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的困獸之鬥 - 香港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9-10-02T18:43
at 2009-10-02T18:43
Table of Contents
2009-10-02 旺報 【記者楊慈郁/綜合報導】
香港一直是華人地區最大的電影工廠,如今香港電影所面臨的困境,或正代表香港文化如
何在「獨立」與「融合」之間創新的問題。
香港電影從60年代中的青春片,70年代的功夫片,到80年代中的新藝城喜劇。70年
代初,李小龍電影掀起中國功夫片熱潮,將香港電影打進國際市場。隨著1973年李小龍的
逝世,港片又陷入低潮,到1979年新浪潮的崛起,才改變香港電影的困局。
如今,香港電影最大的困境在於如何維持港片特色,卻又能打入大陸廣大市場,以
求收支平衡甚至大賣。
例如:籌備10年,耗資1.9億港元的《新宿事件》,最終就因「有損海外華人形象
」,加上導演爾冬陞及製片公司不願意刪減劇中的暴力情節,失去在大陸上映的機會。這
對甫屆百年的香港電影而言,頗似《新宿事件》中的影像,為尋求出路,在做著困獸之鬥
。
東南亞市場萎縮 搶大陸市場
香港《明報》指出,早期港片沒有大陸市場。不是大陸觀眾不愛看港片,而是錢收
不回來。80年代中旬開始,逐漸有許多港片選擇到大陸取景,不是為了合拍,也非為打開
大陸市場,是因為大陸是個理想的大片場,且人工及物資便宜,比成本不斷高漲的香港更
適合拍戲。
然而,近年港片在東南亞的傳統市場萎縮,過往的侵權剝削港片收入的大陸,儼然
成為港片賴以生存的主要市場。
大陸由工場變市場,這20多年來的變遷,香港電影人無法適應的便被淘汰。然而,
近年香港製片人也漸漸瞭解,港片要想在大陸市場重獲新生,不能只是遷就、迎合大陸觀
眾,維持本身特色才是港片立足大陸的成功之道。
新宿事件 反映中港關係
香港導演爾冬陞今年新作《新宿事件》中的情節,講述1990年代初,中國偷渡潮興
起,一群飄泊異鄉的中國人在日本的遭遇,貧窮、卑微、無奈、暴力、犯罪、互相殘殺,
直至破滅的尋夢之旅。
《旺角黑夜》之後,爾冬陞繼續關注「移民」。黑道與黑道、警與匪之間,透露著
邊緣人群的苦與樂、掙扎與扭曲,人性和社會的灰暗,絕境中的身分追問。在香港,對於
「香港人」和「中國人」身分的追問,是香港97回歸前後,港片中一個普遍隱含的意象,
《新宿事件》呈現的身分屬於後者。
功夫片 奠定港片地位
《南風窗》指出,5、60年代是國、粵語片起飛的時期,其中由40年代末到60年代
中更是粵語片的盛產期。戰後到50年代是香港電影蓬勃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在70年代,以
李小龍系列電影為代表的功夫影片迅速的打開了海外市場,將中國的傳統國粹武術帶向國
際。
香港電影在二次大戰後迅速復興,1949年後漸趨蓬勃。1949年後大批大陸的電影工
作者因政治及經濟理由紛紛南下,在香港設電影廠,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攝國、粵語片,使
香港成為中國南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加上星、馬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港,以及
香港原有被美、日、歐電影文化所帶來的衝擊,香港電影才逐漸成熟。
港片蛻變浪潮
50年代 萌芽期
粵語片為了迎合普羅大眾,推出不少廉價娛樂且粗製濫造電影;以劇曲片為例,很
多電影只有一個簡陋布景,整套電影均在這布景前完成。
60年代 高產量
60年代是香港電影產量最高的年代,這時香港工商業開始蓬勃,粵語電影也從反映
社會民生的寫實片,轉為新興中產階級背景的喜劇與愛情文藝片,林鳳、陳寶珠、蕭芳芳
、謝賢等成為偶像。
70年代 功夫熱
李小龍搭配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崛起,在70年代初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
唐山大兄》(1971)到《精武門》及《猛龍過江》,讓李小龍進軍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
影事業的神話。然1973年李小龍驟然辭世,功夫片熱潮因此未能延續。
80年代 喜劇潮
80年代香港影壇百花齊放。新藝城將傳統粵語喜劇加上荷里活(好萊塢)式包裝,
令人耳目一新。洪金寶、袁和平等以殭屍、茅山術為題材,加入喜劇元素的靈幻喜劇曾成
為賣座保證。1986年吳宇森導演、周潤發主演的《英雄本色》成為票房冠軍後,引起爭拍
同類影片的熱潮。
90年代 系列片
90年代初《黃飛鴻》等動作片、《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等武俠片和《跛豪》等人
物傳記片興起,到中期《古惑仔》系列賣座。
21世紀 故事性
21世紀,大部份香港電影均有電影公司資助,加上2004年香港與大陸簽訂兩岸緊密
經濟伙伴關係協定(CEPA)後受惠。《少林足球》、《長江七號》等票房一路飆高。《功
夫》也為港片打入國際。
沒有黑暗與邊緣 就不香港了
香港電影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因為香港是整個大中華地區最先接觸電影的地方。幾十年
來,香港一直是第三大電影工業基地(僅次於好萊塢和寶萊塢)和第二大電影出口地。近
年,中港兩地為破解香港電影困境,決定交融雙方的銀色血液。
CEPA落實 港片不再是進口片
2004年大陸、香港,雙方簽訂CEPA有關放寬香港電影進入大陸市場的限制。一時香
港電影界充滿希望,認為香港電影從此將走出谷底。
香港《新報》報導,港產片雖然不再被列為大陸進口片,無須受配額限制,但要進
入大陸市場,依然要通過內容審批及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引進。某些港產片便由於內容題
材問題而不獲批准,例如《放.逐》、《江湖》等;又或者必須經過刪剪修改才獲通過,
例如《長恨歌》、《黑社會》等。正如香港導演陳可辛指出,港產片要打入大陸市場,題
材往往是最大的問題。
回歸後 形成強烈香港意識
香港是典型的移民地區,關注「新移民」一直是香港導演的影片重點。80年代,隨
著香港回歸大陸的提出和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開始形成強烈的「香港意識」。到了回歸
之後,文化歸屬上的認同感與政治身分上的排斥感,又使得香港電影中充滿對「中國人和
香港人身分」的搖擺與困惑。
港片一直強調濃重的「香港本土意識」。講求創新與實惠,敬重道義和正氣的嶺南
文化,與強調自由、理性與實用的英美文化的多元混合,使得香港電影既強調品牌和包裝
,在內容上又體現出平民化和草根性特色,創作上也比較自由。香港的電影,類型其實很
多元化,但不管文藝片或商業片,都以關注犯罪、邊緣人的電影為多。
縱使是政治命題和命運感觀,也多以警匪片呈現,最典型的莫過於杜琪峰的《黑社
會》系列,記述被操縱的龍頭老大選舉。而邊緣人群無非是犯罪分子、小混混、妓女、新
移民。因此香港廟街、旺角、九龍城寨等邊緣人群居住地,也成了香港警匪電影中的符號
。
無厘頭港片 受大陸人民喜愛
在票房上,警匪片也獲得可觀回報。與大陸在警匪片上一味的「揚善懲惡」、「黑
白分明」,缺乏懸念和反映城市邊緣人題材的電影相比,暴力、情色、詼諧、無厘頭的香
港警匪片,很合大陸人的口味。
但是,每當香港電影要在大陸播映,涉及大陸及中國人海外形象的內容,常常遭遇
電檢禁令,使得其獨立精神大打折扣。如偷竊、詐騙、販毒,生活在東京邊緣的中國移民
為了生存不擇手段,成為當地人眼中的低等人群,內部又互相殘害。這些帶有「中國人劣
根性」的表達,就是《新宿事件》最終無緣在大陸上映的原因之一。
政治寓意 屢遭大陸禁映
當年,周潤發進軍好萊塢時曾拍過一部反映紐約華人犯罪集團的電影《再戰邊緣》
,該片同樣因「醜化華人形象」而未能在大陸上映。杜琪峰的《黑社會》系列,也由於隱
含其中的政治寓意,不是被剪就是被禁。
據《南風窗》報導,「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對回歸大陸後的香港「黑社會」而
言,不再是浪漫的想像,而是殘酷的現實。現在,杜琪峰、爾冬陞、陳果等還經常被冠以
堅持道地港片的精神,只因為他們並沒有失去那些基本元素,意即沒有黑暗、沒有邊緣,
就「不香港」了。
改拍大成本片 不見票房保證
然而許多香港電影人卻不得不放棄「香港精神」。以今年推出的《女人不壞》和《
金錢帝國》這兩部片來看,徐克放棄了他擅長的江湖兒女情,拍起了北京的現代都市愛情
搞笑題材,而王晶還簡單地停留在以前的小成本黑幫片階段。
《金錢帝國》則是將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前後的故事,再重拍了一遍,在片頭還特別
聲明那是「發生在1997年回歸之前的事」。而今年銀河映射推出的《PTU──同袍》也由
於在內容模式上單調重複,幾無創新,其反應也不熱烈。
近年,為搶進大陸市場,香港電影走向大成本路線。成功者如陳可辛的《投名狀》
和《葉問》,前者主題仍具有「港片」色彩,兄弟鬩牆、官匪勾結;後者則延續了武打片
,類似《黃飛鴻》系列。但多數如《赤壁》、《墨攻》、《見龍卸甲》、《江山美人》等
,淪為與大陸「假大空」的大片一樣,花了大筆鈔票外,還浪費了許多好演員,在大陸票
房並不亮眼。
至於中港兩地合拍的警匪片,若要保持「港片特色」能夠出色,在目前體制下,是
比較難了。這或許正是目前諸多針對香港電影「已經死掉或者正死在路上」批評的聚焦所
在:或者放棄自己擅長的,一味地迎合大陸市場;或者停留在90年代初的水準之上,故步
自封、簡單重複。
香港電影所面臨的困境,或正代表香港文化如何在「獨立」與「融合」之間創新的
問題。
--
香港一直是華人地區最大的電影工廠,如今香港電影所面臨的困境,或正代表香港文化如
何在「獨立」與「融合」之間創新的問題。
香港電影從60年代中的青春片,70年代的功夫片,到80年代中的新藝城喜劇。70年
代初,李小龍電影掀起中國功夫片熱潮,將香港電影打進國際市場。隨著1973年李小龍的
逝世,港片又陷入低潮,到1979年新浪潮的崛起,才改變香港電影的困局。
如今,香港電影最大的困境在於如何維持港片特色,卻又能打入大陸廣大市場,以
求收支平衡甚至大賣。
例如:籌備10年,耗資1.9億港元的《新宿事件》,最終就因「有損海外華人形象
」,加上導演爾冬陞及製片公司不願意刪減劇中的暴力情節,失去在大陸上映的機會。這
對甫屆百年的香港電影而言,頗似《新宿事件》中的影像,為尋求出路,在做著困獸之鬥
。
東南亞市場萎縮 搶大陸市場
香港《明報》指出,早期港片沒有大陸市場。不是大陸觀眾不愛看港片,而是錢收
不回來。80年代中旬開始,逐漸有許多港片選擇到大陸取景,不是為了合拍,也非為打開
大陸市場,是因為大陸是個理想的大片場,且人工及物資便宜,比成本不斷高漲的香港更
適合拍戲。
然而,近年港片在東南亞的傳統市場萎縮,過往的侵權剝削港片收入的大陸,儼然
成為港片賴以生存的主要市場。
大陸由工場變市場,這20多年來的變遷,香港電影人無法適應的便被淘汰。然而,
近年香港製片人也漸漸瞭解,港片要想在大陸市場重獲新生,不能只是遷就、迎合大陸觀
眾,維持本身特色才是港片立足大陸的成功之道。
新宿事件 反映中港關係
香港導演爾冬陞今年新作《新宿事件》中的情節,講述1990年代初,中國偷渡潮興
起,一群飄泊異鄉的中國人在日本的遭遇,貧窮、卑微、無奈、暴力、犯罪、互相殘殺,
直至破滅的尋夢之旅。
《旺角黑夜》之後,爾冬陞繼續關注「移民」。黑道與黑道、警與匪之間,透露著
邊緣人群的苦與樂、掙扎與扭曲,人性和社會的灰暗,絕境中的身分追問。在香港,對於
「香港人」和「中國人」身分的追問,是香港97回歸前後,港片中一個普遍隱含的意象,
《新宿事件》呈現的身分屬於後者。
功夫片 奠定港片地位
《南風窗》指出,5、60年代是國、粵語片起飛的時期,其中由40年代末到60年代
中更是粵語片的盛產期。戰後到50年代是香港電影蓬勃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在70年代,以
李小龍系列電影為代表的功夫影片迅速的打開了海外市場,將中國的傳統國粹武術帶向國
際。
香港電影在二次大戰後迅速復興,1949年後漸趨蓬勃。1949年後大批大陸的電影工
作者因政治及經濟理由紛紛南下,在香港設電影廠,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攝國、粵語片,使
香港成為中國南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加上星、馬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港,以及
香港原有被美、日、歐電影文化所帶來的衝擊,香港電影才逐漸成熟。
港片蛻變浪潮
50年代 萌芽期
粵語片為了迎合普羅大眾,推出不少廉價娛樂且粗製濫造電影;以劇曲片為例,很
多電影只有一個簡陋布景,整套電影均在這布景前完成。
60年代 高產量
60年代是香港電影產量最高的年代,這時香港工商業開始蓬勃,粵語電影也從反映
社會民生的寫實片,轉為新興中產階級背景的喜劇與愛情文藝片,林鳳、陳寶珠、蕭芳芳
、謝賢等成為偶像。
70年代 功夫熱
李小龍搭配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崛起,在70年代初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
唐山大兄》(1971)到《精武門》及《猛龍過江》,讓李小龍進軍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
影事業的神話。然1973年李小龍驟然辭世,功夫片熱潮因此未能延續。
80年代 喜劇潮
80年代香港影壇百花齊放。新藝城將傳統粵語喜劇加上荷里活(好萊塢)式包裝,
令人耳目一新。洪金寶、袁和平等以殭屍、茅山術為題材,加入喜劇元素的靈幻喜劇曾成
為賣座保證。1986年吳宇森導演、周潤發主演的《英雄本色》成為票房冠軍後,引起爭拍
同類影片的熱潮。
90年代 系列片
90年代初《黃飛鴻》等動作片、《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等武俠片和《跛豪》等人
物傳記片興起,到中期《古惑仔》系列賣座。
21世紀 故事性
21世紀,大部份香港電影均有電影公司資助,加上2004年香港與大陸簽訂兩岸緊密
經濟伙伴關係協定(CEPA)後受惠。《少林足球》、《長江七號》等票房一路飆高。《功
夫》也為港片打入國際。
沒有黑暗與邊緣 就不香港了
香港電影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因為香港是整個大中華地區最先接觸電影的地方。幾十年
來,香港一直是第三大電影工業基地(僅次於好萊塢和寶萊塢)和第二大電影出口地。近
年,中港兩地為破解香港電影困境,決定交融雙方的銀色血液。
CEPA落實 港片不再是進口片
2004年大陸、香港,雙方簽訂CEPA有關放寬香港電影進入大陸市場的限制。一時香
港電影界充滿希望,認為香港電影從此將走出谷底。
香港《新報》報導,港產片雖然不再被列為大陸進口片,無須受配額限制,但要進
入大陸市場,依然要通過內容審批及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引進。某些港產片便由於內容題
材問題而不獲批准,例如《放.逐》、《江湖》等;又或者必須經過刪剪修改才獲通過,
例如《長恨歌》、《黑社會》等。正如香港導演陳可辛指出,港產片要打入大陸市場,題
材往往是最大的問題。
回歸後 形成強烈香港意識
香港是典型的移民地區,關注「新移民」一直是香港導演的影片重點。80年代,隨
著香港回歸大陸的提出和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開始形成強烈的「香港意識」。到了回歸
之後,文化歸屬上的認同感與政治身分上的排斥感,又使得香港電影中充滿對「中國人和
香港人身分」的搖擺與困惑。
港片一直強調濃重的「香港本土意識」。講求創新與實惠,敬重道義和正氣的嶺南
文化,與強調自由、理性與實用的英美文化的多元混合,使得香港電影既強調品牌和包裝
,在內容上又體現出平民化和草根性特色,創作上也比較自由。香港的電影,類型其實很
多元化,但不管文藝片或商業片,都以關注犯罪、邊緣人的電影為多。
縱使是政治命題和命運感觀,也多以警匪片呈現,最典型的莫過於杜琪峰的《黑社
會》系列,記述被操縱的龍頭老大選舉。而邊緣人群無非是犯罪分子、小混混、妓女、新
移民。因此香港廟街、旺角、九龍城寨等邊緣人群居住地,也成了香港警匪電影中的符號
。
無厘頭港片 受大陸人民喜愛
在票房上,警匪片也獲得可觀回報。與大陸在警匪片上一味的「揚善懲惡」、「黑
白分明」,缺乏懸念和反映城市邊緣人題材的電影相比,暴力、情色、詼諧、無厘頭的香
港警匪片,很合大陸人的口味。
但是,每當香港電影要在大陸播映,涉及大陸及中國人海外形象的內容,常常遭遇
電檢禁令,使得其獨立精神大打折扣。如偷竊、詐騙、販毒,生活在東京邊緣的中國移民
為了生存不擇手段,成為當地人眼中的低等人群,內部又互相殘害。這些帶有「中國人劣
根性」的表達,就是《新宿事件》最終無緣在大陸上映的原因之一。
政治寓意 屢遭大陸禁映
當年,周潤發進軍好萊塢時曾拍過一部反映紐約華人犯罪集團的電影《再戰邊緣》
,該片同樣因「醜化華人形象」而未能在大陸上映。杜琪峰的《黑社會》系列,也由於隱
含其中的政治寓意,不是被剪就是被禁。
據《南風窗》報導,「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對回歸大陸後的香港「黑社會」而
言,不再是浪漫的想像,而是殘酷的現實。現在,杜琪峰、爾冬陞、陳果等還經常被冠以
堅持道地港片的精神,只因為他們並沒有失去那些基本元素,意即沒有黑暗、沒有邊緣,
就「不香港」了。
改拍大成本片 不見票房保證
然而許多香港電影人卻不得不放棄「香港精神」。以今年推出的《女人不壞》和《
金錢帝國》這兩部片來看,徐克放棄了他擅長的江湖兒女情,拍起了北京的現代都市愛情
搞笑題材,而王晶還簡單地停留在以前的小成本黑幫片階段。
《金錢帝國》則是將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前後的故事,再重拍了一遍,在片頭還特別
聲明那是「發生在1997年回歸之前的事」。而今年銀河映射推出的《PTU──同袍》也由
於在內容模式上單調重複,幾無創新,其反應也不熱烈。
近年,為搶進大陸市場,香港電影走向大成本路線。成功者如陳可辛的《投名狀》
和《葉問》,前者主題仍具有「港片」色彩,兄弟鬩牆、官匪勾結;後者則延續了武打片
,類似《黃飛鴻》系列。但多數如《赤壁》、《墨攻》、《見龍卸甲》、《江山美人》等
,淪為與大陸「假大空」的大片一樣,花了大筆鈔票外,還浪費了許多好演員,在大陸票
房並不亮眼。
至於中港兩地合拍的警匪片,若要保持「港片特色」能夠出色,在目前體制下,是
比較難了。這或許正是目前諸多針對香港電影「已經死掉或者正死在路上」批評的聚焦所
在:或者放棄自己擅長的,一味地迎合大陸市場;或者停留在90年代初的水準之上,故步
自封、簡單重複。
香港電影所面臨的困境,或正代表香港文化如何在「獨立」與「融合」之間創新的
問題。
--
Tags:
香港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請問一下一段最佳損友的音效
By Steve
at 2009-10-02T14:25
at 2009-10-02T14:25
我愛捲毛!!!!!
By Yuri
at 2009-10-02T08:16
at 2009-10-02T08:16
這些影片要在哪裡買呢???
By Donna
at 2009-10-02T07:36
at 2009-10-02T07:36
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
By Emily
at 2009-10-02T03:10
at 2009-10-02T03:10
第四台不播的片?
By Doris
at 2009-10-01T21:46
at 2009-10-01T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