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ducation 名媛教育 - 英國的青春成長電影 - 電影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1-01-16T06:29

Table of Contents


本片上映時我沒注意過它,最近看了 Never Let Me Go的Carey Mulligan後才回頭找出這
部來,Carey Mulligan真的是凡人面孔超人靈氣的明日新星呀!

名媛教育這個譯名,其實如果只看一半或只看預告片很容易就這樣翻譯了,還好最後沒被
教育成名媛 -不論是傳統教育的上牛津嫁好丈夫、還是像Hellen那樣穿金帶銀出入派對,
都可能是一種「名媛」;前者是Jenny非常排斥的,後者Jenny走了一遭後也發現這絕不是
她的道路。

關於 Jenny個人的心路歷程以及女性的社會狀況,前面已經有很多文章分析過,我且來從
時代劇的角度解讀一下本片。這是一部青春成長電影,但是成長的不只是 Jenny一個角色
而已,放在時代背景下看,這是英國從1950s變成1960s的成長電影。1961是個蠢蠢欲動的
時期,因為英國(或著說倫敦好了)開始重登世界文化時尚舞台的Swinging Sixties即將
到來!

其實在這之前,本來就不如法國人會享樂的英國,已經壓抑很久沒能好好享樂了。能不能
享樂和經濟很相關,英國輝煌到維多利亞時期結束後,其他國家也工業化並狹著優勢天然
資源超越英國,接下來一次大戰、大蕭條、殖民帝國漸漸瓦解、二次大戰... 1945年工黨
壓倒性擊敗邱吉爾的保守黨後,英國長期轉型為福利國家,並艱苦地實施了樽節政策,大
家好好縮衣節食努力工作期待未來。

未來在哪裡呢?就是經濟轉好後的 1960s。不過畢竟整個 1950s已經壓抑很久了,一整代
英國人其實很樸實、很保守、充滿危機意識。 Jenny爸爸說: All my life I've been
scared, I don't want you to be scared. 對六七年級的我們(不知道八年級是否也有
這種感覺)來說這句話非常熟悉,許多我們的父母都是苦過來的,含辛茹苦縮衣節食成家
立業,希望我們好好念書考大學考公務員(或嫁個公務員或有錢人)等等... 希望我們走
一條平穩的道路,不用像他們一樣擔心受怕吃苦。

1961年,沒有遭受戰火嚴重破壞的巴黎比起倫敦來恢復得更快,就在距離不遠的海峽對岸
夜夜笙歌;大戰後唯一經濟受惠蓬勃發展的美國,正在凱迪拉克的年代。這時享樂的生活
在倫敦不是沒有,只是集中在市中心西區某些角落,集中在少數有錢時尚的人身上,住在
大倫敦西部Twickenham郊區住宅的 Jenny一家人只是樸實的中產階級,距離中心的心理距
離非常遙遠,連如何接駁到陌生的 Westminster都可以讓老爸擔憂個半天。

片頭一開始就是 Jenny的學校生活加動畫,學校生活儘管嚴肅、認真、無趣,但也不至於
扼殺了 Jenny以及女同學們的創造力,他們還是從有限的來源中知道外面的世界,學習法
語儘管是嚴肅的菁英教育一環,女學生們卻拿它來開一扇窗嚮往對岸的花花世界。聽法語
歌唱片、抽煙、下課跑法式咖啡館閒聊、參加音樂性社團... 這些很簡單的娛樂,我們在
1980s-1990s的高中生活中也差不多呀,去Tower音樂城買選擇有限的英文唱片、下課跑泡
沫紅茶店、參加校內社團、酷一點的學生下課抽根煙嘗新鮮、有些看日劇的同學自學一口
流利日文... 但更酷的生活也有,都在校外,許多學生不熟悉而父母也不鼓勵去的老西區
歌廳、冰宮或新東區MTV、Karaoke等。美妙的生活對一般中學生是遙遠的存在,抱著心癢
癢的想像卻又不真的知道它有多美妙。

當David出現時,就是個活生生的Westender跑到了Twickenham,下雨天把妹的那句話,心
花怒放的Jenny可能這輩子從沒聽哪個男人這樣說過話吧!David放電還放到家裡來,初次
見面油嘴滑舌一下馬上就電倒Jenny媽媽了。雖然這部片主要演員名單沒有強調Jenny媽媽
,但對我來說她比起 Jenny爸爸更是個關鍵性的角色,因為她對有點遙遠的享樂生活一樣
充滿想像與期待,興奮地就像個青春期少女一般,這明確地點出了:本片的青春成長故事
不是專屬於 12-18青春期少女的,而是屬於跨世代1960倫敦人的,他們即將進入一個充滿
叛逆、活力與創造力的 1960s。

Jenny、同學們與Jenny媽的演出,展現了滿心嚮往的好奇心;這個好奇心也很成功地由配
樂傳達出來。本片的選樂就是那個他們嚮往的,在不遠的他方有點頹廢、不太規矩、充滿
迷魅的歌曲,猶如浪漫的拉威爾對比一味堂皇嚴肅的艾爾加一樣;新創配樂則成功地勾勒
了午後課堂中想像漫步在他方(譬如賽納河畔)陽光綠蔭下的浪漫情懷。即使是傳統保守
的 Jenny爸,他也不是頑石一顆,他只是 1950s前的典型家長,他隱隱知道有個新潮流要
發生了,但他不知道那是什麼而帶點惶恐,這時他的女兒 Jenny成為他的入門導師,從女
兒身上他一步步看見不遠處新世界的樣貌(儘管大多是 David給他們看的樣貌),也一步
步卸除心防轉為開明。

從突破枷鎖到叛逆、再回頭從花花世界中看到本真,這是個不論中外不論任何時代都有的
時代過渡期特色。1960s的Swinging London絕對有它的內涵,許多種族解放、性解放、媒
體解禁、前衛文化、反戰思想都在這背景下孕育了出來,這些是花花世界令人感到踏實的
美好。但當花花世界還只在想像的遠方時, Jenny可能誤以為那些無拘無束、無憂無慮、
甚至無法無天的瘋狂享樂就是這個花花世界的迷人之處吧!她儘管多所猶豫,還是一步一
步地卸除自己的原則,為了著迷於這個表面的美妙生活,可以一起偷畫、不惜放棄學業,
但她心裡那個真實的美好從未消失,當她發現 David已有家室還準備娶她時,這是最後一
個考驗:妳對那個真實的美好棄守這麼多次,這一次還要棄守嗎?

如果 Jenny只是一個膚淺的拜金少女,那其實嫁給花心大蘿蔔過著紙醉金迷生活也沒什麼
不好,而且青春少女要和大老婆爭寵一點都不困難。但 Jenny心中是有個真正美好生活的
:有意義、有真愛、有自我成就、有自由思想... 這些事情也許被 1950s保守的樽節社會
壓抑了,但真正風起雲湧的Swinging Sixties正準備孕育這個夢想。

相對地,可惡的花心 David其實很值得憐憫,他不像 Jenny經歷了一次表面的美妙生活後
就繼續往前追尋真實的美好,而一直沉浸在這個表面中靠著享樂麻醉自己; Jenny這樣一
個還沒長大姿色也普普通通的小女生為什麼如此吸引他呢?只因為她新鮮、她好奇,她會
看到這輛車說 It's a nice car, isn't it? 她會聽到要去巴黎時開心地叫Paris is a
great city, isn't it? 紙醉金迷到疲乏時,這個好奇熱情的小妹讓他又活了過來,我相
信 David對 Jenny的真心,只可惜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心有多麼淺薄,走不下去到真
實生活,只能一次次找新的小妹妹陪他重新享受一次浮華世界的新鮮。

儘管David 比一般人更早搭上了新時代的列車(不只是一味膚淺的浮華生活,沒受好教育
沒有好血統的他也想翻身,也想閱讀、聽音樂、看電影、見識世界、享受人生),但他陷
在懵懵懂懂的1950s 末期不停地原地打轉,始終無法嘗到 1960s豐盛的文化果實。在這個
新舊交替的education 中,Jenny 過了關繼續走下去,有些人卻像 David還是不明白。

--

放在時代背景下,我們才能理解 Jenny的轉變,不如許多觀眾所疑惑的:「怎麼最後十分
鐘,女主角又回歸了傳統的讀書考牛津之路呢?」同樣是考牛津,同樣是走條傳統道路,
女主角已經不再是那個簡單地在束縛和解放間掙扎的叛逆少女了,這一次她走的有信心,
她知道她再也不會被任何傳統所囿。到文學老師家中我們才發現,單身的文學老師儘管日
復一日改著無聊的考卷,她的私生活與心靈仍然自由奔放,家中擺設充滿活力,還擺著一
幅複製畫,她與 Jenny一同看著這幅畫,驀地心有靈犀了起來:

這幅與日前 Jenny在拍賣會上得標的畫都是Edward Burne-Jones的作品 -拉斐爾前派,不
為繁文褥節充滿匠氣的學院派所囿,過去Jenny 嚮往它的反叛與解放,今日要回到正軌時
,"I still like it." 她終於體會到拉斐爾前派的真義:不是要打破一切回歸中世紀的
原始野性,而是要找回中世紀過渡到文藝復興時那短暫的、百花齊放的自由創造力。

--

說實話真的要感謝 Jenny這代的人,他們就是我的英國朋友的父母們,他們年輕時掙脫了
前一代的桎梏而得到了新的自由與開放,其中許多開始當父母後也很開明,才教養出了自
由有創造力的當今英國30歲左右世代。

--

All Comments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1-01-19T15:15
寫的好,推一個。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1-01-19T22:36
推這篇 給了很多背景文化資料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1-01-21T01:12
寫的真好,其實我沒想去看這部,不過還是從文章學到很多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1-01-21T22:39
滿好看的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1-01-26T07:30
好英吧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1-01-26T21:33
原po好厲害,看到這麼多東西,我只看到一個賤男處心積慮想
騙女主角破處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1-01-27T04:09
GJ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1-01-29T02:02
GJ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1-02-02T13:02
GJ 不能同意I大更多了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1-02-06T13:13
非常棒的文章 大推~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1-02-08T13:31
受教了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1-02-12T16:31
非常好的一篇文!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1-02-13T22:58
推~不錯看~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2-17T01:57
推,寫的真好!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1-02-21T05:18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1-02-25T01:47
推~~~~~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1-02-27T09:30
好文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1-03-02T01:14
寫得太好?!!!!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1-03-03T14:37
延伸的意義寫得太好了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1-03-05T03:07
寫得好!!!!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3-06T04:19
推好文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1-03-07T01:54
大推好文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1-03-09T22:19
大推!!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1-03-14T08:55
大推 !!!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1-03-15T07:58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1-03-15T21:24
大推!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1-03-17T14:04
大推好文呀!!!!!!!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1-03-19T21:48
推!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1-03-21T18:46
感謝你的觀點

最近有好看的電影嗎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1-01-15T15:29
借物少女應該不錯看吧?雖然不是宮先生做的,可是他很推薦喔!! 準備要去看了,媒體的評價也都不錯說~ http://jojobret.pixnet.net/blog/post/10537372 - ...

"實驗監獄/死亡實驗" 好萊塢版《叛獄風雲》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1-01-15T15:23
這部片我有看過,不過我看到睡著了…因為當時很累…= = 一開始看簡介的時候,覺得還蠻特別,於是就去找來看,看了之後,發現…覺得…有種變 態的感覺…掌權的人就是會不斷想控制底下的人,而底下的人就是會不斷挑釁掌權的人? 為什麼會這樣?這只是演戲,還是說真的會變這樣,而最後奇怪的是,大家本來在裡面自 相殘殺得那麼厲 ...

看見魔鬼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1-01-15T15:12
我只覺得壞人死得罪有應得,而且我本來以為主角放兇手去殺更多人的時候,還以為他想 要蒐集更多的罪行來增加他會被判的刑罰,沒想到只是不想讓他死得太容易而已,那這樣 的話,為什麼不直接把他綁起來折磨他就好了呢?讓我覺得主角的思想很奇怪… 總之最後兇手終於被殺死的時候,讓我覺得非常大快人心,可是有點殘忍的地方就是讓他 ...

不沉的太陽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1-01-14T22:33
電影不沉的太陽改編自山崎豊子的小說。以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為開端,帶出日航經 營上的弊端和勞資糾紛,及政治力在國營企業中角力鬥爭的面貌。 故事的主角恩地元活躍於國航工會會長一職,代表員工向公司高層進行協商。當時的國航 是官方持股之公法人,因為協商引起的罷工差點影響到首相將搭乘的班機,使高層視工會 的存在 ...

韓版《白夜行》另一種人文風情的視覺化改編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1-01-14T17:54
《白夜行》是日本推理作家東野圭吾的代表作品,不僅在日本當地熱賣,還改編成 電視劇,就連鄰近的韓國也搶搭上「東野旋風」,將其改編成電影。 我在之前《白夜行》原著小說讀後感當中說過:小說裡的兩位主角西本雪穗和桐原 亮司之間的直接互動完全沒有被描述出來(兩人甚至沒有對話),也因此這部分就 成了書中最具想像空間的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