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傳 #35薩長同盟ぜよ - 日劇

By Elizabeth
at 2010-09-02T01:08
at 2010-09-02T01:08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恕刪~先推一個:)
不過參預會議爭點還是鎖定在橫濱鎖港討論(網路資源就將大河劇中川宮邸事件的前因
後果整個『演』的很清楚,可參考看看)。至於兵庫開港課題反而是後期列侯會議討論
的重點,原因在於早在1862年幕府已派使節與英方簽定過倫敦備忘錄,依此可讓兵庫
開港開市不受安政五國條約約束,而可再推遲五年後實施(即1868年),由於已延期過一
次(又加上英公使巴夏禮在1865那一鬧XD),所以在屆期前無論如何必須拿到敕命讓兵
庫開港實現,否則締約國政府將不信任大君政府方履約誠意,這也就是慶喜在列侯會議
為何會這麼想在期限前主導議題通過,且不願薩摩藉此相要脅從中以『赦免長州』為交
換條件(否則大久保將以65年孝明天皇所持反對理由,遊說在朝公卿抵制這次開港,這
部分我忘記是哪部大河有提到)。
其實兩次會議的失敗還是取決於慶喜與久光對政權運作的認知上,在慶喜認為行政權來
自於大政委任、事權專一於幕政以及外籓公議輿論諮詢等設計才能解救國難(水戶學有
句名諺:『幕府尊皇室,則諸侯崇幕府;諸侯崇幕府,則卿大夫敬諸侯。夫然後上下相
保,萬邦協和』);而薩摩早在幕府老中阿部正弘主政、藩主齊彬當政以來就存有雄藩
共議思維藉以漸進成為所謂的公議政體制度,並不全然認定與幕府存有主從關係。
這也可以從橫濱鎖港議題上就可一窺一二:早在參預會議前夕薩摩居然可以由家臣高崎
豬太郎藉由金錢等影響力一一疏通近衛忠熙、中川宮甚至是慶喜的從兄弟關白二條齊敬
要求從其薩方主張,而慶喜還是由老中酒井雅樂頭忠績提醒才知道薩摩的私下運作竟然
到這般田地,這種由下而上先射箭後畫靶、事後求得幕府背書保證等操作,放諸於今日
觀察,我想任誰都無法認同這種橋事情手段!僅管慶喜剛接的後見職多半還是要靠薩摩
拉一把,且朝廷參豫的原意是在大政委任幕府的前題下,將牽涉國體等重大事項交付朝
議討論議決,但為了不願讓江戶幕閣認為他與外樣大名藉這套體制有所勾結奪權形成薩
摩方的傀儡,也看準了開港後未予以物價管控所衍生的民怨沸騰牽怒於公儀,兩害相權
之下才選擇橫濱鎖港代替幕府對攘夷的表態,藉以回應孝明天皇、江戶幕閣與民情。儘
管這樣看下來很權謀,或許這說不定就是剛情公的『尊嚴』發酵使然吧;但若非此時點
四賢侯串連對國政的過度置喙(特別是此前還無官無位的國父久光),這哪能不會讓出身
水戶的這位後見職,卯起來替幕府扮黑臉來針貶不是?
最後臨時想到一點的是:薩摩眾或許受到前後兩次會議受阻才轉向倒幕路線,但也不得
不懷疑或許是受時勢所迫導致,當時小栗忠順與西周的政改構想著實刺激到西國諸籓,
而同時間五代才助的海外報告也間接證實幕法合作推動中央集權等改革也確有其事,也
因此後來整個藩論才由觀望轉為積極倒幕(而後期慶喜河蟹掉雄籓聯合構想以及那時的
二條齊敬、中川宮等佐幕派要人相繼辭任,也真的是時機點剛好而已)。
--
不過參預會議爭點還是鎖定在橫濱鎖港討論(網路資源就將大河劇中川宮邸事件的前因
後果整個『演』的很清楚,可參考看看)。至於兵庫開港課題反而是後期列侯會議討論
的重點,原因在於早在1862年幕府已派使節與英方簽定過倫敦備忘錄,依此可讓兵庫
開港開市不受安政五國條約約束,而可再推遲五年後實施(即1868年),由於已延期過一
次(又加上英公使巴夏禮在1865那一鬧XD),所以在屆期前無論如何必須拿到敕命讓兵
庫開港實現,否則締約國政府將不信任大君政府方履約誠意,這也就是慶喜在列侯會議
為何會這麼想在期限前主導議題通過,且不願薩摩藉此相要脅從中以『赦免長州』為交
換條件(否則大久保將以65年孝明天皇所持反對理由,遊說在朝公卿抵制這次開港,這
部分我忘記是哪部大河有提到)。
其實兩次會議的失敗還是取決於慶喜與久光對政權運作的認知上,在慶喜認為行政權來
自於大政委任、事權專一於幕政以及外籓公議輿論諮詢等設計才能解救國難(水戶學有
句名諺:『幕府尊皇室,則諸侯崇幕府;諸侯崇幕府,則卿大夫敬諸侯。夫然後上下相
保,萬邦協和』);而薩摩早在幕府老中阿部正弘主政、藩主齊彬當政以來就存有雄藩
共議思維藉以漸進成為所謂的公議政體制度,並不全然認定與幕府存有主從關係。
這也可以從橫濱鎖港議題上就可一窺一二:早在參預會議前夕薩摩居然可以由家臣高崎
豬太郎藉由金錢等影響力一一疏通近衛忠熙、中川宮甚至是慶喜的從兄弟關白二條齊敬
要求從其薩方主張,而慶喜還是由老中酒井雅樂頭忠績提醒才知道薩摩的私下運作竟然
到這般田地,這種由下而上先射箭後畫靶、事後求得幕府背書保證等操作,放諸於今日
觀察,我想任誰都無法認同這種橋事情手段!僅管慶喜剛接的後見職多半還是要靠薩摩
拉一把,且朝廷參豫的原意是在大政委任幕府的前題下,將牽涉國體等重大事項交付朝
議討論議決,但為了不願讓江戶幕閣認為他與外樣大名藉這套體制有所勾結奪權形成薩
摩方的傀儡,也看準了開港後未予以物價管控所衍生的民怨沸騰牽怒於公儀,兩害相權
之下才選擇橫濱鎖港代替幕府對攘夷的表態,藉以回應孝明天皇、江戶幕閣與民情。儘
管這樣看下來很權謀,或許這說不定就是剛情公的『尊嚴』發酵使然吧;但若非此時點
四賢侯串連對國政的過度置喙(特別是此前還無官無位的國父久光),這哪能不會讓出身
水戶的這位後見職,卯起來替幕府扮黑臉來針貶不是?
最後臨時想到一點的是:薩摩眾或許受到前後兩次會議受阻才轉向倒幕路線,但也不得
不懷疑或許是受時勢所迫導致,當時小栗忠順與西周的政改構想著實刺激到西國諸籓,
而同時間五代才助的海外報告也間接證實幕法合作推動中央集權等改革也確有其事,也
因此後來整個藩論才由觀望轉為積極倒幕(而後期慶喜河蟹掉雄籓聯合構想以及那時的
二條齊敬、中川宮等佐幕派要人相繼辭任,也真的是時機點剛好而已)。
--
Tags:
日劇
All Comments

By Edith
at 2010-09-06T07:38
at 2010-09-06T07:38
Related Posts
逃亡弁護士 Ep9

By Una
at 2010-09-01T23:38
at 2010-09-01T23:38
旅館之嫁

By Delia
at 2010-09-01T22:11
at 2010-09-01T22:11
螢之光 09

By Faithe
at 2010-09-01T21:56
at 2010-09-01T21:56
女人不妥協 第二集^^

By Emily
at 2010-09-01T21:15
at 2010-09-01T21:15
《絕對零度》第三集~第四集

By Steve
at 2010-09-01T20:37
at 2010-09-01T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