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孩子》能否別像「人」那樣愛孩子? - 臺劇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8-08-26T12:37

Table of Contents










--------可能有雷-------(也有稍微提到《媽媽的遙控器》但不至於雷)









《貓的孩子》很成功地製造出幾個超現實,同時又極其寫實的諷刺情節。在家族聚餐的場
合,人人稱羨成績優異的堂哥堂姊,以邪教般的拍手儀式恭賀孩子們的學業成就;爺爺的
喪禮上,孫子在悼詞的尾聲宣布自己的模擬考成績,瞬間變成又一次的歡慶場面。額外再
附贈一名外遇、不在乎家務事(應該說,竟然能從家務責任中近乎完全豁免)的父親,成
天找妻子麻煩,就連天花板的漏水和壁癌都能成為他惡言相向、暴力相對的理由,甚至他
連兒子幾年級都不知道,只要兒子能考好──畢竟學歷是本家族的KPI。


這些人際背景的鋪墊,讓《貓的孩子》比起《媽媽的遙控器》要更完整地呈現出升學主義
的壓力是如何透過家族、家庭關係的層層連鎖,並與父權結構共謀,重壓在身處母親位置
的任何一個可能的女人身上,也進而致使小圓媽把孩子的學業成就當作是自己唯一可能的
成就。不僅她當下的生活方式(處理天花板、幫公公洗澡、到摺蓮花)被操縱、限制,就
連面對未來該期待什麼,也只是家族與主流社會文化期待的複製。「人」該是什麼樣子?
小圓媽此時只能借用家族和社會提供的答案。淺顯看來,這個故事是關於母子之間以愛為
名的互相傷害,但拉開一段距離來看,實則是更大的結構在擠壓他們。


在如此背景之下,「滿級分」對於這對母子而言,彷彿成了咒語,魔仗一揮便能解決所有
困頓──只要滿級分,爸爸就會回家吃飯;只要滿級分,家族會給你愛的鼓勵;只要滿級
分,媽媽才能被認可;只要滿級分,天花板漏水也就無所謂……




通過女同學的引介,主角阿衍開始擁有一種「能力」:可以去到平行時空,只要在裡頭「
順心而行」(也就是釋放對自我的控制,去做某件壞事),回到現實世界就能考得更好。


只不過,平行時空和現實世界會互相影響,在那裡揍了一個人,回頭那個人的家長就找上
門;在那裡殺了一隻貓,回頭這隻貓也真的死了。一開始,阿衍去平行世界時還會記憶斷
片,忘記自己殺了媽媽養的貓,解離的暗示也就更加明顯──在解離時,阿衍能透過暴力
把被壓抑的情緒給宣洩掉,以心靈局部的崩壞,來換取對外「正常運作」的自己。


所謂的平行時空,從來不是外在的魔幻效果,而是內在的脫離現實。


當人的意義與價值被扭曲、窄化成「滿級分」,這是阿衍習得的應對方式,
或許也是一代代的台灣學子曾經嘗試、甚至熟稔的生存技巧。




後來,阿衍或許發現了虐殺貓的cp值比較高,不會帶來太多責任,又可以有效幫助自己在
現實世界的成績,貓於是成了升學主義─父權結構─家族網絡的多層結構當中,最底層的
、沒有聲音的受害者、犧牲者。

沒想到,貓出聲了。阿衍學測時,一直聽見只有他聽得到的貓叫聲,以致於只考了九級分
,到處殺貓的行為也事跡敗露。媽媽徹底絕望之下,把感情寄託在家中僅存的貓上頭。貓
的象徵意涵就此飽滿了:對小圓媽而言,是深厚而單純的愛的對象,對阿衍而言,卻是壓
力宣洩的對象。

經過一連串風波,現在終於輪到阿衍出聲。

他在街頭上大喊,他拿刀刺自己的手,質問媽媽到底愛不愛他、為什麼不擁抱他,兩人在
家中扭打起來,他們已經被重重壓力推擠到陸地邊緣,即將落下深淵。此時,家裡的貓生
下小孩,他們於是合作起來去拿毛巾,看著小貓出生。

我猜測,小圓媽是在這時意識到,為什麼我對於貓的這份單純的愛,不能用在眼前的孩子
身上呢?為什麼過去我對他的愛,只能夠緊密牽連於壓力與命令?孩子虐貓殺貓的行為,
不正是我從前對他所做的,那些辱罵、體罰的再度現身嗎?因為貓的存在,母子之愛與升
學期待交織混雜的渾沌情感,終於得以被拆解離析,這是和解的契機。

為什麼不能像貓愛貓的孩子那樣愛孩子?我非得要用「人」愛「人的孩子」那樣愛孩子嗎?




一年後,阿衍跟著先前來家裡抓漏的水電工,成為學徒。媽媽來到施工中的房子送便當。
離去前,她說:「我剛離婚,沒拿到半毛贍養費,還讓兒子跑來跟你學做工,我真是失
敗中的失敗。」然後笑著,要他們加油。走出陽光耀眼的戶外。

到這裡,阿衍與小圓媽理解自己、描述自己的方式,已經被撤換成另外一套規則了。

「滿級分」是已然失效的咒語,「失敗」只不過是他們一起自願流放的島嶼。




結局的意義,是阿衍和小圓媽從貓的身上看見了自己的模樣與處境。

最後的母子和解,並不是指父權的、升學主義的問題都被解決了,而是一種結構下弱勢者
的彼此同理與結盟,以脫離被支配的共同困境。最終,小圓媽已經離婚(原本她死都不願
離婚),也不再緊抓學歷上的成就,而是選擇和孩子一起努力以眼前最好的方式活著,愛
並照顧彼此。就像貓愛貓的孩子那樣。


至於,阿衍真的能那麼輕易原諒母親嗎?讓一對母子看見貓生小孩,便引發初心、解決衝
突,這是不是一種「廉價的解方」,把母親做過的事一筆勾銷?

我想,前面的劇情其實很清楚,主動把「小孩成績好」和「好媳婦好母親」掛勾起來的,
一直都是整個家族和那名偶爾現身的父親,而小圓媽總是在操煩,在各種壓力與問題中來
回奔走、自顧不暇。這一點,阿衍應該也明白。那麼,究竟該把多少罪責歸咎到母親身上
?這正是整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大命題之一:在多大程度上,我們可以怪罪那
名直接施加壓力在孩子身上的母親?「母親總是以愛相逼」是不是一種太過廉價的解讀?




《貓的孩子》和《媽媽的遙控器》最大的不同,應該就在於《遙控器》主角和母親的處境
都幾乎是孤身一人,這多少受限於遙控器的科幻設定。而《貓的孩子》則是慢慢拖引出許
多角色(代表主流期待的父輩家族、偶爾拜訪而擾動阿衍家的水電工與家教、揭露平行時
空的存在,自己卻逐漸崩壞的女同學...),他們從各自的角度發出聲音,支撐起一個足
夠立體的故事,也成功形塑出比《遙控器》中的控制狂媽媽 vs. 開明的外人這種二元對
立要豐富許多的劇情。

也因此,我覺得《貓的孩子》劇情比《遙控器》要飽滿許多,不僅具體描繪了升學主義的
網絡式運作,也不像《遙控器》把母親描寫成動機扁平、一意孤行的反派角色,從而誤把
親子教育的問題簡化成「只要母親別那麼想就好」的事情。



總之,面對升學主義、父權這些困局,《貓的孩子》並不在提出針對問題本身的「解方」
,而是描述一種從中遁逃的可能──在層層施壓的結構底下,愛的意義如何從與結構共謀
,轉化成結盟與抵抗的過程。雖然結局的轉折有點硬,但也不那麼單純,只是為了給黑暗
悲劇耐受性不足的台灣觀眾一個happy ending而已。

當然我們也該留意,在現實世界當中,逃離那些升學主義、功績主義、父權主義共構的價
值判准與人際網絡,並創造一個遠離上述影響的新生活方式,有那麼容易嗎?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8-08-28T12:36
只看過茉莉,但看完這篇覺得貓的孩子很棒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8-08-28T14:45
推這篇。看到你提才想到,怎麼會沒拿贍養費QQ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8-08-29T21:44
推,把〈貓的孩子〉吸引我的點明白條理地整理出來了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8-09-01T07:00
水電師傅應該只是禮貌性的稱呼"姐仔" 不是舅舅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8-09-04T05:13
推這篇!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8-09-09T00:11
看了很多篇的心得覺得大家都在問孩子怎麼這麼容易就
原諒媽媽?我覺得阿衍從來沒怪過媽媽,所以不求原
諒。他從小到大收到的資訊都是自己成績不好造成家庭
失和的錯誤,所以才一直說對不起……一直是個溫柔
而敏感的孩子吧……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8-09-12T21:33
他懂媽媽的苦所以他不會怪媽媽
記得有段是她們在車上吃早餐 媽媽接到爸爸的電話
倆人爭吵 阿衍試圖安慰媽媽被以你好好讀書大人的
事別管拒絕了 其實他很想拯救媽媽卻又無能為力吧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8-09-15T14:40
f大說的 後面還有一小段 阿衍和媽媽說 一起去申請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8-09-15T21:50
保護令之類的 所以 阿衍有試圖幫助媽媽 只是大人視
小孩:大人的事情 小孩別管 做好讀書考試這些該做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8-09-17T11:56
的事情就好。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8-09-21T04:02
通常就是深愛媽媽的孩子才會這麼痛苦,在深淵裡面,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8-09-22T11:24
拼了命希望媽媽好一點,拼死考滿級分、上面s大說的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09-23T23:23
保護令都是。也因為這樣當媽媽不抱他的時候他才會崩
潰啊,他這麼拼命不就是為了媽媽?所以愛很深才會受
傷很深。(當然他媽媽原本就受傷很深,但是是另一題)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8-09-28T11:58
這樣的孩子通常就是自責先>責怪媽媽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8-10-03T09:14
貓的孩子前兩集就看到爆哭

憤怒的菩薩不憤怒呀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8-08-26T00:06
原本看到標題,自然聯想到228,生靈塗炭,菩薩都憤怒了。結果居然是推理劇。生活在 我們這個時空的想法和作者要表達的應該差距很大,版友說這書是1962年出版的,那時候 白色恐怖,黑名單正當時,不過人總是這樣,身處厄困時不覺非常痛苦,而是要處理柴米 油鹽生活事,但聽到別人的事情都會腦補。幕後花絮主角說到接演本劇是 ...

愛的3.14159 第6集 (台視六十)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8-08-25T21:23
《愛的3.14159》(英語:Love andamp; π),2018年東森電視自製戲劇系列之第十三部作品。 由邵雨薇、吳思賢、陳大天、楊小黎、李婕領銜主演。接檔《高塔公主》,劇末播出幕後 花絮《愛的ππ》。 == 【播出時間】 台視 週六晚上10點首播 東森綜合台 周日晚上10點播出 LINE TV 週 ...

《通靈少女》回來了 郭書瑤回宮廟拍續集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8-08-25T18:31
《通靈少女》回來了 郭書瑤回宮廟拍續集 郭書瑤(瑤瑤)入行9年,曾獲得金馬新人獎,去年以主演的迷你劇集《通靈少女》名利 雙收,該劇完結篇的瞬間收視最高達4.61,刷新公視歷年收視紀錄,也創下近5年來非本 土劇單集最高收視率。 去年金鐘獎入圍6項,最後抱回2個獎項,瑤瑤遇強敵,角逐迷你劇女主角落馬。今年捲土 ...

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全劇15集心得(雷)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8-08-25T15:34
我知道我LAG無敵久了!! 但因為我是看到版上鄉民推薦才找來看的, 所以看完後還是決定發文(愛牽拖) 以下是全劇15集心得,所以有大雷,且文長, 請不介意者再往下觀看。 過了這麼久,為何想看這部戲呢?最近因為看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忽然覺得好像不知道要看什麼,所以開始往回挖鄉民推薦的劇 ...

憤怒的菩薩一二集隨便聊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8-08-25T12:56
開心又有推理劇囉 目前為止兩集看來,除了推理部分 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在聊戰後台灣這個小島上 因為政治的風雲變色 造成多種身分的人聚集下的各種矛盾 主角與其說是裝熟達人陶展文 更像是配上日文旁白的楊輝銘 以一個原本土生土長台灣人 現在使用日語比and#34;國語and#34;還流利 和家鄉親密卻又因曾在敵國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