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人》 - 電影
![Jake avatar](/img/boy2.jpg)
By Jake
at 2015-02-27T01:32
at 2015-02-27T01:32
Table of Contents
http://littleursaminors.blogspot.tw/2015/02/blog-post_26.html
(部落格有圖版)
《鳥人》:當我們談論評論
關於評論,電影裡用一幕主角的咆哮把該說的都說了,於是乎當想評論這部電影時,握著
筆的人不可避免變成電影裡的劇評家,說不出話來。基本上導演透過主角說出來的那番話
某程度而言沒錯,只是到底,導演還是手下留情了,怎麼說,因為電影中的隱喻太好拆解
,不用費神去思考即能理解。如此直接反而像失卻了溫度的宣示,有變成單純教條的危險
。少了像《料理鼠王》裡美食評論家說出那番話的鋪陳與厚度;或者導演不像拉斯馮提爾
般邪惡,對評論的諷刺比不上《性愛成癮的女人》中精心佈下的陷阱。
演員的戲裡戲外(非米高基頓則無這層意義)、遊走劇場與電影的形式(私心認為並不是
好的美學呈現)、好萊塢與百老匯的演藝政治、諷刺社群媒體與名氣的幻象、為何是瑞蒙
卡佛、為何是馬克白。這些電影中的導演手法都有一個漂亮的解答,初看驚奇,但一離開
黑盒子卻被制約在導演的想法裡。
雖鏡頭在百老匯的台上台下變換,在後台的甬道裏穿梭,對我而言劇場中的魔法不見了(
硬要類比電影的說法稱之單一固定鏡位的畫面處理),場面調度為了成就攝影機而失去劇
場性,個人覺得Joe Wright的《安娜卡列尼娜》則是劇場元素用在電影中成功的呈現。所
以鳥人對我而言最美的不是驚人的攝影機運動(的確非常非常厲害)而是在導演的操作下
,妄想與「現實」的無縫接軌;尤其當最後上台前那位不合時宜的鼓手在後台敲著只有主
角能夠聽見的鼓聲,真是導演的神來一筆。
正因為導演處處在電影中放置明顯的事件、物件或聲音,所以整部電影其實成為了一個雖
然可以多重解讀但寓意單純的寓言故事,而如何談論評論或是評論的被談論這件事也就顯
得不那麼重要了。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坎城2015戰情預報
![Edwina avatar](/img/girl1.jpg)
By Edwina
at 2015-02-27T00:44
at 2015-02-27T00:44
金牌特務幾刷
![Agatha avatar](/img/cat3.jpg)
By Agatha
at 2015-02-27T00:21
at 2015-02-27T00:21
《魔鬼剋星》重開機 導演坦承受陰路影響
![Jack avatar](/img/dog2.jpg)
By Jack
at 2015-02-27T00:02
at 2015-02-27T00:02
魔法黑森林有那麼糟嗎?(有雷)(影院軼事)
![Noah avatar](/img/girl3.jpg)
By Noah
at 2015-02-27T00:00
at 2015-02-27T00:00
奧斯卡諷好萊塢 老向中國淘金
![Elvira avatar](/img/cat5.jpg)
By Elvira
at 2015-02-26T23:58
at 2015-02-26T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