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潘達斯奈基 - 歐美

By Hardy
at 2019-01-03T11:06
at 2019-01-03T11:06
Table of Contents
可以,這很黑鏡
這是一部刻意仿互動式遊戲作出來的電影
但要稱它互動式電影嗎?感覺路徑寫的還不夠多
創作者很有野心,想開展一個次世代的娛樂方式
但是內容實在太短,剛開始就結束了
頂多只能給他2.5/5顆星
優點的話,互動式影片的作法的確很新穎
而且他不只是走單純的2選1,錯了重新來過路線
上一輪的經歷,會對下一輪的史戴芬造成影響
譬如說最開頭頭選擇是否要接受老闆提議
你若是,會直接進壞結局,公司強勢介入的遊戲拿了0/5顆星
重新來過時,進公司與柯林的對話就會改變
史戴芬也會神奇的知道柯林的遊戲哪裡出了問題
這些橋段就是在明示不僅觀眾在經歷嘗試和錯誤的過程
史戴芬也一樣會在失敗中留下經驗
後續還有被老爸拖去找醫師時
乖乖照辦跟跑去找柯林的分支
我第一次選了找柯林,結局都不好
給我重來機會時,當然就跑去找醫生了
可是卻會在和醫生談話的時候
不斷想起嗑藥跳樓路線柯林的話語
並改變主角的行動路線
當你選擇要不要服藥時,選項是"丟掉"跟"沖掉"
假如你從來沒找過柯林,會有吃藥選項
(然後進結局,沒有用心做出來的遊戲,2.5/5顆星)
當然也不會開啟P.A.C路線
這樣的分歧路線,算是在互動式遊戲的框架中做出了一些創新
以我淺薄的見聞來說,還沒玩過這種設計的互動式遊戲
多半是選擇了不同選項後,就走向不同的分歧路線
每條路線彼此獨立,互不干涉
但此作的缺點也就在這邊
因為每個分歧有互相干涉的可能
導致在短短的故事裡,就要拍出很多分歧路線
(這就是影片長度達到300分鐘的原因)
但偏偏不是每個分歧的差別都很大
也不是每個分歧都有對其他路線造成影響
造成觀眾剛嘗到這互動方式的甜頭
影片內容就被玩完了
而觀眾看似有2選1的權力,其實當你開始2選1的時候
就已經陷入了創作者設計的框架中
就像進了迷宮的白老鼠,但這個迷宮卻沒有出口
一個結局走完,又讓觀眾選擇要不要重來
而觀眾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多半會選擇重來
到了最後,到底是觀眾在玩史戴芬
還是潘達斯奈基在玩觀眾呢?
就像史戴芬一樣,你唯一逃脫的方式
只有破壞電腦(關掉Netflix)
否則就是陷入無限輪迴
(聽說玩過6個結局以後,就會停了,但我還沒試過)
所以,勇敢的罵聲"神經病"
然後關掉Netflix,大概就是最好的結局了XD
--
總結,這是一個在結構設計上蠻有新意的互動式作品
只是支線路徑不夠豐富(要達到好玩的程度,可能要拍600分鐘的內容)
有時也會出現前言不對後語的狀況
(我有次重跑沒找柯林,沒被植入PAC的概念
做遊戲時卻還是沒頭沒腦的突然加入了政府陰謀論)
感覺創作者只起了個頭,卻沒有資源好好做完
(還是被公司強勢介入了呢?)
2.5/5顆星算是很中肯的評價
想想要拿5星得付出的代價...
好吧,2.5顆星我勉強能接受
(晚上應該還會再玩一次,看看重複選擇同樣的錯誤(如跳樓)
會不會出現不一樣的發展,但之後應該就不會想再玩了XD)
--
這是一部刻意仿互動式遊戲作出來的電影
但要稱它互動式電影嗎?感覺路徑寫的還不夠多
創作者很有野心,想開展一個次世代的娛樂方式
但是內容實在太短,剛開始就結束了
頂多只能給他2.5/5顆星
優點的話,互動式影片的作法的確很新穎
而且他不只是走單純的2選1,錯了重新來過路線
上一輪的經歷,會對下一輪的史戴芬造成影響
譬如說最開頭頭選擇是否要接受老闆提議
你若是,會直接進壞結局,公司強勢介入的遊戲拿了0/5顆星
重新來過時,進公司與柯林的對話就會改變
史戴芬也會神奇的知道柯林的遊戲哪裡出了問題
這些橋段就是在明示不僅觀眾在經歷嘗試和錯誤的過程
史戴芬也一樣會在失敗中留下經驗
後續還有被老爸拖去找醫師時
乖乖照辦跟跑去找柯林的分支
我第一次選了找柯林,結局都不好
給我重來機會時,當然就跑去找醫生了
可是卻會在和醫生談話的時候
不斷想起嗑藥跳樓路線柯林的話語
並改變主角的行動路線
當你選擇要不要服藥時,選項是"丟掉"跟"沖掉"
假如你從來沒找過柯林,會有吃藥選項
(然後進結局,沒有用心做出來的遊戲,2.5/5顆星)
當然也不會開啟P.A.C路線
這樣的分歧路線,算是在互動式遊戲的框架中做出了一些創新
以我淺薄的見聞來說,還沒玩過這種設計的互動式遊戲
多半是選擇了不同選項後,就走向不同的分歧路線
每條路線彼此獨立,互不干涉
但此作的缺點也就在這邊
因為每個分歧有互相干涉的可能
導致在短短的故事裡,就要拍出很多分歧路線
(這就是影片長度達到300分鐘的原因)
但偏偏不是每個分歧的差別都很大
也不是每個分歧都有對其他路線造成影響
造成觀眾剛嘗到這互動方式的甜頭
影片內容就被玩完了
而觀眾看似有2選1的權力,其實當你開始2選1的時候
就已經陷入了創作者設計的框架中
就像進了迷宮的白老鼠,但這個迷宮卻沒有出口
一個結局走完,又讓觀眾選擇要不要重來
而觀眾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多半會選擇重來
到了最後,到底是觀眾在玩史戴芬
還是潘達斯奈基在玩觀眾呢?
就像史戴芬一樣,你唯一逃脫的方式
只有破壞電腦(關掉Netflix)
否則就是陷入無限輪迴
(聽說玩過6個結局以後,就會停了,但我還沒試過)
所以,勇敢的罵聲"神經病"
然後關掉Netflix,大概就是最好的結局了XD
--
總結,這是一個在結構設計上蠻有新意的互動式作品
只是支線路徑不夠豐富(要達到好玩的程度,可能要拍600分鐘的內容)
有時也會出現前言不對後語的狀況
(我有次重跑沒找柯林,沒被植入PAC的概念
做遊戲時卻還是沒頭沒腦的突然加入了政府陰謀論)
感覺創作者只起了個頭,卻沒有資源好好做完
(還是被公司強勢介入了呢?)
2.5/5顆星算是很中肯的評價
想想要拿5星得付出的代價...
好吧,2.5顆星我勉強能接受
(晚上應該還會再玩一次,看看重複選擇同樣的錯誤(如跳樓)
會不會出現不一樣的發展,但之後應該就不會想再玩了XD)
--
Tags:
歐美
All Comments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1-05T15:20
at 2019-01-05T15:20

By Hedwig
at 2019-01-06T10:28
at 2019-01-06T10:28

By Andy
at 2019-01-11T00:28
at 2019-01-11T00:28

By Elvira
at 2019-01-12T01:40
at 2019-01-12T01:40

By Zanna
at 2019-01-12T16:41
at 2019-01-12T16:41

By Tom
at 2019-01-13T14:49
at 2019-01-13T14:49

By Hedda
at 2019-01-14T23:25
at 2019-01-14T23:25

By Ula
at 2019-01-17T22:07
at 2019-01-17T22:07

By Frederica
at 2019-01-19T10:57
at 2019-01-19T10:57

By Elma
at 2019-01-23T11:37
at 2019-01-23T11:37

By Selena
at 2019-01-26T20:03
at 2019-01-26T20:03

By Enid
at 2019-01-31T11:47
at 2019-01-31T11:47

By Odelette
at 2019-02-01T03:03
at 2019-02-01T03:03

By George
at 2019-02-01T13:29
at 2019-02-01T13:29

By George
at 2019-02-06T05:51
at 2019-02-06T05:51

By Blanche
at 2019-02-06T23:58
at 2019-02-06T23:58

By Edith
at 2019-02-08T06:47
at 2019-02-08T06:47

By Blanche
at 2019-02-10T15:42
at 2019-02-10T15:42

By Zora
at 2019-02-14T22:20
at 2019-02-14T22:20

By Megan
at 2019-02-15T05:13
at 2019-02-15T05:13

By Erin
at 2019-02-15T08:05
at 2019-02-15T08:05

By David
at 2019-02-17T17:19
at 2019-02-17T17:19
Related Posts
Black Mirror S4E01 主角錯了嗎?

By Leila
at 2019-01-03T00:33
at 2019-01-03T00:33
BCS/絕命律師幾個小問題 -----雷-----

By Sandy
at 2019-01-02T18:08
at 2019-01-02T18:08
Derry Girls 北愛少女 S1

By Suhail Hany
at 2019-01-02T17:33
at 2019-01-02T17:33
我們的父輩 第一季

By Ula
at 2019-01-02T15:06
at 2019-01-02T15:06
波特萊爾大遇險 S3

By Dinah
at 2019-01-02T13:41
at 2019-01-02T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