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馮小剛作品 - 電影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6-08-14T15:14

Table of Contents


《手機》馮小剛作品

網誌圖文版: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1044

2009年《非誠勿擾》、2010年《唐山大地震》、2011年《1942》、2013年《
私人定制》,這幾部電影不在同一個時空框架,講的故事天南地北,相同的
是,這些都是導演馮小剛作品,相同的是,這些電影在上映那年都堪稱當年
度《小蘋果》,甫發表便是炸彈,引爆票房口碑的話題之作。

一炮而紅才會出名,可這時候紅的是作品,如果能夠一次、兩次、三次、超
過三次的大鳴大放,這時候紅的就不是作品,而是創作者本人。陸陸續續看
過幾部馮小剛電影,驚艷之餘,馮小剛這三個字變成品牌,凡是他導演作品
不用再問,先看再說,因為他的電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
塊是什麼口味。」

懷著上述吃巧克力心理,我打開2003年馮小剛《手機》,然而觀看結束,心
裡留下的卻是個大問號。此片當然有笑點,但和十年後爐火純青、從頭笑到
尾的《私人定制》比起來,不到一半效果,此片男主角也是葛優,可是這位
當時有頭髮的葛優,遠不及《非誠必擾》裡面那位冷面笑匠,此片年代背影
清楚,然而片頭一開始的1969年河南農村只是單純背景,就算那年有大地震
、有大餓荒,完全不在這部電影表述範圍內。

這部電影並非我的賀歲強檔,我也不是和朋友買票劃位在電影院,沒有一定
要值回票價或是圖個痛快。如前所述,我單純衝著馮小剛三個字找到這部老
片,而且一開始就打算寫點東西,正因如此,儘管片尾演員表跑出來那一瞬
間,我如同在電影院觀賞剛出來一般,迫不及待要蓋棺論定,在「好看」與
「不好看」之間,第一時間選擇了後者。然後等到我開始落筆成文,反覆咀
嚼這部電影,它儘管沒有大片激情,但也它沒有什麼一丁點值得書寫的毛病
,馮小剛講了一個人一個故事,扎扎實實、有頭有尾,這是我後來得出的結
論。

片名叫《手機》,內容是嚴守一這個男人有小三,這部2003年電影大概除了
APP以外,已經把手機和小三這個組合所有可能情況,全都戲劇化演過一遍:
短信漏餡防不勝防、關機轉震動老婆照樣有辦法查勤、激情過後才發現枕邊
人手機全程錄音攝影。馮小剛以他擅長的京味調侃,對於手機這項科玩意極
具嘲諷之能事,只不過這些情節在如今iPhone 6 plus的年代來看,早已是每
天上演的戲碼,如今看來一點都不刺激。可是,可是,如果把年代拉回到
2003年,還記得我剛擁有生平第一雙手機:黃色的Nokia孔雀機,那時候看著
手上的黑白字幕,其實很粗糙,但那時非常興奮,那可是蘋果、三星、小米
都還不知道在哪的年代。以這個角度而言,這部電影在當年上映時,以手機
搭配小三作為訴求,可以想見話題性十足,而這,正是馮小剛最厲害之處。

馮小剛每部電影都有個核心主題,整個電影圍繞這個主題延伸發揮,《非誠
必擾》是相親、《唐山大地震》是天災、《1942》是饑荒、《私人定制》則
是對於暴發戶很高明地冷嘲熱諷。類似這種概念先行的架構,表面上看來容
易展開,但其實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劇情空洞化的陷井。如同《手機》裡幾次
突兀出現的中國移動廣告,在觀賞時會很清楚意識到,這部電影刻意在手機
這項新科技上作文章,不過整部電影看完之後,圍繞在嚴守一旁邊的幾個女
人:老婆、女朋友、小三,甚至出場幾次的母親,戲份上都是畫龍點睛,每
一段都不可少,人物塑造立體有層次,每個角色都有恰如其份的心路歷程。
在跟著電影一起笑看手機的當下,同時也對於劈腿、說謊、婚姻這些嚴肅課
題進行了批判,馮小剛式的幽默便是如此達到了莎士比亞和魯迅般的高度:
「悲劇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從愛立信、摩托羅拉、諾基亞到蘋果三星小米,時代不停壓著舊東西往前邁
進,觀看馮小剛的電影總是有驚喜,因為他永遠跟時代走,但卻又有一些屬
於他自己獨到而不退潮流的東西。


延伸閱讀(冷幽默):

《愛情呼叫轉移 》我的愛情人在囧途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3742

很好笑很好看的《人在冏途》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1181

《非誠勿擾2》的悲與喜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71

--

周末,我們閱讀電影:精華區(按z)=>PTT影評魔人專區=>M字部=>moodyblue

經典電影,精彩再現: https://www.facebook.com/b881.movies


--

All Comments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6-08-17T07:43
馮小剛的幽默還沒有達到王晶的高度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6-08-18T06:42
王晶XDDDDDDDD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6-08-20T23:18
王晶…高度…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6-08-23T21:12
建議讀原著小說,情節才完整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6-08-26T08:17
電影第一段很多細節省去了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6-08-29T11:26
小說還有個電影沒拍的第三段前傳

樓下的房客的房客們去哪了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6-08-14T14:17
昨天看完電影也爬了一些心得和討論 先說我沒有看過原作 之後會想找來看~ 我覺得這部片整體不錯 有超出我對國片的期待 發現有一些人認為電影中郭力 柏彥跟老張的後續沒有交代清楚 只說到房客都失蹤了而沒有交代三人的死活 我跟媽媽都覺得(帶爸媽去看) 電影的一開始有拍到這棟公寓的頂樓有好幾個黑色塑膠袋 其實應該就 ...

正宗哥吉拉 可能不太適合普遍觀眾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6-08-14T14:07
本篇無雷 還在觀望的觀眾可以安心看完本文 大標題基本上是贊成 其實日本特攝片在台灣本來就是小眾 本片才剛上映第三天 目前發影評的幾乎都是老死忠 所以觀看本片前已有基礎認知+心理建設 自然給分通常較高 但很有趣的是幾乎的影評都留有但書 因為看過的觀眾幾乎都認同and#34;本片風格相當強烈 並不是每 ...

自殺突擊隊VS突襲阿卡翰(雷)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6-08-14T13:58
※ 引述《dagoma (兩津)》之銘言: : 我覺得這兩部影片擺在一起,真的很對不起突襲阿卡翰, : 其實故事結構一樣,但是表達的方式天南地北, : 而且如果按照突襲阿卡翰的劇本來演,這個小丑不但不影薄,還會影響到結局。 : 自殺突擊隊要對付的是不小心被逃出來的魅惑女巫, : 突襲阿卡翰要對付的是大家耳熟能 ...

不知為何有點中二自殺突擊隊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6-08-14T13:32
上映首日就立刻衝去看,小弟之前沒有看過Dc漫畫,BS看了自己給的評價算是中偏上,還 沒看過最終導演版,但是感覺的出來被華納剪過之後,劇情滿不流暢的,導演想要拍的感 覺沒拍出來,有點像每次準備要開始爽的時候,就會突然被閃一巴掌 回歸正題 本部小弟覺得威爾一樣表現穩定,就是那種你喜歡他就會覺得他演得很好,討厭 ...

自殺突擊隊VS突襲阿卡翰(雷)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6-08-14T13:24
我覺得這兩部影片擺在一起,真的很對不起突襲阿卡翰, 其實故事結構一樣,但是表達的方式天南地北, 而且如果按照突襲阿卡翰的劇本來演,這個小丑不但不影薄,還會影響到結局。 自殺突擊隊要對付的是不小心被逃出來的魅惑女巫, 突襲阿卡翰要對付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謎語人/謎天大聖, 自殺突擊隊是由女巫的男朋友(被附身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