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一條河》以外、以後的故事 - 紀錄片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3-09-06T16:42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37374/ 文/ 劉瑋婷


編按:《拔一條河》為楊力州導演的紀錄片作品,拍攝災後成立的甲仙國小拔河隊與社區
的故事2013/09/06全台上映。本文為紀錄片背後的故事。


「你對於國小生活的記憶是什麼?」

如果有人這樣問你,你會想起什麼事?是下課鈴聲一響立刻衝出教室看誰先搶到盪鞦韆?
是福利社賣的科學麵?還是球場上舉行的躲避球比賽?對甲仙國小拔河隊的孩子而言,拔
河,應該是他們小學生活的重要記憶,同時,也是甲仙家長們生命中難以忘記的一頁。

聿淨,甲仙國小拔河隊第一代的成員,因為喜歡「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感覺」所以在國
小畢業後,她沒有就近選擇甲仙國中就讀,而是選擇了另一間在都市裡有拔河隊的學校,
離開甲仙一年,新的學年,聿淨決定轉學回甲仙。

問她,在市區學校拔河隊的壓力大嗎?聿淨坦然地說,「就是有一些小摩擦,不過大家說
開了就好了。」關於壓力,聿淨選擇輕描淡寫,但關於拔河,聿淨說,「很謝謝教練,讓
我們可以練習拔河、喜歡上拔河。」

因為甲仙國小拔河隊在首次奪得全國賽亞軍之後,拔河隊的孩子開始嶄露頭角,也因為在
拔河這項運動上得到成就感,拔河,成了一種驕傲,但尚不懂適切表達成就感的孩子們卻
也因此遭受「過度膨脹」、「太驕傲」的批評。聿淨對於這樣的批評,依然相當坦然地告
訴我,「就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好,不要管人家說什麼。」

十多歲的孩子,應答與想法相當成熟,聿淨的媽媽──瑞雲談到女兒與她討論是不是要轉
回甲仙時,則多次紅了眼眶:

「當初讓她去市區念書,一方面是她對拔河有興趣,一方面也是考量到城鄉差距,市區的
學校又有她喜歡的東西,她剛升上國一的那個暑假,才剛畢業,市區學校的學姐就找上她
,因為她們學校的拔河隊是社團,人手不足,學姊升上國三之後,社團成員就是國一的學
妹了,國二這邊就會有斷層。」

瑞雲說,聿淨念的這所國中,在今年的五月拿到全國冠軍,接下隊長棒子的聿淨壓力更大
,「拔河一場八個人,他們幾乎是沒有人可以替補,如果有一個受傷,替補上去的那個跟
大家的能力差距太大,而且他們也沒有相關的設備,有時候移地訓練就是到壽山去跑步。


面對新環境、扛下隊長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不能陪在媽媽身邊,國一結束的這個夏天,她
向瑞雲提出轉學回甲仙的想法,「她跟我說,媽媽,我只有國小跟國中可以陪你,上高中
之後,甲仙這裡沒有高中,我就一定要出去念書了。她可能怕我會不答應,還自己列了幾
個方案,像是她的學習態度、課程……我知道她要跟我談什麼,她跟我談的時候我不敢看
她,背對她一直看電腦,因為我知道如果我看著她,我會忍不住哭出來……」

聿淨決定轉學回甲仙國中的這個暑假,甲仙國中也正在籌備成立拔河隊,我問聿淨,如果
沒有成立拔河隊會不會很失望?她還是用很肯定的眼神和語氣對我說,「沒有關係,大家
可以在一起就好。」

一路陪在女兒身邊看著自己的孩子、鄉親的孩子在拔河隊成長的瑞雲提到拔河對孩子的影
響,「他們變得自動自發、積極,因為喜歡一個東西,所以就會變得主動,你看電影裡面
也有拍到,他們可以休息不練,但是他們會自己跟教練說:我們要練。」

這支拔河隊不僅僅只是存在於校園,事實上,甲仙國小拔河隊是存在於整個甲仙的,聿淨
說「有時候你喜歡一件事是因為喜歡那種大家一起的感覺。」這像是災區重建的小縮影,
當災難逐漸被遺忘時,社區內能不能夠靠自己站起來?需要的是社區的共識,「大家一起
」做點什麼的念頭,才能有機會真的做點什麼。

這個「大家一起做點什麼」的意念,也反映在拔河隊的經費上,問瑞雲,拔河隊這樣南征
北討的經費怎麼來?瑞雲說,「阿忠〈芋冰城老闆〉他們跟大家幫忙湊了八九萬塊,就省
著用這樣,拔河隊出外比賽,住的是宮廟的香客大樓,看別的隊伍住的是旅館,飯店,「
孩子們會問,為什麼別人住的是那樣,但我們會跟孩子們說,因為我們要把錢省著用。」

而看似「戲份不重」但卻是整個拔河隊的靈魂人物的教練,瑞雲說,「教練真的是一直都
很用心,雖然他不是拔河專業出身,又是學校的學務主任,有很多的行政工作,但是他真
的很用心在這些孩子身上。有陣子大家會說拔河隊的孩子好像變得太驕傲,其實我們自己
都有發現,也是跟教練提,讓教練在練習的時候去跟隊員說,他們會聽進去。」

《拔一條河》8月31日在甲仙國小播映時,阿忠一直到最後才被大家拱上台,他說,「希
望大家都能看到甲仙。」在我採訪瑞雲的同時,阿忠也隱身在廚房之中為晚上的餐會做準
備,如同他在電影中的樣子一般,他讓自己在焦點之外,用自己的力量支持著地方。

地方鄉親也在這場播映會中踴躍出席,但這天南台灣下著大雨,許多地方都到達撤村標準
,坐在我前方的阿嬤在看電影時,接到公所電話,通知要撤村,阿嬤回答:「我們現在都
不在家。」掛上電話,阿嬤嘀咕著怎麼現在通知撤村,然後,繼續看著電影,不時擦眼淚


電影中,還提到了美濃的龍山國小到甲仙國小取經的部分,當初甲仙成立拔河隊,要拔河
道,市府說拔河道不是必要設備,拔河鞋還得去跟別的國小借,在獲得名次之後,該有的
設備到為了,另一個也想成立拔河隊的偏鄉小學,卻走上甲仙國小的舊路,拔河道,沒有
!拔河鞋,沒有。

同樣還在拔一條河的,還有遠從國外嫁到甲仙外籍配偶們,但甲仙人用「姊妹」來稱呼這
些離鄉背井的媽媽,丈夫重病、已逝……等等的生命挫折並沒有讓他們退卻,也許是知道
自己只能前進,就不去想怎麼後退了,看著他們拍的婚紗照,笑得燦爛的同時,卻有著被
歧視、被言語羞辱的辛酸。

也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繩子,向災難、生命、挫折拔一條河。


--

All Comments

「我願意」之後? 9月 府中15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3-09-05T01:51
「我願意」之後? 9月「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帶你看見愛情的課題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headline/d/a/130903/3/10r3.html 每月替許多影迷朋友規劃精彩放映主題的「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九月推出「 After我願意─以愛之名 ...

黑色波蘭斯基 人生如戲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3-09-03T01:12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090200004.html 2013-09-02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電影大師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一生拍片無數,他以《戰地琴人》獲坎城金 棕櫚獎與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獵殺 ...

楊力州記錄甲仙新住民堅韌重生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3-09-02T00:37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10511/112013090100037.html 2013-09-01 中國時報 張士達/高雄甲仙報導 2009年的八八風災重創高雄甲仙,台灣紀錄片工作者紛紛深入災區,紀錄災後重建。曾以 《被遺忘的時光》等紀錄片催人熱淚的導演 ...

9月7號、8號 鐵馬影展志工工作坊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3-09-01T10:12
鐵馬影展在死去了3年之後,今年將重新開張。不像主流影展對志工的工具性利用,或者電影票、T恤交換的利益關係,鐵馬的志工/肉身更像小策展人與行動者,從小組片單的擬定,到各種放映行動的規劃,都能參與決策,並由鐵馬的行動基金來支持。(啥,這麼好!) 如果你對幾個今年的三大主題(新自由主義、食物正義、反核)有興趣,想 ...

溫哥華台文化節放映優質紀錄片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3-08-31T13:21
http://ppt.cc/4xMR 溫哥華台文化節放映優質紀錄片 中央社中央社 – 2013年8月30日 下午9:10 (中央社記者張若霆多倫多30日專電)中華民國駐溫哥華辦事處與2013年溫哥華台灣文化 節合作,在「台灣電影欣賞會」單元中放映「退潮」及「司馬庫斯」兩部紀錄片,呈現台 灣原鄉之美及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