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路上的真愛旅程 - 電影

By Kumar
at 2009-02-15T15:34
at 2009-02-15T15:34
Table of Contents
為什麼給普雷,因為這是一部拍得相當好,導與演都是戲精,無可挑剔,但是會
讓人看了心情很不好的電影,基於我認為電影還是要看得開心比較好,所以兩相
抵銷變成普雷。
故事的時間軸採用跳躍手法,兩人一開始搭訕認識後就直接跳到已經結婚七年,
再用一些回想與敘述來倒敘過去,把時間軸拉平回來,故事是這樣的:
法蘭克從搬磚工人做起,在要轉行為櫃台收銀員時,搭訕認識了上過演員班的愛
波。兩個人都認為他們與眾不同,但是兩個人都「懷才不遇」。
法蘭克很明顯的是那種削尖了頭一直往上爬的「有為青年」,在短短的時間中,
明明對電腦一無所知,卻很快進入電腦公司,成為行銷企劃人員,而他與愛波很
快有了第一個小孩,為了讓小孩有更好的生活環境,也或許為了買比較便宜的房
子,他們來到郊區。
房地產仲介婆婆(當年還不算婆婆,不過就這樣說吧)第一眼就很喜歡他們,婆
婆手上的物件中有一件她最喜歡的,位於「革命路」的特選房子,她常常保留直
到她覺得配得上它的客戶出現,婆婆帶著他們去看房子,沿路經過低社經地位區
(所以其實革命路也沒高到哪去,只是比最低階高一級這樣),然後到了革命路
上,看那棟「可愛」的房子。
坐在後座的愛波此時的心情是很興奮的,想到能住進這樣的房子展開新生活,她
似乎雀躍了起來了。
但是當他們生了第二個小孩,法蘭克一直呆在他覺得上司很鳥工作很遜同事都很
沒前途的位置,愛波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七年下來,一切都開始變調。
導火線是愛波參與的劇團首映大失敗,受到這樣的打擊,兩人開始一連串的吵
架,這是故事的開始。之後的劇情就暫且不說了。
不妨先尖銳一點說,或說,用「約翰觀點」來說話吧!
其實問題的癥結是:法蘭克是有才能的、特別的,但是他迷失方向中;相對的,
愛波則是沒有才能的,除了長相以外並不特別的,但是她不想接受這樣的自己。
愛波的一生都在逃避平庸。愛上法蘭克,因為他特別;當她初搬到革命路上時,
雖然導演只用一個鏡頭帶過,但是臉上洋溢著展開新生活的喜悅之情,換句不好
聽的話說,就是她很開心逃離了舊的平庸生活,進入「新世界」;參與劇團,也
是想要不平凡;而要搬到巴黎,更是逃避平庸的極致想法。
但是平庸的本質就是她自己,也就是說愛波只是一直在逃避自己的人生,逃避自
我只會徒勞。搬到革命路後,日子又變平庸,參與劇團也失敗,去巴黎呢?其實
劇中所有人,包括後來的法蘭克都明示暗示了:那不是個好主意。鄰居忠告最徹
底:「巴黎有的我們都有。」也就是說,巴黎與美國其實是無異的,最重要的是
愛波永遠是愛波,愛波到巴黎後,她會馬上又陷入平庸困境。
問題的癥結在於兩人都不了解自己,特別的法蘭克不認為自己特別,平庸的愛波
卻老是認為自己很特別。
但是事情突然有了戲劇性的變化,由於愛波的荒謬主意,使得法蘭克覺得自己特
別了起來,覺得自己特別的法蘭克,開始做特別的事,結果,他的隨意亂搞,完
全釋放出了他原有的才華,導致他獲得老闆賞識。
這時候問題就加重了,兩人之間的斷裂開始了。
繼續用「約翰觀點」來說話。
法蘭克與愛波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喜愛自欺欺人,或愛以犧牲者自居,把自己
的願望解釋成是為對方著想,這點導致了最後的悲劇。
當愛波決定去巴黎時,她說服法蘭克的理由是她想讓法蘭克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雖然這樣說,但是她真正的理由是自己想逃避平庸。
很巧又不幸的,法蘭克竟然接著就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那就是加入公司的核心
真空管主機銷售團隊,這對他來說是既又挑戰性又有一展長才機會的最適工作,
而且他在一聽到時內心也馬上就明白這點。
但是,法蘭克想用來說服愛波留下來的理由卻是:因為愛波懷孕了,他需要更高
的薪水。雖然這樣說,但是其實他想做這份工作根本無關薪水,而是那句「機會
若不把握,有一天醒來你會發現自己怎麼變成二流人物」完全命中他的要害。
愛波卻被他矇在鼓李,她氣得認為法蘭克只是甘於平凡,她認為,法蘭克要的只
是有妻有子有房有工作,這樣一般人會稱羨的價值,就滿足了,直到最後不可挽
回時,愛波才理解到說,其實這個新工作非常適合法蘭克,甚至法蘭克對它充滿
期待與熱情,他根本不是「甘於平凡」。
但為何最後愛波還要把小孩拿掉?
如果認為,她以為把小孩拿掉就可以去巴黎,那也把愛波看的太膚淺了點,她雖
然常常很自我中心,但還沒有那麼愚昧。她在「最後的早餐」中,已經明白法蘭
克最適合的地方就是這裡,不是巴黎,法蘭克已經找到了他的方向,他已經特別
了。
如果認為,愛波想藉此自殺,那也不用大費周張,更簡單的自殺方式多得很。再
說,從她對流血不止,以及叫救護車時的反應來看,愛波並不想尋死。
如果認為,愛波是想懲罰法蘭克,那也低估了愛波對他的愛,愛波在最後還給法
蘭克一個溫馨的早晨才去執行有生命風險的墮胎,就是考慮到自己有可能會出事
(雖然她同時也認為應該不會),有這樣的關懷,怎會要故意懲罰法蘭克。
所以為什麼愛波要決定把小孩拿掉,真的是個謎,不過,我想前一天晚上,兩人
爭吵時,法蘭克所說的:「我也不想要這個小孩。」是關鍵因素。
說真的,他們兩個都不喜歡小孩,「最後的早餐」上法蘭克還覺得小孩都不在真
好。愛波更不用說,她心情不好時還會直接飆小孩(真的是個不好的媽媽XD),
法蘭克氣話說愛波想把小孩搞掉去過夢幻生活,這說得太過份,但是愛波不喜歡
小孩,也不想要小孩,倒是事實。
如果自己已經不想要,法蘭克也不想要,那這小孩還生下來養做什麼呢?如約翰
所說:「很慶幸我不是妳肚子裡的那個小孩。」指得不是她後來會把小孩墮掉,
而是這個小孩的出生既不被祝福也沒有意義。
所以愛波選擇把小孩拿掉,她雖然無法讓自己不平庸,但至少可以不要讓小孩生
下來過著不幸的生活。
諷刺的是,愛波死後,法蘭克變得非常關愛僅存的兩個孩子,這是因為把對愛波
的愛投射在他們身上的緣故。
真愛旅程這部片在細部與對每個人物的描繪都極其深入,以藝術成就來說真的是
無話可說,但是觀影時,尤其愛波與法蘭克吵架時,那很真實的負面情緒爆發,
真的讓人感覺很不舒服,觀賞這部片時,要有點心理準備,如果是想看電影娛樂
的話,那就千萬不要選擇這部片,看完多半心情會不好的。
--
http://plamc.pixnet.net/blog
--
讓人看了心情很不好的電影,基於我認為電影還是要看得開心比較好,所以兩相
抵銷變成普雷。
故事的時間軸採用跳躍手法,兩人一開始搭訕認識後就直接跳到已經結婚七年,
再用一些回想與敘述來倒敘過去,把時間軸拉平回來,故事是這樣的:
法蘭克從搬磚工人做起,在要轉行為櫃台收銀員時,搭訕認識了上過演員班的愛
波。兩個人都認為他們與眾不同,但是兩個人都「懷才不遇」。
法蘭克很明顯的是那種削尖了頭一直往上爬的「有為青年」,在短短的時間中,
明明對電腦一無所知,卻很快進入電腦公司,成為行銷企劃人員,而他與愛波很
快有了第一個小孩,為了讓小孩有更好的生活環境,也或許為了買比較便宜的房
子,他們來到郊區。
房地產仲介婆婆(當年還不算婆婆,不過就這樣說吧)第一眼就很喜歡他們,婆
婆手上的物件中有一件她最喜歡的,位於「革命路」的特選房子,她常常保留直
到她覺得配得上它的客戶出現,婆婆帶著他們去看房子,沿路經過低社經地位區
(所以其實革命路也沒高到哪去,只是比最低階高一級這樣),然後到了革命路
上,看那棟「可愛」的房子。
坐在後座的愛波此時的心情是很興奮的,想到能住進這樣的房子展開新生活,她
似乎雀躍了起來了。
但是當他們生了第二個小孩,法蘭克一直呆在他覺得上司很鳥工作很遜同事都很
沒前途的位置,愛波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七年下來,一切都開始變調。
導火線是愛波參與的劇團首映大失敗,受到這樣的打擊,兩人開始一連串的吵
架,這是故事的開始。之後的劇情就暫且不說了。
不妨先尖銳一點說,或說,用「約翰觀點」來說話吧!
其實問題的癥結是:法蘭克是有才能的、特別的,但是他迷失方向中;相對的,
愛波則是沒有才能的,除了長相以外並不特別的,但是她不想接受這樣的自己。
愛波的一生都在逃避平庸。愛上法蘭克,因為他特別;當她初搬到革命路上時,
雖然導演只用一個鏡頭帶過,但是臉上洋溢著展開新生活的喜悅之情,換句不好
聽的話說,就是她很開心逃離了舊的平庸生活,進入「新世界」;參與劇團,也
是想要不平凡;而要搬到巴黎,更是逃避平庸的極致想法。
但是平庸的本質就是她自己,也就是說愛波只是一直在逃避自己的人生,逃避自
我只會徒勞。搬到革命路後,日子又變平庸,參與劇團也失敗,去巴黎呢?其實
劇中所有人,包括後來的法蘭克都明示暗示了:那不是個好主意。鄰居忠告最徹
底:「巴黎有的我們都有。」也就是說,巴黎與美國其實是無異的,最重要的是
愛波永遠是愛波,愛波到巴黎後,她會馬上又陷入平庸困境。
問題的癥結在於兩人都不了解自己,特別的法蘭克不認為自己特別,平庸的愛波
卻老是認為自己很特別。
但是事情突然有了戲劇性的變化,由於愛波的荒謬主意,使得法蘭克覺得自己特
別了起來,覺得自己特別的法蘭克,開始做特別的事,結果,他的隨意亂搞,完
全釋放出了他原有的才華,導致他獲得老闆賞識。
這時候問題就加重了,兩人之間的斷裂開始了。
繼續用「約翰觀點」來說話。
法蘭克與愛波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喜愛自欺欺人,或愛以犧牲者自居,把自己
的願望解釋成是為對方著想,這點導致了最後的悲劇。
當愛波決定去巴黎時,她說服法蘭克的理由是她想讓法蘭克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雖然這樣說,但是她真正的理由是自己想逃避平庸。
很巧又不幸的,法蘭克竟然接著就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那就是加入公司的核心
真空管主機銷售團隊,這對他來說是既又挑戰性又有一展長才機會的最適工作,
而且他在一聽到時內心也馬上就明白這點。
但是,法蘭克想用來說服愛波留下來的理由卻是:因為愛波懷孕了,他需要更高
的薪水。雖然這樣說,但是其實他想做這份工作根本無關薪水,而是那句「機會
若不把握,有一天醒來你會發現自己怎麼變成二流人物」完全命中他的要害。
愛波卻被他矇在鼓李,她氣得認為法蘭克只是甘於平凡,她認為,法蘭克要的只
是有妻有子有房有工作,這樣一般人會稱羨的價值,就滿足了,直到最後不可挽
回時,愛波才理解到說,其實這個新工作非常適合法蘭克,甚至法蘭克對它充滿
期待與熱情,他根本不是「甘於平凡」。
但為何最後愛波還要把小孩拿掉?
如果認為,她以為把小孩拿掉就可以去巴黎,那也把愛波看的太膚淺了點,她雖
然常常很自我中心,但還沒有那麼愚昧。她在「最後的早餐」中,已經明白法蘭
克最適合的地方就是這裡,不是巴黎,法蘭克已經找到了他的方向,他已經特別
了。
如果認為,愛波想藉此自殺,那也不用大費周張,更簡單的自殺方式多得很。再
說,從她對流血不止,以及叫救護車時的反應來看,愛波並不想尋死。
如果認為,愛波是想懲罰法蘭克,那也低估了愛波對他的愛,愛波在最後還給法
蘭克一個溫馨的早晨才去執行有生命風險的墮胎,就是考慮到自己有可能會出事
(雖然她同時也認為應該不會),有這樣的關懷,怎會要故意懲罰法蘭克。
所以為什麼愛波要決定把小孩拿掉,真的是個謎,不過,我想前一天晚上,兩人
爭吵時,法蘭克所說的:「我也不想要這個小孩。」是關鍵因素。
說真的,他們兩個都不喜歡小孩,「最後的早餐」上法蘭克還覺得小孩都不在真
好。愛波更不用說,她心情不好時還會直接飆小孩(真的是個不好的媽媽XD),
法蘭克氣話說愛波想把小孩搞掉去過夢幻生活,這說得太過份,但是愛波不喜歡
小孩,也不想要小孩,倒是事實。
如果自己已經不想要,法蘭克也不想要,那這小孩還生下來養做什麼呢?如約翰
所說:「很慶幸我不是妳肚子裡的那個小孩。」指得不是她後來會把小孩墮掉,
而是這個小孩的出生既不被祝福也沒有意義。
所以愛波選擇把小孩拿掉,她雖然無法讓自己不平庸,但至少可以不要讓小孩生
下來過著不幸的生活。
諷刺的是,愛波死後,法蘭克變得非常關愛僅存的兩個孩子,這是因為把對愛波
的愛投射在他們身上的緣故。
真愛旅程這部片在細部與對每個人物的描繪都極其深入,以藝術成就來說真的是
無話可說,但是觀影時,尤其愛波與法蘭克吵架時,那很真實的負面情緒爆發,
真的讓人感覺很不舒服,觀賞這部片時,要有點心理準備,如果是想看電影娛樂
的話,那就千萬不要選擇這部片,看完多半心情會不好的。
--
http://plamc.pixnet.net/blog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Odelette
at 2009-02-16T00:38
at 2009-02-16T00:38

By Ursula
at 2009-02-20T16:02
at 2009-02-20T16:02

By Rae
at 2009-02-22T02:40
at 2009-02-22T02:40

By Yuri
at 2009-02-26T19:04
at 2009-02-26T19:04

By Olga
at 2009-03-01T03:05
at 2009-03-01T03:05

By Olivia
at 2009-03-05T17:46
at 2009-03-05T17:46

By Aaliyah
at 2009-03-06T00:33
at 2009-03-06T00:33

By Brianna
at 2009-03-09T22:19
at 2009-03-09T22:19

By Elizabeth
at 2009-03-12T10:27
at 2009-03-12T10:27

By Ingrid
at 2009-03-14T20:59
at 2009-03-14T20:59

By Jack
at 2009-03-15T08:17
at 2009-03-15T08:17

By Quintina
at 2009-03-19T11:41
at 2009-03-19T11:41

By Zora
at 2009-03-24T01:04
at 2009-03-24T01:04

By Megan
at 2009-03-28T00:12
at 2009-03-28T00:12

By Emily
at 2009-03-29T09:04
at 2009-03-29T09:04

By Edward Lewis
at 2009-04-01T09:57
at 2009-04-01T09:57

By Carol
at 2009-04-01T14:21
at 2009-04-01T14:21

By Mia
at 2009-04-04T14:58
at 2009-04-04T14:58

By Agatha
at 2009-04-04T22:29
at 2009-04-04T22:29

By Jessica
at 2009-04-07T01:19
at 2009-04-07T01:19

By Faithe
at 2009-04-10T12:29
at 2009-04-10T12:29

By Selena
at 2009-04-10T23:38
at 2009-04-10T23:38

By Michael
at 2009-04-11T13:37
at 2009-04-11T13:37

By Jessica
at 2009-04-15T15:10
at 2009-04-15T15:10

By Freda
at 2009-04-19T09:00
at 2009-04-19T09:00

By Dinah
at 2009-04-22T09:14
at 2009-04-22T09:14

By Donna
at 2009-04-24T06:14
at 2009-04-24T06:14

By Kumar
at 2009-04-24T20:33
at 2009-04-24T20:33

By Aaliyah
at 2009-04-27T18:05
at 2009-04-27T18:05

By Callum
at 2009-04-30T10:00
at 2009-04-30T10:00

By Yuri
at 2009-05-03T18:56
at 2009-05-03T18:56

By Xanthe
at 2009-05-07T03:51
at 2009-05-07T03:51

By Kristin
at 2009-05-09T22:12
at 2009-05-09T22:12

By Daniel
at 2009-05-10T19:35
at 2009-05-10T19:35

By Kyle
at 2009-05-12T09:40
at 2009-05-12T09:40

By Isla
at 2009-05-14T14:08
at 2009-05-14T14:08

By Callum
at 2009-05-17T19:59
at 2009-05-17T19:59

By Christine
at 2009-05-18T21:33
at 2009-05-18T21:33

By Todd Johnson
at 2009-05-22T15:11
at 2009-05-22T15:11

By Belly
at 2009-05-26T07:16
at 2009-05-26T07:16

By Kristin
at 2009-05-27T21:20
at 2009-05-27T21:20

By Doris
at 2009-05-31T21:20
at 2009-05-31T21:20

By Genevieve
at 2009-06-01T21:27
at 2009-06-01T21:27

By Selena
at 2009-06-05T03:46
at 2009-06-05T03:46

By Susan
at 2009-06-09T02:55
at 2009-06-09T02:55

By Gary
at 2009-06-09T16:06
at 2009-06-09T16:06

By Belly
at 2009-06-12T06:12
at 2009-06-12T06:12
Related Posts
談《記憶拼圖》:歷史是騙人的東西

By Ivy
at 2009-02-15T13:51
at 2009-02-15T13:51
【Shooters(狙擊封鎖線)】劣評

By Harry
at 2009-02-15T09:46
at 2009-02-15T09:46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內含神奇特效解析圖片)

By Kyle
at 2009-02-15T07:23
at 2009-02-15T07:23
我看《行動代號:Valkrie》。

By Rosalind
at 2009-02-13T23:44
at 2009-02-13T23:44
李奧納多與海灘

By Jack
at 2009-02-12T22:21
at 2009-02-12T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