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鳥 - 舞台劇

By Megan
at 2009-11-10T01:48
at 2009-11-10T01:48
Table of Contents
黑鳥(Black Bird)
劇本:大衛.哈洛維(David Harrower)
演員:樊光耀、賀湘儀
感想:
幾次看獨幕劇的經驗,都讓我有在劇場腰酸被痛的經驗。獨幕劇沒有情景的轉換
,很容易讓人感到沉悶,因此劇本的呈現也就相當重要,音樂、燈光,完美的呈
現缺一不可。並且也需要演員有極佳的演技將觀眾可以帶離狹小的演出空間,進
入戲中的故事。
黑鳥是翻譯劇本,在國外已經演出非常多次,在台灣則是由樊光耀來演出。
這部戲很可惜的地方有幾點,首先,翻譯部份仍然顯得拗口,當我每每聽到「天
啊!」的驚呼以及感嘆,我都有種錯亂的彆扭感。劇本的翻譯是門高深的學問,
一般在創作劇本時,就要小心翼翼地注意不能讓台詞太過於文本拗口,和一般小
說創作完全不同。而「黑鳥」的翻譯很多地方依然很跳躍,不夠貼近中文的味道
。不同瓊瑤那種怪異而詭異的強烈愛情對白,「黑鳥」的對白是很文本的。
幸好,這劇本寫的真的很好,一開始我看得有點焦躁沉悶,但是隨著劇情的揭曉
,塢娜講起兩人一起私奔到海外小鎮的時候,那段的獨白寫得令人身歷其境,雖
然只是藉由獨白的呈現,卻自然而然地將觀眾引導入那15年前的時空,一個40歲
的男人跟12歲女孩在床上的姿態、在街上以為被拋棄的彷徨不安。即使翻譯還不
夠完善,使得有時產生格格不入的突兀感,但是瑕不掩瑜,確實不能掩蓋這段女
孩長達30幾分鐘獨白的力道。
加上這部戲的燈光、音樂搭配得很好,尤其燈光真的要給90分以上。藉由燈光的
轉換,給予觀眾時光錯置的感受。在公園,小女孩與男人追玩著捉迷藏,我非常
喜歡那一段,我幾乎可以想像出男人是怎麼鑽過低矮的樹林,小女孩是怎樣清脆
的笑聲,然後兩人在草地上特地披上的床單上互相愛撫、交媾。
但是,這齣戲對我而言還有一個遺憾。
就是演員的表現深度。
這段愛情是很激烈而絕望的,而在這13年的分離中,逐漸累積了消極而瘋狂的壓
抑,塢娜找到躲藏了七年的雷,從一開始有些冷靜的姿態,到後面回想過去兩人
私奔的情境,塢娜走到路上被人鄙視、甩耳光,放縱自己,連重新生活的機會都
沒有,只有不停地向下沉淪、向下沉淪…但是他仍選擇回來找生命中的第一個男
人,他對雷的情感已經超越了一般的愛情,是一種憎恨、恐懼、瘋狂、深愛、依
賴、病態融合而成的情感,他很恨雷,卻一輩子都脫離不了雷;他恨自己,但是
他無法不是自己。賀湘儀把他演得太淺了,沒有那種掏心掏肺,崩潰式的深沈演
出。
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真正愛過的人,不應該只是這樣。
塢那是整齣戲的靈魂,而雷則是襯托塢娜的另一個靈魂。
在雷說明了自己和塢娜私奔後的場景,原本已經對雷下了一個結論,兩人瘋狂在
休息室中發洩一切情緒,又哭又笑又怒,奇妙的是,劇本急轉直下,又一個小女
孩奔來和雷產生了交集。
這一段轉折簡直是神來之筆,在劇情的最後原本拉高的情緒,整個往外一扯,彷
彿被重重擊了一拳。那個女孩的出現,意義沒有辦法被清楚界定,究竟是雷終究
是個鍾愛羅莉的羅莉控罷了,還是真如他所說,他對女孩真的一絲邪念都沒有,
劇本留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
然而,又好像有那個一點的暗示…就在雷憤怒推開塢娜,追出去找小女孩,而塢
娜恐懼地拉開小女孩,在雷離開後,急忙地追出去——是不是已經在告訴觀眾,
塢娜已經明白了些什麼呢?
說到這,我還有一點覺得不滿的是,賀湘儀在最後追上雷前喊的那一聲「雷——
」,他喊的很像單純在呼喚雷,然而上網翻看其他的國家劇場演出這一段,我很
喜歡有一齣的女演員,將那聲叫名,喊得既淒厲又尖銳,簡直可以打入人的心底
,長長一聲的「雷——」加入太多的情緒,令人動容。
我覺得,那一聲的叫喊,才是真正劇本的結局。
--
Horatio!
事情是如此地不明不白,我會留下什麼樣的污名?
如果你是真心對我,請別急著到極樂世界,要忍痛活在
這殘酷的人間,述說我的故事…………
--
劇本:大衛.哈洛維(David Harrower)
演員:樊光耀、賀湘儀
感想:
幾次看獨幕劇的經驗,都讓我有在劇場腰酸被痛的經驗。獨幕劇沒有情景的轉換
,很容易讓人感到沉悶,因此劇本的呈現也就相當重要,音樂、燈光,完美的呈
現缺一不可。並且也需要演員有極佳的演技將觀眾可以帶離狹小的演出空間,進
入戲中的故事。
黑鳥是翻譯劇本,在國外已經演出非常多次,在台灣則是由樊光耀來演出。
這部戲很可惜的地方有幾點,首先,翻譯部份仍然顯得拗口,當我每每聽到「天
啊!」的驚呼以及感嘆,我都有種錯亂的彆扭感。劇本的翻譯是門高深的學問,
一般在創作劇本時,就要小心翼翼地注意不能讓台詞太過於文本拗口,和一般小
說創作完全不同。而「黑鳥」的翻譯很多地方依然很跳躍,不夠貼近中文的味道
。不同瓊瑤那種怪異而詭異的強烈愛情對白,「黑鳥」的對白是很文本的。
幸好,這劇本寫的真的很好,一開始我看得有點焦躁沉悶,但是隨著劇情的揭曉
,塢娜講起兩人一起私奔到海外小鎮的時候,那段的獨白寫得令人身歷其境,雖
然只是藉由獨白的呈現,卻自然而然地將觀眾引導入那15年前的時空,一個40歲
的男人跟12歲女孩在床上的姿態、在街上以為被拋棄的彷徨不安。即使翻譯還不
夠完善,使得有時產生格格不入的突兀感,但是瑕不掩瑜,確實不能掩蓋這段女
孩長達30幾分鐘獨白的力道。
加上這部戲的燈光、音樂搭配得很好,尤其燈光真的要給90分以上。藉由燈光的
轉換,給予觀眾時光錯置的感受。在公園,小女孩與男人追玩著捉迷藏,我非常
喜歡那一段,我幾乎可以想像出男人是怎麼鑽過低矮的樹林,小女孩是怎樣清脆
的笑聲,然後兩人在草地上特地披上的床單上互相愛撫、交媾。
但是,這齣戲對我而言還有一個遺憾。
就是演員的表現深度。
這段愛情是很激烈而絕望的,而在這13年的分離中,逐漸累積了消極而瘋狂的壓
抑,塢娜找到躲藏了七年的雷,從一開始有些冷靜的姿態,到後面回想過去兩人
私奔的情境,塢娜走到路上被人鄙視、甩耳光,放縱自己,連重新生活的機會都
沒有,只有不停地向下沉淪、向下沉淪…但是他仍選擇回來找生命中的第一個男
人,他對雷的情感已經超越了一般的愛情,是一種憎恨、恐懼、瘋狂、深愛、依
賴、病態融合而成的情感,他很恨雷,卻一輩子都脫離不了雷;他恨自己,但是
他無法不是自己。賀湘儀把他演得太淺了,沒有那種掏心掏肺,崩潰式的深沈演
出。
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真正愛過的人,不應該只是這樣。
塢那是整齣戲的靈魂,而雷則是襯托塢娜的另一個靈魂。
在雷說明了自己和塢娜私奔後的場景,原本已經對雷下了一個結論,兩人瘋狂在
休息室中發洩一切情緒,又哭又笑又怒,奇妙的是,劇本急轉直下,又一個小女
孩奔來和雷產生了交集。
這一段轉折簡直是神來之筆,在劇情的最後原本拉高的情緒,整個往外一扯,彷
彿被重重擊了一拳。那個女孩的出現,意義沒有辦法被清楚界定,究竟是雷終究
是個鍾愛羅莉的羅莉控罷了,還是真如他所說,他對女孩真的一絲邪念都沒有,
劇本留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
然而,又好像有那個一點的暗示…就在雷憤怒推開塢娜,追出去找小女孩,而塢
娜恐懼地拉開小女孩,在雷離開後,急忙地追出去——是不是已經在告訴觀眾,
塢娜已經明白了些什麼呢?
說到這,我還有一點覺得不滿的是,賀湘儀在最後追上雷前喊的那一聲「雷——
」,他喊的很像單純在呼喚雷,然而上網翻看其他的國家劇場演出這一段,我很
喜歡有一齣的女演員,將那聲叫名,喊得既淒厲又尖銳,簡直可以打入人的心底
,長長一聲的「雷——」加入太多的情緒,令人動容。
我覺得,那一聲的叫喊,才是真正劇本的結局。
--
Horatio!
事情是如此地不明不白,我會留下什麼樣的污名?
如果你是真心對我,請別急著到極樂世界,要忍痛活在
這殘酷的人間,述說我的故事…………
--
Tags:
舞台劇
All Comments

By Freda
at 2009-11-12T08:27
at 2009-11-12T08:27

By Xanthe
at 2009-11-13T08:36
at 2009-11-13T08:36

By Yuri
at 2009-11-17T13:08
at 2009-11-17T13:08

By Annie
at 2009-11-22T12:09
at 2009-11-22T12:09

By Charlotte
at 2009-11-26T07:44
at 2009-11-26T07:44

By Agnes
at 2009-11-27T12:50
at 2009-11-27T12:50

By Christine
at 2009-11-28T13:54
at 2009-11-28T13:54
Related Posts
2009新人新視野-狂想的風景

By Regina
at 2009-11-09T17:58
at 2009-11-09T17:58
《愛情不打烊》徵演員

By Olga
at 2009-11-09T16:41
at 2009-11-09T16:41
[大陸]11/9(一)帳篷劇團海筆子--深度뤠…

By Dora
at 2009-11-09T02:58
at 2009-11-09T02:58
『太極藝術』招募幕前和幕後的儲備團員

By Quanna
at 2009-11-09T00:52
at 2009-11-09T00:52
李寶春領銜的弄臣

By Dorothy
at 2009-11-08T00:49
at 2009-11-08T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