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fork (消失的古城) 觀後感 - 藝術電影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07-08-10T22:22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同步刊登於中央情報局鍾情電影版
-----------------------------------------------------------------

http://blog.yam.com/tinkaichie/article/11278296

Paramount Classics派拉蒙經典影業2003年出品,Golden Trailer Awards
最佳詐欺預告片得主(!?),雅典國際影展大獎得主,Oldenburg Film Festival
德國獨立獎得主,獨立精神獎最佳攝影提名。

在極為可看的攝影技術外,還有老牌演員James Woods,早已成名、近年亟思
轉型的Claire Forlani,近來參與多部大製作與注目電影的Ben Foster,戲
份極少卻很有存在感的Kyle MacLachlan,更值得一提的是駐顏有術的資深女
星Daryl Hannah,長年精熟於科幻神怪劇的Robin Sachs,以及ER中演了八年
Dr. Mark Greene的Anthony Edwards,穿著帶有歌德悲劇質感的耽美空想風
格服裝,都讓人印象深刻。

這是部毀譽參半的作品。主題本身有可看性,無論於情、於理、於法都有值
得深入探討的部份,但編導的雙胞胎兄弟Mark Polish與Michael Polish卻採
用了視覺張力十足,讓人印象深刻,卻晦暗不明的拍攝手法,呈現十分獨特
的觀察角度:在滿是蒼涼、孤寂、枯萎、無機感的灰白色調,猶如黑白攝影
大師巨幅作品的畫面中,將歷經事件的所有人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人我關係
與個人信仰提升、超脫到精神層次。

時地背景設定在1950年代的美國蒙大拿州,基於經濟、工業、發電等因素即
將興建水壩,而居民必須撤離的Northfork小鎮為背景。囊括了「冰河國家
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與「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的蒙大拿州,同時又有「蒼穹之州(Big Sky Country)」的別稱,
西邊三分之一是山脈,東邊三分之二則是美國大平原,全州面積為美國第四
大,人口稀疏,以農牧為主要產業,同時也有礦業與伐木業,除了廣大遼闊
可見一斑之外,人煙稀少的荒涼景象也足以想見。

劇情採多線發展,探討主題之一:
生與死,就如同淡灰淺白的畫面般,界線曖昧不明。


在神父Harlan與小男孩Irwin身上,應該是希望探討信仰、希望與生命之間
的牽繫;而在現實與利益中打滾,透過是否重葬母親的棺木,而在生死與離
別間拉鋸辯證,發現世俗所塑造的堅強其實價值不若想像的,則是政府特派
員的父親Walter與兒子Willis;出現在Irwin的幻想夢境,以及Walter跌暈
的驚鴻一瞥中,以Cup of Tea為首的怪異四人組,則似乎有著多重隱喻。

對四人組堅稱自己是天使的Irwin,對照著現實中身染重病的他,反應出他
對於自由自在的渴望,換個角度來說,也可能是對生活的無力無奈而亟欲脫
離;表面上看起來最親切的Cup of Tea卻是四人組中最難說服的,應是在某
種程度上隱喻了成人的固執與不易接受新觀念;Flower帶著柔軟的女性質地,
一開始尋找親戚、尋找天使的行徑,就像世人窠固於自我目光中,自以為是
地尋找著短淺輕薄的標地。後來在選擇是否相信Irwin時左右為難、搖擺不
定,直到科學家Happy證實Irwin的身分後,展現出義無反顧的包容、寬懷與
人性堅韌,並告訴我們:Pray and you shall receive.

活著的人,抱持著無論如何都難以改變的固執,固執到即使面臨死亡似乎都
還不會動搖,就像片中建造方舟房屋的Mr. Stalling,雖然活著,卻如同已
死;

將死的人,心情卻向迎接著即將到來的自由,被牽引著飛翔在映著柔和陽光
光輝的雲端,就像片中罹病難治的Irwin一樣,雖然將死卻即將邁入生命之
道的另一端;

像是神父Harlan所說:

In that journey of dying, you see many things.
But all issues I had passed. Because I was to be a witness. A helper.
And that's the thing, I think, is important about death,
is the ability for us to be witnesses.

Not only for our births of coming in, but going out.
And that's what we have here.

We've lost our town. It's gone.
But maybe there's a birth someplace else.
Maybe there's a blessing from that experience.
I'm no longer afraid of death,
but it's a lesson that's taken me 60 years to learn.

或許才是生命真正揭示於我們的面貌:探索、見證,
然後了解時空洪流中的生命真義。


即便因水壩興建而居民遭到撤離,終被大水淹沒的Northfork鎮,消失在未來
重新繪製的地圖上,但誰也沒想到時至2004年,在蒙大拿州的Upper Clark
Fork河谷居然也有因為採礦、銑切、鎔鍊等活動累積下來的沉積物造成重金
屬污染,導致美國聯邦決議將該水力發電廠拆除。

在Northfork片中為環境終末象徵之一的水壩,也有時間到了的一天。
孰生孰死?端賴漫長時間的驗證。

Flower最後對Irwin說的那段話,讓我又是感動又是嘆息,回味無窮。

Irwin: Are you going to be my mother or my father?
Flower: I am both. Consider the perfect soul.
I search for no one and no one looks for me.
Whatever I need, I look within myself to find. I am complete.
I am not king nor queen, yet I am both a mother and a father.
Irwin: You prayed to be this way?
Flower: Isn't that what Father Harlan says: pray and you shall receive?


http://www.imdb.com/title/tt0322659/
http://blog.yam.com/tinkaichie/article/11278296

--
☆★ 終於開始了 我的電影觀後感文章Blog
有電影海報 有文字感想 有我....有你
http://blog.yam.com/tinkaichie ☆★

--

All Comments

拉斯馮提爾 首部純娛樂性的電影【老闆我最大】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07-08-06T16:14
丹麥大導演拉斯馮提爾又有新片了,但這次他的新片【老闆我最大】卻令人大家都吃了一 驚。在【老闆我最大』在以前,沒有人會將【輕鬆】、【詼諧】等形容詞用在拉斯馮提爾 的電影之上,當這部片一推出,自然也沒有人料到如此可愛又迷人的喜劇竟然是出自於這 位丹麥鬼才導演之手,加上演員的“癲”放演出,你絕對會愈看愈開心。 【 ...

聽見天堂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07-08-01T19:51
※ 引述《orangehead (天空爆炸我也炸)》之銘言: : 人有五種感覺,你為什麼只堅持用一種呢? : 我從來沒有想過,聲音是流動的,是有生命的, : 有味道、有顏色、有形狀、有大小 : 會脈動,會起伏, : 我沒有想過,一個季節的開始與結束會用聲音來展開與收尾 : 我知道春天會有繽紛的色彩, : 我知 ...

《中國》反映文革 中共由愛生恨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07-08-01T07:17
中國時報  2007.08.01 《中國》反映文革 中共由愛生恨 王銘義/台北報導 三十五年前,安東尼奧尼是第一位將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社會實況攝製成《中國》紀 錄片,並向西方世界反映文革真實面貌的導演。在上世紀七○年代,《中國》還曾是國 民黨執政時期最經典的反共教材。 《中國》是文革期間,極少數能反 ...

安東尼奧尼過世享年94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07-08-01T02:45
安東尼奧尼過世享年94 2007/07/31中廣新聞網 羅馬市政府表示,著名製片安東尼奧尼星期一晚上過世,享年九十四歲。 安東尼奧尼在電影界縱橫了六十年,導過的電影不多,不過,他拍的「情事」、「夜」、 「春光乍現」等作品都很受好評。 一九七二年,文革期間,安東尼奧尼到中國拍攝了一部長達四個小時的紀錄片 ...

特立獨行 隱居孤島拒繳稅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07-08-01T02:39
特立獨行 隱居孤島拒繳稅 2007/07/31 中國時報 張士達綜合報導 柏格曼素以性格孤僻聞名,只有他的最後一任妻子英格麗,以及他晚年的紅粉知己麗芙鄔 曼,最能親近大師的內心世界。麗芙鄔曼不僅為柏格曼產下一女,她首次執導的電影〈狂 情錯愛〉,也是由柏格曼編劇,可見兩人於公於私的親密關係。在柏格曼晚年隱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