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沒了《獨立特派員》,台灣還想要有《舉報者》嗎? - 公視
By Lucy
at 2014-12-12T13:31
at 2014-12-12T13:31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KYNU1DE ]
作者: gliness (做點善事吧)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爆卦] 公視《獨立特派員》要停播了!
時間: Thu Dec 11 18:52:45 2014
韓國今年出了《舉報者》這部電影,改編自2006年在韓國非常重大的事件--黃禹錫事件
一個科學家涉及幹細胞研究造假,全國人民為之景仰、引以為榮的國譽
可能在一夕之間可以淪為國恥。很有意思,韓國是一個民族主義、民族意識高漲的國家,
可以想見這樣的舉報作為會造成多大的轟動及輿論壓力~
裡頭一個值得省思的問句,堅持的電視台製作人問長官一句話:
「真相」跟「國益」哪一個重要?
看到一則UND專欄鳴人堂的評論,有關這次公視這件事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
標題:沒了《獨立特派員》,台灣還想要有《舉報者》嗎? 作者:黃俊儒
上個月,當台灣還在一片九合一選舉的狂熱中,新聞默默地夾雜了一則公共電視《獨立特
派員》節目的停播消息,這一個長久以來以深度專題報導為主的節目,在收視率及成本的
考量下被做出停播的決定。而就在這個新聞發生的前一個月,一部描述韓國科學家黃禹錫
幹細胞研究造假事件的電影《舉報者》,剛好在韓國風光上檔,輔上映第一週就奪下當週
票房冠軍。
黃禹錫當年(2006年)頂著南韓首席科學家的頭銜,被全國期待為最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獎
的南韓科學家,整個科學事業處在最閃耀的顛峰。此時,韓國公共電視集團之一的MBC電
視台旗下《PD Notebook》節目,接獲檢舉信指稱黃禹錫的研究團隊不僅有研究倫理上的
瑕疵,更涉及論文造假的問題。之後該節目記者展開了一連串的調查及蒐證工作,此舉甚
至引發南韓民眾的不滿而群起抗議,直指電視台為了炒作新聞而罔顧國家整體利益。但是
就在證據一一曝光之後,案情急轉直下,整體事件轉變成民眾對於黃禹錫的失望及斥責,
並衍生為南韓有史以來最重大的科學研究醜聞。
描述這個事件過程的《舉報者》,很難說它百分之百反映出當時整體事件的始末,戲劇效
果當然有(民眾又不是進戲院看莒光日),帥哥美女當然要(雖然黃禹錫自己也算是帥哥
一枚),但是該電影至少還原個八分樣,兼具教化及娛樂的功能。尤其影片中有一幕讓我
印象深刻,就是當追查的記者猶豫是否揭穿這個重大黑幕時,他問了他的長官:「真相跟
國家利益何者重要?」,長官說:「真相就是國家利益!」。就算這一幕可能是劇情改編
後所加進去的橋段,卻也如實地展現出韓國文化圈對於這一個事件的態度及立場。
我們的社會裡面藏著許多隱晦的仇韓情節,骨子裡,我們常常認為韓國人好面子、重自尊
、民族性強烈。所以很難想像韓國會把這樣的「國恥」改編成電影,把當年在國際社會上
被狠很打臉的科學家醜聞搬上大螢幕,難道不怕危害國家利益嗎?顯然,這個被自我揭露
的「國恥」並沒有打趴韓國的競爭力,這幾年我們看見韓國的文化及科技輸出在全世界攻
城掠地。在又嫉妒又羨慕的同時,我們可曾意識到這個國家是以如此嚴苛的方式來面對自
己的科技社會問題,並作為未來研發創新的警惕。
沒有《PD Notebook》節目裡面舉報者的鍥而不捨,可能打不到黃禹錫這一隻大老虎,也
可能讓韓國社會少了一次徹底反省的機會。在台灣,媒體早已經被商業的利益給淹沒了,
多數都只是羶腥八卦的餿水收集器,不然就是財團及利益的傳聲筒,我們可曾還保有最後
一道自我監督與批判的媒體防線?少了舉報者而不斷自我感覺良好的社會,我們還能期待
創新與重生嗎?
這幾天,經過多方意見的反應後,《獨立特派員》似乎尚有轉圜的可能。《獨立特派員》
或許就像是韓國的《PD Notebook》一樣,它擔負了幫助台灣社會針砭問題、打擊不公的
責任,它的價值恐怕不是表面的收視率及成本所能夠衡量。台灣並不一定非得有《獨立特
派員》這個節目,但是不能沒有《獨立特派員》這種媒體角色,否則我們不會有舉報者,
所能做的就只有抱在一起自我催眠。
只是,從這一次九合一選舉的結果,我們難道還不清楚自我催眠的下場是什麼嗎?
原文網址: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77/565862
--
作者: gliness (做點善事吧)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爆卦] 公視《獨立特派員》要停播了!
時間: Thu Dec 11 18:52:45 2014
韓國今年出了《舉報者》這部電影,改編自2006年在韓國非常重大的事件--黃禹錫事件
一個科學家涉及幹細胞研究造假,全國人民為之景仰、引以為榮的國譽
可能在一夕之間可以淪為國恥。很有意思,韓國是一個民族主義、民族意識高漲的國家,
可以想見這樣的舉報作為會造成多大的轟動及輿論壓力~
裡頭一個值得省思的問句,堅持的電視台製作人問長官一句話:
「真相」跟「國益」哪一個重要?
看到一則UND專欄鳴人堂的評論,有關這次公視這件事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
標題:沒了《獨立特派員》,台灣還想要有《舉報者》嗎? 作者:黃俊儒
上個月,當台灣還在一片九合一選舉的狂熱中,新聞默默地夾雜了一則公共電視《獨立特
派員》節目的停播消息,這一個長久以來以深度專題報導為主的節目,在收視率及成本的
考量下被做出停播的決定。而就在這個新聞發生的前一個月,一部描述韓國科學家黃禹錫
幹細胞研究造假事件的電影《舉報者》,剛好在韓國風光上檔,輔上映第一週就奪下當週
票房冠軍。
黃禹錫當年(2006年)頂著南韓首席科學家的頭銜,被全國期待為最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獎
的南韓科學家,整個科學事業處在最閃耀的顛峰。此時,韓國公共電視集團之一的MBC電
視台旗下《PD Notebook》節目,接獲檢舉信指稱黃禹錫的研究團隊不僅有研究倫理上的
瑕疵,更涉及論文造假的問題。之後該節目記者展開了一連串的調查及蒐證工作,此舉甚
至引發南韓民眾的不滿而群起抗議,直指電視台為了炒作新聞而罔顧國家整體利益。但是
就在證據一一曝光之後,案情急轉直下,整體事件轉變成民眾對於黃禹錫的失望及斥責,
並衍生為南韓有史以來最重大的科學研究醜聞。
描述這個事件過程的《舉報者》,很難說它百分之百反映出當時整體事件的始末,戲劇效
果當然有(民眾又不是進戲院看莒光日),帥哥美女當然要(雖然黃禹錫自己也算是帥哥
一枚),但是該電影至少還原個八分樣,兼具教化及娛樂的功能。尤其影片中有一幕讓我
印象深刻,就是當追查的記者猶豫是否揭穿這個重大黑幕時,他問了他的長官:「真相跟
國家利益何者重要?」,長官說:「真相就是國家利益!」。就算這一幕可能是劇情改編
後所加進去的橋段,卻也如實地展現出韓國文化圈對於這一個事件的態度及立場。
我們的社會裡面藏著許多隱晦的仇韓情節,骨子裡,我們常常認為韓國人好面子、重自尊
、民族性強烈。所以很難想像韓國會把這樣的「國恥」改編成電影,把當年在國際社會上
被狠很打臉的科學家醜聞搬上大螢幕,難道不怕危害國家利益嗎?顯然,這個被自我揭露
的「國恥」並沒有打趴韓國的競爭力,這幾年我們看見韓國的文化及科技輸出在全世界攻
城掠地。在又嫉妒又羨慕的同時,我們可曾意識到這個國家是以如此嚴苛的方式來面對自
己的科技社會問題,並作為未來研發創新的警惕。
沒有《PD Notebook》節目裡面舉報者的鍥而不捨,可能打不到黃禹錫這一隻大老虎,也
可能讓韓國社會少了一次徹底反省的機會。在台灣,媒體早已經被商業的利益給淹沒了,
多數都只是羶腥八卦的餿水收集器,不然就是財團及利益的傳聲筒,我們可曾還保有最後
一道自我監督與批判的媒體防線?少了舉報者而不斷自我感覺良好的社會,我們還能期待
創新與重生嗎?
這幾天,經過多方意見的反應後,《獨立特派員》似乎尚有轉圜的可能。《獨立特派員》
或許就像是韓國的《PD Notebook》一樣,它擔負了幫助台灣社會針砭問題、打擊不公的
責任,它的價值恐怕不是表面的收視率及成本所能夠衡量。台灣並不一定非得有《獨立特
派員》這個節目,但是不能沒有《獨立特派員》這種媒體角色,否則我們不會有舉報者,
所能做的就只有抱在一起自我催眠。
只是,從這一次九合一選舉的結果,我們難道還不清楚自我催眠的下場是什麼嗎?
原文網址: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77/565862
--
Tags:
公視
All Comments
By Xanthe
at 2014-12-13T08:25
at 2014-12-13T08:25
By Thomas
at 2014-12-16T21:11
at 2014-12-16T21:11
By Mia
at 2014-12-18T12:10
at 2014-12-18T12:10
By Xanthe
at 2014-12-18T22:08
at 2014-12-18T22:08
By Oliver
at 2014-12-19T23:11
at 2014-12-19T23:11
By Caroline
at 2014-12-20T10:41
at 2014-12-20T10:41
By Joseph
at 2014-12-25T01:18
at 2014-12-25T01:18
By Mia
at 2014-12-28T06:22
at 2014-12-28T06:22
By Agatha
at 2014-12-31T11:28
at 2014-12-31T11:28
By Dora
at 2015-01-02T17:32
at 2015-01-02T17:32
By Michael
at 2015-01-04T04:35
at 2015-01-04T04:35
By Christine
at 2015-01-05T13:30
at 2015-01-05T13:30
By Faithe
at 2015-01-06T11:09
at 2015-01-06T11:09
By Belly
at 2015-01-09T06:58
at 2015-01-09T06:58
By Daniel
at 2015-01-12T20:34
at 2015-01-12T20:34
By Catherine
at 2015-01-14T01:55
at 2015-01-14T01:55
By Elma
at 2015-01-15T03:47
at 2015-01-15T03:47
By Isabella
at 2015-01-19T22:04
at 2015-01-19T22:04
By Christine
at 2015-01-22T09:27
at 2015-01-22T09:27
By Linda
at 2015-01-26T10:49
at 2015-01-26T10:49
By Brianna
at 2015-01-30T20:39
at 2015-01-30T20:39
By Freda
at 2015-02-04T13:01
at 2015-02-04T13:01
By Brianna
at 2015-02-06T11:07
at 2015-02-06T11:07
By Frederica
at 2015-02-06T17:47
at 2015-02-06T17:47
By Anonymous
at 2015-02-07T19:38
at 2015-02-07T19:38
By Hardy
at 2015-02-11T07:58
at 2015-02-11T07:58
By Eden
at 2015-02-15T13:37
at 2015-02-15T13:37
By Eden
at 2015-02-19T05:49
at 2015-02-19T05:49
By Kyle
at 2015-02-23T21:09
at 2015-02-23T21:09
By Dinah
at 2015-02-25T23:44
at 2015-02-25T23:44
By Gary
at 2015-02-27T22:20
at 2015-02-27T22:20
By Tracy
at 2015-02-28T07:04
at 2015-02-28T07:04
By Necoo
at 2015-03-03T03:18
at 2015-03-03T03:18
By Agnes
at 2015-03-05T04:28
at 2015-03-05T04:28
By Eden
at 2015-03-06T01:48
at 2015-03-06T01:48
By Iris
at 2015-03-07T06:01
at 2015-03-07T06:01
By Lily
at 2015-03-08T03:03
at 2015-03-08T03:03
By Lucy
at 2015-03-09T01:05
at 2015-03-09T01:05
By Bethany
at 2015-03-10T08:43
at 2015-03-10T08:43
By Madame
at 2015-03-14T01:42
at 2015-03-14T01:42
By Bethany
at 2015-03-14T19:54
at 2015-03-14T19:54
By Jack
at 2015-03-16T22:44
at 2015-03-16T22:44
By Madame
at 2015-03-21T10:51
at 2015-03-21T10:51
By Rachel
at 2015-03-23T23:25
at 2015-03-23T23:25
By Annie
at 2015-03-25T08:02
at 2015-03-25T08:02
By Faithe
at 2015-03-26T13:08
at 2015-03-26T13:08
By Tom
at 2015-03-29T06:51
at 2015-03-29T06:51
By Christine
at 2015-04-01T00:09
at 2015-04-01T00:09
By Hamiltion
at 2015-04-04T11:49
at 2015-04-04T11:49
By Zenobia
at 2015-04-05T13:15
at 2015-04-05T13:15
By Adele
at 2015-04-06T17:42
at 2015-04-06T17:42
By Kelly
at 2015-04-07T07:06
at 2015-04-07T07:06
By Tom
at 2015-04-11T07:59
at 2015-04-11T07:59
By Frederic
at 2015-04-14T16:28
at 2015-04-14T16:28
By Olga
at 2015-04-18T19:00
at 2015-04-18T19:00
By Valerie
at 2015-04-22T21:15
at 2015-04-22T21:15
By Freda
at 2015-04-27T14:40
at 2015-04-27T14:40
By Anonymous
at 2015-04-28T15:17
at 2015-04-28T15:17
By Edwina
at 2015-05-02T19:51
at 2015-05-02T19:51
By Thomas
at 2015-05-07T07:33
at 2015-05-07T07:33
By Dinah
at 2015-05-10T09:38
at 2015-05-10T09:38
By Isabella
at 2015-05-12T22:24
at 2015-05-12T22:24
By Olga
at 2015-05-14T06:19
at 2015-05-14T06:19
By Faithe
at 2015-05-16T20:08
at 2015-05-16T20:08
Related Posts
公視新聞節目不好看?怎麼辦?(12/14座談
By Hazel
at 2014-12-12T13:09
at 2014-12-12T13:09
公視以收視率為由 「獨立特派員」被改時段
By Lauren
at 2014-12-03T13:51
at 2014-12-03T13:51
公視《獨立特派員》要停播了!(新增詢問回應
By William
at 2014-12-03T13:46
at 2014-12-03T13:46
【公庫】公共電視 自我放棄 (管中祥)
By Kama
at 2014-12-02T15:19
at 2014-12-02T15:19
1124公視對於[獨立特派員]停播問題的回信
By Bethany
at 2014-11-27T14:28
at 2014-11-27T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