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S02E02 (有雷)-有關時事的一些思考 - 歐美

By Olga
at 2016-03-29T03:27
at 2016-03-29T03:27
Table of Contents
打這篇心得的情緒是很沉重的
黑鏡是部很強的影集,不管是劇本或者帶給觀眾思考的議題都是
今天發生了一件慘劇,剛好讓我聯想到白熊這集
以下心得有雷,還請斟酌
也希望各位版友對於我提到的想法,可以在理性、不觸犯板規的情況下交流討論
(如果礙於板規,也歡迎直接到我的網誌討論)
謝謝
網誌連結:
http://shanoops.blogspot.tw/2016/03/black-mirrorwhithe-bear.html
---心得開始---
這是一篇有感而發的心得文。
《白熊》是黑鏡系列中公認數一數二黑暗的一集,描述維多莉亞醒來,發現自己身處不明
的房間內,失去所有記憶,只剩下一個小女孩的影像不斷在腦中徘徊,她於是認為這個小
女孩可能是自己的女兒。
虛弱的她走到外頭,發現許多人拿著手機對她拍,卻對她的求救不聞不問;此時一群戴著
動物面具的獵人開始攻擊維多莉亞,不管她如何哀求,群眾依然無動於衷。
跟維多莉亞一樣的倖存者──傑姆與達明把她救起,但達明卻在途中被獵人殺死;傑姆告
訴維多莉亞,是一個叫『白熊』的信號塔發出暗示,把人們催眠變成這樣,而他們是少數
不受影響的人,卻也因此受到獵人的追殺,雖然仍弄不清楚背後的陰謀,但他們決定前往
摧毀信號塔。
來到位在信號塔的決戰,就在獵人們重重包圍維多莉亞跟傑姆時,牆壁突然倒塌,原來信
號塔裡的一切都只是佈景,他們其實是在舞台上表演,獵人們把維多莉亞綁起來,表示表
演再次全滿落幕。
獵人頭子巴克斯隨後告訴她真正的事實:維多利亞一直響起的小女孩叫傑邁瑪,維多利亞
跟未婚夫伊恩把她綁架到樹林裡並虐殺,過程中維多莉亞一直用手機拍攝;因為傑邁瑪的
白色泰迪熊掉在案發地點附近,後來這起案件被稱作『白熊』。
當他們被警方逮捕後,伊恩在獄中自殺,維多莉亞則被判刑,每天被洗去記憶,並在獵人
們的安排下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追殺、逃亡、面對群眾審判;最後畫面帶到獵人們,原來他
們是『白熊正義公園』的員工,而那些冷漠的群眾便是美日參觀的遊客,他們歡欣鼓舞地
準備下一次遊園行程,準備一次見證維多莉亞的罪惡。
今日的事情讓我想起這集的內容。
黑鏡系列藉故事說道理的意味十分明顯,也是引人反思的一部影集,正巧不巧,這一集裡
面問的問題,正跟目前的時事非常契合。
在此先不討論複雜的教育、治安或者醫療問題,而是簡單、我們從小聽到大的──正義。
好吧,其實是最難的問題。
當文明社會中,出現了我們難以理解、超脫常理的殘酷兇手時,我們的法律要怎麼對待他
們?我們是否可以忽視人權,利用他們作為『教化』的工具?
進一步問,在這個名為『正義』的遊樂園裡,上演這一齣追殺戲碼的意義是什麼?是要以
牙還牙、讓兇手體驗與被害人同樣的痛苦?讓民眾參與,究竟是預防教育,告誡大家不能
犯罪,或者只是古老的遊街示眾,讓慎怒的群眾在獵巫過程得到發洩?
劇尾不論是正義公園的員工,或者遊園民眾,在言談間已經不把維多莉亞當人,而是當成
主題園區的一個設施,一個表演項目,嘻笑間銀幕前的觀眾不禁納悶,這個公園所謂的正
義到底是什麼?而在群眾期盼、歡呼下反覆不斷地虐待犯人,到頭來又彌補了什麼了?
更深入一點我們還可以思索,所謂刑罰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讓憤怒群眾的心理得到
宣洩、懲罰犯人的過錯,或者還有教育社會、矯正改過的目的?
反觀回現實裡的事情,當媒體、名人們瘋狂貼上各種標籤,不斷把兇手妖魔化、與『正常
人』作切割時,我們是否也該想想:易地而處,在同樣的環境下我們也可能變成相同的人
呢?
「我並不在乎你將我送回精神病院,蝙蝠......高登已經瘋了,我已證明我的想法,我證
明了其他人和我是相同的。只需要一個糟糕的一天,最理性的人也能成為瘋子。而這也就
是這個世界與我的距離──糟糕的一天。」
這是《The Killing Joke》這部漫畫中,小丑對蝙蝠俠所說的話,這個故事也被諾蘭當成
《黑暗騎士》的參考,解釋了他把哈維‧丹特腐化成為雙面人,並企圖摧毀蝙蝠俠信念的
理由──小丑只想證明,經歷同樣的慘劇、同樣糟糕的一天後,再高尚的人也會變成跟他
樣的瘋子。
關於這篇故事的介紹在此,是當初北捷殺人事件時八卦版的一篇文章:
Re: [問卦] 有沒有蝙蝠俠裡小丑的家庭的八卦?
https://disp.cc/b/163-7I29
回到黑鏡中我們也能發現,被洗去記憶的維多莉亞可說是個善良的人,她會保護同伴、拯
救需要幫助的人,並在聽聞了自己曾犯下的罪刑後感到痛苦萬分。
或許她就跟台下的民眾一樣、就跟公園裡的員工一樣,甚至跟銀幕前的你我一樣,只是個
循規蹈矩的百姓,但是造化弄人,她經歷了『糟糕的一天』,就變成了大家口中泯滅人性
的女魔頭。
確實罪犯需要被懲罰,但在憤怒的情緒過後我們也可以思考,這些想對犯罪者處以極刑的
想法,到底是對正義的追求,或者只是情感上需要發洩?
當我們急著貼上標籤、把犯人與常人切割開時,我們到底是在保護社會的安寧,還是只是
讓更多人往『糟糕的一天』又靠近了一步?
--
黑鏡是部很強的影集,不管是劇本或者帶給觀眾思考的議題都是
今天發生了一件慘劇,剛好讓我聯想到白熊這集
以下心得有雷,還請斟酌
也希望各位版友對於我提到的想法,可以在理性、不觸犯板規的情況下交流討論
(如果礙於板規,也歡迎直接到我的網誌討論)
謝謝
網誌連結:
http://shanoops.blogspot.tw/2016/03/black-mirrorwhithe-bear.html
---心得開始---
這是一篇有感而發的心得文。
《白熊》是黑鏡系列中公認數一數二黑暗的一集,描述維多莉亞醒來,發現自己身處不明
的房間內,失去所有記憶,只剩下一個小女孩的影像不斷在腦中徘徊,她於是認為這個小
女孩可能是自己的女兒。
虛弱的她走到外頭,發現許多人拿著手機對她拍,卻對她的求救不聞不問;此時一群戴著
動物面具的獵人開始攻擊維多莉亞,不管她如何哀求,群眾依然無動於衷。
跟維多莉亞一樣的倖存者──傑姆與達明把她救起,但達明卻在途中被獵人殺死;傑姆告
訴維多莉亞,是一個叫『白熊』的信號塔發出暗示,把人們催眠變成這樣,而他們是少數
不受影響的人,卻也因此受到獵人的追殺,雖然仍弄不清楚背後的陰謀,但他們決定前往
摧毀信號塔。
來到位在信號塔的決戰,就在獵人們重重包圍維多莉亞跟傑姆時,牆壁突然倒塌,原來信
號塔裡的一切都只是佈景,他們其實是在舞台上表演,獵人們把維多莉亞綁起來,表示表
演再次全滿落幕。
獵人頭子巴克斯隨後告訴她真正的事實:維多利亞一直響起的小女孩叫傑邁瑪,維多利亞
跟未婚夫伊恩把她綁架到樹林裡並虐殺,過程中維多莉亞一直用手機拍攝;因為傑邁瑪的
白色泰迪熊掉在案發地點附近,後來這起案件被稱作『白熊』。
當他們被警方逮捕後,伊恩在獄中自殺,維多莉亞則被判刑,每天被洗去記憶,並在獵人
們的安排下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追殺、逃亡、面對群眾審判;最後畫面帶到獵人們,原來他
們是『白熊正義公園』的員工,而那些冷漠的群眾便是美日參觀的遊客,他們歡欣鼓舞地
準備下一次遊園行程,準備一次見證維多莉亞的罪惡。
今日的事情讓我想起這集的內容。
黑鏡系列藉故事說道理的意味十分明顯,也是引人反思的一部影集,正巧不巧,這一集裡
面問的問題,正跟目前的時事非常契合。
在此先不討論複雜的教育、治安或者醫療問題,而是簡單、我們從小聽到大的──正義。
好吧,其實是最難的問題。
當文明社會中,出現了我們難以理解、超脫常理的殘酷兇手時,我們的法律要怎麼對待他
們?我們是否可以忽視人權,利用他們作為『教化』的工具?
進一步問,在這個名為『正義』的遊樂園裡,上演這一齣追殺戲碼的意義是什麼?是要以
牙還牙、讓兇手體驗與被害人同樣的痛苦?讓民眾參與,究竟是預防教育,告誡大家不能
犯罪,或者只是古老的遊街示眾,讓慎怒的群眾在獵巫過程得到發洩?
劇尾不論是正義公園的員工,或者遊園民眾,在言談間已經不把維多莉亞當人,而是當成
主題園區的一個設施,一個表演項目,嘻笑間銀幕前的觀眾不禁納悶,這個公園所謂的正
義到底是什麼?而在群眾期盼、歡呼下反覆不斷地虐待犯人,到頭來又彌補了什麼了?
更深入一點我們還可以思索,所謂刑罰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讓憤怒群眾的心理得到
宣洩、懲罰犯人的過錯,或者還有教育社會、矯正改過的目的?
反觀回現實裡的事情,當媒體、名人們瘋狂貼上各種標籤,不斷把兇手妖魔化、與『正常
人』作切割時,我們是否也該想想:易地而處,在同樣的環境下我們也可能變成相同的人
呢?
「我並不在乎你將我送回精神病院,蝙蝠......高登已經瘋了,我已證明我的想法,我證
明了其他人和我是相同的。只需要一個糟糕的一天,最理性的人也能成為瘋子。而這也就
是這個世界與我的距離──糟糕的一天。」
這是《The Killing Joke》這部漫畫中,小丑對蝙蝠俠所說的話,這個故事也被諾蘭當成
《黑暗騎士》的參考,解釋了他把哈維‧丹特腐化成為雙面人,並企圖摧毀蝙蝠俠信念的
理由──小丑只想證明,經歷同樣的慘劇、同樣糟糕的一天後,再高尚的人也會變成跟他
樣的瘋子。
關於這篇故事的介紹在此,是當初北捷殺人事件時八卦版的一篇文章:
Re: [問卦] 有沒有蝙蝠俠裡小丑的家庭的八卦?
https://disp.cc/b/163-7I29
回到黑鏡中我們也能發現,被洗去記憶的維多莉亞可說是個善良的人,她會保護同伴、拯
救需要幫助的人,並在聽聞了自己曾犯下的罪刑後感到痛苦萬分。
或許她就跟台下的民眾一樣、就跟公園裡的員工一樣,甚至跟銀幕前的你我一樣,只是個
循規蹈矩的百姓,但是造化弄人,她經歷了『糟糕的一天』,就變成了大家口中泯滅人性
的女魔頭。
確實罪犯需要被懲罰,但在憤怒的情緒過後我們也可以思考,這些想對犯罪者處以極刑的
想法,到底是對正義的追求,或者只是情感上需要發洩?
當我們急著貼上標籤、把犯人與常人切割開時,我們到底是在保護社會的安寧,還是只是
讓更多人往『糟糕的一天』又靠近了一步?
--
Tags:
歐美
All Comments

By Joe
at 2016-04-02T11:21
at 2016-04-02T11:21

By Wallis
at 2016-04-04T23:11
at 2016-04-04T23:11

By Hazel
at 2016-04-06T21:39
at 2016-04-06T21:39

By Sandy
at 2016-04-10T10:26
at 2016-04-10T10:26

By Robert
at 2016-04-15T03:27
at 2016-04-15T03:27

By Jacob
at 2016-04-18T07:06
at 2016-04-18T07:06

By Ursula
at 2016-04-22T21:14
at 2016-04-22T21:14

By Heather
at 2016-04-23T21:49
at 2016-04-23T21:49

By Rachel
at 2016-04-25T05:45
at 2016-04-25T05:45

By Victoria
at 2016-04-28T13:52
at 2016-04-28T13:52

By Margaret
at 2016-04-30T21:32
at 2016-04-30T21:32

By Andrew
at 2016-05-02T11:27
at 2016-05-02T11:27

By Callum
at 2016-05-03T08:36
at 2016-05-03T08:36

By Catherine
at 2016-05-04T07:58
at 2016-05-04T07:58

By Mary
at 2016-05-09T02:41
at 2016-05-09T02:41

By Ingrid
at 2016-05-12T12:53
at 2016-05-12T12:53

By Suhail Hany
at 2016-05-16T16:54
at 2016-05-16T16:54

By Delia
at 2016-05-18T04:14
at 2016-05-18T04:14

By Elma
at 2016-05-20T18:02
at 2016-05-20T18:02

By Jake
at 2016-05-23T07:23
at 2016-05-23T07:23

By Dora
at 2016-05-23T20:01
at 2016-05-23T20:01

By Hedda
at 2016-05-26T05:33
at 2016-05-26T05:33

By Annie
at 2016-05-28T03:54
at 2016-05-28T03:54

By Dora
at 2016-05-28T08:13
at 2016-05-28T08:13

By Rachel
at 2016-05-28T16:43
at 2016-05-28T16:43

By Anthony
at 2016-05-31T22:08
at 2016-05-31T22:08
Related Posts
Shameless S06E11

By Ula
at 2016-03-28T21:33
at 2016-03-28T21:33
The magicians魔法師S1E10

By Elvira
at 2016-03-28T20:37
at 2016-03-28T20:37
冰與火第二季疑問

By Ethan
at 2016-03-28T20:00
at 2016-03-28T20:00
很久以前HBO看到的美劇

By Vanessa
at 2016-03-28T19:39
at 2016-03-28T19:39
ARROW S4E16

By Heather
at 2016-03-28T17:00
at 2016-03-28T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