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反美牛實錄》+《我們來抗議吧》 - 紀錄片

By Hedy
at 2009-12-07T14:27
at 2009-12-07T14:27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edia-chaos 看板]
作者: xup6 () 看板: media-chaos
標題: [心得] 《南韓反美牛實錄》+《我們來抗議吧》
時間: Mon Dec 7 14:25:26 2009
好讀無音樂網誌版:
http://blog.pchome.com.tw/resplendir/post/1320369054
今天去看了世界公視大展(INPUT)。《南韓反美牛實錄》(the Afternews)是我最期待的
一部,副導還出席了'映後座談。
《南韓反美牛實錄》講述2008年南韓民眾透過網路串連,針對美國牛肉進口,發動大
規模的示威遊行。民眾的不滿從美國牛肉政策延燒到韓國三大報紙,他們批評這些報紙充
斥廣告、掩蓋美國牛的真相、扭曲民眾運動的本質(包括聲稱民眾運動背後有政治勢力操
弄,或批評這是年輕人不成熟的舉動)。
拜網路所賜,原本散居各個角落的民眾,包括:大學生、中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
,陸續走上街頭。也拜網路所賜,遊行中的點點滴滴,全都傳送到電腦前的每一個人。整
個抗議現場就有十幾位公民記者進行SNG連線,因此,就算三大報紙隱藏事實,人民終究
有管道看到真相。其中一個畫面拍到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女性,遭到南韓警方猛踹,進而
深化南韓民眾的不滿;更有民眾拍到宣傳美國牛肉無害的大報社,其員工餐廳竟在門口標
示「請放心,我們使用澳洲牛肉」,全國譁然。
此外,遊行民眾也透過手機相互聯繫,從朋友那邊得知警方在哪部署,再從其他地方
繞道,而她的朋友則從網路獲知消息。本片除了要證明民眾獲得資訊與新聞的管道變多,
事實變得難以扭曲與掩蓋;本片也想駁斥三大報紙的指控,證明這些民眾完全是自發性參
與,並無受到政治勢力所操控,甚至有不少人第一次加入群眾運動。
這部片主要從宏觀的角度,看待南韓這次的美國牛抗議,力圖指出數位時代增強了人
民動員與散播消息的力量。至於人民如何透過網路動員?人民在抗議活動中作了什麼?這
部片就無法觸及,但儘管如此,整部片所散發的力量與緊湊感,讓在場觀眾熱血沸騰。人
人可能都是記者的時代,展現了人民力量的崛起,但本片也指出即時報導與準確性之間的
衝突。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對於事前的動員過程感到好奇,請看另一部紀錄片《我們來抗議
吧》(Shall we protest?),可直接在網上收看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6689 。故事一開始,一位女大學生覺得民眾不關心
狂牛症議題,而在網路論壇張貼美國牛的文章。就在喚起網友的注意之後,漸漸萌生街頭
抗議的念頭,去年四月六日的第一次動員,人數就達到三、四百人,到了五月二日的燭光
晚會,人數甚至破萬。
最有趣的是,參加遊行的群眾來自四面八方,有很多年輕面孔。原本計劃帶領群眾唱
歌,卻遭到台下民眾砲轟,抗議遊行轉變成人民的發聲大會,重考生、重症患者、市井小
民都一一上台嗆聲,令人動容。由於這部片拍出了一部分的抗議過程,觀眾將更容易瞭解
,當時南韓民眾不只不滿政府的美國牛肉政策,也質疑李明博的用人爭議,另有經濟問題
、民營化問題、學費問題……。
看到這裡,我們不免有個疑問,台灣的網路也很發達,但我們為何沒有類似的群眾運
動?我猜想,台灣長久以來都存在兩種色彩,藍與綠,不論是在現實生活,或是在網路世
界,我們的言論總是容易被政治化、被貼標籤,就算單純只想進行政策討論,也可能因為
提出反對執政黨的言論,而被貼上「綠」標籤,或因為提出支持執政黨的言論,而被貼上
「藍」標籤,所以任何討論最後都會淪為「政治文」而遭人唾棄與忽略,這真的很可惜。
也許台灣民眾要開始學會擺脫政治人物貼標籤的習慣,開始關注切身的社會議題,民眾力
量才可能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
作者: xup6 () 看板: media-chaos
標題: [心得] 《南韓反美牛實錄》+《我們來抗議吧》
時間: Mon Dec 7 14:25:26 2009
好讀無音樂網誌版:
http://blog.pchome.com.tw/resplendir/post/1320369054
今天去看了世界公視大展(INPUT)。《南韓反美牛實錄》(the Afternews)是我最期待的
一部,副導還出席了'映後座談。
《南韓反美牛實錄》講述2008年南韓民眾透過網路串連,針對美國牛肉進口,發動大
規模的示威遊行。民眾的不滿從美國牛肉政策延燒到韓國三大報紙,他們批評這些報紙充
斥廣告、掩蓋美國牛的真相、扭曲民眾運動的本質(包括聲稱民眾運動背後有政治勢力操
弄,或批評這是年輕人不成熟的舉動)。
拜網路所賜,原本散居各個角落的民眾,包括:大學生、中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
,陸續走上街頭。也拜網路所賜,遊行中的點點滴滴,全都傳送到電腦前的每一個人。整
個抗議現場就有十幾位公民記者進行SNG連線,因此,就算三大報紙隱藏事實,人民終究
有管道看到真相。其中一個畫面拍到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女性,遭到南韓警方猛踹,進而
深化南韓民眾的不滿;更有民眾拍到宣傳美國牛肉無害的大報社,其員工餐廳竟在門口標
示「請放心,我們使用澳洲牛肉」,全國譁然。
此外,遊行民眾也透過手機相互聯繫,從朋友那邊得知警方在哪部署,再從其他地方
繞道,而她的朋友則從網路獲知消息。本片除了要證明民眾獲得資訊與新聞的管道變多,
事實變得難以扭曲與掩蓋;本片也想駁斥三大報紙的指控,證明這些民眾完全是自發性參
與,並無受到政治勢力所操控,甚至有不少人第一次加入群眾運動。
這部片主要從宏觀的角度,看待南韓這次的美國牛抗議,力圖指出數位時代增強了人
民動員與散播消息的力量。至於人民如何透過網路動員?人民在抗議活動中作了什麼?這
部片就無法觸及,但儘管如此,整部片所散發的力量與緊湊感,讓在場觀眾熱血沸騰。人
人可能都是記者的時代,展現了人民力量的崛起,但本片也指出即時報導與準確性之間的
衝突。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對於事前的動員過程感到好奇,請看另一部紀錄片《我們來抗議
吧》(Shall we protest?),可直接在網上收看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6689 。故事一開始,一位女大學生覺得民眾不關心
狂牛症議題,而在網路論壇張貼美國牛的文章。就在喚起網友的注意之後,漸漸萌生街頭
抗議的念頭,去年四月六日的第一次動員,人數就達到三、四百人,到了五月二日的燭光
晚會,人數甚至破萬。
最有趣的是,參加遊行的群眾來自四面八方,有很多年輕面孔。原本計劃帶領群眾唱
歌,卻遭到台下民眾砲轟,抗議遊行轉變成人民的發聲大會,重考生、重症患者、市井小
民都一一上台嗆聲,令人動容。由於這部片拍出了一部分的抗議過程,觀眾將更容易瞭解
,當時南韓民眾不只不滿政府的美國牛肉政策,也質疑李明博的用人爭議,另有經濟問題
、民營化問題、學費問題……。
看到這裡,我們不免有個疑問,台灣的網路也很發達,但我們為何沒有類似的群眾運
動?我猜想,台灣長久以來都存在兩種色彩,藍與綠,不論是在現實生活,或是在網路世
界,我們的言論總是容易被政治化、被貼標籤,就算單純只想進行政策討論,也可能因為
提出反對執政黨的言論,而被貼上「綠」標籤,或因為提出支持執政黨的言論,而被貼上
「藍」標籤,所以任何討論最後都會淪為「政治文」而遭人唾棄與忽略,這真的很可惜。
也許台灣民眾要開始學會擺脫政治人物貼標籤的習慣,開始關注切身的社會議題,民眾力
量才可能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By Kyle
at 2009-12-10T13:12
at 2009-12-10T13:12
Related Posts
關於不能沒有你

By Faithe
at 2009-12-04T22:16
at 2009-12-04T22:16
關於不能沒有你

By Iris
at 2009-12-04T22:15
at 2009-12-04T22:15
「閩戰之歌」電影首次進入監察院內辦首映

By Callum
at 2009-12-04T18:03
at 2009-12-04T18:03
人牛情感催淚《牛鈴之聲》韓創五億五千萬票房

By Madame
at 2009-12-04T09:58
at 2009-12-04T09:58
「高山上的老頑童」明年首映 邀達賴來台

By Suhail Hany
at 2009-12-02T23:37
at 2009-12-02T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