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KR - Nolan

By Lucy
at 2012-07-23T02:06
at 2012-07-23T02:06
Table of Contents
防雷頁
開戰時刻中以恐懼塑造了蝙蝠俠,TDK錘鍊了蝙蝠俠的信仰,Nolan要以什麼來結束
這三部曲呢?
在煉獄中的對話做出了最好的破題,大致意思是:
布魯斯:『我不怕死亡。』
囚犯:『但你缺乏對生存的希望。』
<一>布魯斯偉恩
是的,仔細回想在被丟入煉獄前的布魯斯,一直到令人感傷的阿福談話,
都不斷的點出,這是個已經失去希望的蝙蝠俠。失去了瑞秋,
失去了打擊犯罪的舞台(劇情前面強調犯罪率的下降),蝙蝠俠是在被班恩擊敗後
才絕望的嘛?不,在被擊敗前,蝙蝠俠早已絕望了。而阿福很早就看出這點,
看出絕望的布魯斯,布魯斯的回應是:『我不怕死。』
但卻是視死如歸,這時候的布魯斯根本是尋求死亡來解脫自己。
一個失去希望的蝙蝠俠還有能力打擊犯罪,還有能力挽救城市嘛?
Nolan用了一場拙劣的打鬥說明了答案。
煉獄-絕望之地,與其是真有這麼一個地方,不如說這就在布魯斯的心中。
他親眼看到他所守護所愛的城市被毀滅,人性被踐踏。
他說:『我很憤怒。』但這還不夠。
他說:『我不怕死。』但這還不夠。
最後囚犯(智者?)告訴他,非得要擁有『希望』才行。
最後,布魯斯爬上了那帶來僅存光明的井口,懷著『希望』離開了煉獄。
在我心中整部戲最符合The Dark Knight Rises的Rises的一幕,
從失去希望到重新擁有希望的一個轉折點。
煉獄之前,蝙蝠俠是失去希望的。
煉獄之後,蝙蝠俠是擁有希望的。
所以從煉獄之後的蝙蝠俠是擁有著『希望』的,對活下去的希望。
而蝙蝠俠擁有了延續下去的契機。包含續任者羅賓,都是一種希望的展現。
最後一幕是幻想嘛?以此去推想顯然不是,
因為布魯斯不再是視死如歸,不再只想著要犧牲自己(TDK結尾),
因為他有了對生存的希望!!
不過,個人覺得這部份有點小Bug,Nolan藉由最後Fox和工程師的對話,
暗示布魯斯6個月前增添了自動駕駛的程式,但依照劇情推論,
當時的布魯斯應該還是缺乏希望,仍視死如歸的。不過這不影響這片的架構。
<二>反派
班恩確實沒小丑(絕對的邪惡)來的有張力,讓人震撼。
但班恩放在這集卻是恰當的,因為他扮演的是希望摧毀者,
例如在眾人面前將唯一可以拆解炸彈的博士殺死。
稻草人更好的詮釋了希望摧毀者這點,
所謂的量刑裁判庭,就是玩弄人們的希望。
『死刑?或者流亡?』
對生命仍有眷戀的人想當然只會選擇流亡,但這只是另一種死亡之路罷了,
就有如煉獄那個像井一樣的出口,給予光明的出路,但永遠達不到。
<三>其他角色
仔細想想,整部片,『希望』這個議題其實無處不在。
貓女為什麼要拼命,就因為她希望擺脫罪犯的身分。
孤兒院的小孩長大後,為什麼要去下水道工作,因為那有更多機會。
那個懦夫副警察局長(?)為什麼原本只願意躲在家裡,但最後卻願意帶頭和罪犯對決呢?
因為那個燃燒的蝙蝠俠帶給他希望,所以甚至最後當裝甲車衝向他,
他也不再退讓,因為他有了希望。
孤兒院的設定很好,從孤兒院到羅賓,暗示著那些小孩以後都有機會成為蝙蝠俠。
<四>一些缺點
除了前面提到的自動駕駛Bug,有些問題許多評論都有提及,Nolan想講的東西太多,
時間太短,有些部分設定出來了,但其實效果沒達到,包含財富不均的反思。
米蘭達的設定應該可以有更好的發揮,互動感覺不太夠,所以最後的背叛
沒給人非常震驚。
<五>結論
雖然我還只看了一遍,還有許多細節漏掉,但是不妨礙我覺得這部片拍的非常好!!
從一開始的衰落,到後半段的黎明升起,
作為一個收尾的一集,焦點本來就該放在蝙蝠俠本身,
如果還是跟TDK一樣來個充滿張力的大對決,反而失去了收尾的感覺,
一個只想著犧牲的蝙蝠俠,是沒有未來的。
然而TDKR這樣的收尾,卻讓蝙蝠俠更加的完整,更加的生生不息,
更符合整個三部曲反覆提及的蝙蝠俠是個象徵,任何人都可以當。
蝙蝠俠掌握了恐懼,堅定的信仰以及犧牲,還有希望。
--
開戰時刻中以恐懼塑造了蝙蝠俠,TDK錘鍊了蝙蝠俠的信仰,Nolan要以什麼來結束
這三部曲呢?
在煉獄中的對話做出了最好的破題,大致意思是:
布魯斯:『我不怕死亡。』
囚犯:『但你缺乏對生存的希望。』
<一>布魯斯偉恩
是的,仔細回想在被丟入煉獄前的布魯斯,一直到令人感傷的阿福談話,
都不斷的點出,這是個已經失去希望的蝙蝠俠。失去了瑞秋,
失去了打擊犯罪的舞台(劇情前面強調犯罪率的下降),蝙蝠俠是在被班恩擊敗後
才絕望的嘛?不,在被擊敗前,蝙蝠俠早已絕望了。而阿福很早就看出這點,
看出絕望的布魯斯,布魯斯的回應是:『我不怕死。』
但卻是視死如歸,這時候的布魯斯根本是尋求死亡來解脫自己。
一個失去希望的蝙蝠俠還有能力打擊犯罪,還有能力挽救城市嘛?
Nolan用了一場拙劣的打鬥說明了答案。
煉獄-絕望之地,與其是真有這麼一個地方,不如說這就在布魯斯的心中。
他親眼看到他所守護所愛的城市被毀滅,人性被踐踏。
他說:『我很憤怒。』但這還不夠。
他說:『我不怕死。』但這還不夠。
最後囚犯(智者?)告訴他,非得要擁有『希望』才行。
最後,布魯斯爬上了那帶來僅存光明的井口,懷著『希望』離開了煉獄。
在我心中整部戲最符合The Dark Knight Rises的Rises的一幕,
從失去希望到重新擁有希望的一個轉折點。
煉獄之前,蝙蝠俠是失去希望的。
煉獄之後,蝙蝠俠是擁有希望的。
所以從煉獄之後的蝙蝠俠是擁有著『希望』的,對活下去的希望。
而蝙蝠俠擁有了延續下去的契機。包含續任者羅賓,都是一種希望的展現。
最後一幕是幻想嘛?以此去推想顯然不是,
因為布魯斯不再是視死如歸,不再只想著要犧牲自己(TDK結尾),
因為他有了對生存的希望!!
不過,個人覺得這部份有點小Bug,Nolan藉由最後Fox和工程師的對話,
暗示布魯斯6個月前增添了自動駕駛的程式,但依照劇情推論,
當時的布魯斯應該還是缺乏希望,仍視死如歸的。不過這不影響這片的架構。
<二>反派
班恩確實沒小丑(絕對的邪惡)來的有張力,讓人震撼。
但班恩放在這集卻是恰當的,因為他扮演的是希望摧毀者,
例如在眾人面前將唯一可以拆解炸彈的博士殺死。
稻草人更好的詮釋了希望摧毀者這點,
所謂的量刑裁判庭,就是玩弄人們的希望。
『死刑?或者流亡?』
對生命仍有眷戀的人想當然只會選擇流亡,但這只是另一種死亡之路罷了,
就有如煉獄那個像井一樣的出口,給予光明的出路,但永遠達不到。
<三>其他角色
仔細想想,整部片,『希望』這個議題其實無處不在。
貓女為什麼要拼命,就因為她希望擺脫罪犯的身分。
孤兒院的小孩長大後,為什麼要去下水道工作,因為那有更多機會。
那個懦夫副警察局長(?)為什麼原本只願意躲在家裡,但最後卻願意帶頭和罪犯對決呢?
因為那個燃燒的蝙蝠俠帶給他希望,所以甚至最後當裝甲車衝向他,
他也不再退讓,因為他有了希望。
孤兒院的設定很好,從孤兒院到羅賓,暗示著那些小孩以後都有機會成為蝙蝠俠。
<四>一些缺點
除了前面提到的自動駕駛Bug,有些問題許多評論都有提及,Nolan想講的東西太多,
時間太短,有些部分設定出來了,但其實效果沒達到,包含財富不均的反思。
米蘭達的設定應該可以有更好的發揮,互動感覺不太夠,所以最後的背叛
沒給人非常震驚。
<五>結論
雖然我還只看了一遍,還有許多細節漏掉,但是不妨礙我覺得這部片拍的非常好!!
從一開始的衰落,到後半段的黎明升起,
作為一個收尾的一集,焦點本來就該放在蝙蝠俠本身,
如果還是跟TDK一樣來個充滿張力的大對決,反而失去了收尾的感覺,
一個只想著犧牲的蝙蝠俠,是沒有未來的。
然而TDKR這樣的收尾,卻讓蝙蝠俠更加的完整,更加的生生不息,
更符合整個三部曲反覆提及的蝙蝠俠是個象徵,任何人都可以當。
蝙蝠俠掌握了恐懼,堅定的信仰以及犧牲,還有希望。
--
Tags:
Nolan
All Comments

By Isabella
at 2012-07-27T22:48
at 2012-07-27T22:48

By Mia
at 2012-07-28T08:01
at 2012-07-28T08:01

By Rae
at 2012-07-30T13:21
at 2012-07-30T13:21

By Freda
at 2012-08-03T04:13
at 2012-08-03T04:13

By Mary
at 2012-08-06T10:32
at 2012-08-06T10:32

By Damian
at 2012-08-09T22:53
at 2012-08-09T22:53

By Lily
at 2012-08-10T21:21
at 2012-08-10T21:21

By Jacob
at 2012-08-15T15:54
at 2012-08-15T15:54

By Edward Lewis
at 2012-08-19T13:44
at 2012-08-19T13:44

By Belly
at 2012-08-23T16:10
at 2012-08-23T16:10

By Regina
at 2012-08-25T09:34
at 2012-08-25T09:34

By Olga
at 2012-08-26T20:19
at 2012-08-26T20:19

By Brianna
at 2012-08-29T18:28
at 2012-08-29T18:28

By Ula
at 2012-08-30T12:12
at 2012-08-30T12:12

By Elma
at 2012-09-01T17:52
at 2012-09-01T17:52

By Olga
at 2012-09-02T20:10
at 2012-09-02T20:10

By Jessica
at 2012-09-03T21:13
at 2012-09-03T21:13

By Yuri
at 2012-09-04T13:01
at 2012-09-04T13:01

By Kelly
at 2012-09-09T06:19
at 2012-09-09T06:19
Related Posts
TDKR,可惜的傑作。

By Quintina
at 2012-07-23T01:24
at 2012-07-23T01:24
作為三部曲收尾的TDKR

By Emma
at 2012-07-23T01:11
at 2012-07-23T01:11
請問一段TDKR的配樂

By Daph Bay
at 2012-07-23T00:35
at 2012-07-23T00:35
黎明昇起的辯證

By Christine
at 2012-07-23T00:26
at 2012-07-23T00:26
7/20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北美破自身記錄

By Dorothy
at 2012-07-22T22:52
at 2012-07-22T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