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3》 - 動畫電影

By Hazel
at 2010-07-18T19:22
at 2010-07-18T19:22
Table of Contents
文/馬來魔
一九九五年推出的《玩具總動員》是影史上第一部3D動畫長片,讓動畫創意工廠
「皮克斯」打響知名度。一九九九年 ,《玩具總動員2》成為皮克斯製作史上首部續
集片,再造動畫經典。時隔十多年,玩具再度總動員。
這次的第三集,就如同大部分的續集電影,維持著場面更大、角色更多、笑點也
更豐富的特色,更搭上了當前最熱門的立體熱潮,創造出更大話題。特別是前兩集的
影迷,或者是年少記憶裡曾有這些動畫角色相伴的觀眾們,都會在皮克斯的驚人創造
力與溫暖的視野之下,感受到更多驚喜。
小孩看熱鬧 大人看門道
在戲院門口 ,聽到兩個大人在討論要看什麼電影,其中一人想看《玩具總動員3
》,沒想到另一個人卻說:「我年紀一大把了,才不要花錢看動畫片咧!」
後者顯然存在動畫是兒童專利的迷思。其實,動畫只是電影的其中一項表現手法
,因為許多故事不適合用真人演出,所以選擇以動畫呈現,甚且動畫製作的難度,可
能超過真人電影。尤其皮克斯的一系列動畫,早就跳脫單純的技術層面,內涵逐漸提
升到藝術層次,訴求客群從未僅局限在兒童。
當然,小孩看到造型可愛、情境逗趣的動畫電影,一定會開心,可是像《玩具總
動員》這樣的動畫,有太多細節只有大人才能會心一笑,所以雖然這部電影可以吸引
小孩的目光,可是小孩只能看熱鬧,真正「看門道」的其實是成年觀眾!不過就算你
看電影不喜歡動腦筋,也感受不到所謂的內涵,無妨!因為皮克斯動畫,本身就具備
高度娛樂價值。
想像力之外的 深度展現
《玩具總動員》系列自第一集伊始即建立了充滿想像力的規則,透過擬人化設定
,讓玩具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也能夠擁有生命、擁有自己的世界,他們把主人當成好
夥伴,全心全意地付出。這樣的劇情設定,對小孩及大人各有不同層面的意義可以解
讀。
對小孩子來說,這個故事訴說著「珍惜」,提醒他們不要喜新厭舊,不要輕易把
玩具丟掉,因為這些曾經喜愛過的玩具,都隱藏著無數的情感,它們所帶來的每一段
歡樂時光,值得被永遠珍藏。可是對於大人來說,童年早已成為遙遠的記憶,那些曾
經陪伴過我們的玩具,終究有一天會被其他東西取代———這樣的過程會被當作「成
長」。
你有沒有想過,那些曾經被當作寶貝的夥伴們,如今在哪裡?當他們知道自己不
再被需要的時候,會不會傷心呢?本片以這樣的感性思維當作出發點,對成人觀眾來
說,感觸更深。
人生必經的改變
綜觀三集的《玩具總動員》都有不同的冒險情節,以及中途新加入的有趣角色,
三集可分別獨立發展,而主題精神又有互相呼應的趣味,且都維持著皮克斯「娛樂與
深度並重」的特色。
第一集討論太空超人玩具「巴斯光年」突然加入,對老派牛仔玩具「胡迪」在玩
具王國的領導權力產生衝擊,揭示新舊交替的必然現象,而胡迪與巴斯光年爭寵的過
程裡面,這部分可看作是對人類世界政治角力一定程度的影射。後來胡迪與巴斯光年
化解歧見,結為莫逆,攜手回到主人安弟的身邊,過程爆笑不斷,深刻友誼也令人感
動。
故事發展到第二集,友誼主軸之外,也做出更多創意鋪陳,例如對《星際大戰》
等知名電影橋段的模仿,以及玩具們難以逃脫的命運:被逐漸長大的主人遺忘,或面
臨被丟棄的危機。可是胡迪說,「與其在博物館裡面束之高閣,不如陪伴小主人成長
,即使有一天會被丟棄也心甘情願,這就是玩具的使命。」
這種有點無奈的「玩具宿命論」,延伸到第三集,而且這次玩具們的夢魘終於成
真,小主人安弟要離家去讀大學了,玩具們開始思索著自己的未來,究竟是被遺棄,
還是被丟進閣樓裡面生灰塵,甚至是被捐給育幼院,受到不懂得珍惜玩具的「學齡前
兒童」恐怖摧殘!最令人不安的事情莫過於「未知」,玩具們拋不開美麗的過去,卻
又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所以整個故事也在可以預期的爆笑之外,有著相當感傷的
本質。成長的同時,「改變」如此理所當然,一如玩具們必須面對小主人安弟長大的
改變,安弟自己也要面對「成為大人」的改變;而安弟的媽媽所要面對的則是兒子要
搬出去住了!改變的過程中,難免分離感傷,而這就是人生的必經階段。
閃著淚光的微笑
《玩具總動員3》是暑假檔最有娛樂性的電影之一 ,從開場的西部片場景,千奇
百怪的新角色,返家之路的冒險旅程,甚至連芭比娃娃的男友「肯尼」也來插一腳搞
笑,過程緊張刺激又爆笑,但又不失深刻情感,尤其是那首從第一集唱到第三集的主
題曲〈You've Got a Friend in Me〉唱起之際 ,過往的歡樂再度浮上心頭。除了「
胡迪」和「巴斯光年」,刁蠻可愛的女牛仔「翠絲」以及坐騎「紅心」,憨厚的「抱
抱龍」、伸縮自如的「彈簧狗」、傻氣的「豬排博士」、嘮叨的「蛋頭先生」和「蛋
頭太太」,還有天真單純的「三眼怪」又要在這集裡面繼續攜手相伴。在忠實影迷眼
中,或許早就不把他們當成動畫人物,反而更像是一群好久不見的老朋友。
老朋友相見令人分外喜悅,但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有很多熟悉的玩具朋友們這
次並沒有一起回來,像是第一集立下大功的遙控車,還有第二集那隻很會唱歌的小企
鵝,還有那個一身粉紅的牧羊女孩(胡迪的女朋友)這次都沒現身,那麼它們到底都
去哪裡去了呢?
胡迪的一句台詞透露出玄機,原來隨著小主人安弟逐漸長大,玩具們在這幾年來
不斷的被丟棄,或者被送走,許多好朋友就這樣硬生生被迫分開,連殘留下來的這些
玩具,則被關在不見天日的盒子裡面,前途茫茫。這種悵然若失的心情,在片中被不
斷強調,以至於在歡樂的情節中總是隱含著淡淡的傷感。
相信不少觀眾印象最深的會是最後的分離戲碼。安弟最後一次和他的玩具們一起
玩,然後在短暫的快樂時光之後,驅車奔向屬於他的前程,而玩具們也找到全新的歸
屬,開啟另一段嶄新的「人生」。即使童年不復返,但回憶會用不同的形式永遠存留
下來;即使成長的腳步不斷催促我們向前走,但在環境不斷更迭的同時,我們仍然可
以盡力守護最初的那份真心。
很難想像一部動畫竟然蘊含著這麼深的感情,隨著電影播映的時間,戲院裡的啜
泣聲和吸鼻子的聲音愈明顯。當電影結束,燈光亮起的時候,不少感情豐富的觀眾早
已眼眶含淚,步出戲院的同時卻又帶著一抹幸福的微笑。
我們都知道,電影最後的那句再見,代表的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而
那場百感交集的「童年告別式」,雖然不捨,卻也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資料來源───────────────────────────────────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91831
--
※ 編輯: Loreto 來自: 180.177.83.166 (07/18 19:25)
一九九五年推出的《玩具總動員》是影史上第一部3D動畫長片,讓動畫創意工廠
「皮克斯」打響知名度。一九九九年 ,《玩具總動員2》成為皮克斯製作史上首部續
集片,再造動畫經典。時隔十多年,玩具再度總動員。
這次的第三集,就如同大部分的續集電影,維持著場面更大、角色更多、笑點也
更豐富的特色,更搭上了當前最熱門的立體熱潮,創造出更大話題。特別是前兩集的
影迷,或者是年少記憶裡曾有這些動畫角色相伴的觀眾們,都會在皮克斯的驚人創造
力與溫暖的視野之下,感受到更多驚喜。
小孩看熱鬧 大人看門道
在戲院門口 ,聽到兩個大人在討論要看什麼電影,其中一人想看《玩具總動員3
》,沒想到另一個人卻說:「我年紀一大把了,才不要花錢看動畫片咧!」
後者顯然存在動畫是兒童專利的迷思。其實,動畫只是電影的其中一項表現手法
,因為許多故事不適合用真人演出,所以選擇以動畫呈現,甚且動畫製作的難度,可
能超過真人電影。尤其皮克斯的一系列動畫,早就跳脫單純的技術層面,內涵逐漸提
升到藝術層次,訴求客群從未僅局限在兒童。
當然,小孩看到造型可愛、情境逗趣的動畫電影,一定會開心,可是像《玩具總
動員》這樣的動畫,有太多細節只有大人才能會心一笑,所以雖然這部電影可以吸引
小孩的目光,可是小孩只能看熱鬧,真正「看門道」的其實是成年觀眾!不過就算你
看電影不喜歡動腦筋,也感受不到所謂的內涵,無妨!因為皮克斯動畫,本身就具備
高度娛樂價值。
想像力之外的 深度展現
《玩具總動員》系列自第一集伊始即建立了充滿想像力的規則,透過擬人化設定
,讓玩具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也能夠擁有生命、擁有自己的世界,他們把主人當成好
夥伴,全心全意地付出。這樣的劇情設定,對小孩及大人各有不同層面的意義可以解
讀。
對小孩子來說,這個故事訴說著「珍惜」,提醒他們不要喜新厭舊,不要輕易把
玩具丟掉,因為這些曾經喜愛過的玩具,都隱藏著無數的情感,它們所帶來的每一段
歡樂時光,值得被永遠珍藏。可是對於大人來說,童年早已成為遙遠的記憶,那些曾
經陪伴過我們的玩具,終究有一天會被其他東西取代———這樣的過程會被當作「成
長」。
你有沒有想過,那些曾經被當作寶貝的夥伴們,如今在哪裡?當他們知道自己不
再被需要的時候,會不會傷心呢?本片以這樣的感性思維當作出發點,對成人觀眾來
說,感觸更深。
人生必經的改變
綜觀三集的《玩具總動員》都有不同的冒險情節,以及中途新加入的有趣角色,
三集可分別獨立發展,而主題精神又有互相呼應的趣味,且都維持著皮克斯「娛樂與
深度並重」的特色。
第一集討論太空超人玩具「巴斯光年」突然加入,對老派牛仔玩具「胡迪」在玩
具王國的領導權力產生衝擊,揭示新舊交替的必然現象,而胡迪與巴斯光年爭寵的過
程裡面,這部分可看作是對人類世界政治角力一定程度的影射。後來胡迪與巴斯光年
化解歧見,結為莫逆,攜手回到主人安弟的身邊,過程爆笑不斷,深刻友誼也令人感
動。
故事發展到第二集,友誼主軸之外,也做出更多創意鋪陳,例如對《星際大戰》
等知名電影橋段的模仿,以及玩具們難以逃脫的命運:被逐漸長大的主人遺忘,或面
臨被丟棄的危機。可是胡迪說,「與其在博物館裡面束之高閣,不如陪伴小主人成長
,即使有一天會被丟棄也心甘情願,這就是玩具的使命。」
這種有點無奈的「玩具宿命論」,延伸到第三集,而且這次玩具們的夢魘終於成
真,小主人安弟要離家去讀大學了,玩具們開始思索著自己的未來,究竟是被遺棄,
還是被丟進閣樓裡面生灰塵,甚至是被捐給育幼院,受到不懂得珍惜玩具的「學齡前
兒童」恐怖摧殘!最令人不安的事情莫過於「未知」,玩具們拋不開美麗的過去,卻
又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所以整個故事也在可以預期的爆笑之外,有著相當感傷的
本質。成長的同時,「改變」如此理所當然,一如玩具們必須面對小主人安弟長大的
改變,安弟自己也要面對「成為大人」的改變;而安弟的媽媽所要面對的則是兒子要
搬出去住了!改變的過程中,難免分離感傷,而這就是人生的必經階段。
閃著淚光的微笑
《玩具總動員3》是暑假檔最有娛樂性的電影之一 ,從開場的西部片場景,千奇
百怪的新角色,返家之路的冒險旅程,甚至連芭比娃娃的男友「肯尼」也來插一腳搞
笑,過程緊張刺激又爆笑,但又不失深刻情感,尤其是那首從第一集唱到第三集的主
題曲〈You've Got a Friend in Me〉唱起之際 ,過往的歡樂再度浮上心頭。除了「
胡迪」和「巴斯光年」,刁蠻可愛的女牛仔「翠絲」以及坐騎「紅心」,憨厚的「抱
抱龍」、伸縮自如的「彈簧狗」、傻氣的「豬排博士」、嘮叨的「蛋頭先生」和「蛋
頭太太」,還有天真單純的「三眼怪」又要在這集裡面繼續攜手相伴。在忠實影迷眼
中,或許早就不把他們當成動畫人物,反而更像是一群好久不見的老朋友。
老朋友相見令人分外喜悅,但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有很多熟悉的玩具朋友們這
次並沒有一起回來,像是第一集立下大功的遙控車,還有第二集那隻很會唱歌的小企
鵝,還有那個一身粉紅的牧羊女孩(胡迪的女朋友)這次都沒現身,那麼它們到底都
去哪裡去了呢?
胡迪的一句台詞透露出玄機,原來隨著小主人安弟逐漸長大,玩具們在這幾年來
不斷的被丟棄,或者被送走,許多好朋友就這樣硬生生被迫分開,連殘留下來的這些
玩具,則被關在不見天日的盒子裡面,前途茫茫。這種悵然若失的心情,在片中被不
斷強調,以至於在歡樂的情節中總是隱含著淡淡的傷感。
相信不少觀眾印象最深的會是最後的分離戲碼。安弟最後一次和他的玩具們一起
玩,然後在短暫的快樂時光之後,驅車奔向屬於他的前程,而玩具們也找到全新的歸
屬,開啟另一段嶄新的「人生」。即使童年不復返,但回憶會用不同的形式永遠存留
下來;即使成長的腳步不斷催促我們向前走,但在環境不斷更迭的同時,我們仍然可
以盡力守護最初的那份真心。
很難想像一部動畫竟然蘊含著這麼深的感情,隨著電影播映的時間,戲院裡的啜
泣聲和吸鼻子的聲音愈明顯。當電影結束,燈光亮起的時候,不少感情豐富的觀眾早
已眼眶含淚,步出戲院的同時卻又帶著一抹幸福的微笑。
我們都知道,電影最後的那句再見,代表的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而
那場百感交集的「童年告別式」,雖然不捨,卻也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資料來源───────────────────────────────────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91831
--
※ 編輯: Loreto 來自: 180.177.83.166 (07/18 19:25)
Tags:
動畫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天外奇蹟》「催淚四分鐘」背後的秘密

By Barb Cronin
at 2010-07-15T10:52
at 2010-07-15T10:52
玩具總動員3 Toy story 3

By Caitlin
at 2010-07-14T13:32
at 2010-07-14T13:32
有小雷-玩具總動員3

By Frederic
at 2010-07-14T11:04
at 2010-07-14T11:04
臼井儀人電影遺作 小新轉大人

By Frederica
at 2010-07-13T20:35
at 2010-07-13T20:35
有小雷-玩具總動員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7-13T19:40
at 2010-07-13T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