佾雲一逝,如此匆匆。但亦會有人猜測佾雲會再出,
原因正是出在「不知何地再逢君」此句。而會有如此感受,正是因為此詩是拼接而成
,上下語義,不見得可以解釋通暢。
此詩上半兩句,是出自一代文豪蘇東坡之詩。
前面拙作曾介紹過東坡先生的生平事蹟,這裡就單純介紹詩詞出處罷。
此詩名為《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
和前韻》。題目會那麼的長,是因為咱們的蘇大學士,之前也曾寫了另一首詩,題目
也是落落長;而且,詩不像詞、曲,有詞牌曲牌,題目只是補注作用,詩的題目就是
題目,所以想把題目寫多長就多長。
話語休繁,說詩由解題始,這裡「正月二十日」是元豐五年(西元1082)的正月
二十,而潘郭二生是蘇軾到黃州之後認識的新朋友,名潘大臨、郭遘。蘇學士與好友
出門踏青,又到了去年曾到之處,故云「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去年也到過
此處,也作一詩,詩名《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
莊院》,同樣的,也是題目落落長。所謂「乃和前韻」是指之前這首詩用什麼韻,今
年新做的這首也跟著用什麼韻。去年所做的《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這首用的是平聲魂
韻,所以《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這首用的也同樣是魂韻。
《乃和前韻》此詩曰: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東風未肯入東門」一句是說,黃州城中尚無春天景色,因此才需騎馬共尋往日
曾遊訪的景點。「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正說明:我們這些人的今年重
來,是像秋鴻般的有信。鴻,是雁鳥一類鳥禽。而那些已逝的往事, 卻有如春夢一般
,全無留下半點痕跡。「釅」音ㄧㄢˋ,有濃,味厚之意。白酒三杯味道濃厚,在這
些野老的談笑薰陶之下,酒已溫好了。蘇學士說,已經約定好了年年都要有這樣的聚
會,希望老友不要把我調離黃州啊。「招魂」是指宋玉的《招魂》,曰:「乃下招曰
:魂兮歸來!」。
這裡重點是「事如春夢」句。事如春夢了無痕,常用來感傷歡樂往事的如煙如夢
,重覓捕捉無處,惟留給人無限的倦戀懷思。此句蘊藏著無限的感嘆,尤以貶謫黃州
的東坡而言,貶謫此處實非他所願,總有滿腔報負,也只能化為令人同情的詩篇了。
悼詩的後半兩句,出自五代詞人韋莊的作品。
韋莊(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曾家陷黃巢兵亂,身困重圍,又為病
困。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陽,著「秦婦吟」一篇,內有一聯「內庫燒為錦繡
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爾後公卿亦多垂訝,莊乃諱之,時人稱為「秦婦吟秀才」。
遍遊杭州、蘇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宣宗開祐四年(907年)唐亡,王建於蜀
稱帝,一切開國制度,多出莊手。官至吏部侍郎,拜平章事。韋詞收入花間集者47首
,收入全唐詩附詞者52首。
韋莊這首詩名為《衢州江上別李秀才》,詩云:
千山紅樹萬山雲,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離歌兩行淚,更知何地再逢君。
這首詩由景入情,先寫江上所見風景,再抒發心中不捨之情。「曛」音ㄒㄩㄣ,
意思是黃昏時刻。江邊峰巒疊翠,樹紅乃是秋季,秋天總會引起詩人的諸多離愁,把
酒言別,可是又不知該如何話別,因此相看良久天都快黃昏了。只有彈奏離別歌曲,
淚流滿面,再來見面又不知道是何時何地了。
「更知」是說怎知道,又怎麼知道何地會再與你相逢。君,當然指的是李秀才。
這裡劇中改為「不知」當然比較口語了些,但比起原作的意在言外,少了一些意境。
總的來說,佾雲的死,有點像是編劇把舊角色拖出來祭旗,以求新戲上檔大紅大
紫的感受。一個老腳色,不求他順利被收,但也別收的草率,這大概是戲迷的微薄要
求。只是在風起雲湧中如此醒目的腳色,再來似乎無所作為,卻又草草被收,怎不令
人唏噓呢?
※本文同時發表於批兔個版。
--
╔══◣Υ◢ ═╭╮══ telnet://ptt2.cc════════════════╦╗
║酒 ◥ Ψ ◤︵(※)︵ ╬╣
║心 ◢◣◢◣︹φ︹)╲ 自然就是美 傾聽‧自然之美 ║
║分 ◥██◤≧﹏≦★ └NB_HERITAGE 世界 Σ文化遺產 ║
╠說 ◥◤ ︶酒\ (/╭* └ˇWineofheart 蘭陵 ◎正妹之路,不由分說! ║
╚╩═ ◥◤ ═╰|═╰╯══════════════════════════╝
--
本詩出現於闍城血印第一集,拙作正可補上劇集攻略本詩詞講堂未附出處之憾。
【正文】
雲門八采之首,帥氣的臉龐,善良的個性,也是小俠的義父之一,遺憾,在闍城
的第一集死於九幽之手。
有詩悼曰: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一曲離歌兩行淚,不知何地再逢君。
詩中之感傷情懷,正是感嘆佾雲一逝,如此匆匆。但亦會有人猜測佾雲會再出,
原因正是出在「不知何地再逢君」此句。而會有如此感受,正是因為此詩是拼接而成
,上下語義,不見得可以解釋通暢。
此詩上半兩句,是出自一代文豪蘇東坡之詩。
前面拙作曾介紹過東坡先生的生平事蹟,這裡就單純介紹詩詞出處罷。
此詩名為《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
和前韻》。題目會那麼的長,是因為咱們的蘇大學士,之前也曾寫了另一首詩,題目
也是落落長;而且,詩不像詞、曲,有詞牌曲牌,題目只是補注作用,詩的題目就是
題目,所以想把題目寫多長就多長。
話語休繁,說詩由解題始,這裡「正月二十日」是元豐五年(西元1082)的正月
二十,而潘郭二生是蘇軾到黃州之後認識的新朋友,名潘大臨、郭遘。蘇學士與好友
出門踏青,又到了去年曾到之處,故云「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去年也到過
此處,也作一詩,詩名《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
莊院》,同樣的,也是題目落落長。所謂「乃和前韻」是指之前這首詩用什麼韻,今
年新做的這首也跟著用什麼韻。去年所做的《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這首用的是平聲魂
韻,所以《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這首用的也同樣是魂韻。
《乃和前韻》此詩曰: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東風未肯入東門」一句是說,黃州城中尚無春天景色,因此才需騎馬共尋往日
曾遊訪的景點。「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正說明:我們這些人的今年重
來,是像秋鴻般的有信。鴻,是雁鳥一類鳥禽。而那些已逝的往事, 卻有如春夢一般
,全無留下半點痕跡。「釅」音ㄧㄢˋ,有濃,味厚之意。白酒三杯味道濃厚,在這
些野老的談笑薰陶之下,酒已溫好了。蘇學士說,已經約定好了年年都要有這樣的聚
會,希望老友不要把我調離黃州啊。「招魂」是指宋玉的《招魂》,曰:「乃下招曰
:魂兮歸來!」。
這裡重點是「事如春夢」句。事如春夢了無痕,常用來感傷歡樂往事的如煙如夢
,重覓捕捉無處,惟留給人無限的倦戀懷思。此句蘊藏著無限的感嘆,尤以貶謫黃州
的東坡而言,貶謫此處實非他所願,總有滿腔報負,也只能化為令人同情的詩篇了。
悼詩的後半兩句,出自五代詞人韋莊的作品。
韋莊(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曾家陷黃巢兵亂,身困重圍,又為病
困。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陽,著「秦婦吟」一篇,內有一聯「內庫燒為錦繡
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爾後公卿亦多垂訝,莊乃諱之,時人稱為「秦婦吟秀才」。
遍遊杭州、蘇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宣宗開祐四年(907年)唐亡,王建於蜀
稱帝,一切開國制度,多出莊手。官至吏部侍郎,拜平章事。韋詞收入花間集者47首
,收入全唐詩附詞者52首。
韋莊這首詩名為《衢州江上別李秀才》,詩云:
千山紅樹萬山雲,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離歌兩行淚,更知何地再逢君。
這首詩由景入情,先寫江上所見風景,再抒發心中不捨之情。「曛」音ㄒㄩㄣ,
意思是黃昏時刻。江邊峰巒疊翠,樹紅乃是秋季,秋天總會引起詩人的諸多離愁,把
酒言別,可是又不知該如何話別,因此相看良久天都快黃昏了。只有彈奏離別歌曲,
淚流滿面,再來見面又不知道是何時何地了。
「更知」是說怎知道,又怎麼知道何地會再與你相逢。君,當然指的是李秀才。
這裡劇中改為「不知」當然比較口語了些,但比起原作的意在言外,少了一些意境。
總的來說,佾雲的死,有點像是編劇把舊角色拖出來祭旗,以求新戲上檔大紅大
紫的感受。一個老腳色,不求他順利被收,但也別收的草率,這大概是戲迷的微薄要
求。只是在風起雲湧中如此醒目的腳色,再來似乎無所作為,卻又草草被收,怎不令
人唏噓呢?
※本文同時發表於批兔個版。
--
╔══◣Υ◢ ═╭╮══ telnet://ptt2.cc════════════════╦╗
║酒 ◥ Ψ ◤︵(※)︵ ╬╣
║心 ◢◣◢◣︹φ︹)╲ 自然就是美 傾聽‧自然之美 ║
║分 ◥██◤≧﹏≦★ └NB_HERITAGE 世界 Σ文化遺產 ║
╠說 ◥◤ ︶酒\ (/╭* └ˇWineofheart 蘭陵 ◎正妹之路,不由分說! ║
╚╩═ ◥◤ ═╰|═╰╯══════════════════════════╝
--
Tags:
布袋戲
All Comments

By Isabella
at 2006-06-23T05:46
at 2006-06-23T05:46

By Joseph
at 2006-06-26T01:54
at 2006-06-26T01:54

By Adele
at 2006-06-26T17:31
at 2006-06-26T17:31

By Robert
at 2006-07-01T11:05
at 2006-07-01T11:05

By Joe
at 2006-07-04T13:54
at 2006-07-04T13:54

By Sarah
at 2006-07-06T13:28
at 2006-07-06T13:28

By Necoo
at 2006-07-08T18:26
at 2006-07-08T18:26

By Kama
at 2006-07-13T10:37
at 2006-07-13T10:37

By Delia
at 2006-07-17T04:10
at 2006-07-17T04:10

By Iris
at 2006-07-18T18:50
at 2006-07-18T18:50

By Yedda
at 2006-07-22T01:58
at 2006-07-22T01:58

By Rachel
at 2006-07-24T13:50
at 2006-07-24T13:50

By James
at 2006-07-28T10:19
at 2006-07-28T10:19
Related Posts
華麗無雙的龍宿大人~

By Gilbert
at 2006-06-22T22:53
at 2006-06-22T22:53
奇像版見五殺(3)

By Yuri
at 2006-06-22T21:25
at 2006-06-22T21:25
奇像版見五殺(2)

By Oliver
at 2006-06-22T00:33
at 2006-06-22T00:33
奇像版見五殺(1)

By Ivy
at 2006-06-21T23:33
at 2006-06-21T23:33
Re: 請問霹靂中較為經典的茶道之論

By Ida
at 2006-06-21T23:03
at 2006-06-21T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