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原之心》母性溫暖了冰凍之河 - 藝術電影

By Enid
at 2010-06-25T16:54
at 2010-06-25T16:54
Table of Contents
文/張冠倫
我以為,說情的功力端看內心悸動的續航力而定。說一個令人感動落淚的故事
很簡單,只要掌握住情感的弱點多加著墨即可,此作法卻容易流為煽情且俗濫,而
感動通常也僅止於當下;相對的,倘若故事結束之後,仍時時能回想起當中的餘味
,持續觸動自己的情感,才是說情的最高境界。就我看來,美國導演寇特妮杭特(
Courtney Hunt)首部自編自導的長片《冰原之心》當屬於後者。
《冰原之心》的故事舞台設定於美加邊境的偏遠小鎮。這塊被劃為保留地的土
地,在自然環境上長年大雪紛飛,氣候嚴寒;在行政劃分上,無論是美國政府或加
拿大政府皆認可保留地有一定的自治權,換句話說,這裡是法律的化外之地。自然
的先天因素讓此處的居民生存不易,經濟百般蕭條,很多人遂利用人為的法律漏洞
,鋌而走險從事走私的工作,這也成為治安的一大隱憂。走私的物品除了香菸,當
然還包括人──由中國或巴基斯坦等地前來的非法勞工──《冰原之心》故事的發
想即是由此而來。
蕾(Melissa Leo飾)在好賭成性的丈夫拿走家中的積蓄離開後 ,獨力扶養兩
子,長子T.J.(Charlie McDermott飾)也才不過15歲;莉拉(Misty Upham飾)的
丈夫在一次意外掉落結冰的河裡,連屍體都沒有找到,唯一的兒子又被婆婆強行帶
走,只剩下自己孤伶伶地生活。蕾和莉拉,一位是打零工維生的美國白人,一位是
從事走私的摩霍克族原住民,兩人的種族和職業各異,在社會上遭受到的待遇也不
盡相同。導演大可就此大書特書,從種族歧視、經濟衰落、走私、人口販子等的社
會議題來進行說理、批判,如此也可呼應導演法律系出身的專業背景。然而,導演
卻選擇從人性和情感的真實面來呈現,特別是母性的描寫,更是全片最為顯著的重
點。
電影開始不久,導演隨即給蕾一個由腳至臉的特寫鏡頭:光著的腳掌布滿歲月
的紋路,臉部亦是如此,然而令人感到滄桑的其實是眼神。蕾不發一語,眼睛卻流
露出巨大的無力感和悲傷情緒,匯聚而成的只有一滴淚。雖然尚未由劇情鋪陳了解
蕾的悲傷從何而來,但是這無聲的一幕卻散發無比的渲染力,深深觸動觀眾的心靈
。鏡頭一轉,蕾的小兒子瑞奇(James Reilly飾)開心地跑到蕾身邊,蕾立即以親
暱的語氣和他互動。藉由短短數分鐘的開場戲,帶出了蕾的兩種面貌:獨處的蕾是
獨攬傷悲、無助的弱女子;人前 ──特別是在兒子面前──的蕾是堅強的母親。
俗話說:「為母則強。」這句話套用於蕾的身上是再適合也不過。一方面是蕾
會在兒子面前掩飾悲傷和無力感,一方面也由於生活的困境而激發出她的強悍。因
此,就算T.J.主動要求打工幫助家計,蕾還是會以母親的立場要他專心念書,一旦
孩子出了家門,憂傷的氣氛迅即籠罩著蕾。此外,蕾也不敢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工作
上的困境,只能欺騙說即將晉升為經理,隱瞞加入走私人口的犯罪事實,試圖使他
們安心。經由蕾一角,導演刻劃出普天下母親的共同樣貌:就算面對再大的困難,
寧可獨自將全部承攬下來,即便被壓得喘不過氣,也不願子女擔心。這或許是身為
母親的職責所在,但我相信更多則是出自於對子女無私的愛。另一位母親莉拉亦是
如此。為了看兒子一眼,莉拉必須偷偷爬上樹在遠處觀望,還得邊餵狗以防狗的叫
聲引起別人注意,甚至將自己走私所得全數留給兒子。
在兒子面前的蕾不顯露軟弱,在外頭的蕾當然更為強勢。為了找尋丈夫的下落
,她可以向莉拉的家門開槍,只因她懷疑丈夫在莉拉的家中;當人口販子所給的佣
金短少,企圖坑她的錢時,她也不惜舉槍威脅,絲毫不畏懼以一介女子之姿對抗彪
形大漢。在這一幕,導演再度將鏡頭帶到蕾的眼睛,此時的眼神雖然依舊感受得到
悲傷,但悲傷中又滿溢著無比的堅定。這份堅定也許來自於對兒子的愛,畢竟蕾之
所以冒風險參與走私人口,就是為了給兩個兒子一個較佳的居住環境。
蕾和兩個兒子委身於空間不大的拖車屋內,如果氣溫過低,水管還會結冰。因
此,正如蕾的小兒子瑞奇童言童語說:「聖誕老人會給他一間新家。」對他們來說
,擁有一間新房子是最大的願望。不過,蕾需要的不單單是有形的房屋,還有裝載
於內的情感,那才是構成「家」不可或缺的條件。從蕾的丈夫離家之後,大兒子T.J.
和蕾之間總是充滿摩擦,因為T.J.認為是蕾逼走了父親。對T.J.來說,就算父親會
賭博,他還是自己的父親,畢竟有總比沒有好,所以年紀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T.J.
只能以頂撞發洩自己的情緒和不滿。
《冰原之心》通篇充滿陰翳的味道:陰暗多雲的天空、白茫茫的雪地襯托著蕾
的情緒,呈現出壓抑到不行、令人難受的氛圍。此外,衝突與對立更是貫穿全場的
元素。包括蕾和T.J.、人口販子、莉拉等人的衝突,以及蕾和莉拉在種族身分上的
對立在內,讓整部電影充斥著一觸即發的緊張感。然而,導演沒有刻意放大這些元
素,甚至在片中看不到警察掏槍射擊人口販子,一切都以近乎理想化的溫情處理。
不過,這種理想卻十分貼近於人性。觀影中間,我的內心從未興起一絲對蕾和莉拉
的批判,畢竟在現實的逼迫之下,沒有人能去苛責這兩位母親的行徑。如同蕾對T.J.
的告誡:「你不能失去原則。」縱使走私人口的行為早已觸犯法律,至少她們仍走
在「母愛」的原則裡,否則也不會冒著風雪回頭找落在雪地中的巴基斯坦小孩。
在拍攝《冰原之心》之前,導演曾實際採訪參與跨國走私人口的女子,或許蕾
和莉拉的角色原型就是脫胎於這些人的經驗。她們猶如行駛於結冰河川之上的汽車
,在整體社會中的存在是如此微不足道,為了生活卻又冒險走在隨時可能碎裂的冰
塊上。幸而,在這無奈又抑鬱的沉重氣氛中,導演給予我們一道來自母性純粹的光
芒,這情感不僅連結起兩位種族各異的女性,更撐起所有難以承受卻甜蜜之重,昇
華成莉拉一抹淡淡微笑。
─資料來源───────────────────────────────────
放映週報:母性溫暖了冰凍之河──《冰原之心》
http://www.funscreen.com.tw/review.asp?period=263
--
我以為,說情的功力端看內心悸動的續航力而定。說一個令人感動落淚的故事
很簡單,只要掌握住情感的弱點多加著墨即可,此作法卻容易流為煽情且俗濫,而
感動通常也僅止於當下;相對的,倘若故事結束之後,仍時時能回想起當中的餘味
,持續觸動自己的情感,才是說情的最高境界。就我看來,美國導演寇特妮杭特(
Courtney Hunt)首部自編自導的長片《冰原之心》當屬於後者。
《冰原之心》的故事舞台設定於美加邊境的偏遠小鎮。這塊被劃為保留地的土
地,在自然環境上長年大雪紛飛,氣候嚴寒;在行政劃分上,無論是美國政府或加
拿大政府皆認可保留地有一定的自治權,換句話說,這裡是法律的化外之地。自然
的先天因素讓此處的居民生存不易,經濟百般蕭條,很多人遂利用人為的法律漏洞
,鋌而走險從事走私的工作,這也成為治安的一大隱憂。走私的物品除了香菸,當
然還包括人──由中國或巴基斯坦等地前來的非法勞工──《冰原之心》故事的發
想即是由此而來。
蕾(Melissa Leo飾)在好賭成性的丈夫拿走家中的積蓄離開後 ,獨力扶養兩
子,長子T.J.(Charlie McDermott飾)也才不過15歲;莉拉(Misty Upham飾)的
丈夫在一次意外掉落結冰的河裡,連屍體都沒有找到,唯一的兒子又被婆婆強行帶
走,只剩下自己孤伶伶地生活。蕾和莉拉,一位是打零工維生的美國白人,一位是
從事走私的摩霍克族原住民,兩人的種族和職業各異,在社會上遭受到的待遇也不
盡相同。導演大可就此大書特書,從種族歧視、經濟衰落、走私、人口販子等的社
會議題來進行說理、批判,如此也可呼應導演法律系出身的專業背景。然而,導演
卻選擇從人性和情感的真實面來呈現,特別是母性的描寫,更是全片最為顯著的重
點。
電影開始不久,導演隨即給蕾一個由腳至臉的特寫鏡頭:光著的腳掌布滿歲月
的紋路,臉部亦是如此,然而令人感到滄桑的其實是眼神。蕾不發一語,眼睛卻流
露出巨大的無力感和悲傷情緒,匯聚而成的只有一滴淚。雖然尚未由劇情鋪陳了解
蕾的悲傷從何而來,但是這無聲的一幕卻散發無比的渲染力,深深觸動觀眾的心靈
。鏡頭一轉,蕾的小兒子瑞奇(James Reilly飾)開心地跑到蕾身邊,蕾立即以親
暱的語氣和他互動。藉由短短數分鐘的開場戲,帶出了蕾的兩種面貌:獨處的蕾是
獨攬傷悲、無助的弱女子;人前 ──特別是在兒子面前──的蕾是堅強的母親。
俗話說:「為母則強。」這句話套用於蕾的身上是再適合也不過。一方面是蕾
會在兒子面前掩飾悲傷和無力感,一方面也由於生活的困境而激發出她的強悍。因
此,就算T.J.主動要求打工幫助家計,蕾還是會以母親的立場要他專心念書,一旦
孩子出了家門,憂傷的氣氛迅即籠罩著蕾。此外,蕾也不敢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工作
上的困境,只能欺騙說即將晉升為經理,隱瞞加入走私人口的犯罪事實,試圖使他
們安心。經由蕾一角,導演刻劃出普天下母親的共同樣貌:就算面對再大的困難,
寧可獨自將全部承攬下來,即便被壓得喘不過氣,也不願子女擔心。這或許是身為
母親的職責所在,但我相信更多則是出自於對子女無私的愛。另一位母親莉拉亦是
如此。為了看兒子一眼,莉拉必須偷偷爬上樹在遠處觀望,還得邊餵狗以防狗的叫
聲引起別人注意,甚至將自己走私所得全數留給兒子。
在兒子面前的蕾不顯露軟弱,在外頭的蕾當然更為強勢。為了找尋丈夫的下落
,她可以向莉拉的家門開槍,只因她懷疑丈夫在莉拉的家中;當人口販子所給的佣
金短少,企圖坑她的錢時,她也不惜舉槍威脅,絲毫不畏懼以一介女子之姿對抗彪
形大漢。在這一幕,導演再度將鏡頭帶到蕾的眼睛,此時的眼神雖然依舊感受得到
悲傷,但悲傷中又滿溢著無比的堅定。這份堅定也許來自於對兒子的愛,畢竟蕾之
所以冒風險參與走私人口,就是為了給兩個兒子一個較佳的居住環境。
蕾和兩個兒子委身於空間不大的拖車屋內,如果氣溫過低,水管還會結冰。因
此,正如蕾的小兒子瑞奇童言童語說:「聖誕老人會給他一間新家。」對他們來說
,擁有一間新房子是最大的願望。不過,蕾需要的不單單是有形的房屋,還有裝載
於內的情感,那才是構成「家」不可或缺的條件。從蕾的丈夫離家之後,大兒子T.J.
和蕾之間總是充滿摩擦,因為T.J.認為是蕾逼走了父親。對T.J.來說,就算父親會
賭博,他還是自己的父親,畢竟有總比沒有好,所以年紀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T.J.
只能以頂撞發洩自己的情緒和不滿。
《冰原之心》通篇充滿陰翳的味道:陰暗多雲的天空、白茫茫的雪地襯托著蕾
的情緒,呈現出壓抑到不行、令人難受的氛圍。此外,衝突與對立更是貫穿全場的
元素。包括蕾和T.J.、人口販子、莉拉等人的衝突,以及蕾和莉拉在種族身分上的
對立在內,讓整部電影充斥著一觸即發的緊張感。然而,導演沒有刻意放大這些元
素,甚至在片中看不到警察掏槍射擊人口販子,一切都以近乎理想化的溫情處理。
不過,這種理想卻十分貼近於人性。觀影中間,我的內心從未興起一絲對蕾和莉拉
的批判,畢竟在現實的逼迫之下,沒有人能去苛責這兩位母親的行徑。如同蕾對T.J.
的告誡:「你不能失去原則。」縱使走私人口的行為早已觸犯法律,至少她們仍走
在「母愛」的原則裡,否則也不會冒著風雪回頭找落在雪地中的巴基斯坦小孩。
在拍攝《冰原之心》之前,導演曾實際採訪參與跨國走私人口的女子,或許蕾
和莉拉的角色原型就是脫胎於這些人的經驗。她們猶如行駛於結冰河川之上的汽車
,在整體社會中的存在是如此微不足道,為了生活卻又冒險走在隨時可能碎裂的冰
塊上。幸而,在這無奈又抑鬱的沉重氣氛中,導演給予我們一道來自母性純粹的光
芒,這情感不僅連結起兩位種族各異的女性,更撐起所有難以承受卻甜蜜之重,昇
華成莉拉一抹淡淡微笑。
─資料來源───────────────────────────────────
放映週報:母性溫暖了冰凍之河──《冰原之心》
http://www.funscreen.com.tw/review.asp?period=263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趙本山《一代宗師》戲份殺青 王家衛挺進賀歲檔

By Yuri
at 2010-06-25T12:09
at 2010-06-25T12:09
《葡萄酒世界》酒界反應不一 影評持高度肯定

By Poppy
at 2010-06-24T19:59
at 2010-06-24T19:59
北影群星閃耀!──追星族必備片單

By Lauren
at 2010-06-24T12:11
at 2010-06-24T12:11
北影「大師級導演作品」整理!

By Edward Lewis
at 2010-06-24T03:35
at 2010-06-24T03:35
2010台北電影節文學改編電影總整理

By Oscar
at 2010-06-24T03:16
at 2010-06-24T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