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第7、8集 - 臺劇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9-04-17T15:00

Table of Contents

https://i.imgur.com/czvqBlE.png

《我們與惡的距離》第7、8集
相對於上兩集大爆淚,這兩集用的衛生紙好像比較少了一些。
https://i.imgur.com/b1shE44.jpg
這兩集我印象最深的是媒體的部分,跳海的那對母子,媽媽把自己跟兒子綁在一起後跳海
,鏡頭拉回來喬安的畫面時,她臉上那種欲言又止的感覺,好像在說”這一次殺人的不是
別人,而是媒體自己”看起來格外諷刺。

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這一刻才能完全理這句話的涵義吧,但也已經太遲了,那些無
形之中傷害到的人,也許已死了千百個了。

電視台被攻擊,那些人制式化的拿起衛生紙,一人發一張當耳塞用,把耳朵都塞起來,反
正這是日常,不要接電話就好了,轉頭繼續工作。我不得不懷疑,這一幕其實是台灣媒體
的真實狀況吧?

同理心是社工的事情,我們當專業記者,就是要挖掘真相發現事實。
https://i.imgur.com/IuY2QZU.jpg
何謂同理心,上香前說的都是媒體自律,實際上家屬出現後,同業的麥克風追上去,說著
同理心的人突然沉默了,原來在點擊率面前,同理心是假議題。

在所有媒體不自律的同時,要自己先自律是有難度的。很多事情,內心明知道是錯誤的,
但因為別人做,所以自己不得不做,或是說,因為別人做,所以我做又有什麼關係呢?在
新台幣面前,背離道德觀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在台灣,清流變成一個稱讚的詞,但他們明明就只是僅守本份而已,如果時間倒轉到沒有
網路的年代,不知道會不會有一樣的狀況?

現在的價值觀是不是變得很奇怪,做著壞事的人才是正常,做著好事的人要被罵傻,大家
會有這種感覺嗎?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9-04-17T22:14
前幾天有看唐國師的直播,這週其實最重點我覺得是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9-04-18T02:32
思悅和思聰相關的劇情,讓人覺得發人深思的程度
不輸喬安或王赦這兩家,一直想看慷仁的專訪啊
希望之後會有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9-04-19T07:01
所以第八集才取叫 眾生皆有病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9-04-19T15:07
慷仁前幾週跟周采詩上過了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9-04-21T19:25
https://i.imgur.com/qbh9p88.jpg
這社會真的病的不輕 而且完全沒有病識感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9-04-22T09:07
慷仁跟采詩那個我有看,比較像是閒話家常的感覺
比較想要看的是慷仁針對這部劇的深入討論吧~
我想演員對這類的想法應該會比較多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9-04-24T12:07
不過那對母子從一駿的話聽起來,媽媽本身也是欠缺病
識感,爸爸也不想面對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9-04-24T14:12
我有follow律師真心話,也有在討論這週的劇情
覺得這段說得好有道理
https://i.imgur.com/bXGu4yF.jpg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9-04-28T14:28
我們與惡的距離進行到第八集,感覺到的傷感越來越大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9-04-29T21:41
整個社會用一種粗暴無禮的方式剝奪劇中的犯人與家屬
活下來的權利,由於都 影射了一些社會事件,讓我們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9-05-01T08:06
被害人同理心也不是律師跟法官的責任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9-05-04T02:58
過去都是加害者的感想更加的明顯
王赦本來是一個充滿理想的法扶律師,又是一個好爸爸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5-08T04:48
但是隨著太太受到恐嚇、流產,社會上的人正在剝奪
一個善良人做著不被理解的好事,當好爸爸跟一個危及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9-05-10T04:32
家人的理想作選擇的時候,我想王赦一定是放棄繼續幫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9-05-10T14:20
其他的殺人犯辯護,好好的保護他的家人,然後這個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9-05-13T23:29
社會就失去了一個充滿理想、會幫助其他人的律師
然後沒有人繼續知道這件事情,繼續對其他的犯人喊殺
無奈啊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9-05-15T01:53
現實是懂得自律的媒體點擊率不足而被淘汰了
假新聞 八卦 聳動標題的媒體反而活下來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9-05-19T14:42
不只是媒體問題 觀眾也有問題 真的是眾生皆有病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9-05-22T02:15
現代人認為只要不犯法 道德有瑕疵也沒關係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9-05-26T09:06
推整個社會都沒有病識感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9-05-31T01:15
這兩集真的比較難哭,因為太多矛盾在拉扯了!要收
視率還是要職業道德?不想要小孩的卻懷上小孩、想要
小孩的卻失去小孩,想死的一直死不了、不想死的卻無
法掌控自己的命運......但學長那段真的稍微傻狗血了

一千個晚安 謝謝妳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9-04-17T14:24
說實在的 已經很久沒有期待過台灣的偶像劇、連續劇, 但在無意中看了一千個晚安後, 除了新聞中提到的催淚, (沒錯,我也不禁流了眼淚.......) 更多的是想到了老媽, 也許不像劇中的戴爸那般豁達, 但劇中那句:「你雖然不是我親生的,但妳卻跑來當我女兒,所以這就是命中注定。」 深深地觸動了我, 沒有像劇中那 ...

我們與惡的距離 王赦的想法?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9-04-17T13:03
李曉明的媽媽被追到家裡詢問事情的起因等... 在電視台遇到李曉明的妹妹李曉文時,人家都跟他說他是李大芝,分明不想在跟以前的自 己 有牽連,下班一樣被堵,而且不是在私人空間就跟人家說到他哥,而且也把他哥是殺人犯 的事說明,雖然是大芝說到他的,但也是被逼。 這樣的處理方式,真的對加害者家屬是比較好的嗎?特別是 ...

我們與惡的距離 為何要再虐大芝一次??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9-04-17T12:33
「當傷害你的是整個要你的哥哥去死的社會時,你還願意去相信別人嗎?」 對於李曉文(李大芝)而言,雖然哥哥的事件給她的影響,已經在父母跟應思悅的支持下逐 漸淡化。 但身為一個殺人魔、一個社會事件的行兇者的妹妹,該怎麼繼續在這個社會中生活下去,是 她必須面對的課題。 加害者家屬未來的日子,可能也是編輯試著想呈 ...

與惡的喬安轉變之謎。(可能有雷)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9-04-17T11:15
幫防雷 其實仔細想想 她這樣的轉變也算合理 李曉明死+跟大芝公然吵架+看到李家人也不好過+終於進天彥房間+終於進電影院 這幾件事對她來說絕對都是重大轉變 只是劇中大概就用幾個月的時間全全攪和在一起觀眾才會覺得怎麼變那麼快 不然現實中大概一輩子都走不出來吧... - ...

《與惡》所要傳達的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9-04-17T10:39
: 推 meblessme : 照這個說法 就算兇手抵抗到底也不能殺了 04/17 02:35 警察當場可否擊殺犯人。 這要看警察擊殺犯人之目的。 如果警察是基於懲罰犯人,那就是不允許的。 因為警察並無審判權限,無法去決定當事人是否以及接受何種程度的刑罰權。 但是如果是基於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