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 與 心中的小星星 - 印度
By Emma
at 2011-02-09T22:32
at 2011-02-09T22:32
Table of Contents
(相同文章亦發於movie版)
拜三傻之賜,讓我最近開始接觸印度電影,
當然,從Aamir Khan這位印度影星演過的片子開始著手~
從高潮迭起的愛情悲劇《Ghajini》(深深感受到Aamir Khan為何被稱作完美先生)、
風趣且富教育意義的《3 idiots》到Aamir Khan自導自演自製之《Like stars on earth》
(譯作 心中的小星星)
後兩部真是觸動我對教育相關議題的敏感神經啊......
以下微雷
--《like stars on earth》扼殺天才的初等教育,談每位孩子的獨一無二--
描述一名有閱讀、書寫障礙的孩童(Ishaan),在現代教育體制中被歸類為問題學生,
在一位美術老師的協助下,找到適合該孩童學習的方法,甚至發掘了他的藝術天分。
--《3 idiots》為何而讀?探討學習的初衷與精英教育的盲點--
描述在印度首屈一指的理工大學中,各種造成學習落後的原因:
有些學生並非因興趣而讀書,有些學生喜歡從事研究卻無法適應學校制度,
有些學生為了文憑與將來的工作(收入)而讀書。
以搞笑的方式,紀錄三個大學生發掘自我的故事。
我想或許2007年時Aamir Khan製《心中的小星星》時並沒有想太多,
只是由電影單純對當今初等教育發表一些看法。
沒想到加上去年的《3 idiots》後,剛好完整地對當今教育提出一記棒喝,
因為從初等教育也好,高等教育也罷,我們常常忘記...教育的初衷是什麼呢?
在《心中的小星星》中,我們只看見求好心切的家長因為希望孩子將來聚有競爭力,
單方面的要求孩子課業,卻沒想到阻礙孩子學習得是什麼。
同樣的事情搬到大學這些問題仍存在,更殘酷的是這些進入一流大學的學生們,
在精英雲集的學習環境中失去學習的方向,在家庭與學校雙方壓力下走入絕境。
以我自身經驗來說,從明星高中到現在這裡間理工為主的大學,
身邊同學有的因承受不了壓力而走上絕路,有的精神出狀況住進精神病院...
我常會突然間不懂人們受教育的意義何在。
如同前面所說,因這兩部片太多回憶一下湧上,幾個畫面總令我止不住淚水...
1.《3 idiots》中上吊的畫面“I QUIT.”
→這畫面出現在歡樂的印度歌舞之後,
從又跑又跳的舞步中,飛行器上cam的畫面出現一個上吊的學生,
十足的反差將氣氛降至冰點。
在我的高中裡就有這麼一位同學,因家人的壓力導致精神分裂。
然而在導致這樣結果的過程中,多少人關心過他身處怎樣的困難,到底要多少位
活生生的例子,才真正讓大家知道「我們的教育有問題?」
電影中吉他聲響起 ( http://0rz.tw/pKdQ3 )
Give me some sunshine
Give me some rain
Give me another chance
I wanna grow up once again
我不禁想大聲地問,為什麼!為什麼教育是這樣!
令人傷心的是,台灣社會每年多少位學生因課業壓力自殺,卻不見制度的改進。
就如片中的場景一樣,死了一位學生並無法讓主任了解到事態的嚴重。
2.《心中的小星星》尼克老師:「那麼愛比賽,去養頭賽馬好了,養小孩幹嘛?」
→尼克是位關心弱勢兒童教育的美術老師,這句話是他對學校教育的感嘆...
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卻很真實啊...
家長間比較自己小孩誰優秀,家庭內比較哥哥或弟弟誰比較強。
這時候的孩子成了什麼?
在升學主義掛帥下,多少孩子的天賦被「比」掉了?
大人很殘忍的將孩子每階段的學習用「分數」代表了一切,就像此片的開頭,老師
們念著每為孩子的分數,為每為孩子貼上了標籤。
同樣地,《3 idiots》把場景帶到了大學,連畢業照都是按成績排的。
3.《3 idiots》中raju、farhan和上吊那位同學的家庭背景
→記得大一大家剛認識時,有同學說放榜後他家人為了慶祝,擺了流水席請了布袋戲
招待全村。
是啊,考上一流大學很風光家人與有榮焉,但隨之而來的是夢想的幻滅。
一兩年後來自各地的菁英程度開始拉開,能在校內外都榮光滿面的人愈來愈少,畢
業或同儕間的壓力開始升高,如何面對高期待的家人和過去的自己成了壓力來源。
也許是興趣不合或種種原因,《3 idiots》背景設定真的接漏了許多來自「一流大
學」人中內心的恐懼與遭遇的壓力。(而似乎...很少有人能同情這些人,唉)
4.《心中的小星星》尼克老師與校長間的談話
→在談話開始前,校長已經放棄那位孩子了。校長試圖將話題導至送往「特殊學校」,
不斷推卸責任。
在電影中很幸運地,一位美術老師不僅拯救一位孩子,更帶起校長、老師們對教育
的熱誠,至少老師們最終和孩子打成一片。
但在現實生活中呢?以下是我自己為例。
當國中導師揭曉為術科老師時,多少家長怨聲載道,認為自己孩子被分到放牛班。
而這位音樂老師卻比一班主科老師更專注每學生的學習,但最後卻因為自己是術科
而在老師中被瞧不起,無法有足夠的權限照顧學生。
5.《3 idiots》的結局
→結局是,第一名的Rancho終究贏了丑角Chatur。
這結局令人玩味。
其一,位學習而讀書的Rancho證明了Chase Excellence, Success will follow.
其二,Chatur嘴裡一直念著他將和一個擁有400項專利的偉大科學家簽約云云...
這間接證明了教授所說的「追求第一,因為在競賽裡沒有人會記得第二名是誰」。
這正是殘酷的事實,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不同啊!
--小小總結--
《3 idiots》成功的原因在於,整部片雖沉浸在搞笑的氣氛中,卻布滿各個可能開啟你
感動、會心一笑的機關,哪怕只是一句話或一個動作,便讓那幕在你腦中
迴盪不已。
ex.考試前總有人試圖干擾對手、對教授激烈辯證、朋友間情義相挺,etc.
《天上的小星星》相對地踏實而內斂。
本片除了印度片必備的歌舞外,整體的步調是緩慢而真實的。
或許有時稍嫌沉悶,但帶來的感動是發自內心的憐惜與同情。
如果你/妳從事教育相關工作,
或者對教育充滿熱情/疑惑,這兩部片真是非看不可啊!
最後附上一些我覺得這兩部片不錯的句子:
(敝人中文造詣平庸...中文部分看看就好囉)
Pursue excellence, and success will follow.
追求卓越,成功隨之而來
Life is a race..if you dont run fast ..you will be like broken anda...
人生就是場賽跑,若你不急起直追,你的未來將黯淡且...
You may keep your job, and let me keep my attitude.
你留著這份職缺吧,而我留著這份態度。
I am standing on my legs after breaking both of them.
我跌倒後才真正站了起來。
lf you fancy racing, breed racehorses, dammit, not children.
那麼愛比賽,去養賽馬啊,拿小孩比幹嘛?
I'm asking about his problem, but you're telling me the symptoms.
我在問你他遇到的的「困難」,而非「症狀」。
Why do you give birth to children?
Putting the weight of your ambitions on your child, is worse then child labor.
為何而生小孩?
將自我野心加諸孩子之上,比送去做童工還糟。
--
拜三傻之賜,讓我最近開始接觸印度電影,
當然,從Aamir Khan這位印度影星演過的片子開始著手~
從高潮迭起的愛情悲劇《Ghajini》(深深感受到Aamir Khan為何被稱作完美先生)、
風趣且富教育意義的《3 idiots》到Aamir Khan自導自演自製之《Like stars on earth》
(譯作 心中的小星星)
後兩部真是觸動我對教育相關議題的敏感神經啊......
以下微雷
--《like stars on earth》扼殺天才的初等教育,談每位孩子的獨一無二--
描述一名有閱讀、書寫障礙的孩童(Ishaan),在現代教育體制中被歸類為問題學生,
在一位美術老師的協助下,找到適合該孩童學習的方法,甚至發掘了他的藝術天分。
--《3 idiots》為何而讀?探討學習的初衷與精英教育的盲點--
描述在印度首屈一指的理工大學中,各種造成學習落後的原因:
有些學生並非因興趣而讀書,有些學生喜歡從事研究卻無法適應學校制度,
有些學生為了文憑與將來的工作(收入)而讀書。
以搞笑的方式,紀錄三個大學生發掘自我的故事。
我想或許2007年時Aamir Khan製《心中的小星星》時並沒有想太多,
只是由電影單純對當今初等教育發表一些看法。
沒想到加上去年的《3 idiots》後,剛好完整地對當今教育提出一記棒喝,
因為從初等教育也好,高等教育也罷,我們常常忘記...教育的初衷是什麼呢?
在《心中的小星星》中,我們只看見求好心切的家長因為希望孩子將來聚有競爭力,
單方面的要求孩子課業,卻沒想到阻礙孩子學習得是什麼。
同樣的事情搬到大學這些問題仍存在,更殘酷的是這些進入一流大學的學生們,
在精英雲集的學習環境中失去學習的方向,在家庭與學校雙方壓力下走入絕境。
以我自身經驗來說,從明星高中到現在這裡間理工為主的大學,
身邊同學有的因承受不了壓力而走上絕路,有的精神出狀況住進精神病院...
我常會突然間不懂人們受教育的意義何在。
如同前面所說,因這兩部片太多回憶一下湧上,幾個畫面總令我止不住淚水...
1.《3 idiots》中上吊的畫面“I QUIT.”
→這畫面出現在歡樂的印度歌舞之後,
從又跑又跳的舞步中,飛行器上cam的畫面出現一個上吊的學生,
十足的反差將氣氛降至冰點。
在我的高中裡就有這麼一位同學,因家人的壓力導致精神分裂。
然而在導致這樣結果的過程中,多少人關心過他身處怎樣的困難,到底要多少位
活生生的例子,才真正讓大家知道「我們的教育有問題?」
電影中吉他聲響起 ( http://0rz.tw/pKdQ3 )
Give me some sunshine
Give me some rain
Give me another chance
I wanna grow up once again
我不禁想大聲地問,為什麼!為什麼教育是這樣!
令人傷心的是,台灣社會每年多少位學生因課業壓力自殺,卻不見制度的改進。
就如片中的場景一樣,死了一位學生並無法讓主任了解到事態的嚴重。
2.《心中的小星星》尼克老師:「那麼愛比賽,去養頭賽馬好了,養小孩幹嘛?」
→尼克是位關心弱勢兒童教育的美術老師,這句話是他對學校教育的感嘆...
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卻很真實啊...
家長間比較自己小孩誰優秀,家庭內比較哥哥或弟弟誰比較強。
這時候的孩子成了什麼?
在升學主義掛帥下,多少孩子的天賦被「比」掉了?
大人很殘忍的將孩子每階段的學習用「分數」代表了一切,就像此片的開頭,老師
們念著每為孩子的分數,為每為孩子貼上了標籤。
同樣地,《3 idiots》把場景帶到了大學,連畢業照都是按成績排的。
3.《3 idiots》中raju、farhan和上吊那位同學的家庭背景
→記得大一大家剛認識時,有同學說放榜後他家人為了慶祝,擺了流水席請了布袋戲
招待全村。
是啊,考上一流大學很風光家人與有榮焉,但隨之而來的是夢想的幻滅。
一兩年後來自各地的菁英程度開始拉開,能在校內外都榮光滿面的人愈來愈少,畢
業或同儕間的壓力開始升高,如何面對高期待的家人和過去的自己成了壓力來源。
也許是興趣不合或種種原因,《3 idiots》背景設定真的接漏了許多來自「一流大
學」人中內心的恐懼與遭遇的壓力。(而似乎...很少有人能同情這些人,唉)
4.《心中的小星星》尼克老師與校長間的談話
→在談話開始前,校長已經放棄那位孩子了。校長試圖將話題導至送往「特殊學校」,
不斷推卸責任。
在電影中很幸運地,一位美術老師不僅拯救一位孩子,更帶起校長、老師們對教育
的熱誠,至少老師們最終和孩子打成一片。
但在現實生活中呢?以下是我自己為例。
當國中導師揭曉為術科老師時,多少家長怨聲載道,認為自己孩子被分到放牛班。
而這位音樂老師卻比一班主科老師更專注每學生的學習,但最後卻因為自己是術科
而在老師中被瞧不起,無法有足夠的權限照顧學生。
5.《3 idiots》的結局
→結局是,第一名的Rancho終究贏了丑角Chatur。
這結局令人玩味。
其一,位學習而讀書的Rancho證明了Chase Excellence, Success will follow.
其二,Chatur嘴裡一直念著他將和一個擁有400項專利的偉大科學家簽約云云...
這間接證明了教授所說的「追求第一,因為在競賽裡沒有人會記得第二名是誰」。
這正是殘酷的事實,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不同啊!
--小小總結--
《3 idiots》成功的原因在於,整部片雖沉浸在搞笑的氣氛中,卻布滿各個可能開啟你
感動、會心一笑的機關,哪怕只是一句話或一個動作,便讓那幕在你腦中
迴盪不已。
ex.考試前總有人試圖干擾對手、對教授激烈辯證、朋友間情義相挺,etc.
《天上的小星星》相對地踏實而內斂。
本片除了印度片必備的歌舞外,整體的步調是緩慢而真實的。
或許有時稍嫌沉悶,但帶來的感動是發自內心的憐惜與同情。
如果你/妳從事教育相關工作,
或者對教育充滿熱情/疑惑,這兩部片真是非看不可啊!
最後附上一些我覺得這兩部片不錯的句子:
(敝人中文造詣平庸...中文部分看看就好囉)
Pursue excellence, and success will follow.
追求卓越,成功隨之而來
Life is a race..if you dont run fast ..you will be like broken anda...
人生就是場賽跑,若你不急起直追,你的未來將黯淡且...
You may keep your job, and let me keep my attitude.
你留著這份職缺吧,而我留著這份態度。
I am standing on my legs after breaking both of them.
我跌倒後才真正站了起來。
lf you fancy racing, breed racehorses, dammit, not children.
那麼愛比賽,去養賽馬啊,拿小孩比幹嘛?
I'm asking about his problem, but you're telling me the symptoms.
我在問你他遇到的的「困難」,而非「症狀」。
Why do you give birth to children?
Putting the weight of your ambitions on your child, is worse then child labor.
為何而生小孩?
將自我野心加諸孩子之上,比送去做童工還糟。
--
Tags:
印度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等待伯樂的千里馬-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 Par)
By Valerie
at 2011-02-05T22:17
at 2011-02-05T22:17
Endhiran/Robot
By Jacky
at 2011-02-05T08:16
at 2011-02-05T08:16
有關Dhoom 3的謠言
By Ophelia
at 2011-02-04T00:37
at 2011-02-04T00:37
2010 Guzaarish 請求<娘娘和大帥>
By Hedwig
at 2011-02-03T08:18
at 2011-02-03T08:18
台北新光影城2/3起上映三個傻瓜
By Zanna
at 2011-02-02T18:00
at 2011-02-02T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