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祖的兒子》誰看了? - 紀錄片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04-06-06T11:05

Table of Contents

<恕刪>
: 看了文章後
: 我想起一件事,這件事是永遠沒有討論完的一天
: 當作者結束了紀錄片後,被紀錄的當事者,就這麼被遺忘在膠卷裡
: 然而 當事者就只能被動地接受那激起的一陣漣漪
: 最後 也要自己學著遺忘
: 我不知道紀錄者能給當事者什麼東西
: 影片是也是有生命的吧?除非它成為經典名片 像是教父啊梁山伯與祝英台
: 否則不可能永遠這麼富有價值性
我個人覺得不用那麼悲觀
紀錄片我覺得比劇情電影更需要被觀看
因為他本身比劇情電影更需要有觀影者的互動,被作者本身之外的人看到
只要被真誠的拍出來,被看到
一定會有共鳴,會有影響
: 當下紀錄者覺得拍攝出當事者的影片 能夠為當事者及觀眾帶來些什麼
: 如果達到了,那很好!起碼功德一件
: 可是如果達不到,或是無法如預期,那樣,誰來彌補當事者對鏡頭的掏心掏肺?
: 並不是每件事都一定會要求回報
: 但是,紀錄片在追求真實的前提下,是否能多考慮一下當事者的心情及後續的影響呢?
: 胡亂縐了一堆....
上次有機會跟台北幾米的林導演聊了一下
他說到
紀錄片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探討的內容可以是私密的也可以是社會議題
但是每個創作者都要想清楚私我部分和被攝者立場的比例是如何
創作者在作品中難免會有私我部分
包括以後作品可能會被公開放映,他會如何考量...還有自己想呈現的美學等等
但是面對被攝者的故事如何被述說,才能真正呈現出其生命樣態和動人之處
這個應該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創作者說他要擁抱生命...但是真正擁抱的是誰的生命???

雖然是老生常談
但是我感覺還是兩字"真誠"
從初衷、與被攝者的相處溝通、拍攝的過程、後製剪接、到放映面對觀眾
作者要先過得了自己那一關,才有資格把故事說給別人聽

面對拍攝的結束,如何當事者的問題
老實說作者的力量太小,面對社會的既有體制階級無法做根本的解決
就像我之前參加過一個服務性社團,我們面對在金門、馬祖的離島小朋友
他們的家庭環境、教育環境、乃至未來的出路,我們知道了實情
除了更替他們擔心難過,似乎目前都不能拿出更具體的方法來改善這個現象
回到紀錄片,但我想與被攝者的關係不是說拍完就斷得乾乾淨淨
至少友情的支持鼓勵是我們可以對他們掏心掏肺的最好回報
關切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吧...我想

所以,對於前陣子台北幾米的出現,還有他推動的勞工影像紀錄
來喚起大眾對勞工朋友的關注,進而落實到工人運動
我覺得這是很真誠勇敢的表現!!!

--

All Comments

《阿祖的兒子》誰看了?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04-06-04T19:58
我還沒看過這片,但下面網址的文章很有意思 http://www.pots.com.tw/articles/04/06/02/116215.shtml 是不是大家也有意願討論一下呢? -- 電影‧人生‧夢!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ns/ - ...

恐怖傷痕 盡在「華氏9/11」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04-06-03T08:01
今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影片「華氏9/11」,從美國紐約911恐怖攻擊,罵到 美國總統布希,二十五日在美公映,幕後推手是米拉麥克斯公司。 美聯社報導,美國「Lions Gate」、「IFC」、「Fellow-ship Adventure Group」 三家電影公司,準備在本月二十五日在美國發行該片,但這三家公司 ...

「Viva Tonal 跳舞時代」出版DVD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04-06-02T23:37
台灣電影網.2004/06/02 「Viva Tonal 跳舞時代」於總統戲院連續映演三周,除了破紀錄片戲院映演的紀錄外, 票房也順利破百萬,讓兩位導演十分開心。由於觀眾及各界的推薦,目前中南部各縣市 己有多個單位積極接洽,因此未來半年將陸續於其他縣市作巡迴演出。 「Viva Tonal 跳舞時代」目前已 ...

「超級漢堡王」紀錄片諷速食 導演連吃一個月變大胖子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04-06-02T18:53
東森新聞報 http://www.ettoday.com/2004/06/02/38-1638419.htm 速食食品被許多營養學家稱為垃圾食品,已經不是新鮮事,不過有位拍紀錄片的美國導演 ,為了讓大眾了解速食產品有害健康,不惜親自下海,連吃一個月的速食餐,最後果然 成為一個超級大胖子,現在,連醫生都為 ...

世紀宋美齡紀錄片 尋跡過程新經驗成書

Ivy avatar
By Ivy
at 2004-06-01T11:38
「2003年10月24日上午11點17分,宋美齡離開人世的那一刻,我正在半個地球之外的 台北市富錦公園思索著她。」這天,「世紀宋美齡」紀錄片剛在公共電視台播完一周, 負責企畫和撰寫腳本的林蔭庭,為了將工作歷程記錄成書,到公園小踅,腦子裡還想著 宋美齡在開羅會議演講的飛揚神采。沒多久,她走進麵館用餐,電視新聞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