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剩下什麼》:止不住的淚 - 紀錄片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05-10-06T10:49

Table of Contents

1950年間,中共美著「解放」西藏之名,卻暗地實行著「侵略」之實,派駐了大批軍隊
進駐西藏,掠奪著這塊土地上的寶貴自然資源。而西藏的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也因政治
迫害,被迫流亡印度,至今即將屆滿50年。在這片美麗的西藏高原上,稀薄的空氣中
不僅瀰漫著一股高壓肅殺的政治氛圍,還有著更多人民不安與恐懼的心情…

《我們還剩下什麼》﹙What Remains of Us﹚是部由加拿大電影局﹙NFB﹚贊助拍攝而
成的紀錄片,影片攝製的時間從1996橫跨到2004年,由兩位白人男性法杭斯瓦‧普
﹙Francois Prevost﹚和雨果‧拉圖利普﹙Hugo Latulippe﹚共同執導。除此之外,
影片中還有一位西藏裔的加拿大女性介入其中。而「她」遂也成為整部影片裡除了西
藏人民之外的另一紀錄焦點。

身份﹙在加拿大長大﹚的特殊性,使她得以自由的進入西藏,即便每次簽證的時間都
很短促,只能短暫停留,必須出入境好幾回,但她卻從未忘記進入西藏所背負的使命。
她挾帶著一台小小的機械盒子,冒險通過了海關的層層檢查,裡頭懷藏著的竟是得以
讓千千萬萬西藏人堅持下去的希望與信念…

即「一段達賴喇嘛想傳達給西藏子民們的談話訊息」。而「達賴喇嘛」這四個字,
在西藏卻是連談論都不被允許的禁忌。

在中國政府不知情的情形下,這個訊息影片在這近八年間,不論是在房間裡、飯廳中,
或是在草原上、山腳邊,放映給約300人觀賞過,影片詳實記錄了這些人在看完達賴喇
嘛談話影片後的狀況。這些自願在鏡頭前吐露心聲的西藏眾生相,有的滿臉皺紋,有的
則是青澀害羞。但不論年紀、性別,他們卻都仍有相同的一點 ─「虔誠」。
他們個個雙手合十,眼神堅毅,虔誠真摯的朝放映器膜拜著;有的滿臉是淚,有的激動
不已。一位年輕學子甚至在說出「達賴喇嘛」後,掩口不敢相信自己挑戰了禁忌,
驚恐的神情讓人印象深刻。我ㄧ滴滴的淚水,也隨著片中那些飽受壓迫的人們的反應
而溢流不止…

《我們還剩下什麼》因為觸及了敏感的政治議題,使得觀看此片的人都必須通過層層
安檢,以確保片中人物現身說法的身家安全。而他們卻是那麼淳樸,那麼純真,堅信
堅守著達賴喇嘛所教誨的「非暴力抗爭」方式。且,西藏人總是認為,西藏之所以無
法恢復原貌,原因在於人們的祈禱不夠多。這樣的說法實在讓人倍感心酸…

而這位年僅不過30出頭冒著極大風險的進行紀錄片拍攝的藏裔女性卡桑‧多瑪
﹙Kalsang Dolma﹚,她的父親從西藏翻越喜馬拉雅山而流亡印度後生下她。
在小的時後,第一次告訴了她關於家鄉西藏發生的事件,引發了她的好奇心,進而開始
尋求、探究。那是一種對「根」的追尋與認同,是一個失根靈魂的勇氣實踐,不甘願
只是做為一個擁有他國國籍的「人」。

一位觀眾在映後座談中提問:「為什麼你會想拍這樣的影片?」只見她不急不徐的嘴角
揚起,非常自然的說:「因為我是西藏人阿!我想回去看看我的家鄉。」,而在這塊也
有著相似背景的台灣島上,又有多少人是這樣的認同這塊土地呢?

時代的巨輪並沒有讓我們更加重視生命價值與普世人權,反到成就了利益掛帥的
「文明戰亂時期」。究竟「我們還剩下什麼呢?」,這不僅僅是對西藏人自身的反省
提問,也是對於這個逐漸冷漠的世界,一個最深沉的呼籲。

假若有天,世上的所有人都僅僅是「袖手旁觀」。屆時,或許真的,我們再也什麼都不
剩了。而且連那個願意看見、願意理解的「心」,那一點點對於人權、世上不公不義最
基本的正視,也都一點不剩了…

我想起在網路上曾看到飽受納粹戰亂之苦的德國神學家馬丁‧尼默勒
﹙Martin Niemoller﹚寫的名詩:
「起初,他們把魔掌伸向共產黨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接著,他們把魔掌伸向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然後,他們把魔掌伸向貿易工會,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貿易工會主義者;
再來,他們把魔掌伸向舊教徒,我仍沒有說話,因為我是一個新教徒。
最後,他們將魔掌伸向了我,這時,已經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In Germany they came first for the Commu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Jew.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trade unio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Catholic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 a Protestant.

Then they came for me--and by that time no one was left to speak up.

Martin Niemoller 1892-1984.

--
映後我衝動的想向她握手致意,表達心中的感謝。
這部影片將在往後的蒙藏影展中播出,請一定要看。

在我的blog上有些劇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去看看。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All Comments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05-10-09T09:15
寫得真好 推 ^^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05-10-14T03:36
這應該是第二篇推薦此片的文章了吧,謝謝你們的推薦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05-10-14T22:55
光用看的就有想哭的感覺>_<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05-10-16T09:21
呼應 看完片子 也要向她握手致意 但看不到她的人 非常感動!!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05-10-18T08:57
真的是一部讓血液喘息的影片.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05-10-20T08:33
請問現在還有地方看這部片嗎???

《等待飛魚》導演曾文珍專訪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05-10-04T12:12
本文轉載自放映週報No.26 http://funscreen.com.tw/head.asp?period=26 報導/艾爾‧陳虹吟 一直很納悶,臺灣電影為什麼總要選擇在城市的暗巷或嘈雜的街道繞啊繞,那些景色美麗 如畫的島嶼角落,卻一再被遺漏在鏡頭之外,以致於國外觀眾眼中的臺灣總是擁擠、疏離 、烏 ...

2005民族志影展/無偶之家/陳俊志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05-10-04T04:30
2005年國際民族志影展 xxx影像學會主辦 週5~週2在 真善美 舉行 如標題所言,這部分的份量相當的重... 不只是同性戀的,也有變性人跨性人 等等等 不是整個影展就是這種,但是畢竟影展有4天, 而兩性/同志的片都集中在週六比較多 外加週六下午有2005同志遊行...所以不少人遊行完後就殺到 真善美 看 ...

關於民族誌影展"我們還剩下什麼" 我小小的心得

Ivy avatar
By Ivy
at 2005-10-03T20:50
第一次PO文 真的很不好意思 小小的拙見 文筆也不好 希望大家能夠勉強看一下 andgt;.andlt; 我看完 民族誌影展 andlt;我們還剩下什麼andgt; 在經過眼淚跟腦子爆炸重複的洗禮之後 我終於在今天要PO出心得了 不說 我可能會煩死 與男友不斷的討論與爭取之後 他終於被我半推半就的 ...

爸媽不在我身邊:全球化底下逐漸改變的家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05-10-03T03:33
納胡‧藍道/51分鐘/Betacam/以色列/2004 Nahum Landau/51mins/Betacam/Israel/2004 【簡介】以色列籍的導演,除了以鏡頭帶出泰國勞工難得的返家探親之旅,呈現他們沈重 的經濟壓力、以及遠距親情的內心衝突,並引導觀眾思考關於階級、性別、國界以及勞動 全球化的議題。 ...

: 「Views~紀實觀點大接力」專題 Views on Documentaries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5-10-02T21:53
http://osa.nccu.edu.tw/art/art_program_display.php?ID=354 就是明天了!明天羅興階導演(拍攝 浪人一片)會來到現場 與各位觀眾有對談之機會 機會難得!! 浪人 10/03 McLibel 10/17(一) 6:50p.m. 政大藝文中心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