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 : 波多西行旅 - 電影
By Kumar
at 2008-06-30T09:13
at 2008-06-30T09:13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次PO文。推荐「波多西行旅」。
這部電影花費時間很長,分成兩場在同一地點連續播放;其實兩部可以分別觀看。
上下集各有敘事的技巧、將點到的人事物、旅行原委都有交代。
簡介將「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做為引子、使得我這種門外漢對於不熟悉的南美電影
有些期待;一定會想到馬丘比丘、安地斯山脈或是古銅皮膚的印地安人,那裡的大
人時常帶著面無表情的眼神,嚼著古柯葉、自顧著工作或是只是看著攝影家。是不
是真的那麼悲情? 15世紀以來受到殖民壓迫、後有獨裁軍政府和美國的外政干預,
除了巴西之外、那些國家似乎沒有什麼平靜的日子。
電影中敘述一對夫妻帶著女兒們重回三十年前的蜜月旅行,旁白就是導演隆‧哈維
里(Ron Havilio)本人、娓娓道來照片和影片中的故事,並且穿插著家人彼此生活的
交流,故事軸線以順序的方式穿插了三十年前的旅行和現在的旅行。
上集的敘事偏重在「波多西」地方的文化、歷史與生活;下集側重在追尋老照片的種
種之過程、發現到人為創造出錯誤的記憶之可能性。上集可以當作「Discovery」或是
地理頻道看著玻利維亞的縮影、殖民時代的銀礦與造幣廠,還有西班牙人與原住民之
間、既依賴又不甘願的矛盾。下集就像是外國阿亮找人的「紀錄片」,依據許多照片
上的線索找尋三十年後的生人、探求那場七名礦工葬禮(實際上只有一位和另一場反右
的紀念活動)的人物與原委,家人之間對於旅行、影片的感想。
一對外地人的蜜月旅行到達波多西,這是一處支撐西班牙帝國250年的白銀貨幣的礦城
,早已經被挖得所剩不多;一幅聖母瑪利亞隱藏在礦山的畫中,教皇與國王臣服在礦
山/信仰之下,一幅看似平凡的宗教作品裡極盡地諷刺的是金錢信仰。
女兒因為對於乏味的旅行轉向父親質疑,猶太人對於波多西的同情是不是一種偽善?
抓取那些膚色的、階級的、男女的、新與舊的瞬間,是為了滿足觀察者(觀眾)的新奇
慾望嘛? 既然無法感同身受那些波多西人的痛難、紀錄本身「複製」了悲情、能減輕
多一點的痛苦嗎?
後來,他發現記憶中的葬禮根本就不是所想的那麼一回事,那些照片中的故事居然被
自己的無心而扭曲了真相;讓我想起法國歷史學家娜塔莉.澤蒙.戴維斯所寫作的《
馬丹蓋赫返鄉記》,從小處的地理考據、司法檔案、地區野史、教會等等的紀錄發現
一個人的「存在」可以被「虛構」出來的。如果另一本「死了兩次的男人」質疑了人
的同一性與「存在」的荒謬,則「馬丹蓋赫返鄉記」就是對於傳統大敘事歷史的質疑。
無獨有偶地,「波多西行旅」下集也是對於人的記憶之質疑,「真相」採取的是如實
客觀的描述嘛? 還是主觀上的解釋之結果呢?
原來紀念七位反右人士的活動、因為時空的密接性質,讓導演本人勿以為礦工的事故
悼念活動;在一趟再訪旅程中,看見過去也改變了記憶中的「過去」。
原來,南美洲不只是遺蹟「馬丘比丘」,哈維里也重回到紀錄的本質:對象是人物與
家人、方式是訪談與對話,另一方面始終保持和「自己」對話。
--
這部電影花費時間很長,分成兩場在同一地點連續播放;其實兩部可以分別觀看。
上下集各有敘事的技巧、將點到的人事物、旅行原委都有交代。
簡介將「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做為引子、使得我這種門外漢對於不熟悉的南美電影
有些期待;一定會想到馬丘比丘、安地斯山脈或是古銅皮膚的印地安人,那裡的大
人時常帶著面無表情的眼神,嚼著古柯葉、自顧著工作或是只是看著攝影家。是不
是真的那麼悲情? 15世紀以來受到殖民壓迫、後有獨裁軍政府和美國的外政干預,
除了巴西之外、那些國家似乎沒有什麼平靜的日子。
電影中敘述一對夫妻帶著女兒們重回三十年前的蜜月旅行,旁白就是導演隆‧哈維
里(Ron Havilio)本人、娓娓道來照片和影片中的故事,並且穿插著家人彼此生活的
交流,故事軸線以順序的方式穿插了三十年前的旅行和現在的旅行。
上集的敘事偏重在「波多西」地方的文化、歷史與生活;下集側重在追尋老照片的種
種之過程、發現到人為創造出錯誤的記憶之可能性。上集可以當作「Discovery」或是
地理頻道看著玻利維亞的縮影、殖民時代的銀礦與造幣廠,還有西班牙人與原住民之
間、既依賴又不甘願的矛盾。下集就像是外國阿亮找人的「紀錄片」,依據許多照片
上的線索找尋三十年後的生人、探求那場七名礦工葬禮(實際上只有一位和另一場反右
的紀念活動)的人物與原委,家人之間對於旅行、影片的感想。
一對外地人的蜜月旅行到達波多西,這是一處支撐西班牙帝國250年的白銀貨幣的礦城
,早已經被挖得所剩不多;一幅聖母瑪利亞隱藏在礦山的畫中,教皇與國王臣服在礦
山/信仰之下,一幅看似平凡的宗教作品裡極盡地諷刺的是金錢信仰。
女兒因為對於乏味的旅行轉向父親質疑,猶太人對於波多西的同情是不是一種偽善?
抓取那些膚色的、階級的、男女的、新與舊的瞬間,是為了滿足觀察者(觀眾)的新奇
慾望嘛? 既然無法感同身受那些波多西人的痛難、紀錄本身「複製」了悲情、能減輕
多一點的痛苦嗎?
後來,他發現記憶中的葬禮根本就不是所想的那麼一回事,那些照片中的故事居然被
自己的無心而扭曲了真相;讓我想起法國歷史學家娜塔莉.澤蒙.戴維斯所寫作的《
馬丹蓋赫返鄉記》,從小處的地理考據、司法檔案、地區野史、教會等等的紀錄發現
一個人的「存在」可以被「虛構」出來的。如果另一本「死了兩次的男人」質疑了人
的同一性與「存在」的荒謬,則「馬丹蓋赫返鄉記」就是對於傳統大敘事歷史的質疑。
無獨有偶地,「波多西行旅」下集也是對於人的記憶之質疑,「真相」採取的是如實
客觀的描述嘛? 還是主觀上的解釋之結果呢?
原來紀念七位反右人士的活動、因為時空的密接性質,讓導演本人勿以為礦工的事故
悼念活動;在一趟再訪旅程中,看見過去也改變了記憶中的「過去」。
原來,南美洲不只是遺蹟「馬丘比丘」,哈維里也重回到紀錄的本質:對象是人物與
家人、方式是訪談與對話,另一方面始終保持和「自己」對話。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Eden
at 2008-07-02T14:24
at 2008-07-02T14:24
Related Posts
舞力全開Step Up 2:The Streets
By Todd Johnson
at 2008-06-29T23:54
at 2008-06-29T23:54
一陣「九降風」,把我吹回年少的時空
By Audriana
at 2008-06-29T23:01
at 2008-06-29T23:01
Pulp Fiction/ 黑色追緝令 : 黑色幽默與通俗小說
By Kama
at 2008-06-29T14:42
at 2008-06-29T14:42
無敵浩克的反派演員Tim Roth (中)
By Odelette
at 2008-06-29T13:48
at 2008-06-29T13:48
霍元甲導演版
By Mason
at 2008-06-29T02:44
at 2008-06-29T02:44