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le for Haditha 哈迪賽鎮之戰 - 電影
By Sarah
at 2008-04-28T00:54
at 2008-04-28T00:54
Table of Contents
我也剛看完,也發一下心得好了...
==以下有雷,防雷請速按"<-"==
junzuo大原文提到這部片算"中性"..
我倒覺得這部片還是有在幫美國講話,只是沒這麼明顯,
但最後卻用另一個角度諷刺了布希政府這次伊拉克的出兵政策
頗具"先貶後褒"再"回馬槍"的味道!
首先,這場小規模的"誤殺"或"屠殺"或"栽贓"戰役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件。
為什麼我一連用了三個名詞? 因為我覺得這場戰役的真實性在經過第一次美軍官方說辭、
第二次媒體所揭露出的"真實"報導 直到 第三次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電影...
整起事件的真實性只剩當事人自己知道了,我們只能選擇性的相信了。
因為我沒看過第一次、第二次的新聞 只看過第三次的電影...
當下 我選擇相信了電影所說 蓋達"誘使"美軍犯罪以達到污衊美國駐守伊拉克之正當性。
但經過我以上的推論....我選擇"誰都不信"!從真實事件到現在電影呈現,一定被扭曲了
只能說美國人很厲害,企圖用紀錄片手法拍攝的電影去改變人們既定的認知!
與其去討論任何一方說法的可信度,我想我還是從其他觀點來欣賞這部片比較有實質意義
美國人的"英雄主義"全世界都在反,特別是發生在中東石油國家時,
這種"維護世界和平"的精神的正當性更是引人質疑!
這部片先撇開美國英雄主義不談、捨去國家利益、全球戰略不看...
這部戲中一再出現的音樂 Ministry: Lies Lies Lies 一開始就點明了這場戰爭!
# We're on a mission to never forget
# 我們在執行一個永生難忘的任務
# Three thousand people that I've never met
# 三千子弟兵,我素未平生
# We want some answers and all we can get
# 我們需要一個答案,得到的卻是
# Is some kind of shit about a terrorist threat
# 關於“恐怖分子”的鬼話連篇
# Lies, lies, lies, lies, Lies, lies, lies
# 謊言、謊言、謊言、謊言、謊言、謊言、謊言
陸戰隊員們開著悍馬車在伊拉克的沙漠中奔馳,但他們心情卻是隨著這首重金屬在搖滾!
你說他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在這? 這是軍人的工作...即便不願意、有生命危險...
但這就是他們的工作! 他們是傻瓜、笨蛋? 被騙來這? 不,這是他們的工作...
他們喜歡殺人、喜歡追求血腥、暴力、喜歡霸凌? 我還是得說...這是軍人的工作...
這部片就美軍部分,全然是用最前線的戰士去看待整起事件。
不論哪國軍人、軍種,受訓的方式、教條都一樣、信念也一樣,
美軍堪稱當今世界上最具最戰能力、最有實戰經驗、武器最為先進的軍事強權,
但用的也是有感情、有家庭的"血肉之軀" 投入戰爭....
同袍之情,更是軍隊、戰爭中 軍人們最直接、唯一可以接觸到的情感!
比起"黑鷹計畫"的搶救同袍,"哈"更多了一時的仇恨與報復...這些報復....
不單只是當下目睹同袍的死,更是對之前被土製炸彈攻擊導致喪生的60名陸戰隊員的積怨
一並宣洩! 這種亂槍打鳥的報復行動固不可取,但旁觀者明...
當事人呢? 在急於替朋友報仇的情況下 巴不得多殺幾個伊拉克人來洩恨 趕緊抓到真凶..
很熟悉的景象對吧?
沒錯,就是911!布希為了抓到賓拉登翻遍了多少國家?
企圖制裁多少個藏匿賓拉登的政府? 知情不報者視為敵人...
世界頭號流氓或許是那些擁核武、反分裂的國家,頭號"有牌"流氓絕對就是美國了!
這片不會自欺欺人的為美國大兵為了拯救受傷同袍而屠殺百姓的行為作合理化...
同時也點出恐怖分子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影響美國出兵伊拉克的正當性...
最終用來嘲笑布希政府出兵政策的正是美國人自己!
結局是四名前線士官遭到調查...是他們引起這場戰爭的嗎?
我不知道真實事件的結果如何...難到真的就只起訴這四名士官作結案?
如果真是這樣...美軍的確"把傷害降至最低了"...
然後再用這部電影把罪魁禍首堆回給蓋達.................
自古以來,戰爭始終只是為了少數人的利益...
但苦的始終是只想好好過日子的老百姓以及戰死沙場的軍人。
--
==以下有雷,防雷請速按"<-"==
junzuo大原文提到這部片算"中性"..
我倒覺得這部片還是有在幫美國講話,只是沒這麼明顯,
但最後卻用另一個角度諷刺了布希政府這次伊拉克的出兵政策
頗具"先貶後褒"再"回馬槍"的味道!
首先,這場小規模的"誤殺"或"屠殺"或"栽贓"戰役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件。
為什麼我一連用了三個名詞? 因為我覺得這場戰役的真實性在經過第一次美軍官方說辭、
第二次媒體所揭露出的"真實"報導 直到 第三次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電影...
整起事件的真實性只剩當事人自己知道了,我們只能選擇性的相信了。
因為我沒看過第一次、第二次的新聞 只看過第三次的電影...
當下 我選擇相信了電影所說 蓋達"誘使"美軍犯罪以達到污衊美國駐守伊拉克之正當性。
但經過我以上的推論....我選擇"誰都不信"!從真實事件到現在電影呈現,一定被扭曲了
只能說美國人很厲害,企圖用紀錄片手法拍攝的電影去改變人們既定的認知!
與其去討論任何一方說法的可信度,我想我還是從其他觀點來欣賞這部片比較有實質意義
美國人的"英雄主義"全世界都在反,特別是發生在中東石油國家時,
這種"維護世界和平"的精神的正當性更是引人質疑!
這部片先撇開美國英雄主義不談、捨去國家利益、全球戰略不看...
這部戲中一再出現的音樂 Ministry: Lies Lies Lies 一開始就點明了這場戰爭!
# We're on a mission to never forget
# 我們在執行一個永生難忘的任務
# Three thousand people that I've never met
# 三千子弟兵,我素未平生
# We want some answers and all we can get
# 我們需要一個答案,得到的卻是
# Is some kind of shit about a terrorist threat
# 關於“恐怖分子”的鬼話連篇
# Lies, lies, lies, lies, Lies, lies, lies
# 謊言、謊言、謊言、謊言、謊言、謊言、謊言
陸戰隊員們開著悍馬車在伊拉克的沙漠中奔馳,但他們心情卻是隨著這首重金屬在搖滾!
你說他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在這? 這是軍人的工作...即便不願意、有生命危險...
但這就是他們的工作! 他們是傻瓜、笨蛋? 被騙來這? 不,這是他們的工作...
他們喜歡殺人、喜歡追求血腥、暴力、喜歡霸凌? 我還是得說...這是軍人的工作...
這部片就美軍部分,全然是用最前線的戰士去看待整起事件。
不論哪國軍人、軍種,受訓的方式、教條都一樣、信念也一樣,
美軍堪稱當今世界上最具最戰能力、最有實戰經驗、武器最為先進的軍事強權,
但用的也是有感情、有家庭的"血肉之軀" 投入戰爭....
同袍之情,更是軍隊、戰爭中 軍人們最直接、唯一可以接觸到的情感!
比起"黑鷹計畫"的搶救同袍,"哈"更多了一時的仇恨與報復...這些報復....
不單只是當下目睹同袍的死,更是對之前被土製炸彈攻擊導致喪生的60名陸戰隊員的積怨
一並宣洩! 這種亂槍打鳥的報復行動固不可取,但旁觀者明...
當事人呢? 在急於替朋友報仇的情況下 巴不得多殺幾個伊拉克人來洩恨 趕緊抓到真凶..
很熟悉的景象對吧?
沒錯,就是911!布希為了抓到賓拉登翻遍了多少國家?
企圖制裁多少個藏匿賓拉登的政府? 知情不報者視為敵人...
世界頭號流氓或許是那些擁核武、反分裂的國家,頭號"有牌"流氓絕對就是美國了!
這片不會自欺欺人的為美國大兵為了拯救受傷同袍而屠殺百姓的行為作合理化...
同時也點出恐怖分子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影響美國出兵伊拉克的正當性...
最終用來嘲笑布希政府出兵政策的正是美國人自己!
結局是四名前線士官遭到調查...是他們引起這場戰爭的嗎?
我不知道真實事件的結果如何...難到真的就只起訴這四名士官作結案?
如果真是這樣...美軍的確"把傷害降至最低了"...
然後再用這部電影把罪魁禍首堆回給蓋達.................
自古以來,戰爭始終只是為了少數人的利益...
但苦的始終是只想好好過日子的老百姓以及戰死沙場的軍人。
--
All Comments
By Susan
at 2008-05-02T05:05
at 2008-05-02T05:05
By Elizabeth
at 2008-05-05T10:28
at 2008-05-05T10:28
By Jack
at 2008-05-07T14:39
at 2008-05-07T14:39
By Audriana
at 2008-05-08T06:52
at 2008-05-08T06:52
Related Posts
公主追殺令
By Madame
at 2008-04-27T16:13
at 2008-04-27T16:13
Pray the devil back to hell
By Lily
at 2008-04-27T14:14
at 2008-04-27T14:14
愛情公寓 Orange Love
By Anonymous
at 2008-04-27T13:20
at 2008-04-27T13:20
門裡與門外:評《一個好爸爸》
By Catherine
at 2008-04-26T14:54
at 2008-04-26T14:54
第六十一屆坎城入圍名單
By Andrew
at 2008-04-26T04:55
at 2008-04-26T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