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川荷爾摩中的舞蹈 - 日本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1-10-16T14:27

Table of Contents

就是在神社前,菅原社長帶領所有男性社員所跳,來取悅式神,讓祂們認可的那段舞蹈。
前篇文章是寫迎神舞,也提到應該不是這個社團中才有的舞,不然階梯下的楠木不會聽到
上面傳來的唱歌聲音,還能跟著一起哼唱起舞的~~

稍微查了一下來源,還真的是歷史悠久,起碼有40年以上的懷舊老歌。更特別的,這是首
廣告曲,某個名牌服飾的主題曲,YOUTUBE查有一堆資料。以下是相關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Y8rqjlGec&NR=1 (大阪小姐,1968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NOnBikPNnE&NR=1 (弘田三枝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bpEKsjLj5c&NR=1 (懷念的C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TKr9NyUNjg&NR=1 (1980年代)

電影中的舞蹈,可以看出不少阿哥哥的舞蹈動作,大概就可以猜出是流行於那個年代的
。那為何會有這段舞蹈??推測應該是原作萬城目學過去求學時代所接觸並喜歡的,多多
少少會把過去生活所遭遇的,搬入小說劇情內(原作是京都大學法學系畢業的)。

本人對於追溯歌曲來源還蠻有興趣的,過去也曾撰寫過一些有關台灣歌曲的日本來源文
章(http://jollybighead2.pixnet.net/blog/category/1772005),所以多多少少有些
音樂敏感度在。除非是專業人士,否則每個人喜歡的歌曲典型,應該都是青春期就建立
的,所以大概可以推測,原作者萬城目學,應該也是那種喜歡老歌的典型,因為阿哥哥
流行的年代,是作者出身的年代,是早十年流行的舞到模式。

以上就是關於那段音樂舞蹈的內容,接下來補充前篇對於楠木正成的說明~~

的確是我弄錯了,大楠公是南北朝時期的人物,不是足利幕府的開創者,但還是有所關
聯。因為他死後,足利幕府就再也沒有強力勢力阻止其成立。而且也因為楠木滅了前一
個幕府--源賴朝的鎌倉幕府,才有足利幕府出現的可能。

楠木在日本是被譽為軍神,比上杉謙信這位軍神還早很多。用現在的術語來說,是個
標準的保皇派~~

最後來段栗山千明在影片中的剪輯片段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3LyT-uDwyI&feature=related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逆轉裁判確定實寫電影化(官網出來了)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1-10-16T02:48
※ [本文轉錄自 NDS 看板 #1EcTJ57A ] 作者: kouc (人生阿...) 看板: NDS 標題: Re: [情報] 逆轉裁判確定實寫電影化(官網出來了) 時間: Sun Oct 16 02:45:23 2011 不知道是不是該發在這裡...也算是跟NDS有關吧...不妥的話請告知 演 ...

《惡人》(無雷)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1-10-15T02:14
圖文完整版:http://blog.xuite.net/jessiewalker/jessie/52794984 (無音樂) (我把書和電影的評論一起寫。) 電影版《惡人》由大獲好評執導《扶桑花女孩》的韓裔日籍導演李相日 拍攝,導演一字不差的呈現了吉田修一筆下的每一個角色和場景,強烈 地感受到電影工作團隊 ...

鴨川荷爾摩 (捏它)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1-10-14T03:08
看完了豐臣公主,加上很久之前就看完的鹿男與奈良,當下決定要把關西三部曲補完。 看完才知道,原來這部片沒有在臺灣上映,這是太可惜了,因為這真的是三部曲中最有 趣,改編後最具備商業價值的影片!!!!!! 跟豐臣與鹿男兩片一樣,看這部片前最好有相關的歷史地理文化常識,會比較容易理解 ,為何劇情會這樣演。或者應該說 ...

豐臣公主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1-10-13T22:10
※ 引述《bearhead (熊頭)》之銘言: : 今天剛剛好看到博客來66折的就是豐臣公主!!!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6201 : 還沒看過小說的快衝吧~ : 如果要說電影哪裡贏小說 : 大概就是兩個熟男對 ...

豐臣公主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1-10-12T19:09
雷 雷 雷 雷 雷 今日撥空去看了這部萬城目學作品中,我認為拍攝成電影更能讓觀眾體會到劇中人民的感 受的作品。然而,該說是太過期待帶來的失落感呢?還是說電影本身的問題呢?每位觀眾 對於本作觀看的理由跟感想不同,以下就我自己對於本作的觀後感進行敘述,內容或許部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