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系列二〉 - 紀錄片

By Mary
at 2009-02-26T22:29
at 2009-02-26T22:29
Table of Contents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推出
思 沙 龍
2009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系列二〉
2009年2月28日(六) 在昏暗裡,燈突然亮了──台灣的政治覺醒
講者 侯孝賢 導演
主持 龍應台 作家
1230-1530 放映電影 〔悲情城市〕 導演:侯孝賢
1945年台灣光復,九份林家四兄弟,老大繼承父業做流氓,
老二被日本徵調到南洋打仗一去不回,老三從南洋回來卻發
瘋了,老四因為耳聾不必當兵以攝影為業。1947年2月27日
警察因查緝私煙,打死一婦人,「二二八事件」爆發,整個
城市悲情不止…。 本片獲義大利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530—1730 沙龍
曾經是絕對的禁忌,禁忌打開了,又成為政治權力爭奪的籌
碼,但是社會愈成熟,禁忌就愈少。在「悲情城市」這里程
碑的影片二十週年的時候,我們沈靜回首,看自己的少年時
期,也看台灣社會的一路走來。
2009年3月21日(六) 我美,我年輕,我徬徨──台灣的愛情探索
講者 林青霞 演員
主持 龍應台 作家
1330-1530放映 電影〔窗外〕 導演:宋存壽
高中女生江雁容自幼缺乏父母的關愛,卻觸犯社會禁忌,愛上
了自己的老師,面對愛情、家庭、社會三邊的矛盾衝突,該如
何抉擇…。
本片是林青霞的銀幕處女作,她以清麗可人的高中生角色,開
啟了演藝生涯,也帶動其後文藝愛情電影的高潮。但由於長
達35年的版權糾紛,終使本片始終無緣在台公開放映。
1530—1730 沙龍
七0年代,瓊瑤的愛情小說和改編的電影風靡台灣,塑造了一
整代人的「愛情觀」。是什麼樣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使「不食人
間煙火」的文藝愛情當道,使「二秦二林」成為主流電影的代
名詞?演出「窗外」的林青霞當年是一個十九歲的高中生,三
十六年之後,她以成熟的智慧回首當年的自己和台灣。
2009年4月11日(六)清貧,卑微,掙扎著長大──台灣的城鄉成長
講者 黃春明 作家
主持 龍應台 作家
1330-1530 放映 電影〔兒子的大玩偶〕導演:侯孝賢、曾壯祥、萬仁
《兒子的大玩偶》是以黃春明的小說為本的三段式電影,從小人
物的生活,描述50、60年代,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工商社會所
面臨的衝擊和價值挑戰。本片在當時曾遭密告,指片中貧窮落後
的畫面有礙台灣「國際形象」,引發爭議。後經輿論力挺,逃脫
被剪命運,使創作理念得以完整保存,是「台灣新電影」時代一
個重要註腳。
1530—1730 沙龍
「鄉土」,在何時變成了一個飽含政治撞擊力的名詞?鄉土本來
的面貌,又是什麼?在台灣經濟起飛之前和之後,鄉土發生了什
麼事情?「海角七號」裡討喜的人物,在黃春明寫實卻又悲憫的
筆下,曾有不同的呈現。從「兒子的大玩偶」到「海角七號」,
台灣的城鄉走過一條長長的曲折路。
活動地點 台北中山堂光復廳(台北市延平南路98號)地址網頁
報名資訊
電話:(02) 3322-4907 傳真:(02) 3322-4918 網路: http://www.civictaipei.org
--
思 沙 龍
2009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系列二〉
2009年2月28日(六) 在昏暗裡,燈突然亮了──台灣的政治覺醒
講者 侯孝賢 導演
主持 龍應台 作家
1230-1530 放映電影 〔悲情城市〕 導演:侯孝賢
1945年台灣光復,九份林家四兄弟,老大繼承父業做流氓,
老二被日本徵調到南洋打仗一去不回,老三從南洋回來卻發
瘋了,老四因為耳聾不必當兵以攝影為業。1947年2月27日
警察因查緝私煙,打死一婦人,「二二八事件」爆發,整個
城市悲情不止…。 本片獲義大利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530—1730 沙龍
曾經是絕對的禁忌,禁忌打開了,又成為政治權力爭奪的籌
碼,但是社會愈成熟,禁忌就愈少。在「悲情城市」這里程
碑的影片二十週年的時候,我們沈靜回首,看自己的少年時
期,也看台灣社會的一路走來。
2009年3月21日(六) 我美,我年輕,我徬徨──台灣的愛情探索
講者 林青霞 演員
主持 龍應台 作家
1330-1530放映 電影〔窗外〕 導演:宋存壽
高中女生江雁容自幼缺乏父母的關愛,卻觸犯社會禁忌,愛上
了自己的老師,面對愛情、家庭、社會三邊的矛盾衝突,該如
何抉擇…。
本片是林青霞的銀幕處女作,她以清麗可人的高中生角色,開
啟了演藝生涯,也帶動其後文藝愛情電影的高潮。但由於長
達35年的版權糾紛,終使本片始終無緣在台公開放映。
1530—1730 沙龍
七0年代,瓊瑤的愛情小說和改編的電影風靡台灣,塑造了一
整代人的「愛情觀」。是什麼樣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使「不食人
間煙火」的文藝愛情當道,使「二秦二林」成為主流電影的代
名詞?演出「窗外」的林青霞當年是一個十九歲的高中生,三
十六年之後,她以成熟的智慧回首當年的自己和台灣。
2009年4月11日(六)清貧,卑微,掙扎著長大──台灣的城鄉成長
講者 黃春明 作家
主持 龍應台 作家
1330-1530 放映 電影〔兒子的大玩偶〕導演:侯孝賢、曾壯祥、萬仁
《兒子的大玩偶》是以黃春明的小說為本的三段式電影,從小人
物的生活,描述50、60年代,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工商社會所
面臨的衝擊和價值挑戰。本片在當時曾遭密告,指片中貧窮落後
的畫面有礙台灣「國際形象」,引發爭議。後經輿論力挺,逃脫
被剪命運,使創作理念得以完整保存,是「台灣新電影」時代一
個重要註腳。
1530—1730 沙龍
「鄉土」,在何時變成了一個飽含政治撞擊力的名詞?鄉土本來
的面貌,又是什麼?在台灣經濟起飛之前和之後,鄉土發生了什
麼事情?「海角七號」裡討喜的人物,在黃春明寫實卻又悲憫的
筆下,曾有不同的呈現。從「兒子的大玩偶」到「海角七號」,
台灣的城鄉走過一條長長的曲折路。
活動地點 台北中山堂光復廳(台北市延平南路98號)地址網頁
報名資訊
電話:(02) 3322-4907 傳真:(02) 3322-4918 網路: http://www.civictaipei.org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台灣地方志影展極短篇徵選開跑 等你上網秀創意

By Bethany
at 2009-02-25T22:15
at 2009-02-25T22:15
2009台灣地方志紀錄片影展「達人講座」歡迎報名參加

By Erin
at 2009-02-25T22:08
at 2009-02-25T22:08
給生命前進的力量【搖滾吧!爺奶】

By Zenobia
at 2009-02-24T22:06
at 2009-02-24T22:06
[影評]與巴席爾跳華爾滋 郭力昕影評 (政大廣電 …

By Charlotte
at 2009-02-24T12:22
at 2009-02-24T12:22
烏干達天空下:以孩子的口說故事

By Jacob
at 2009-02-24T00:05
at 2009-02-24T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