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論再現的可能性 - 電影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6-11-27T06:16

Table of Contents

網誌好讀版:https://goo.gl/PSoSnd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部滿特別的電影。
然而,
在觀賞完票價800元的「未來3D」版後,可以預期到本片評價肯定是褒貶不一。

原因大致如下:
首先,這並非一部宣傳美軍的電影,也不是所謂的反戰片。
第二,本片宣傳重點是特效,而特效是為了可以表現出導演所要傳達的感受。
第三,電影的主軸與核心理念並沒有馬上浮現,表達的也不是那麼明確。
最後,票價800元,如果對電影不夠滿意,絕對會非常不爽。

至於推不推薦這部電影呢?

個人覺得整體還不錯,未來3D的效果突出。
但觀影當下其實有點抓不到導演的企圖,後勁是2天後才感受到。
如果你/妳是李安腦粉,或是對最新電影技術有興趣的人,非常推薦。
但如果不是,自己再斟酌吧!


-- 進入本文(以下有部份劇情透露) --


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究竟想說什麼呢?每個人的答案似乎都不太一樣。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部電影的賣點有兩個:一是李安,二是新技術。

本文目標是希望能從後者(新技術)來討論前者(李安)。
換言之,我想討論李安為什麼非得使用這項新技術。

所謂「未來3D」規格是「120FPS/4K/3D」,
意思是每秒120格、解析度4K與3D的效果,遠超過一般3D電影的規格。
為何李安要使用這項新技術?答案是為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個故事服務,
就如同當年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選擇用3D呈現一樣。(兩部皆是小說改編)

在此先簡單介紹《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故事:
19歲的美國大兵比利‧林恩因為在伊拉克戰爭中的英勇表現,
使他和他的戰友都成為了美國英雄。
在感恩節這天,他要和他的戰友在美式足球比賽做中場表演。
與此同時,戰爭的創傷、家人的不捨、同袍的情誼、民眾的態度、商業的利益等等,
這些事物也在現實與腦海中糾結著他。

某種程度而言,這故事可說是結構鬆散,不知所云。
特別是電影主線劇情雖然有穩穩前進,但副線的穿插很跳躍。
身為觀眾的我,當下其實會跟片中人物一樣有種「所以現在是怎麼樣?」的感覺。
咦!難道這就是李安的目的嗎?
我認為是的,或者說每位導演都希望讓你掉進他所編織的故事裡─以他的方式。

這是一本小說改編的電影,導演的任務是要「再現」(represent)這本小說的內容。
然而,小說與電影是非常不同的媒介。
小說可以用很長篇幅非常細緻表現出角色當下的思緒與感受,
電影可能只能用一幕10分鐘的戲去表達。
另外,這本小說是奠基於真實世界、歷史事件以及戰場。
以上2者正是李安使用「120FPS/4K/3D」這個新技術的理由。

我經歷過真正的戰爭嗎?沒有。
我去過美式足球場看球嗎?沒有。
我有跟同袍出生入死嗎?沒有。
最重要的是,我能體會另外一個人的「真實感受與經驗」嗎?無法。
為什麼?
因為這些感受與經驗是在當下(present)出現的,而我當時卻是不在場的(absent)。
為了完成上述的所有一切,李安試圖用「120FPS/4K/3D」的技術
來再現(represent)出小說與美國的真實。

然而,我們會疑惑一件事:即便如此,難道非得使用這種技術才能達到效果嗎?
畢竟電影發展多年有那麼多的手法可以使用,
像是利用景深表現主角的視角,或是像《厄夜叢林》第一人稱的方式製造臨場感等。

我認為,這正是李安的高明之處。
因為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主軸是:「真正的戰場是其他不在場的人所無法理解的」。
無論一般民眾、記者、美式足球員、啦啦隊、商人多麼地想知道主角究竟經歷過什麼,
不在場的人始終無法理解與體驗這些士兵們的感受與想法,
甚至連最親的家人也沒辦法。
某種程度上,戰場上的敵人雖然語言不通,但恐怕是最能理解自己的人。
從這角度看,就會發現李安試圖用新的再現技術傳達「再現的不可能性」,
任何過多的電影技巧都會破壞「真實的美國社會」與「真實的戰場」的效果。
也因此,我認為李安是用很樸實的方式在炫他的技巧與概念,別被他溫柔的外表騙了。

從《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我們可以知道「形式是為了服務內容」的概念,
而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則發現李安也會反著走:「內容是為了服務形式」。
無論如何,一部好的作品理想上要能將形式與內容兼顧,找尋到最適合的搭配。


-- 後記 --


我在前言有提到「後勁是兩天後才感受到」這件事。
當時我在開會空檔時,打算認真思索一下這部電影的情節,
發現我腦中的記憶像是前天去美式足球場看球的回憶,明明我就沒去過啊...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6-11-29T08:11
我以為李安在開拍前太低估了要駕馭3D 4K 120FPS規格所需的
工夫,本片成果離李安的理想應該還有很大的差距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6-12-03T14:14
未來也許真的會實現電影=體驗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6-12-08T09:33
是否真的看的懂
畢竟就看個人眼界
我是真心大推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6-12-10T00:17
內心非常難過的一部偉大成就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6-12-11T19:10
李安說他已經有抑制過了 否則原作更辛辣 也比較像個中
年作者藉19歲年輕人指控 這點有它不合理之處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6-12-14T11:39
推這部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6-12-15T14:40
這部真的很不錯...不知道為何外國媒體 票房都不捧場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6-12-17T23:05
記得當初pi在板上也算洗版程度 個人覺得比利衝擊>pi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6-12-18T21:01
精彩度也不輸pi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6-12-19T04:24
真的好看,最後在他們回戰場前被場館工作人員打的那幕,
我哭了。發現前面的年青人,也在啜泣!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6-12-19T19:50
我認為並不是李安低估了駕馭所需的能力 而是這是一
個新素材 他正在摸索這個工具的使用 所以這部片其
實已經是李安針對這個工具所設計的成品了 他的鏡頭
設計等等等等都跟一般電影不一樣

歐美電影_老大被閹割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6-11-27T05:54
找一部約二十年前的外國電影,應該是歐洲或美國。劇情只記得有一群小孩,老大是男生 ,還有妹妹,他們成長過程遇到一些很可怕的事,最後老大被閹了,妹妹好像發瘋。…其 他劇情不記得了。有哪位大大能神到是哪部電影嗎? - ...

《鋼鐵英雄》情操故事說太多…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6-11-27T03:01
當一部電影宣揚的「情操」,太過光明偉大無私的時候,感動就會在10公 升的狗血中變得廉價,即便是 Based on a True Story。  拍過《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的梅導,在飛砂走石、槍林彈雨、肚破腸 流、斷肢殘幹齊飛的戰爭場面處理上,一點都不會讓《搶救雷恩大兵》專美 於前,更何況當年為了追求民族 ...

金馬獎競賽規章對"華人"的定義?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11-27T02:44
「華語」、「華人」也者,在此都是假名。它的真名是:「我們自己人的語言」 、「我們的人」。   當然條文上不能這樣寫,這圈子也不能明確地劃,一明確就要難看。然而大家心 裡總有這個意識在。所以條文就這樣寫。   那如何可謂華語呢?老國音、台灣國語、北京腔普通話、台語、粵語、客語等等 漢語自然可以算是。少數民族 ...

死亡筆記本:決戰新世界 死筆腦粉的吐槽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6-11-27T02:34
※ 引述《kaosai324 (高賽)》之銘言: : --------吐槽開始-------- : 1. : 首先是一開始說死神大王覺得十年前奇樂事件很有趣 : 所以灑了六本 os:死神們一直都懶的管人間界怎麼樣不是嗎atat : 雖然後來有說要找繼承死神 : 2. : 再來就是繼承者們 : 這集大家一直強調 ...

看了育陰房後的感想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6-11-27T02:21
本來是抱著被嚇的心情來去看這部片子, 前面大概十幾分鐘都在敘述女主角的日常 開始風景很優美,感覺很像發現探索頻道的生活節目(笑 真的太休閒了,我一度忘記我是看恐怖節目,以為是在看溫馨勵志電影... 但是後面嚇人的地方還是滿到位的, 很多次明明知道就是要嚇我了但還是被嚇到好幾次 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女主角聽到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