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更殘酷,更絕美的青春電幻物語 - 日本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0-10-31T19:22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CpKppmQ ]

作者: TzaraLin (假文藝青年俱樂部)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告白》:更殘酷,更絕美的青春電幻物語
時間: Sun Oct 31 19:03:13 2010

http://blog.yam.com/tzaralin/article/32044889

《告白》:更殘酷,更絕美的青春電幻物語
文:Tzara

  改編自日本推理作家湊佳苗的同名原著小說,由《下妻
物語》、《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導演中島哲也所執導的
《告白》,光是開場十分鐘,一名老師與37名中學生在教室
內的對話戲,那冷冽、迷離又耽溺戀物,令人驚嘆窒息的攝
影美學,那詩意流動,寫意寫實,既可投射出全幅故事背景
,又能勾勒出各人物性格的對話運鏡剪輯,那形式美學之外
,給與觀眾內心強力衝擊的超高強度演技與對話等實質戲劇
內涵,都足以讓本片成為個人心目中媲美《十二怒漢》,成
為影史上室內對話戲中的新經典。

  開場這段老師與眾中學生的「告白」,除了任誰看了都
會倒吸一口氣的異境冷調攝影美學氛圍外,那任誰看了,聽
了都會直搖頭喟嘆的師生對話-學生們面對老師談話時的集
體無理(禮)反應,可以稱之為「白目」,可以說是「沒大沒
小」,也可以說是「不尊師重道」,無論如何,全都反映出
與深作欣二《大逃殺》同樣的社會觀察所奠基的故事背景,
直接挑出日本當前的教育危機,與未成年青少年犯罪問題與
相關立法漏洞弊病。正因為如是場景如此寫實,合乎現實,
一方面,乃強化了這齣故事的說服力,另一方面,也讓同樣
面臨社會鼓吹愛的教育,家長溺愛下所衍生許多青少年價值
行為偏差問題的台灣觀眾們感到心有戚戚焉,於是,更能快
速融入劇情設定之中。再加上,松隆子所飾演的老師森口悠
子,其出神入化的精湛演技,將復仇者的冷酷,與教育者的
溫暖同時存於一身,並以異常冷靜,實則徹底絕望的態度,
將理應聲嘶力竭的控訴,以平靜無感的口吻,說得有理又有
力,這種高度反差冷冷講述可怖謀殺事件的「告白」,反而
更讓觀眾的反應與原本吵鬧的學生們一樣,瞬而鴉雀無聲。
這代表了什麼?導演只用了十分鐘,就十分鐘,就能讓所有
人完全走進故事,投入角色,並且,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分
心出神的一刻,直到字幕完全結束的那刻,我想許多觀眾跟
我一樣都還在顫抖激動著。

  開場十分鐘過後,接下來的劇情乃圍繞在事件中兩位「
施害者」-少年A渡邊修哉與少年B下村直樹,還有另一關鍵
神秘角色班長北原美月的各別「告白」,或說自白上。一如
普世的偵探小說,犯罪電影一樣,警方必須審問事件中各關
係人的口述,抽絲剝繭,拼湊出整起案件的原貌-電影中,
藉由眾少年的告白,觀眾得以了解整起謀殺事件的來龍去脈
。然而,我想本片最引人入勝之處並非其劇情的偵探成分,
推理成分,而是導演講故事的剪輯手法-中島哲也採用了一
種類似葛斯范桑(Gus Van Sant)《大象》之於科倫拜校園
殺人事件的一體多元,眾說紛紜的多角色,多主觀的各自表
述方式,試圖還原事件的真相。但不同的是,中島哲也並不
將焦點放在犯罪事實上,而是借由眾角色的「告白」,讓我
們了解犯罪行為背後的動機、訴求,與潛意識的犯罪心理。
於是乎,我們可以知曉少年A渡邊修哉的犯罪動機來自於心
理上的嚴重戀母情結,少年B下村直樹的犯罪動機來自於心
理上的自卑感作祟;至於看似乖巧,實則有不可告人祕密的
北原美月呢?則是一種社會適應不良的反社會人格性。這三
位事件關係人,在中島哲也殘酷唯美的鏡頭特寫下,不再只
是令人畏懼的施害者,也是令人憐憫,渴望母愛,認同感,
存在感的受害者。

  談論這種攸關潛意識的犯罪心理學,有些電影會講得生
硬沉悶,有些電影會談得刻意造作,但中島哲也卻將它說得
既平易近人,又唯美浪漫,又殘酷寫實,又充滿悲劇性格,
且讓每個角色均顯得飽滿,充滿人性(即便是負面的),而
不空洞,不無病呻吟。

  同樣的,運用這種一體多元的敘事剪輯技巧,有些電影
會過分拘泥於形式主義的展現,有些電影如《衝擊效應》、
《11:14》效應則便顯得過份矯揉刻意,但是《告白》的可
貴之處就在於其一體多元敘事手法用得合情合理,不流於為
表現而表現的形式主義,而能將手法完全融入於劇情起承,
呼應題旨-告白,且不造成觀眾理解上的負擔,不阻礙觀眾
的閱讀樂趣,配合改編劇本的劇情全篇力道十足,前後呼應
,更讓整齣電影的戲劇性更顯曲折離奇,可讀性高,震撼力
強,讓觀者看完當下不禁瞠目結舌,回神之後又極想再看一
次,再接受一次視覺上,認知上,道德上的震撼。

  《告白》之所以能擁有「令人再看一次」的力量,不只
是堪稱年度最佳改編劇本的編劇之強,以及上述無懈可擊的
剪輯敘事而已,還有極端個人化的攝影美學,與以
Radiohead Last Flowers為首等歌曲的配樂使用,這些影像
與聲音的美學都讓整齣故事忽而浪漫,忽而疏離,令人迷戀
又心碎。

  總結來說,《告白》全片的戲劇性與美學表現幾近完美
,在展現個人化美學的同時,又能將故事說得完整飽滿,讓
人完全投入。在我心中,中島哲也的《告白》完全超越了岩
井俊二的經典作《青春電幻物語》,《告白》一氣呵成,結
構緊密,內容扎實,寫實又寫意的劇情,補足了《青春電幻
物語》較為片段式,囈語式,形式主義為上的劇情不完整處
。並且,無論是配樂、攝影、剪輯等美術或技術,還有演員
演技的整體表現等,還有劇本對於日本社會現狀的觀察與速
寫,《告白》都比《青春電幻物語》有過之而無不及。

  過去,若有人問我看過最殘酷,最暴力的電影是哪部?
我總是毫不猶豫的回答北野武的《淨琉璃》,那是一部視覺
感徹底絕美,故事徹底悲劇的作品,如今,我的回答雖然仍
就是《淨琉璃》,但《告白》卻首度動搖了我的念頭。不過
,可以確定的是,《告白》已經穩居今年個人年度電影十大
之首。



--
http://blog.yam.com/tzaralin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0-11-03T03:10
這篇好啊!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0-11-07T04:12
The xx的音樂響起時 那氣氛營造得真好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0-11-08T12:04
OST GOT!!3000日幣,好貴!!星期四去日本要幫人代買。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0-11-12T03:05
OST裡還有AKB48~~少年B看的MV (該說導演好幽默嗎?)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0-11-14T13:28
橋本愛!!

告白中的殺人動機(雷)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0-10-31T12:36
片中有各樣的學生 毒殺自己父母的 想殺人出名的 想要有朋友的 被欺負的 欺負人的 瞎起鬨的 剛開始看這部就是想知道and#34;殺人and#34;原因 看到最後都有交代清楚 也有爆點阿!!! 小時候的環境果然會造就不同的人出來 寂寞需要母愛的只是想讓她媽肯定他 所以殺人 想要朋友的因為 ...

請問日本的驚悚犯罪電影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0-10-31T10:06
陸續看了幾部韓國驚悚犯罪類型的經典電影: 原罪犯、殺人回憶、追擊者、非常母親、看見魔鬼。  影片中的氛圍、演員演技、劇情都讓人非常過癮。  但我本來就比較喜歡日本的文化,  很可惜似乎日本電影沒有這種類型的片。  我看的日本電影並不特別多,  覺得日本電影的強項比較偏向小品。  只要是犯罪電影,常常給我 ...

[討論] 有關《告白》的最後那句話...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0-10-31T01:23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Cp56NIg ] 作者: shinichi (野孩子) 看板: movie 標題: [討論] 有關《告白》的最後那句話... 時間: Sun Oct 31 01:10:44 2010 因為《松子》讓我好喜歡這導演,然後這原著又讓我很震撼 所以今天帶著非常期待的心情 ...

搖擺女孩~隨著爵士樂一起搖擺吧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0-10-30T19:37
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tiffany79909/21109118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鈴木友子(上野樹里 飾)坐在補教教學的教室朝窗外發呆,眼看著管 樂隊坐上遊覽車離去,為了逃課,友子和其他同學們提議將便當送到管樂隊手中。逃出學 校,女孩們在一陣嬉鬧後把便當打翻,又 ...

內田有紀凍齡12年 重回《大搜查線》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0-10-30T07:22
內田有紀凍齡12年 重回《大搜查線》 中時電子報 2010-10-30 李雨勳/綜合報導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 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12010103000032,00.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