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終了夢未散:夢幻女郎(雷) - 電影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07-03-04T12:09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與劇照請參照:http://totorogo.dyndns.org/?p=297
請任意轉載,但請記得告知原作者,謝謝。

60%的機率有多大?這個過半數的數字代表了勝率較大,而在一場只有五個競賽者的比賽
裡,3/5叫做"穩操勝算",但在剛落幕的2007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項目裡,3/5卻代表了
希望落空。Dreamgirls / 夢幻女郎這樣一部從著名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入圍了三首原創
歌曲,但最後卻鍛羽而歸,當然這比不上馬丁史柯西斯連五次奪金落空來得悽慘,但這也
不是每年都看得到的景象,加上電影的主角們在典禮上演唱這三首歌曲的效果驚人,這在
在激起了我的好奇心,進戲院看看夢幻女郎是否真是如此夢幻?如此動聽的歌曲卻為何無
法得獎?

說實話,我對夢幻女郎的改編不太有信心,第一當然是出於音樂劇改編不易,除了Rob
Marshall / 羅勃馬歇爾大膽地把歌舞當作敘事手法,讓Chicago / 芝加哥顯出不輸原劇
的光芒外,其他的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歌劇魅影或是Rent / 吉屋出租都只能算
是透過電影銀幕再演一次音樂劇,讓原劇觀眾更加懷念而已。第二在於夢幻女郎本身的故
事即十分具有爭議性,電影版為了吸引觀眾,在無法更勝原著的情況下,也許只好從模仿
真人真事的方向去增添話題性。要知道,二十年前的百老匯版夢幻女郎如此令人難忘,除
了影射巨星之外,更與本身故事根本就是一部橫跨60至70年代的黑人音樂崛起史有關,美
國當地觀眾的年少回憶更讓這部劇作有其地位存在。

http://totorogo.dyndns.org/wp-content/uploads/dreamgirlsSnap1.jpg
當年音樂劇海報

而最後,夢幻女郎的情感中心--Effie / 艾菲這個角色當年的扮演者:Jennifer
Holliday / 珍妮佛哈樂黛,其出神入化的澎湃唱腔,透過艾菲最重戲份的"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這首歌,十足的魄力彷彿把全心全靈都透過歌喉吶喊出來似
的,不但橫掃了各大音樂獎項的女主角、演唱獎之外,更像是一堵無法突破的偉大高牆,
讓後人不易超越其成就。

http://totorogo.dyndns.org/wp-content/uploads/9145_10.jpg
當年音樂劇劇照,
來自音樂劇官網
http://www.graiai.com/dreamgirls/index.php

這場戲先由一場眾人爭論勸退艾菲的口角戲"It's All Over"開始,艾菲面對五個角色,
包括親如姐妹的Deena / 蒂娜與Lorrell / 蘿拉,親弟弟C.C White / 西西,與自己最愛
的男人Curtis Taylor, Jr / 寇蒂斯等,一起用言語圍攻情緒化的艾菲,艾菲頓時覺得眾
叛親離,珍妮佛哈樂黛宛如面對兵臨城下的暴君一般,起先一一與各個角色針鋒相對,口
出不遜毫不留情,但隨著眾人漸漸口徑一致,身體不適的艾菲漸漸獨力難支。

而隨著大家散去,只留下寇蒂斯與艾菲獨處,音樂迅速響起"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的前奏,艾菲在愛人面前轉瞬間軟化,用近乎歇斯底里的哭號懇求寇蒂斯留下
,但在這樣的低姿態中,仍不失艾菲性格中的暴躁因子,一聲聲"You must love me!",
彷彿是強迫,又像是哀求;艾菲輕柔地撫摸寇蒂斯的身體,珍妮佛展現了不解、困惑、憤
怒、背叛的情緒,揉合在她渾厚的歌聲裡,雙手不自覺地抖動揮舞,在此處寇蒂斯全段不
發一語,完全是珍妮佛哈樂黛的個人表現。而在寇蒂斯強行離去之後,艾菲彷彿遭受重傷
一般,向天吶喊出瀕死前的請求,"You gonna love me...."雙眼圓睜地動作定格在最後
的餘音裡....

這才是表演!這才是真正地用生命歌唱!在82年東尼獎頒獎典禮上,原班人馬再現了這傳
奇的一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C_u_q-iND0

所以電影版夢幻女郎在修改了原著幾個橋段後,卻幾乎原封不動地複製這場戲,可見
"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的經典,從美國歌唱節目American Idol裡發跡
的Jennifer Hudson / 珍妮佛哈德森,飾演這個令人心碎的角色。與珍妮佛哈樂黛同名的
哈德森,在霸氣上遠不如哈樂黛,那種傾洩而出的狂放熱情在程度上也略遜一籌,但是身
為新人的哈德森的確交出了一份夠格的成績單,她的中氣一樣十足,最後的喊叫雖不如哈
樂黛那般聲淚俱下,但也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讓電影版這將近十分鐘的"It's All
Over"與"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一樣表現地劇力萬鈞一氣呵成。

但除此之外,電影版仍然有著幾個瑜不掩瑕的大問題。

可能是因為芝加哥的成功,也可能因為電影版的編劇/導演本身就是芝加哥的編劇所致,
夢幻女郎在劇情描繪上,嘗試了芝加哥的"歌舞敘事體",當然像是"It's All Over"本身
在音樂劇裡就代表了敘事的橋段,但電影版更加長了幾首歌的演出,使其負起交代劇情的
責任,這種作法未嘗不可,但夢幻女郎這部電影是講述一個女子樂團的故事,所以電影裡
又混雜了純演唱的橋段,這些橋段看起就像大型的MV一般,在沒有縮減任何純歌唱橋段的
情況下,加上片子本身長度又到達130分鐘,使得整個故事節奏非常的冗長,可能會有枯
坐無聊之感。

芝加哥本身並不是一個以歌曲為主體的故事,雖然它也有純演唱的部份(片尾的nowaday)
,但絕大部分都是在講述兩個女子的如戲人生,芝加哥只是用歌舞來講故事罷了,更何況
在歌舞中還有不少的隱喻與象徵,讓觀眾在欣賞歌舞之餘,還會去深思曼妙演出背後的殘
酷內涵。比起來,夢幻女郎的半敘事半歌唱方式,就有點自顧不暇的慌亂了。

而由於歌舞演出佔去了大部分的時間,夢幻女郎裡真正講故事的劇情部份便被切碎地十分
零散,導致雖然眾星雲集,但幾乎沒有一個角色可以好好發揮,Beyoncé Knowles / 碧
昂斯的蒂娜角色被列為女主角,但其實在前半段她的角色甚至有些可有可無,直到面對成
名後的失落時,才有稍多篇幅,但這些時間為了要交代Jamie Foxx / 傑米福克斯的寇蒂
斯心態的轉變,所以碧昂斯被稱為是本片的"女主角",這位子實在是有些令人心虛的。

被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Eddie Murphy / 艾迪墨菲,這部片是他少見的認真不搞笑作
品,但是因為眾角戲份零碎,他演出的過氣歌手也只有在吸毒一幕較令人印象深刻。比起
得獎但同樣戲份不多的Alan Arkin / 亞倫亞金,他在Little Miss Sunshine / 小太陽的
願望裡的豪放爺爺至少有趣又討人喜歡,艾迪墨菲的落馬實在是意料中事。

最後電影版的夢幻女郎果然還是加強了擬仿的部份,加進了一些觀眾熟悉的經典面孔與陳
年往事;那個五兄弟合唱團跑出來唱歌時,我差點樂翻了,中間的小小主唱還唱"Get Up
!Girl!I think I love you!"這根本是Jackson 5 / 傑克森五人組的"ABC"嘛!那個可
愛的小主唱就是當年的麥克傑克森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afScvFdArQ
我最喜歡的傑克森五人組曲子,ABC

而說到對歌手的擬仿,碧昂斯在劇中的造型從早期的假髮大內捲,到後來的大蓬爆炸頭,
真是把所有Diana Ross / 黛安娜蘿絲的經典扮相全演了一次,演出前我還對臉蛋較修長
的碧昂斯有些挑剔,但等到劃上濃濃眼線,塗上突顯顴骨的粉底,看起來還真跟黛安娜有
幾分相像,雖說這部影射黛安娜蘿絲與The Supremes / 至上女聲三重唱(就是夢幻女郎)
的音樂劇,原本就被黛安娜多年來不斷的抨擊,認為是偏離事實的妄作,不過她日前強烈
拒絕觀看電影版的舉動,我想跟碧昂斯過於相像的造型也不無關係吧!

其他像是把劇中的彩虹唱片(影射帶起黑人音樂風潮的Motown / 摩城唱片)搬到底特律(原
著是在芝加哥,但電影版改換成至上女聲三重唱與摩城實際起家的底特律),直接在背景
放上至上女聲的專輯封面等等,都是讓曾經經歷那個年代的觀眾們,更加體驗到戲如人生
人生如戲道理的用意之一。

夢幻女郎的電影主體,在敘事上有其不足,但如果拋開其實主線簡單的故事,電影版仍然
呈現了非常棒的視聽效果,這當然得多虧了選角,所有的角色们幾乎都有過演唱經驗;傑
米福克斯到今年都還有R&B專輯面世,他與Twista和Kayne West合唱的Slow Jamz是我很喜
歡的一首饒舌歌;艾菲的哥哥西西也是由R&B歌手Keith Robinson出演,他參予演唱的
"Family"一曲歌喉好極了;甚至連艾迪墨菲在早期80、90年代,也出過三張音樂專輯。

這些歌聲讓夢幻女郎的演唱橋段變成振奮觀眾精神的絕佳部份,除了膾炙人口的"When I
First Saw You"、"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等等之外,電影版更增加了幾
首歌曲,其中"Love You I Do"、"Patience"與"Listen"就是這次奧斯卡入圍的三首原創
歌曲,這三首歌都足以動人,不管是珍妮佛哈德森演唱的"Love You I Do",展現了戀愛
中小女人的欣喜,或是"Patience"反映黑人遭欺壓的忍辱不平心情,還有"Listen"在碧昂
斯的歌聲中的字字控訴,都是不管獨立聆聽或是配合劇情都很棒的佳作,不能得獎,也許
是意識形態不如得獎者政治正確,但絲毫不影響這些歌曲的精采程度。

夢幻女郎的故事,其實並不單單敘述至上女聲三重唱的歷史,它也代表了當代所有黑人歌
手的奮鬥經過,以及摩城唱片的風華歲月,電影儘管不如我意,但是在一首接著一首的動
聽歌曲裡,也許傳頌了更多的感動與熱情。也許我們無法親炙當年的音樂劇經典,但只要
去聆聽這些音樂,就像"Dreamgirls"這首歌的最後歌詞,"All you have to do is
dream....Baby, We'll be there!" 夢幻女郎與那段美好的黃金時光,將永遠與我們同
在。



--
電影、閱讀、音樂、生活
還有稀有動物龍貓的觀察日記

新‧龍貓森林 http://totorogo.dyndns.org/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07-03-08T04:48
我覺得不能得獎純粹是票源分散了吧。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07-03-11T19:45
推,寫得真好,非常詳細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07-03-13T23:32
羅絲阿姨當年也沒去看過舞台劇板,她真的很討厭DG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07-03-18T08:15
寫的真好...很值得一看的片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07-03-20T07:03
寫得真好!推!
Ivy avatar
By Ivy
at 2007-03-22T04:36
大家都覺得五分之三是穩操勝算,其實不是,是分散票源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07-03-25T21:44
如果只入圍一首,說不定還更容易得獎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07-03-27T12:57
Beyonce掛名女主角也只是電影公司的炒作手法而已,這部電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07-03-28T07:06
影起用因為沒AI人氣而落選的J.Hudson,拿她來宣傳自然很冒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07-03-28T09:28
險,倒不如先讓Beyonce,Jamie等人去扛票房~
從去年宣傳開始都使用貌似Diana Ross的Beyonce宣傳照,還
Ina avatar
By Ina
at 2007-03-30T01:24
有主打三人的海報,直到電影首映之後媒體和電影公司的新聞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07-04-03T23:11
稿就正式轉向J.Hudson就可以看出DG的宣傳手法了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07-04-08T16:05
大推!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07-04-11T01:24
寫的好!!!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07-04-16T01:18
「鎩」羽而歸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07-04-17T08:27
同是龍貓,推一個 ^^

特務風雲(內有劇情)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07-03-03T21:58
這部片講的是『信任』,父親信任兒子、朋友信任敵人、公民信任國家。 片頭一開始,由美國精英分子組成的骷顱會,帶出主角(威爾森)特殊的家世背景, 身為一個不被國家信任的官員之子,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被骷顱會吸收,進一步成 為被國家信任的機密情報員? 需要異於常人的縝密心思和沈靜性格,還要有牢不可破的忠誠度。 主 ...

永遠的莉莉亞-不存在的神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07-03-03T19:32
http://www.wretch.cc/blog/milsteinandamp;article_id=14605079 永遠的莉莉亞-不存在的神 悲劇之所以揪動觀眾的情感,其中之一,是來自於人類對於自然命運的無情的 現實,所產生的無力感的投射作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類諺語在任何的 文明裡都存在, ...

振動幸福的翅膀--『慾望之翼』觀後記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07-03-03T17:59
裏面牽涉劇情,這部片也是老片了。 不過很感人就是了 圖文版:http://poligen.blogspot.com/2007/02/blog-post_7009.html#links 『當孩子還是孩子時, 他總愛問, 為什麼我只是我, 而不是你? 陽光下的生命, 難道不是夢 ...

《隱藏攝影機》與《吻兩下打兩槍》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07-03-03T16:41
http://diary.blog.yam.com/minaloydusie/article/2898289 「後設擾人」!?---從meta-fiction/meta-film的角度來看《隱藏攝影機Cache》 與《吻兩下打兩槍Kiss Kiss Bang Bang ...

要我怎麼能喜歡神鬼無間?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07-03-03T16:31
提出一點自己的看法 之前看到的一些觀點 看過無間道就一定不喜歡The Departed? The Departed都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了 奧斯卡評審如果看過無間道, 無間道不就也得最佳影片了? 來瞧瞧美國幾個指標性的電影評論 對無間道和The Departed的反應 metacritic (媒體反應)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