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歌劇魅影吊燈事件? - 舞台劇

By Carol
at 2006-01-26T12:43
at 2006-01-26T12:43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delineMD (adeline)》之銘言:
: 那種期待很久 但是吊燈沒有砸下來的遺憾
: 想必是會遺憾很久很久的難過
: 不過 換個方向想
: 這就是看現場和VCD不一樣的地方
: 在家裡看VCD你要吊燈掉下來幾次就是幾次
: 還可以快轉到退再來一次
: 但是現場就是不一樣
: 這樣子的突發狀況是只有現場才會有的
: 如果看歌劇魅影只是為了看吊燈掉下來
: 還不如拿買票的錢去換一套高級一點的視聽設備
: 在家裡品嚐VCD...
: 不過我想眾版友期盼能體會一下在現場的震撼感吧
: 因為機械故障而讓你們的期待落空了 實在是很讓人失望
: 只是說,
: 今天有人覺得吊燈沒有砸下來是大重點
: 改天會不會也有人覺得 小克唱的開叉 有強烈不滿
: 因為他是花了多少多少的票 是期待了幾年幾年 然後也號召一堆人要加演呢?
: 或是魅影的面具卡到了 或是火球太小
: 任何一點的瑕疵都被拿出來要求退票或加演
: 這樣子 就失去了看音樂劇的初衷
我覺得這次爭議的重點最好能擺在"專業態度"上,而不是"沒看到特效"上面。
沒看到特效那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的,比歌聲魅影特效精采的表演多得是!
可是大家期待了這麼多年,存了那麼久的錢,進了戲院後卻被如此不專業的
態度對待,那是非常不公道的事情!
而且我所謂的"不專業態度"是在面對機械固障時處理態度的不專業---沒能停演搶修、
沒能緊急廣播、沒能在中場休息時出面道歉、沒能在觀眾散場前說明清楚等等。
吊燈是機械、演員是肉身,肉身和機械都有壞掉和固障的時候,這是活生生的劇場,
沒看到吊燈摔下來真的沒什麼。
換個角度想,如果這件事情處理得當的話,1/24的觀眾朋友反而還賺到了呢!因為
不但能遇到難得一見的吊燈壞掉情形(報上不是說機會非常非常低嗎?),而且還
有主角代表全體製作成員出面致歉,並表演額外歌舞以茲答謝全場觀眾的體諒,我
也很想有機會看到這樣的表演呢!畢竟,The Show Must Go On,如果當場處理得當
,一場災難會因此而化為意外的驚喜,在劇壇留下一段佳話。也讓全場觀眾永遠永遠
難忘那場吊燈沒有掉下來,但是表演精采萬分的演出。
說到佳話,又讓人想起1960年"停電上演真善美"的故事。
話說1960年某日紐約發生意外停電,戲根本沒法開演,可是真善美的觀眾聚在門口
不肯離去,他們激烈要求製作人(商業劇場沒有"主辦單位", 只有"製作人")想出
"除了退票之外的辦法", 聲音驚動了女主角瑪莉馬汀. 馬汀披著浴袍(因為換裝到
一半)到門口問觀眾的意見, 觀眾說願意摸黑看戲。
馬汀也問了樂團的意見,大家的情緒都十分高昂。於是當下立刻決定摸黑演出。
製作人派遣所有後台工作人員去購買手電筒,然後帶著觀眾摸黑進入戲院。
舞台上沒有布景、沒有道具,只有一片漆黑,樂池大家試著背譜演奏。
瑪莉馬汀就拿著手電筒對著自己的嘴(這樣就看得到表情和嘴型了!)開始唱---
The hills are alive...
之後演啊演的,演到小朋友上場,所有小朋友人手一隻手電筒,學馬汀對著自己的
嘴巴魚貫上台。開始唱多雷咪之歌,全場簡直高興得快瘋掉了。
之後演到一半電來了。在觀眾的歡呼聲中,大家趕忙到後台更衣,布景就定位之後
接著戲繼續演下去。
雖然有災難,可是觀眾和演員一同創造了這次難能可貴的劇場經驗。
為什麼在國家劇院演出的歌劇魅影就不行呢?
--
懶惰的小安娜 懶惰的小安娜
衣服也不肯洗 井水也不肯打
整天閒著一雙手 只知道去玩耍...
整天閒著一雙手 只知道去玩耍...
--
: 那種期待很久 但是吊燈沒有砸下來的遺憾
: 想必是會遺憾很久很久的難過
: 不過 換個方向想
: 這就是看現場和VCD不一樣的地方
: 在家裡看VCD你要吊燈掉下來幾次就是幾次
: 還可以快轉到退再來一次
: 但是現場就是不一樣
: 這樣子的突發狀況是只有現場才會有的
: 如果看歌劇魅影只是為了看吊燈掉下來
: 還不如拿買票的錢去換一套高級一點的視聽設備
: 在家裡品嚐VCD...
: 不過我想眾版友期盼能體會一下在現場的震撼感吧
: 因為機械故障而讓你們的期待落空了 實在是很讓人失望
: 只是說,
: 今天有人覺得吊燈沒有砸下來是大重點
: 改天會不會也有人覺得 小克唱的開叉 有強烈不滿
: 因為他是花了多少多少的票 是期待了幾年幾年 然後也號召一堆人要加演呢?
: 或是魅影的面具卡到了 或是火球太小
: 任何一點的瑕疵都被拿出來要求退票或加演
: 這樣子 就失去了看音樂劇的初衷
我覺得這次爭議的重點最好能擺在"專業態度"上,而不是"沒看到特效"上面。
沒看到特效那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的,比歌聲魅影特效精采的表演多得是!
可是大家期待了這麼多年,存了那麼久的錢,進了戲院後卻被如此不專業的
態度對待,那是非常不公道的事情!
而且我所謂的"不專業態度"是在面對機械固障時處理態度的不專業---沒能停演搶修、
沒能緊急廣播、沒能在中場休息時出面道歉、沒能在觀眾散場前說明清楚等等。
吊燈是機械、演員是肉身,肉身和機械都有壞掉和固障的時候,這是活生生的劇場,
沒看到吊燈摔下來真的沒什麼。
換個角度想,如果這件事情處理得當的話,1/24的觀眾朋友反而還賺到了呢!因為
不但能遇到難得一見的吊燈壞掉情形(報上不是說機會非常非常低嗎?),而且還
有主角代表全體製作成員出面致歉,並表演額外歌舞以茲答謝全場觀眾的體諒,我
也很想有機會看到這樣的表演呢!畢竟,The Show Must Go On,如果當場處理得當
,一場災難會因此而化為意外的驚喜,在劇壇留下一段佳話。也讓全場觀眾永遠永遠
難忘那場吊燈沒有掉下來,但是表演精采萬分的演出。
說到佳話,又讓人想起1960年"停電上演真善美"的故事。
話說1960年某日紐約發生意外停電,戲根本沒法開演,可是真善美的觀眾聚在門口
不肯離去,他們激烈要求製作人(商業劇場沒有"主辦單位", 只有"製作人")想出
"除了退票之外的辦法", 聲音驚動了女主角瑪莉馬汀. 馬汀披著浴袍(因為換裝到
一半)到門口問觀眾的意見, 觀眾說願意摸黑看戲。
馬汀也問了樂團的意見,大家的情緒都十分高昂。於是當下立刻決定摸黑演出。
製作人派遣所有後台工作人員去購買手電筒,然後帶著觀眾摸黑進入戲院。
舞台上沒有布景、沒有道具,只有一片漆黑,樂池大家試著背譜演奏。
瑪莉馬汀就拿著手電筒對著自己的嘴(這樣就看得到表情和嘴型了!)開始唱---
The hills are alive...
之後演啊演的,演到小朋友上場,所有小朋友人手一隻手電筒,學馬汀對著自己的
嘴巴魚貫上台。開始唱多雷咪之歌,全場簡直高興得快瘋掉了。
之後演到一半電來了。在觀眾的歡呼聲中,大家趕忙到後台更衣,布景就定位之後
接著戲繼續演下去。
雖然有災難,可是觀眾和演員一同創造了這次難能可貴的劇場經驗。
為什麼在國家劇院演出的歌劇魅影就不行呢?
--
懶惰的小安娜 懶惰的小安娜
衣服也不肯洗 井水也不肯打
整天閒著一雙手 只知道去玩耍...
整天閒著一雙手 只知道去玩耍...
--
Tags:
舞台劇
All Comments

By Jack
at 2006-01-27T16:13
at 2006-01-27T16:13

By Enid
at 2006-01-28T19:17
at 2006-01-28T19:17
Related Posts
1/24吊燈事件-處理的新聞一則

By Doris
at 2006-01-26T12:09
at 2006-01-26T12:09
Re: 歌劇魅影吊燈事件?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6-01-26T11:48
at 2006-01-26T11:48
1/24吊燈事件-處理的新聞一則

By Poppy
at 2006-01-26T10:56
at 2006-01-26T10:56
歌劇魅影 1989 Santa Clara Vanguard

By Elizabeth
at 2006-01-26T10:52
at 2006-01-26T10:52
Re: 歌劇魅影吊燈事件?

By Enid
at 2006-01-26T03:56
at 2006-01-26T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