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小丑》(有雷慎入) - 日本

By Doris
at 2010-04-26T00:25
at 2010-04-26T00:25
Table of Contents
《重力小丑》
網誌圖文版
http://kodance2009.pixnet.net/blog/post/6474560
春,從二樓一躍而下。
校舍旁,植下的櫻花樹,在當季綻放。岡田將生飾演的「春」,打開窗戶,一躍而下
,鏡頭畫面的捕捉,使得整個場景愈是美麗。櫻花,對於日本人來說,本來就具有特殊的
涵義。不知道在電影的櫻花,是不是具有同樣的意義,是不是隱喻著,在最美麗的時候
綻放,也會在最美麗的時候死去。
或許有吧。
看到這一對兄弟:泉水與春,感情好得沒話說。但隨著牆上的「塗鴨」(或說是「
街頭藝術」,只是畫得有一點失敗罷了~),縱火案的發生,好像把兩個人,同時推進
一個「深淵」,是什麼樣的「黑洞」,在吞噬兩人。
春在電視上發現了縱火案與他所做的工作:「清除塗鴨」有所聯繫之後,於是也讓
哥哥一起加入「追查」;其實在電影播映到一半的時候,我大概已經猜出結果,只是在
等著電影繼續把故事說完,以及如何抽絲剝繭。原來兩兄弟並非一父所生,而是二十幾年
前,母親(鈴木京香)被入侵的歹徒於家中強暴得逞之後,生下另一名男孩,也就是
「春」。
我想,泉水與春的父親(小日向文世),才是真正「偉大」的一個人,具有「偉大」
的「人格」與「情操」。為了保護自己的妻子,而默默承受很多壓力,卻總是以「輕鬆」
的方式,在面對「沉重」的事情。
「這麼嚴肅的事情,你怎麼能用這麼輕鬆的態度在面對?」
這是母親與父親在相逢的第一天,母親對父親說的話。我想,或許正是因為如此,
擁有美麗外表的模特兒,才會願意嫁給一個在鄉公所工作的男人吧。
其實,所有的一切,都是「春」的「傑作」。為了吸引哥哥的注意力,因為哥哥是
在研究所作基因研究的「高材生」,為了使哥哥對這個「謎」有興趣,春設計了一切,
為了吸引哥哥的注意力。
其實,看到後面,更能感受到,這一家人的「親情」與「溫暖」。雖然很含蓄,但
卻充滿著滿滿的「愛」。只有「愛」,才能衝破所有的籓籬,找到生命的「出路」。
可能就像「櫻花」一樣,「春」想用這樣的方式,告訴自己的哥哥,自己是多麼地
不堪,想要在「最美麗」的時候就凋零死去,但是,卻被親情拉了一把,將他從「地獄」
,再拉回來。就好像電影在最後的時候說的一樣:
「只要快樂的活著,地球的重力就會消失無蹤喔。」
好像馬戲團的小丑一樣,雖然好像在害怕著什麼,擔心這個做不好、那個做不到,
但事實上,馬戲團已經做過萬全的準備,小丑們也受過紮實的訓練。
母親跟春說:
「你看,小丑在笑著,沒有什麼是他做不到的哦。」
這也是我最喜歡日本電影的一點,無論再怎麼沉重的議題,再怎麼黑暗地控訴,最後
,仍然給予看電影的人,無窮的「希望」,與「正面」生存下去的「力量」。
--
http://kodance2009.pixnet.net/blog 天橋底下說書的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By Aaliyah
at 2010-04-29T11:19
at 2010-04-29T11:19

By Daniel
at 2010-05-02T03:59
at 2010-05-02T03:59

By Linda
at 2010-05-05T18:08
at 2010-05-05T18:08

By Belly
at 2010-05-06T11:26
at 2010-05-06T11:26

By Andy
at 2010-05-06T15:30
at 2010-05-06T15:30

By Jacob
at 2010-05-07T03:37
at 2010-05-07T03:37

By Yedda
at 2010-05-09T06:31
at 2010-05-09T06:31

By Regina
at 2010-05-11T10:41
at 2010-05-11T10:41

By Leila
at 2010-05-16T10:38
at 2010-05-16T10:38
Related Posts
有沒有好看的日本電影 以前的

By Barb Cronin
at 2010-04-25T23:07
at 2010-04-25T23:07
影聞其詳/男兒有淚不輕彈 笑中帶淚

By Hamiltion
at 2010-04-25T17:24
at 2010-04-25T17:24
《重力小丑》:我們是最棒的一家人

By Emma
at 2010-04-25T06:16
at 2010-04-25T06:16
東野圭吾氏原作「白夜行」が映画化

By Michael
at 2010-04-24T19:46
at 2010-04-24T19:46
重力ピエロ-重力小丑

By Doris
at 2010-04-24T17:25
at 2010-04-24T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