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光》一切盡在言中 - 藝術電影
By Barb Cronin
at 2008-09-24T00:06
at 2008-09-24T00:06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cineplex (保持生命的熱度) 看板: movie
標題: [火行者影評] 《綠光》一切盡在言中
時間: Tue Sep 23 19:28:07 2008
英文片名:The Green Ray/Summer 國家:法國
年份:1986 IMDB:7.6 爛蕃茄:92%
發行資訊:台灣地區9/26上映
一言以蔽之:從很寫實的談話中去感受角色的心情
《綠光》目前在台灣似乎是沒有發行DVD。這部片子有超過20年的歷史了,聯影又將
讓它重上大螢幕(長春戲院限定),火行者對於這種在電影教科書上看得到的里程碑式電
影,通常是敬而遠之(因為怕消化不良咽到),但沒看過大導演侯麥〔Eric Rohmer〕的
作品,似乎就枉過了此生,所以無論如何,還是推自己出門去了《綠光》的試片。
火行者的背景和電影八竿子打不著,對於電影史說真的也沒什麼去研究,法國的新浪潮,
只是個遙遠的名詞,無法在此和大家談很「學術」的話題,其實向來也不喜歡用太嚴肅的
方式把好電影介紹給大家,所以還是老樣子,試著輕鬆聊聊《綠光》吧!
寫經典電影有一點很討厭的就是,它幾乎已經被專家分析完了,我們這些旁門左道的凡人
再來寫什麼好像都沒意義,比如說《綠光》已經被定義為「描寫"期待"最偉大的電影」。
像這類的資訊網路上隨便搜尋都有,所以火行者也不談這些制式的東西了,就直接來說說
自己對《綠光》的感受吧。
《綠光》這部片子,說的是一位個性比較內向的女子黛芬,她剛失戀,在朋友和旅行的過
程當中,的一些心情和轉變。這部片子幾乎沒有什麼劇情存在,我們的注意力全都在這個
「人」身上,看她和朋友的對談,看她被慫恿去旅行之後和一些新認識的人的相處、交流
,看她的不自在…以及渴望。
這是一部很「談話性」的電影,像火行者先前介紹過《逆向思考的藝術》〔The Art of
Negative Thinking〕 或是《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都是類似的
型式,在談話當中,觀眾可以去了解這個角色的想法,她喜歡與討厭的事物,慢慢地,去
體會她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所以在這樣的電影當中,你看不見愛得死去活來的催淚橋段,反而很像是你生活中的一個
朋友,你和她聊天,你帶她去認識你的朋友,聽她和你的朋友聊天,這樣子的感覺。所以
看《綠光》會不會覺得悶,就看你是不是能去「聽別人聊天」以及「從別人的聊天內容去
了解別人」。《綠光》所描寫的東西,都需要靠觀眾去看、去聽,所謂的看,是看細節看
到角色的表情變化,所謂的聽,是聽心聲聽到角色的喜怒哀樂。若你不願去了解,就得不
到《綠光》想要傳達給你的東西,反之,則可以感受到侯麥之所以為大師的原因。
《綠光》似乎比較適合會看藝文小說的人,雖然看電影和看小說是很不一樣的,但火行者
是覺得,看《綠光》的感覺比較像是在讀小說的心情。
《綠光》很真實,真實到你會懷疑導演是否就把那些演員都安排在餐桌上之後,給他們一
個大方向就讓他們自己去聊天。然而,在一大堆的聊天聲中,侯麥又精確地掌握到他想要
傳達的意念、他想要觀眾了解的部份,看似沒有結構的電影,背後其實有著很精心策劃的
結構在,有點…無招勝有招的感覺。這一切,盡在言中。
只是不知道是福相試片室的關係,還是因為電影太舊了,好幾個地方的音效,刺耳到讓火
行者有點難過,是比較美中不足之處。
總之,《綠光》真的很經典也很有代表性,但可想而知絕對不是大眾的電影,看商業電影
的人不要輕舉妄動,先確定一下自己是否承受的起大師的考驗。
觀影最低需求
□ 能看經典電影
□ 能看藝文電影
□ 能靜下來聽演員們的談話足足二個小時
火行分說 滿分10
真實感 10
心境傳達 9
商業性 1
故事結構 8
導演功力 9
http://blog.nownews.com/firewalker/textview.php?file=172913
--
作者: cineplex (保持生命的熱度) 看板: movie
標題: [火行者影評] 《綠光》一切盡在言中
時間: Tue Sep 23 19:28:07 2008
英文片名:The Green Ray/Summer 國家:法國
年份:1986 IMDB:7.6 爛蕃茄:92%
發行資訊:台灣地區9/26上映
一言以蔽之:從很寫實的談話中去感受角色的心情
《綠光》目前在台灣似乎是沒有發行DVD。這部片子有超過20年的歷史了,聯影又將
讓它重上大螢幕(長春戲院限定),火行者對於這種在電影教科書上看得到的里程碑式電
影,通常是敬而遠之(因為怕消化不良咽到),但沒看過大導演侯麥〔Eric Rohmer〕的
作品,似乎就枉過了此生,所以無論如何,還是推自己出門去了《綠光》的試片。
火行者的背景和電影八竿子打不著,對於電影史說真的也沒什麼去研究,法國的新浪潮,
只是個遙遠的名詞,無法在此和大家談很「學術」的話題,其實向來也不喜歡用太嚴肅的
方式把好電影介紹給大家,所以還是老樣子,試著輕鬆聊聊《綠光》吧!
寫經典電影有一點很討厭的就是,它幾乎已經被專家分析完了,我們這些旁門左道的凡人
再來寫什麼好像都沒意義,比如說《綠光》已經被定義為「描寫"期待"最偉大的電影」。
像這類的資訊網路上隨便搜尋都有,所以火行者也不談這些制式的東西了,就直接來說說
自己對《綠光》的感受吧。
《綠光》這部片子,說的是一位個性比較內向的女子黛芬,她剛失戀,在朋友和旅行的過
程當中,的一些心情和轉變。這部片子幾乎沒有什麼劇情存在,我們的注意力全都在這個
「人」身上,看她和朋友的對談,看她被慫恿去旅行之後和一些新認識的人的相處、交流
,看她的不自在…以及渴望。
這是一部很「談話性」的電影,像火行者先前介紹過《逆向思考的藝術》〔The Art of
Negative Thinking〕 或是《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都是類似的
型式,在談話當中,觀眾可以去了解這個角色的想法,她喜歡與討厭的事物,慢慢地,去
體會她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所以在這樣的電影當中,你看不見愛得死去活來的催淚橋段,反而很像是你生活中的一個
朋友,你和她聊天,你帶她去認識你的朋友,聽她和你的朋友聊天,這樣子的感覺。所以
看《綠光》會不會覺得悶,就看你是不是能去「聽別人聊天」以及「從別人的聊天內容去
了解別人」。《綠光》所描寫的東西,都需要靠觀眾去看、去聽,所謂的看,是看細節看
到角色的表情變化,所謂的聽,是聽心聲聽到角色的喜怒哀樂。若你不願去了解,就得不
到《綠光》想要傳達給你的東西,反之,則可以感受到侯麥之所以為大師的原因。
《綠光》似乎比較適合會看藝文小說的人,雖然看電影和看小說是很不一樣的,但火行者
是覺得,看《綠光》的感覺比較像是在讀小說的心情。
《綠光》很真實,真實到你會懷疑導演是否就把那些演員都安排在餐桌上之後,給他們一
個大方向就讓他們自己去聊天。然而,在一大堆的聊天聲中,侯麥又精確地掌握到他想要
傳達的意念、他想要觀眾了解的部份,看似沒有結構的電影,背後其實有著很精心策劃的
結構在,有點…無招勝有招的感覺。這一切,盡在言中。
只是不知道是福相試片室的關係,還是因為電影太舊了,好幾個地方的音效,刺耳到讓火
行者有點難過,是比較美中不足之處。
總之,《綠光》真的很經典也很有代表性,但可想而知絕對不是大眾的電影,看商業電影
的人不要輕舉妄動,先確定一下自己是否承受的起大師的考驗。
觀影最低需求
□ 能看經典電影
□ 能看藝文電影
□ 能靜下來聽演員們的談話足足二個小時
火行分說 滿分10
真實感 10
心境傳達 9
商業性 1
故事結構 8
導演功力 9
http://blog.nownews.com/firewalker/textview.php?file=172913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曼谷電影節登場 伍迪艾倫新片最先上映
By Barb Cronin
at 2008-09-23T23:19
at 2008-09-23T23:19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台灣映像18部入圍
By Edward Lewis
at 2008-09-23T23:18
at 2008-09-23T23:18
中泰混血黃孝恩在「圍城」飾不良少女逼 …
By Emily
at 2008-09-23T16:01
at 2008-09-23T16:01
徵求光點會員卡
By Bennie
at 2008-09-23T00:46
at 2008-09-23T00:46
2008台灣紀錄片雙年展「台灣映像」入選影片披露
By Todd Johnson
at 2008-09-22T19:30
at 2008-09-22T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